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玲,李曼欣,張景麗
(汕頭市潮陽區大峰醫院 婦產科,廣東 汕頭 515100)
子宮內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是指發生在子宮內膜的增生性病變,是由于患者持續無排卵、無孕激素保護內膜,在這種情況下子宮內膜單純地在雌激素刺激下,很容易出現子宮內膜重度不典型增生,主要表現為陰道異常出血,具有一定的癌變傾向,所以常被稱為癌前病變[1-2]。但根據長期的臨床觀察來看,絕大多數子宮內膜重度不典型增生都是一種可逆性病變或能保持持續的良性狀態,只有極少數患者在較長時間后可能會發展為子宮內膜癌,對其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子宮內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會引起子宮內膜充血、水腫且伴隨大量炎性滲出物,不利于精子著床及卵巢植入和發育,對妊娠帶來不利影響。現階段治療子宮內膜重度不典型增生部分實施全子宮切除,但該術式會使患者失去生育功能[3]。因此,臨床上采取一種安全有效的藥物治療方式至關重要。本研究探討大劑量孕激素治療子宮內膜重度不典型增生的妊娠結局,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的60例具有生育需求的子宮內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依據隨機抽簽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年齡25~41歲,平均(34.58±4.19)歲;體質量指數 (BMI) (25.05±1.69)kg/m2。對照組 年齡22~43歲,平均 (32.76±5.29)歲,BMI(24.86±1.70)kg/m2。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對本研究內容知情。本研究經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經病理診斷為內膜不典型增生;②有強烈保留生育功能;③經影像學明確病灶部位位于子宮內部,且無肌層浸潤,病灶部位為局限性;④意識清楚,可與醫護人員正常溝通。排除標準:①非內膜不典型增生;②子宮畸形;③凝血功能及認知功能障礙;④其他原因所致的不育;⑤資料不全;⑥對本研究藥物過敏;⑦不遵循醫囑,無法按時復診或失訪。
1.3 方法對照組采用甲地孕酮治療。甲地孕酮 (國藥準字H31022951,上海通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規格:1 mL∶醋酸甲地孕酮25 mg、雌二醇3.5 mg)用法用量:采取肌肉注射。第1周期:予以2次注射,分別在月經初潮當天算起的第5 d及第12 d,各注射1支;第2周期:在第2注射結束日期算起,每隔30 d注射1支[4]。觀察組采用黃體酮治療。黃體酮軟膠囊(國藥準字H20040982,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藥廠,規格:10 mg)用法用量:口服,10 mg/次,1次/天[5]。兩組的治療周期均為6個月。
1.4 觀察指標①治療效果:完全緩解 (complete remission,CR):經病理檢查結果為任何時期未見異常增生改變的子宮內膜;部分緩解(partial remission,PR):經病理檢查結果為子宮內膜增生過程出現非典型性或非典型增生;疾病穩定(stable disease,SD):經病理檢查結果與治療前一致;疾病進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經病理檢查可見病灶部位加劇。治療緩解率=(CR例數+PR例數)/總例數×100%。②妊娠結局:包括成功妊娠(足月、早產)及流產。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觀察組治療緩解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73.33%(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妊娠結局觀察組成功妊娠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70.00%(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妊娠結局比較[n(%)]
現階段隨著社會的發展及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國家生育政策的改革,多數女性普遍延遲生育年齡。三胎政策的開啟促使部分子宮內膜重度不典型增生婦女仍存在強烈的生育需求,如何確保該類患者正常生育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6]。子宮內膜重度不典型增生臨床特征表現多數局限在宮內膜淺表層的病變,孕激素受體表達陽性且分化良好,該病主要病因在于患者體內嚴重缺乏孕激素,為后期采取大劑量孕激素代替手術治療提供有效的保障[7]。孕激素是臨床上常用的藥物之一,藥效可直接作用于子宮內膜,對增生細胞生長起到抑制作用,在臨床上采取大劑量孕激素進行保守治療成為研究熱點[8]。通常采取甲地孕酮、黃體酮藥物治療子宮內膜重度不典型增生,其中黃體酮治療效果顯著。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緩解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73.33%(P<0.05),表明大劑量孕激素治療子宮內膜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效果顯著,對患者生育功能起到保護作用,改善妊娠結局。對照組采用的甲地孕酮屬于一種合成孕激素,具有顯著的抗雌激素效果,對下丘腦促性腺激素釋放有抑制作用,阻止受精卵著床,但該藥物容易導致患者體內脂肪及體細胞體積增加,或出現血栓性靜脈炎及肺動脈栓塞。隨著近年來對子宮內膜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其治療方案的研究,黃體酮成為治療該病的主要藥物之一,其作為一種卵巢黃體分泌而成的天然孕激素,可與雌激素共同作用于子宮內膜,促進子宮內膜正常生長,將子宮內膜從增生期轉化為分泌期,為受精卵著床做好準備,使宮頸口閉合,黏液減少變稠,還會抑制輸卵管肌肉節律性的收縮,提高臨床治療緩解率[9]。此外,黃體酮具有保胎作用,故在臨床上被廣泛使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成功妊娠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70.00%(P<0.05)。黃體酮又稱為孕酮,可促使子宮肌肉松弛,具有降低活性的能力,減弱對外界刺激的反應能力,降低妊娠子宮對催產素的敏感性。此外,黃體酮加快上皮細胞脫落,在雌激素影響的基礎上會促進乳腺乳泡發育[10]。黃體酮可在女性雌激素基礎上發揮作用,降低子宮平滑肌興奮性,抑制子宮收縮的同時降低母體對于胎兒和受精卵產生免疫排斥反應,利于胚胎和胎兒在宮內生長發育,改變基礎體溫,致使排卵前體溫升高,保障妊娠成功率。
綜上所述,大劑量黃體酮治療子宮內膜重度不典型增生具有積極意義,可提升治療緩解率,改善妊娠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