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英霞,宋麗娜,何社梅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血液科一病區,河南 鄭州 450052)
霍奇金淋巴瘤(HL)是常見惡性淋巴瘤,該病多發于青年人群[1]。化療為臨床治療HL的主要手段,但由于疾病本身及化療對身體的損傷,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壓力均較大,嚴重降低生活質量。患者在居家護理期間由于缺乏專業的指導,難以有效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延續性護理是向患者提供院外專業指導的服務模式,提升延續性護理質量為保證HL患者生活質量的關鍵。研究[2]認為,三維質量評估模式中護理服務的結構、過程及結果為相互影響、相輔相成,因此護理服務質量的提升應三點并重。本研究探討基于三維質量評估的延續性護理用于HL患者的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HL患者。納入標準:①病理檢查確診為HL;②接受常規化療方案治療;③意識清楚,可正常交流。排除標準:①認知功能障礙;②無法熟練應用智能手機等;③合并嚴重心理障礙疾病或精神系統疾病;④不能配合完成隨訪。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齡26~58歲,平均(36.24±5.12)歲。對照組年齡男性39例,女性21例;28~60歲,平均(36.51±5.09)歲。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延續護理:出院前與患者及家屬商定電話隨訪頻率,根據討論的結果開展電話隨訪,30~45 min/次,主要了解患者的不良反應、心理狀態、院外自我康復情況等。觀察組采用基于三維質量評估的延續性護理:構建院外延續護理方案,咨詢相關專家對護理方案進行修訂及補充,確定最終方案,具體為:①延續性護理小組成員由HL專科醫師、心理咨詢師、營養科護士、疼痛管理科護士、執行護士等組成。小組成員均具有腫瘤疾病相關經驗,溝通能力、應變能力及問題處理能力均較高。②延續性護理項目結構評估。a.測評醫院的環境及資源,醫院具有專業的HL診療服務,并建立隨訪辦公室及患者服務中心,可保證隨訪信息完成記錄。對上述環境及資源分析后,建議組建疼痛管理小組,建立HL咨詢服務及康復指導系統。b.評估患者的特點及HL疾病特點,HL患者多為中青年人群,生活壓力大,因此在延續護理中需護理人員多開展健康指導,給予患者心理干預;HL病情復雜,因此需一對一延續護理服務。③延續性護理項目過程評估,評估常規延續性護理服務的缺陷,針對性進行改進,并將其落實,具體優化措施包括:a.院內每月定期開展2次健康大講堂,邀請高年資HL專科醫師及護士為患者提供指導,60 min/次,主題包括癥狀的識別及管理、用藥指導、飲食指導、溝通指導、復診指導等。b.邀請既往接受治療且恢復較好的HL患者作為志愿者,與患者結成互助對,進行一對一溝通,1~2次/月,向患者提供支持及幫助,并分享治療經驗。c.電話及網絡指導,以家屬作為干預對象,在隨訪及網絡指導期間,要求家屬提供患者日常鍛煉及飲食相關的信息,囑咐患者接受家屬監督。d.出院后2個月內隨訪為上門一對一指導,每1~2周/次,每次30~50 min,分析患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給予解決;2個月后與患者商定上門指導的時間及頻率。④延續性護理項目結果評估,結果評估指標為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質量。
1.3 觀察指標采用癌癥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UPPH)[3]評估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包括3個維度、28個條目(1~5分),分值越高則自我效能越強。采用腫瘤生存質量調查表(QLQ-30)[4]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包括5個功能領域,每個維度100分,分值越高則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自我管理效能干預后,兩組SUPPH各項評分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SUPPH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SUPPH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的SUPPH評分比較(±s,分)
注:與該組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n 正性態度 自我減壓 自我決策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60 45.36±6.12 54.61±5.10*29.68±5.34 37.97±5.06*9.36±2.10 11.28±2.45*對照組60 44.89±6.30 48.39±5.81*28.33±5.70 31.85±4.03*9.58±2.03 9.85±2.04*t 0.415 6.232 1.338 7.328 0.583 3.474 P 0.679 0.000 0.183 0.000 0.561 0.001
2.2 生存質量 干預后,兩組的QLQ-30各項評分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QLQ-30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QLQ-30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的QLQ-30評分比較(±s,分)
注:與該組干預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n軀體功能 角色功能 認知功能社會功能 情緒功能干預前 觀察組60 75.31±10.21 62.12±12.34 72.31±14.46 63.12±12.56 68.32±14.56對照組60 76.38±9.44 60.39±14.15 74.45±15.80 t 0.596 0.713 0.774 P 0.552 0.477 0.441干預后 觀察組60 87.97±10.22*82.69±10.41*88.97±9.07*對照組60 81.73±10.14*74.94±10.09*82.46±9.53*t 3.357 4.141 3.833 61.29±13.26 66.57±15.07 0.776 0.646 0.439 0.519 88.47±13.07*81.59±12.36*80.97±11.68*75.43±11.97*3.314 2.773 P 0.001 0.000 0.000 0.001 0.007
延續性護理對癌癥患者的意義重大,可使患者在院外期間接受到專業的干預,改善疾病轉歸[5]。但如何提高延續護理質量、保證其持續及高效地為患者提供服務成為臨床研究熱點。研究[6]表明,三維質量評價模式可評估乳腺癌患者的延續性護理服務效果,在護理服務的質量評估方面具有指導作用。
三維質量評價模式中護理服務的結果、過程、結果相輔相成,良好的結構可增加良好過程的可能性,良好的過程有助于產生良好的結果[7]。基于上述原則,本研究首先對醫院可利用的資源及HL患者的特點進行評估,為患者制定良好的延續性護理服務結構。在患者出院前對其進行綜合評估,深入了解患者的實際問題,進而實施針對性的延續性護理服務。本研究中HL患者多為中青年人群,其經濟負擔重、生活壓力較大,故需為患者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保證患者對院外康復形成準確的認知。HL本身存在復雜性及反復性,患者具體問題存在差異,故需為患者提供一對一的個體化服務,并在上述基礎上整合人力資源,建立癌性疼痛管理小組、健康大講堂等,為患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務,保證延續性護理服務有序進行,提高服務質量。本研究在護理流程中引入電話隨訪、網絡教育等,為患者提供面對面的延續護理服務,實現無縫銜接。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SUPPH評分高于對照組,表明基于三維質量評估的延續性護理可提高HL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在開展健康教育前為患者提供全面的評估,使教學內容與患者實際問題緊密相關,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生活質量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表明基于三維質量評估的延續性護理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基于三維質量評價的延續性護理可增強患者與家屬、病友、醫護人員的聯系,為患者提供多維度的護理,提高患者對健康教育內容的認同感,同時幫助患者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綜上所述,基于三維質量評估的延續性護理可提高HL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改善其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