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蓮,吳志芳
(河南省南樂縣人民醫院 神經內科,河南 濮陽 457400)
腦卒中是指腦血管破裂或阻塞導致腦部血液循環障礙,從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常引發患者感覺、語言及意識方面的障礙[1-2]。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不良生活習慣都是引起腦卒中的危險因素[3]。研究[4]表明,吞咽功能出現障礙的腦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發生率更高。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居家飲食護理結合早期康復護理對首發腦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和吸入性肺炎發生率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間收治的168名首發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84例。對照組男40例,女44例;年齡50~78歲,平均 年齡 (62.19±1.99)歲;BMI 21~32 kg/m2,平均 (27.91±1.64)kg/m2;腦出血43例,腦梗死41例。研究組男45例,女39例;年齡47~73歲,平均年齡 (61.63±2.73)歲;BMI 20~32 kg/m2,平均(27.53±1.73)kg/m2;腦出血38例,腦梗死46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家屬已簽署同意書。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用藥指導、心理安撫等。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居家飲食護理結合早期康復護理,具體措施如下:①現場居家飲食護理指導:由康復營養師和社區護士到患者家中進行食物選擇、進食體位、進食量的現場指導。首先引導患者從半固體食物逐步過渡到固體食物;進食體位保持45°半臥位,使頸部前屈;進食量逐漸增加,一口食物多次吞咽,確保患者咽下咽部殘留物。②早期康復護理:主要對患者進行吞咽功能訓練,使用濕紗布捏住患者舌頭,引導患者舌頭進行上抬、卷曲、頂上顎等,強化患者舌頭肌肉力量;借助壓舌板壓住患者舌頭,引導患者進行吞咽。
1.3 觀察指標①記錄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肢體功能。采用FMA肢體功能評分[5]評價,總分34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肢體功能恢復越好。②記錄兩組患者的吞咽功能。根據患者實際康復情況,根據洼田飲水試驗[6]評估患者吞咽障礙等級和吞咽障礙癥狀消失情況,將吞咽功能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等級。顯效:吞咽障礙等級提高1~2級,且吞咽障礙癥狀基本消失;無效:吞咽障礙等級提高1級,且吞咽障礙癥狀明顯改善;無效:吞咽障礙等級仍在3級以上或無變化,吞咽障礙癥狀無改善。總有效率= (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③記錄護理后兩組患者的吸入性肺炎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肢體功能評分護理前,兩組患者的上肢、下肢FM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上肢、下肢FMA評分高于護理前,且研究組的上肢、下肢FMA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肢體功能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肢體功能評分比較(±s,分)
注:與本組護理前比較,*P<0.05。
組別 n 上肢 下肢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研究組84 13.73±3.08 23.38±6.64* 12.93±3.75 32.54±8.50*對照組84 13.34±3.26 17.78±6.26* 12.64±3.88 21.98±8.64*t 0.797 5.624 0.493 7.985 P>0.05 <0.05 >0.05 <0.05
2.2吞咽功能恢復情況護理后,研究組吞咽功能恢復總有效率為90.48%,高于對照組的75.00%(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復情況比較[n(%)]
2.3吸入性肺炎發生率護理后,研究組有10例發生吸入性肺炎,發生率為11.90%(10/84);對照組有23例發生吸入性肺炎,發生率為27.38%(23/84)。研究組吸入性肺炎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χ2=6.373,P<0.05)。
腦卒中是急性腦血管病引起的局部腦功能障礙,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等特點,臨床表現為肢體麻木無力、癱瘓、短暫意識喪失或個性和智力的突然變化等[7]。引起腦卒中的病因很多,如動脈粥樣硬化、先天性血管疾病、動脈炎、心臟病等。患者病情穩定后,需盡早進行語言、運動、吞咽等多方面康復訓練,盡快恢復生活自理能力[8]。研究[9]表明,對腦卒中患者實施居家護理干預可明顯增強其肌力,提升自主進食及生活自立能力,對幫助患者最大限度回歸社會具有積極意義。研究[10]表明,在康復治療階段,居家飲食護理不僅可以保證患者機體功能的正常運轉,而且還可減輕患者的家庭經濟負擔和心理壓力,同樣有利于促進病情康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兩組患者的上肢、下肢肢體功能均明顯改善,且研究組肢體功能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研究組吞咽功能恢復總有效率為90.4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00%(P<0.05);研究組吸入性肺炎發生率為11.9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7.38%(P<0.05)。上述結果表明,與常規護理相比,居家飲食護理結合早期康復護理對首發腦卒中患者具有更好的預后,在改善患者肢體功能和吞咽功能方面效果良好,同時可降低吸入性肺炎發生率。
綜上所述,居家飲食護理結合早期康復護理可明顯改善首發腦卒中患者的肢體功能和吞咽功能,降低吸入性肺炎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