這一夜,他總是聽到那只病狼咳嗽的聲音,有時候,他又聽到了一群小馴鹿的叫聲。他周圍全是生命,不過那是強壯的生命,非?;钴S而健康的生命,同時他也知道,那只病狼所以要緊跟著他這個病人,是希望他先死。早晨,他一掙開眼睛就看到這個畜生正用一種如饑似渴的眼光瞪著他。它夾著尾巴蹲在那兒,好像一條可憐的倒楣的狗。早晨的寒風吹得它直哆嗦,每逢這個人對它勉強發出一種低聲咕嚕似的吆喝,它就無精打采地呲著牙。
面對常規類產品市場總量趨于飽和的嚴峻形勢,白銀有色長通電線電纜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通公司”)及時調整發展戰略,確定超導系列電纜和微細電磁線、特種電纜產品為新的發展定位,“以混促改”推動管理和技術創新,轉換經營機制,優化產業布局,促進轉型升級。一是深化混改引技引智引市場,推動管理和技術創新。成功引入民企珠海一致電工有限公司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革引技引智引市場。對內加強基礎管理,優化業務管理流程,提高運行管控效率,提升員工操作技能和生產效率,降低產品成本;對外加強營銷隊伍建設,開拓國內國際市場,積極應對和化解內外部不利因素的影響。2021年與2016年相比,微細電磁線產品年銷量、銷售收入、凈利潤分別增長2.5倍、4.55倍、42倍。二是拓展合作領域,圍繞精深加工向終端消費延伸產品。依靠技術創新,深耕產品技術升級,先后開發生產超微細電磁線等多個新產品,產品涵蓋0.012~0.6 毫米線徑的不同耐溫等級的全系列,生產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微細電磁線產能達到1萬噸。引入甘肅省新材料產業創業基金公司投資建成年產370噸的智能裝備用超微線材研發中心;引入微電機、微型繼電器等下游電子元器件企業,圍繞產品深加工拓展合作領域,將微細電磁線向終端消費產品領域延伸。三是市場倒逼謀項目,匹配標桿客戶提升產能。2019年,長通公司智能裝備用超微線材研發中心建成后,滿足了高端客戶的準入條件,產品訂單不斷增加,隨著電子元器件行業對微細電磁線需求大幅增加,為匹配下游產業標桿客戶的需求,長通公司緊盯行業發展趨勢,投資3.5億元新建智能裝備用超微線材產能提升項目,已于2021年10月開工建設。
充分發揮創新驅動的引領作用和支撐作用,通過深化產學研合作,完善創新體系建設,打造創新人才團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自主研發生產引領國際水平的新產品。一是加強產學研合作,搭建創新平臺。長通公司同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中科院強磁場中心、中科院北京高能所、西部超導線材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合作開發了一批技術含量、附加值高的產品。與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所合作建立了“超導電纜工程實驗室”,為公司技術創新搭建了新的平臺,同時也促使公司進入了國內外更深層次的產學研合作,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項目及人才支撐。二是注重技能人才培養,打造創新工匠團隊。重視技能型人才培養,對招錄的大專院校學生根據專業特長有針對性培養;對技能型人才舉行技術技能鑒定,將收入與技能等級掛鉤,最大限度調動員工提升技能的積極性。培養選樹了以薛天軍命名的甘肅省勞模創新工作室,以蔣元珍等甘肅省技術標兵為核心的技術創新工匠團隊。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自主研發生產引領國際水平的新產品。以“甘肅省電纜工程技術中心”和“超導電纜工程實驗室”為研發平臺,依托產學研合作項目開展群眾性科技創新工作,先后承擔各類科技項目15項,其中省部級10項。攻克了超導電纜緊壓受損、空隙率理想控制等技術難題,獨創了一種超導電纜緊壓法,開發出滿足國際熱核聚變(ITER)項目的超導電纜。成功開發出中國核聚變工程試驗堆中心線圈用CS超導電纜、CRAFT TF低溫超導電纜,相繼開發了中空超導電纜、超導電磁線和異型超導電纜,奠定了公司低溫超導電纜在國內乃至國際上技術領先的地位,擴大了行業影響力。自主研發生產的直徑0.022~0.012毫米超微細電磁線等多個達到國內領先和引領國際水平的新產品。
多層面建立市場化經營管理機制,完善以業績論貢獻的考核激勵機制,形成穩定的互利共贏上下游供應鏈。一是堅持“引進高端”和“重點培養”人才機制,打造專業化經營管理團隊。以定期服務、技術開發、項目合作、科技咨詢等多種方式,市場化引進2名國際國內職業經理人,負責國內國際市場營銷,在供貨數量上取得了大客戶從少量驗證向批量供貨的顯著成效,在客戶質量上取得了從散眾向散眾和高端客戶并重的良好態勢。公開選聘3名職業經理人進入經理層,推行任期制契約化管理,簽訂目標責任書,堅持剛性考核、剛性兌現和剛性退出,多層面深度轉換企業經營機制。二是堅持“市場開發”和“業績貢獻”導向機制,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完善“基本薪酬+業績提成+超額激勵”的市場化薪酬管理體系,推動收入分配向關鍵崗位、核心技術人員傾斜。建立縱向上與職級、層級相對應,橫向上與每一崗位等級相匹配的薪酬制度。突出產量、成本、利潤等聯動考核指標,效益與工資總額同向變動,車間人均收入相差2 倍以上;收入與績效緊密掛鉤,員工績效收入相差近1.5倍。建立健全涵蓋“銷量同期增長率、費用預算執行率、回款完成率和客戶獲得率、客戶滿意度”等五項關鍵指標為核心的綜合指標考核評價體系,完善以業績論貢獻的激勵機制。三是堅持“借船出?!焙汀罢箷平椤焙献鳈C制,互利共贏穩定供應鏈。對接國內高端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將自身的資源、資金、管理、品牌等優勢與民企的人才、技術、市場等優勢相融合,進一步擴大銷售份額。參加網絡推廣和國內外大型展會,鞏固日本、越南等長期合作外商,挖掘市場優質資源。建立開放的商業生態圈,邀請國際客戶參加展會,遴選優質代理商,培育形成“以市場為導向,與客戶共成長”的客戶文化。
伴隨網絡時代信息化的普及,鄉村旅游的宣傳途徑得到極大拓展。對于為游客帶來良好旅游體驗的鄉村,更是會通過游客的網上好評反饋獲得更多潛在消費者。同時道路改善使得交通便利化,私家汽車擁有量的提高,也為鄉村旅游創造了先決條件。以大山村為例,據統計,2018年旅游旺季時期,客流量最高達萬人一日,平均每天接待游客兩千人左右。

產業鏈延伸放大了協同聚集發展效應。通過成功實施超微細電磁線項目,公司產品從產業鏈、價值鏈低端向中高端邁進,填補了省內空白,打破了歐美及日企的壟斷地位,為甘肅發展有色金屬新材料、電子信息和清潔能源產業以及高端制造業提供了支撐。建設智能裝備用微細線材研發中心項目,新增超微細電磁線370噸/年,為公司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通過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互補協同,實現了“國民共進”和“1+1>2”的“多贏”格局。
高新技術產品成為公司主要利潤來源。從2016年到2021年,微細電磁線產品年銷量從3382噸增長到8000噸,銷售收入從1.54 億元增長到7 億元,凈利潤從13.36 萬元增長到600 萬元,2021年營業收入占比產品總量的70%以上,高新技術產品占比達到65%以上。新產品、新項目先后獲得國家金獎2項、銀獎2項、銅獎3項。成立“超導電纜工程實驗室”,承接了31公里價值3636萬元超導線纜絞制任務。
形成穩定的互利共贏的上下游供應鏈。通過深化與廈門宏發、宏昌等微特電子和白色家電等行業領軍企業合作,2021年,電線電纜出口產品同比增長160%,常規類產品銷售涉及電力、能源、化工等大客戶訂單為3.45 億元,重點項目訂單為0.8億元;微細電磁線產品銷售重點目標客戶訂單3.95 億元,形成穩定的互利共贏上下游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