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波,魏超
(1南陽市第三人民醫院 急診科,河南 南陽 473000;2南陽市中心醫院 重癥醫學科,河南 南陽 473000)
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系統的危重急癥,該病發病急驟,病情進展快,預后差,有5%~10%的重癥AP患者預后死亡[1]。輕癥AP患者的病情具有自限性,預后轉歸較好,而合并器官功能損傷的重癥胰腺炎患者死亡率較高。因此,早期明確診斷AP并給予積極的治療,對控制或逆轉病情進展、改善預后具有重大意義。血清指標為臨床診斷AP的常用方法,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應蛋白等是常用的血清指標,然而上述指標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在不同個體間的差異較大,診斷的靈敏度及特異度均較差[2]。故臨床需探尋新的方式用于AP的早期診斷。AP患者發病后多伴有心功能的損傷,嚴重者可引起心血管失代償。隨著影像學技術的發展,超聲心動圖在臨床疾病診斷中逐漸被廣泛應用。鑒于此,本研究采用超聲心動圖評估AP患者的心功能,分析其診斷AP的價值,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3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AP患者為觀察組。納入標準:①符合AP診斷標準;②發病時間在7 d內;③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血管系統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③自身免疫系統疾病;④慢性胰腺炎。選擇同期10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觀察組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齡43~80歲,平 均 (67.54±8.67)歲;收 縮 壓 (110.23±7.26)mm Hg,舒張壓(73.21±6.38)mm Hg,心率(88.41±2.64)次/min,體重指數(22.61±3.16)kg/m2。對照組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齡37~78歲,平均(65.90±8.54)歲;收縮壓(108.71±7.03)mm Hg,舒張壓(73.58±6.12)mm Hg,心率(88.05±2.63)次/min,體重指數(22.42±3.30)kg/m2。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采集受試者空腹外周靜脈血,離心分離,收集上層血清,置于冰箱待測。采用化學發光法檢測心肌肌鈣蛋白Ⅰ(cTnI);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水平。采用超聲心動圖測量每博輸出量 (SV)、二尖瓣口舒張早期峰值流速(E)、二尖瓣口舒張晚期峰值流速(A),計算E/A值;側壁二尖瓣環舒張早期峰值流速(E")、舒張晚期峰值流速(A")。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5.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構建cTnI、NTproBNP診斷AP的模型(模型1)、E/A、E"/A"、SV診斷AP的模型(模型2)。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分析模型1、模型2診斷AP的價值。曲線下面積(AUC)比較采用Z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清指標及超聲心動圖參數觀察組的cTnI、NTproBNP水平高于對照組,E/A、E"/A"、SV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血清指標及超聲心動圖參數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的血清指標及超聲心動圖參數水平比較(±s)
組別 n cTnI(ng/mL)NTproBNP(pg/mL) E/A E"/A" SV(mL)觀察組100 0.08±0.02 107.68±21.64 1.08±0.12對照組100 0.03±0.01 64.89±19.67 1.36±0.14 t 1.14±0.13 61.84±6.07 1.58±0.20 74.67±6.02 22.361 14.632 15.185 P 0.000 0.000 0.000 18.446 0.000 15.007 0.000
2.2 血清指標及超聲心動圖參數診斷AP的價值利用Logistic二元回歸分析構建cTnI、NTproBNP診斷AP的模型:Y=-6.287+42.876×cTnI+0.049×NTproBNP,命名為模型1。利用Logistic二 元 回 歸 分 析 構 建E/A、E"/A"、SV診 斷AP的 模型:Y=279.054-98.089×E/A-53.222×E"/A"-1.289×SV,命名為模型2。模型2診斷AP的AUC高于模型1(Z=4.484,P=0.000)。見表2、圖1。

表2 血清指標及超聲心動圖參數診斷AP的價值

圖1 血清指標及超聲心動圖參數診斷AP的ROC曲線
研究[3-4]表明,AP發病時,胰蛋白酶原迅速活化、心肌抑制因子大量合成釋放,多種炎性介質及細胞因子等過度生成,引起心肌細胞超微結構的變化。心肌細胞間質水腫、心肌纖維過度收縮、心肌細胞間水腫、心肌細胞肥大伴基質膠原化為常見的心肌細胞超微結構變化類型。AP患者在早期機體的血流動力學即出現變化,心肌損傷及心臟泵血功能均存在異常,并且隨著AP的病情加重,心臟損傷隨之加重[5]。因此,早期識別AP并給予積極治療,可避免進展為重癥,減輕心功能損傷。
cTnI、NTproBNP是反映心肌功能的指標,生理狀態下二者在外周血中含量低微,心肌細胞發生損傷后由胞內大量釋放至胞外,血液中含量急劇升高,為臨床診斷心肌損傷的重要標志物[6];超聲心動圖為臨床評估心功能的重要影像學手段。本研究將超聲心動圖用于AP的診斷,結果顯示,觀察組cTnI、NTproBNP水 平 高 于 對 照 組,E/A、E"/A"、SV水 平 低 于 對 照組,提示AP患者心功能存在損傷,檢測上述指標可用于AP的早期診斷。Thandassery等[7]的研究表明,SV、心臟指數、舒張功能障礙等與AP患者的預后相關。AP患者的病情進展,病因復雜,應用單一指標在早期診斷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用回歸分析構建血清指標及超聲心動圖指標診斷AP的模型,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模型1(cTnI、NTproBNP)、模型2(E/A、E"/A"、SV)診斷AP的AUC分別為0.890、0.994,模型2診斷AP的AUC高于模型1,提示超聲心動圖診斷AP的價值高于血清指標。鑒于血清指標在檢測過程中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超聲心動圖評估心功能具有簡單、準確、重復性強的特點,因此可將超聲心動圖作為診斷AP的輔助方式。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納入樣本例數較少,且未進行心功能指標動態監測,同時未將心功能指標與血液指標聯合應用,尚需進行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AP患者存在明顯的心功能改變,心功能指標E/A、E"/A"、SV對AP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