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萍,郝瑞鳳
(1.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醫學檢驗科;2.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婦產科,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復發性流產是指連續自然流產3次及以上的患者,其不僅會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傷害,還可對患者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增加患者再次妊娠時的心理壓力,對再次妊娠成功率造成不良影響,不利于患者家庭和諧。目前臨床對于復發性流產尚無特效藥物治療,只能根據患者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但患者發病因素具有多樣性,與患者遺傳因素、解剖結構因素、內分泌因素等均有一定的相關性,因此分析總結患者復發性流產的發病因素對于臨床預防復發性流產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1-2]。目前臨床關于復發性流產發生的危險因素尚未完全明確,故本研究通過分析535例妊娠孕婦的臨床資料,旨在為臨床預防復發性流產的發生,提高患者妊娠成功率提供參考和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接受檢查的322例無流產史的健康孕婦的臨床資料,將其納入A組,選取同期收治的213例復發性流產孕婦臨床資料,將其納入B組。納入標準:復發性流產孕婦符合《復發性流產診治的專家共識》[3]中的相關標準者;臨床資料完整者;連續發生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產等。排除標準:已經再次妊娠并接受治療的復發性流產者;染色體結構或數目異常導致復發性流產者;合并嚴重心血管疾病者;腫瘤、脾切除術史者等。本研究已獲得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①復發性流產發生的單因素分析。根據患者臨床資料,對兩組研究對象年齡、是否合并生殖道感染、是否合并高泌乳素血癥、是否合并黃體功能不全、是否有人工流產史、是否有子宮異常情況(宮頸機能不全、雙角子宮、子宮過小)、孕期是否補充葉酸、體質量指數(BMI)、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IB)、血紅蛋白(Hb)、紅細胞計數(RBC)、白細胞計數(WBC)、血小板計數(PLT)、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促黃體生成素(LH)等數據進行統計。②復發性流產發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將單因素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1.2.2 檢測方法抽取所有研究對象清晨空腹靜脈血6 mL,取1/3血樣經抗凝處理,以3 000 r/min的轉速,離心10 min,取血漿,采用全自動凝血分析儀(Beckman Coulter, Inc.,型號:ACL7000)檢測血漿PT、APTT、TT、FIB水平;取剩下1/2血樣以3 000 r/min的轉速,離心10 min,取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Beckman Coulter, Inc.,型號:AU5800)檢測患者Hb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血清FSH、E2、LH水平;剩余血樣采用血細胞分析儀[艾森生物(杭州)有限公司,型號:NovoCyte D1040]檢測RBC、WBC、PLT水平。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比較;計量資料均經S-W法檢驗證實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通過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危險因素的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復發性流產發生的單因素分析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B組中生殖道感染、高泌乳素血癥、黃體功能不全、有人工流產史、宮頸機能不全、雙角子宮、子宮過小的孕婦占比及FIB、Hb、WBC、E2水平均顯著高于A組,而孕期補充葉酸的孕婦占比顯著低于A組,TT顯著短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復發性流產發生的單因素分析
2.2 復發性流產發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將單因素分析有差異的指標作為自變量,將復發性流產發生情況作為因變量,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合并生殖道感染、合并高泌乳素血癥、合并黃體功能不全、有人工流產史、宮頸機能不全、雙角子宮、子宮過小、孕期未補充葉酸、 TT較短、 FIB、 WBC、 E2水平較高均為復發性流產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OR=2.232、2.782、3.010、2.445、2.474、2.201、2.672、2.445、2.428、2.423、3.494、2.088,均P<0.05),見表2。

表2 復發性流產發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復發性流產是臨床常見的妊娠期并發癥,可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臨床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復發性流產的發生與患者子宮情況、生殖道感染及內分泌等因素密切相關[4]。但關于其具體誘因臨床尚未完全明確,因此通過分析復發性流產發生的具體危險因素對于臨床預防復發性流產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合并生殖道感染、高泌乳素血癥、黃體功能不全、有人工流產史、宮頸機能不全、雙角子宮、子宮過小、孕期未補充葉酸、TT較短、FIB、WBC、E2水平較高均為復發性流產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包括真菌、病毒及衣原體等,大量病原菌繁殖可對孕婦生殖道微環境造成影響,因此導致孕婦流產,而生殖道感染難以痊愈,導致孕婦反復流產[5]。因此臨床對于生殖道感染的孕婦應加強治療,改善孕婦生殖道健康后再進行妊娠,進而預防孕婦復發性流產的發生。合并高泌乳素血癥、合并黃體功能不全的孕婦發生復發性流產的原因主要在于孕婦下丘腦 - 垂體 - 卵巢軸功能紊亂,導致雌激素、孕激素合成分泌紊亂,進而導致孕婦復發性流產的發生[6]。因此對于有流產史的孕婦,應仔細探查孕婦流產原因,對于合并高泌乳素血癥、黃體功能不全等相關疾病的孕婦,應先給予藥物調理,待相關功能恢復正常后再進行備孕妊娠。人工流產可對孕婦子宮內膜造成損傷,導致子宮內膜厚度變薄,對胚胎發育造成影響,進而導致孕婦發生復發性流產[7]。因此對于有人工流產史的孕婦,應在妊娠前先接受藥物治療待改善孕婦子宮受容性,待子宮功能恢復良好后再進行妊娠。宮頸機能不全孕婦的宮頸含纖維組織、平滑肌等均較少,易引起懷孕以后無痛性的宮頸擴張,進而引起流產;雙角子宮、子宮過小為子宮發育不良的表現,會影響胚胎著床和發育,引起流產,而多次流產可對孕婦子宮功能造成影響,進一步誘發復發性流產。因此對于宮頸機能不全、雙角子宮、子宮過小等子宮異常的孕婦,在妊娠前應先通過手術治療、藥物調理等改善患者子宮情況。葉酸的重要生理功能就是作為一碳化合物的載體參與機體代謝,同時葉酸也是細胞內核酸合成的必需成分,參與細胞的增殖與分化。葉酸不足可引起血清半胱氨酸升高,導致胎盤血管病變,從而影響胎兒生長,因此孕婦在圍孕期應攝入足夠的葉酸促進胎盤功能,利于胎兒生長,預防復發性流產的發生[8]。TT較短、FIB水平異常升高說明孕婦機體凝血功能異常,其可對胎兒血液供應造成影響[9]。因此有流產史的孕婦在備孕前應進行凝血功能檢查,對于凝血功能異常的孕婦應根據指導調節凝血功能。WBC水平過高會加重孕婦機體炎癥反應進而影響受精卵的著床胚胎的發育,同時炎癥反應過高可影響滋養層細胞的增殖、生長,進而影響母體對胚胎發育的營養供給,影響胎兒正常發育,導致孕期婦女流產的發生。因此對于機體WBC水平或其他炎癥因子水平異常升高的婦女,需針對其炎癥指標進行針對性治療,提高其妊娠成功率,降低復發性流產發生的風險。妊娠期間孕婦雌激素水平會有所升高,以維持胎兒宮內生長發育,但E2水平過高可對孕激素受體表達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孕激素生理效應,導致蛻膜發育較差、胚胎營養不良而流產。因此在妊娠期間應按時產檢,對于E2水平異常的孕婦應遵照醫生的指示用藥調理,促進機體激素水平恢復正常,預防復發性流產的 發生[10]。
綜上,復發性流產的發生與孕婦是否合并生殖道感染、高泌乳素血癥、黃體功能不全、人工流產史、宮頸機能不全、雙角子宮、子宮過小、孕期未補充葉酸,外周血FIB、WBC水平、血清E2水平較高密切相關,臨床可據此對有以上特征的孕婦進行針對性治療或干預,降低孕期婦女復發性流產發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