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麗,李晨
(河南省黃河三門峽醫院1麻醉科,2手術室,河南 三門峽 472000)
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圍術期通常需進行心臟彩超檢查,為確保影像圖像的清晰度,檢查需在患兒深度或重度鎮靜狀態下進行[1]。右美托咪定作為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可抑制人體大腦皮質覺醒反應,從而達到鎮靜及催眠的效果。與其他鎮靜藥物相比,右美托咪定不會刺激黏膜組織,對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影響較小,近年來越來越多地用于兒童鎮靜中[2]。本研究選擇在我院行心臟彩超檢查需要中深度鎮靜的80例患兒,探討不同劑量右美托咪定滴鼻鎮靜在小兒心臟彩超檢查中的應用效果,尋找臨床最佳的右美托咪定滴鼻鎮靜劑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心臟彩超檢查需要中深度鎮靜的80例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齡(21.17±1.24)個月,平均體重(9.15±2.55)kg。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平 均 年 齡 (20.70±1.45)個 月,平 均 體 重 (9.30±2.40)kg。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行心臟彩超檢查需要中深度鎮靜;②美國麻醉師協會(ASA)分級為Ⅰ、Ⅱ級;③年齡6~36個月;④患兒家屬均知曉本研究內容并自愿簽字同意參與研究。排除標準:①鼻腔存在異常或畸形;②存在右美托咪定既往過敏史;③48 h內使用過類似鎮靜催眠藥物;④青紫型心臟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呼吸道感染。
1.3 方法根據ASA分級禁食標準,于患兒行心臟彩超檢查前6 h禁固體食物,4 h禁母乳、2 h禁清飲。根據分組情況,由同1名專業且經驗豐富的麻醉醫師實施滴鼻操作,其中觀察組予以右美托咪定(2 mL∶0.2 mg,國藥準字H20130027,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3.0 μg/kg,對照組予以右美托咪定2.5 μg/kg。滴鼻前先觀察患兒鼻腔,如有分泌物需先用棉簽清理干凈再滴藥,滴藥時將右美托咪定均量滴在雙側鼻腔內,滴藥后輕按兩側鼻翼2次,同時,要求患兒平臥并保持該狀態1 min,保證藥物充分吸收。如果第1次給藥45 min內未達到足夠的鎮靜深度,再次補給1 μg/kg右美托咪定。
1.4 評價指標①記錄并比較兩組患兒的鎮靜起效時間(從滴鼻到患兒Ramsay鎮靜評分達到5分的時間)、總鎮靜時間[滴鼻到患兒Aldrete評分(出蘇醒室標準)達到9分的時間]、鎮靜評分及鎮靜成功率。Ramsay鎮靜評分標準:1分:患兒清醒,焦慮或躁動不安;2分:患兒清醒,定向力及合作正常;3分:患兒清醒,對指令有反應;4分:患兒入睡,對聲音或光有輕微反應;5分:患兒入睡,對聲音或光有緩慢反應;6分:患兒入睡,對聲音或光無反應。鎮靜深度符合要求,心臟彩超檢查過程中患兒無體動或蘇醒則為鎮靜成功。②觀察并比較兩組患兒給藥后的不良反應(惡心嘔吐、心動過緩、氧合不足等)和心臟彩超檢查反應。心臟彩超檢查反應評分標準如下:患兒強烈反抗、哭鬧為1分,患兒肢體大幅度運動為2分,患兒輕微反抗為3分,患兒無反應為4分。
1.5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鎮靜效果兩組患兒的鎮靜起效時間及鎮靜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總鎮靜時間長于對照組,鎮靜成功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鎮靜效果比較[±s,n(%)]

表1 兩組的鎮靜效果比較[±s,n(%)]
組別n鎮靜起效時間(min) 總鎮靜時間(min) 鎮靜評分(分) 鎮靜成功觀察組40 11.50±4.50 107.50±33.50 5.02±0.43 37(92.50)對照組40 13.50±8.50 85.50±27.50 5.06±0.47 27(67.50)t/χ2 1.315 3.210 0.397 7.813 P 0.192 0.002 0.692 0.005
2.2鎮靜不良反應及彩超檢查反應評分兩組患兒的鎮靜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彩超檢查反應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鎮靜不良反應及彩超檢查反應評分比較[n(%),±s]

表2 兩組的鎮靜不良反應及彩超檢查反應評分比較[n(%),±s]
組別 n 鎮靜不良反應 彩超檢查反應評分 (分)惡心嘔吐 心動過緩 氧合不足 合計觀察組40 0(0.00)0(0.00)1(2.50)1(2.50)3.68±1.07對照組40 3(7.50)0(0.00)0(0.00)3(7.50)2.37±1.04 χ2 - - - 1.053 5.553 P--- 0.305 0.000
以往門診鎮靜常采用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腸等方式,不僅依賴患者配合,還會引發腹瀉嘔吐等應激反應。相比之下,右美托咪定因其對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的影響較小等優勢,加上右美托咪定滴鼻給藥不需要開通靜脈通路,刺激小,小兒更易合作[3-4],目前在門診小兒鎮靜方面應用越來越多。文獻[5]報道中關于小兒彩超檢查鎮靜多采用1~2 μg/kg小劑量右美托咪定滴鼻。但也有研究[6]表明,小劑量鎮靜的鎮靜深度不夠,鎮靜成功率較低,為了順利完成心臟超聲常需要追加劑量,導致患兒留院時間延長。國外文獻多推薦采用2~3 μg/kg中等劑量右美托咪定滴鼻,2018年發布的右美托咪定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中也建議小兒心臟超聲檢查中的右美托咪定滴鼻量為2~3 μg/kg[7]。綜合國內外文獻報道,本研究 選擇了2.5 μg/kg和3.0 μg/kg作為小兒心臟彩超檢查鎮靜的右美托咪定滴鼻量,結果顯示兩組患兒的鎮靜起效時間、鎮靜評分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的總鎮靜時間長于對照組,鎮靜成功率及彩超檢查反應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李茂等[8]的研究結果顯示,對于行心臟彩超檢查需中深度鎮靜的患兒,采用2.5 g/kg與3.0 g/kg右美托咪定滴鼻的鎮靜起效時間和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明顯差異,但3.0 g/kg右美托咪定滴鼻患兒的總鎮靜時間長于2.5 g/kg右美托咪定滴鼻患兒,與本研究結果一致,由此可以推斷2.5 μg/kg或3.0 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在小兒心臟彩超檢查中均有較好的鎮靜效果,且3.0 g/kg右美托咪定滴鼻鎮靜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在小兒心臟彩超檢查中采用2.5 μg/kg或3.0 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鎮靜均可獲得良好的鎮靜效果,但3.0 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鎮靜的總鎮靜時間更長、鎮靜成功率更高,彩超檢查反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