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楚雪,朱燕
(信陽市中心醫院 婦產科,河南 信陽 464000)
先兆早產是婦產科常見病與多發病,其發生受孕婦自身及外界多因素影響,機體內分泌指標異常、炎性指標異常、不良生活及飲食習慣均可能導致其發病風險升高。患者發病后妊娠仍呈陽性反應,但陰道可能出現出血反應,且伴有不同程度腹痛感。目前臨床針對先兆早產患者多采用藥物治療,常用藥物為阿托西班,該藥物的合理應用可在有效控制藥物安全性的同時緩解患者疼痛反應,進而持續改善其臨床癥狀。但研究[1]表明,阿托西班單獨治療先兆早產的臨床效果存在局限性,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時間較長,故預后結局較差。近年來隨著臨床治療思維不斷優化,兩種藥物聯合治療模式也開始在諸多疾病中廣泛應用[2]。本研究分析阿托西班聯合黃體酮陰道栓劑治療先兆早產的臨床效果及對妊娠結局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先兆早產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觀察組年齡23~36歲,平均 (29.28±3.17)歲;孕次0~3次,平均 (1.59±0.17)次;孕周24~34周,平均 (28.96±2.92)周。對照組年齡24~37歲,平均 (29.45±3.20)歲;孕次0~3次,平均 (1.61±0.18)次;孕周24~33周,平均 (29.52±3.01)周。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 《婦產科學》[3]中先兆早產診斷標準;宮縮頻率20 min≥4次或60 min≥8次;宮頸擴張1 cm以上;宮頸容受≥80%;年齡≥18歲,意識清晰,交流順暢;知曉研究過程,自愿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孕周<24周或>33周;合并其他危急重癥;胎兒生長發育異常;合并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多器官功能嚴重障礙;對本研究所用治療藥物存在嚴重禁忌癥;病例資料缺失影響后續研究開展。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單獨應用阿托西班(德國輝凌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20160182,規格:0.9 mL∶7.5 mg)治療,首次取量6.75 mg靜脈推注治療,用藥后觀察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情況,若癥狀緩解良好則加用劑量至7.5 mg/mL靜脈滴注3 h,后選擇5 mg低劑量阿托西班注射液與葡萄糖溶液500 mL混合處理,進行45 h靜脈滴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黃體酮陰道栓(湖北東信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2307,規格:25 mg×14 s)治療,每次取量100 mg,單次用藥間隔>12 h,患者孕33周后停用藥物。用藥治療過程中觀察患者身體癥狀改變,并監測其生命體征,出現異常后及時處理。
1.4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有效率,參考患者治療后妊娠進展性結果評估療效[4]。顯效:臨床癥狀消失,可繼續妊娠;有效:臨床癥狀顯著改善,可考慮繼續妊娠;無效:臨床癥狀愈發嚴重,無法繼續妊娠。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者的預后情況,包括延長孕期天數、新生兒體質量及新生兒Apgar評分,新生兒Ap gar量表[5]評分范圍為0~10分,得分越高表示新生兒整體狀態越好。③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潮熱、胃腸道反應、過敏反應等。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00%,高于對照組的78.00%(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n(%)]
2.2 預后情況觀察組延長孕期天數、新生兒體質量及新生兒Apgar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預后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的預后情況比較(±s)
組別 n延長孕期天數(d) 新生兒體質量(kg) 新生兒Apgar評分(分)觀察組50 21.55±2.54 2.98±0.35 9.04±0.82對照組50 14.61±2.03 2.51±0.29 8.11±0.80 t 15.092 7.312 5.740 P 0.000 0.000 0.000
2.3 不良反應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00%,與對照組的6.00%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先兆早產屬于臨床常見且風險性較高的一類疾病,不但會危害患者身體健康,還可能導致新生兒體質量降低、先天性疾病風險升高,因此針對先兆早產患者需制定針對性治療方案改善其臨床癥狀,促使其妊娠正常進行。阿托西班是目前臨床治療先兆早產患者的常用藥物,該藥物對于宮縮受體有較大程度的調節作用,同時還能阻礙鈣離子移動,促使鈣離子水平在細胞內外出現明顯差異,進而避免鈣離子水平異常導致的宮縮情況發生。研究[6]認為,阿托西班治療先兆早產雖具有一定療效,但藥物作用效果針對部分臨床癥狀較為嚴重的患者仍不顯著,因此可考慮采用其他藥物聯合治療加強宮縮抑制效果,最終控制產婦妊娠周期,避免不良妊娠結局發生。本研究加用的黃體酮本身屬于一種類固醇激素,可緩解子宮應激反應,避免宮縮反應的再次發生,最終配合阿托西班加強宮縮抑制效果,提升臨床療效。此外,黃體酮的用藥劑量具有可控性,通過結合患者臨床癥狀的變化情況制定合理的用藥計劃,可在保證聯合用藥安全性的同時提升臨床治療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聯合用藥可更加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藥物臨床治療效果。研究[7]認為,孕婦孕周與新生兒預后密切相關,通過延長先兆早產患者孕周可實現新生兒整體狀態的改善。本研究結果亦顯示,觀察組延長孕期天數、新生兒體質量及新生兒Apgar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聯合用藥對患者妊娠周期的延長及新生兒結局的改善均具有重要價值。有研究[8]指出,孕產婦長期應用黃體酮進行治療可能引發諸多不良反應,最終甚至增加其妊娠風險。本研究中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表明聯合用藥通過合理調控藥物使用劑量并不會明顯增加患者不良反應風險,提示聯合用藥治療先兆早產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阿托西班與黃體酮陰道栓聯合治療先兆早產患者效果顯著,有助于改善妊娠結局,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