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治療技術學科具有實踐性、綜合性、多學科交叉性的特點
。4年制本科教學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教學模式
。但在3年制??瓶祻椭委煂W專業教學中,存在學制短、教學力量相對薄弱等問題,導致部分學生對本專業認識度不高、臨床思維及實踐能力欠缺等問題。作為實習教學單位,如何在實習帶教中彌補上述問題是我們需要長期思考的問題。
典型工作任務是學生在新的崗位中開展技術性工作所需要的技能。目前較多康復治療技術人才培養仍是以“教材為中心”的書本培養模式,導致與崗位需求脫節。思維導圖作為一種臨床的學習工具,有助于學生整合零碎知識,提高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發散性思維
。最終通過掌握技能、適應需求,達到對職業的認同感和心理上的自我認可。“以典型工作任務為導向”的培養模式,建立應用型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可能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分組要遵循互補原則,使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性格的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達到互相補充,互相促進,在合作探究中提升學習能力與效率。學習小組既要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又要根據實際進行適當的調整,以達到最佳效果。在分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合理分工合作,明確每一位組員學習任務,確保所有小組成員都能夠參與合作學習,避免出現個別成員隨意附和現象,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
自2019年以來,我們對科室實習的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進行典型工作任務結合思維導圖式教學,并在教學后進行調查測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將典型工作任務結合思維導圖式教學方法引入到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中,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適應實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7月~2021年12月于我院康復醫學科實習的??瓶祻椭委熂夹g專業學生73名,均自愿參加觀察項目且完成了整個實習帶教周期。在入科1周熟悉科室情況后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36例)和對照組(37例)。觀察組:男16例,女20例;平均年齡(21.53±1.25)歲,平均入科成績(64.71±7.92)分。對照組:男15例,女22例;平均年齡(21.71±1.55)歲,平均入科成績(67.33±5.79)分。2組學生的性別、年齡、入科成績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2.1 學生滿意度調查 學生滿意度調查顯示觀察組學生對典型工作任務結合思維導圖式教學的滿意度比較高。見表1。
1.2 方法 實習期間,對照組學生給予常規臨床帶教,觀察組學生在常規臨床帶教基礎上,增加典型工作任務結合思維導圖式教學。日常正常臨床帶教工作包括晨間查房、每周小講課、疑難病例討論、理論教學及實踐訓練等。典型工作任務結合思維導圖式教學是按照圖1步驟逐步開展。

但是文獻[12]方案中尚存在不足:沒有考慮里層節點剩余能量小于能量閾值的情況以致網絡節點存活率低;小車在各方環的充電時間僅考慮節點平均消耗能量,節點剩余能量的均衡性可以進一步增強.針對上述不足,本文提出一種射頻能量捕獲網絡移動能量源均衡化充電策略,首先將區域劃分為六邊形網格,將六邊形的中心點作為小車移動過程中的停留點,將傳感器節點分層,給定能量源移動路徑,基于機會路由提出一種分配小車充電時間的算法,滿足相鄰兩層網絡節點剩余能量方差最小以實現節點能量的最大均衡化需求.本文的主要貢獻如下:
1.2.2 思維導圖式教學的開展 在前期進行教學設計時確定該問題的主題詞和二級主題詞,逐步梳理知識層次,并對每個二級主題詞的內容進行詳細描述和補充,按照疾病→病因→分類→臨床表現→康復治療方法,逐步充實內容,做到由點到線,由線成網
。在圖中每一級與其下級多為包含與被包含關系,這樣可以層次分明地將知識點羅列出來
。在教學中,帶教老師按照思維導圖順序講解,逐步發散延伸,幫助學生建立清晰臨床思維,理論教學完成后及時進行實踐操作演示教學。以腰痛的診療技術(圖3)及卒中后肩關節半脫位的治療技術(圖4)為例進行思維導圖演示。

反饋信息的內容包括兩種類型:評價類和信息類。[2] 評價類與學習結果相關、表明已達到的水平(例如,判斷對錯、正確的百分比和學習標準的距離)。 信息類是與主題、任務、錯誤或解決方案相關的附加信息。 在此分類基礎上,有研究[13]將反饋信息的內容進一步細分為驗證、闡釋和一般三類。 驗證型反饋和評價類反饋術語不同,但是所指相似,都指對同伴產出的判斷(對/錯),是否符合標準。 闡釋型反饋包含信息類反饋,分為信息性和啟發性闡釋兩種類型,分別指對之前的表現提供同伴反饋和關于未來改進的建議。 該研究增加了一般型反饋,指一般性陳述,既不驗證也不闡釋。


1.3 評定標準 于教學前后分別調查學生滿意度、患者滿意度,同時對學生能力進行綜合測試。①學生滿意度:從學生對老師的認同、對教學方法的認同、對自身收獲的認同等方面入手,從9個方面進行調研,認同度越高代表滿意度越高。②患者滿意度:由住院患者對每名實習同學進行匿名評價,從患者對學生工作中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禁忌癥的掌握情況、對患者態度等方面進行評價,包括10個項目,每個項目10分,共100分。③學生綜合能力測試:學生能力測試采取書面考核的形式,考核分為康復醫學基礎理論考核(50分)、康復醫學臨床實踐考核(50分),共100分。
2.2 入科及出科成績比較 考核成績結果顯示,2組學生入科時成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出科時,2組學生成績均較入科時明顯提高(
<0.01),且觀察組成績更高于對照組(
<0.05)。見表2。
周芷若本是一個普通的漁家女孩,無端地被卷進風波中成為孤兒,被張三豐救下送往峨眉修習。天資聰穎又是名門弟子,看起來似乎前途無量,未來一片光明,偏偏其師是性情偏激的滅絕師太。二人未必沒有經歷過師徒間的溫情,周芷若卻在滅絕師太死前被迫接下掌門一職,背起驅除韃虜、壯大峨眉的重擔,更發下毒誓:“日后我若對魔教教主張無忌這淫徒心存愛慕,倘若和他結成夫婦,我親生父母死在地下,尸骨不得安穩;我師父滅絕師太必成厲鬼,令我一生日夜不安,我若和他生下兒女,男子代代為奴,女子世世為娼?!?/p>


1.2.1 以典型工作任務為主的用人單位及已畢業學生需求的調查 對2015~2017年畢業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開展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就業單位、單位級別、單位性質、所在科室、科室目前已開展康復治療技術、科室計劃開展康復治療技術、你掌握的康復治療技術、你想學習的康復治療技術等內容。共發送問卷76份,回收有效問卷48份。對我院醫聯體單位康復醫學科開展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單位名稱、單位級別、單位性質、科室目前已開展康復治療技術、科室計劃開展康復治療技術、期望員工掌握的康復治療技術等內容。共發送問卷24份,回收有效問卷16份。對上述回收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學生問卷中你想學習的康復治療技術和醫院問卷中期望員工掌握的康復治療技術進行統計,各取出現頻次最高的前10項。最終兩份前10項技術對比,同時出現的技術即選為本次重點實踐教學技術(對描述不同,技術相同的結果進行合并,具體流程及結果見圖2)。根據上述調查及分析,腰痛的診療技術、卒中后肩關節半脫位的治療技術、卒中后下肢異?;顒幽J降募m正技術、骨科不同手術術后康復介入點及相關技術、臨床沖擊波治療技術為本次重點實踐教學技術。

隨著社會對康復治療人才的需求,我國開展康復治療學高等教育的院校逐漸增多
。但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在??茖哟谓逃嬖谝恍┙虒W短板
:培養目標不夠明確、缺乏專業教師、教學模式單一等。這些均導致了專科層次康復治療技術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不足、理論知識欠扎實、缺乏臨床思維能力等問題,最終使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脫節
。實習帶教是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過程和升華階段,優質的康復技術人才培養需要優質的實習帶教。因此,如何重構康復治療技術實習帶教體系是教學改革的關鍵一環。目前我們所熟悉教育以培養學術型和理論型人才為主,其課程體系開發主要采用的是“以書本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忽視了實用性以及與社會需求的對接。這種教學方式阻礙了學生對臨床的了解,使其在工作時會發現學習到的知識和臨床需要的不對稱,進而花費更多的時間重新學習。典型工作任務結合思維導圖式教學即是針對專科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實習帶教工作的作用探索。

2.3 患者滿意度調查 2組學生的患者滿意度在出科時較入科時均有明顯提高(
<0.01),其中出科時觀察組學生滿意度較對照組學生滿意度提高更加明顯(
<0.05)。對2組學生出科時患者滿意度評分進行分項統計中,對患者病情了解程度、治療注意事項講解、對病情的專業認識度、工作時專業態度、工作敬業情況、工作責任心、治療時態度情況觀察組學生得分均較對照組高,有統計學差異(
<0.01)。專業知識掌握情況、治療中遲到早退、治療前禁忌癥的詢問3項評分2組學生得分沒有統計學差異。見表3。
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圖形思維工具,也是一種多元網絡記憶方法
。其是將頭腦中的抽象思維,由線條、符號及圖片等形象手段呈現的方法。通過繪圖的方式,以中心詞為核心,按內容、分層次地呈現逐級之間的關聯性,擴展知識點,形成記憶網絡,充分展示信息
。相較于傳統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運用思維導圖記憶有部分優勢,如:節約記憶時間、增加學習趣味性、增加記憶的深度、加強記憶的廣度等
。把思維導圖運用在康復治療技術的實習帶教過程中,可以幫助康復治療技術學生用思維導圖特有的形式,將抽象的事物或雜散的知識點通過生動直觀的圖形或圖片表現出來,有助于其在學習過程中增強對技術和疾病的認知,逐步建立臨床思維
。思維導圖的可視化特點可充分調動康復治療技術學生的視覺器官,對知識進行分析、總結和歸納,達到傳播知識及記憶知識的良好效果
。基于典型工作任務的教學模式已經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在國外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領域已有較多成功經驗,尤其適用于康復治療、護理等這類工作過程較明確的職業。典型工作任務教學主要關注學生整體職業能力的培養,利于學生的職業發展和遷移,綜合工作過程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使教學過程和工作過程相互融合
。以典型工作任務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可以引導教師科學地設置與其崗位能力相匹配的課程模塊,形成以職業技能為主線、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為核心的的課程體系,逐步滿足社會及崗位需要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帶教老師的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積極尋找問題,最終通過學習掌握了專業知識,增強了自身信心,加深了專業認同感
。
在本研究中,我科從典型工作任務出發,在臨床帶教中通過直接問卷形式取得臨床工作需求,將其作為帶教工作中的重點講解部分。同時在日常帶教中利用了有效圖形思維工具思維導圖,創新性的使兩者有機結合。在教學效果評價中,采用了卷面考核、實踐操作、學生評價、患者調查4個方面的評價方式,以期得到準確全面的反饋。結果發現典型工作任務結合思維導圖式教學在提高學生臨床思維、操作能力的同時,還可顯著提高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及創新意識等綜合素質,患者滿意度高,其中考核結果顯示對專業實踐能力提升更為明顯,這也符合臨床需求。具體分項中,對患者病情了解程度、治療注意事項講解、對病情的專業認識度、工作時專業態度、工作敬業情況、工作責任心、治療時態度情況觀察組學生得分均較對照組高,有統計學差異。上述分項均為書本知識在臨床中的應用情況體現,說明典型工作任務結合思維導圖式教學在提高學生臨床實踐能力上有較好作用。同時,專業知識掌握情況、治療中遲到早退、治療前禁忌癥的詢問3項評分2組學生沒有統計學差異,可能原因是2組學生在實習中均由科室對專業基礎知識進行了嚴格要求,且會定期考核,所以專業知識未體現出差異;另外兩項更偏重于臨床知識應用之外的醫學人文素養,所以改善不明顯。綜上,我們可以發現典型工作任務結合思維導圖式教學在改善實習學生書本知識臨床應用能力上具有較好作用,但在提高醫學人文素養方面未見明顯優勢。
康復治療技術作為一個新興專業,是現代社會發展的產物
。不斷完善康復治療技術人才培養模式,才能培養出滿足市場需求的應用型康復治療技術人才,解決我國臨床實用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匱乏的瓶頸
。??茖用婵祻椭委煂I具有自身特殊性,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都與本科教育有部分區別,如何在教學帶教中把握特殊性、促進主動性、掌握學生心理動向是臨床帶教的核心
。
世界掀起建立國際商事法庭(院)的高潮,是各國司法體系競爭日益常態化的具體表現,也是商事活動日趨國際化的需求。在該背景下,中國建立國際商事法庭既根植于時代需求,又是中國推動全球性治理與國際法治的重要保障。
隨著社會需求的增加,康復治療技術教學近年來逐漸受到各大高校重視,基于問題的學習(Problem -BasedLearning,PBL)式、慕課、翻轉課堂、微格教學等教學方法也逐漸被應用在康復治療技術教學中
。崗位需求為導向是近年來職業教育的主要方向
,思維導圖是一種進行知識管理的有效方法,將以典型工作任務和思維導圖運用在康復治療技術實習教學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可能存在一些問題,如需要清晰實時了解社會崗位對技能的需求、對臨床思維的深刻認識、對學生能力的了解等,這對教師的教學和專業能力有更高的要求。相比于傳統實習帶教模式,典型工作任務與思維導圖結合是對傳統帶教模式的一次改革,目前尚處于嘗試階段,如何建立系統的實習帶教體系及評估方法尚需進一步探索。
[1] 肖靈君, 薛晶晶, 燕鐵斌. 康復治療專業青年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培養初探[J].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4, 29(11):1074-1076.
[2] 劉遠文, 潘翠環, 于瑞,等. 中國大陸與臺灣地區康復治療學專業本科教育課程設置比較[J]. 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 2018, 17(3):310-315.
[3] 胡蓉. “思維導圖”在高職針灸推拿學專業《經絡腧穴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 上海針灸雜志, 2018,37(9):1104-1108.
[4] 付姝菲, 年莉, 林盛. 思維導圖在中醫方劑學中的應用[J]. 中國醫藥導報, 2018 ,15(7):103-106,182.
[5] 岳月娟, 李愛瓊, 陳紅濤,等. 照顧者思維導圖干預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功能康復的影響[J]. 護理學雜志, 2017 ,32(2):81-84.
[6] 夏青, 張健, 閻麗娟,等. 高等中醫藥院??祻椭委煂I課程設置的調查研究[J]. 中醫教育, 2014, 33(6):14-16,19.
[7] 陳卓頤, 陳健爾, 周菊芝,等. 我國??茖哟慰祻椭委熂夹g專業辦學現狀調查[J]. 衛生職業教育, 2010,28(10):89-91.
[8] 曾德昕, 陳卓頤. 我國康復治療技術??平逃?10年回顧與展望[J].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3 ,28(5):458-460.
[9] 黃桂蘭, 彭詠梅, 張泓,等. 思維導圖在康復專業教學中的應用與探討[J].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7 ,23(8):989-992.
[10] 汪玉梅, 張翠仙, 古翠花,等. 關于在方劑學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思考[J]. 中醫教育, 2016,35(3):84-85.
[11] 劉莎, 陶靈, 楊德娟, 等. 思維導圖在透明質酸面部注射血管并發癥治療和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 2018, 29(11):701-703.
[12] 房玉真, 姜松, 王東亭, 等. 思維導圖在化工工藝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J]. 廣州化工, 2018, 46(21):124-126.
[13] 董靖竹, 薄紅, 胥嬌,等. 思維導圖在全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教學中的應用[J]. 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 2018, 17(11):1175-1179.
[14] 孫寶芝,劉則楊,高澍蘋,等. 基于典型工作任務的遠程護理教育改革研究[J]. 中國護理管理,2016,16(10):1297-1301.1672-1756.
[15] 由淑萍, 楊益, 代亞麗,等. 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社區護理實踐教學模式探討[J]. 護理研究, 2014,028(5):1770-1771.
[16] 宋玉蘭, 馬志元, 張柏林,等. 對中職康復技術教育現狀的調查與思考[J]. 衛生職業教育, 2010, 28(20):97-99.
[17] 錢存榮, 孫娟, 吳光哲, 等. 康復醫學發展的幾點思考[J]. 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 2013, 20(7):656-657.
[18] 林成杰. 高職高專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服務保障體系的構建——以山東中醫藥高等??茖W校為例[J]. 教育現代化, 2019 ,6(66):24-26.
[19] 周軍. 關于高職醫藥類公共關系教學特殊性的思考[J]. 職業教育研究, 2012 (4):36-37.
[20] 孫偉銘, 董香麗, 于國華, 等. 標準化患者模擬聯合微格教學法在康復治療學專業學生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9, 25(6):740-744.
[21] 崔堯,叢芳. 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在康復治療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康復,2021,36(7):445-448.
[22] 趙杰,曾杰,鄒瑜聰,等. PBL聯合OTD雙軌教學模式在康復功能評定學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康復,2020,35(1):54-56.
[23] 毛春芳, 史菁菁, 施天慧. 依據地區醫藥產業崗位需求建設高職藥學專業群[J]. 衛生職業教育, 2019, 37(1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