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斌
隨著生物材料以及技術的完善,人們對于義齒的舒適度和美觀提出更高要求,口腔種植修復是目前牙列缺損常用的修復技術[1]。種植修復是依據患者固位的方式將其分成粘接式固位和螺絲固位,其中粘接式固位便于操作,但是在無個性化基臺下會出現粘接劑殘留的情況,導致種植體周圍發生炎癥,對于中遠期的穩定性造成影響。若采用傳統的螺絲固位,盡管可以避免粘接劑殘留,但會因為二級螺絲加載扭矩出現較小[2],引發修復體松動,種植體和修復體的間隙出現了菌斑,最終種植體周圍發生組織炎。研究發現,螺絲固位一體化基臺冠能夠解決以上修復存在的不足,固位強且高效,也無粘接劑殘留[3]。基于以上背景資料,本文選擇本院2010 年6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100 例后牙單冠種植修復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后牙單冠種植修復中應用螺絲固位一體化基臺冠的優勢。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0 年6 月~2020 年6 月本院100 例(100 顆牙)后牙單冠種植修復患者,其中男65 例,女35 例;年齡最大63 歲,最小40 歲,平均年齡(42.36±10.40)歲。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應用螺絲固位一體化基臺冠進行修復,完成種植手術后3~6 個月內即進行修復,具體如下:先制定印模和模型,選擇硅橡膠制作種植體轉移印模及對頜牙印模,用以制作人工牙齦,并且灌制較硬的石膏模型,之后進行修復工藝,即用種植體替代體安裝多能基臺掃描桿,掃描模型,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作系統(CAD/CAM),制作咬合面開孔的螺絲固位氧化鋯修復體。修復體的設定需要按照牙齦形態進行,但不能擠壓牙齦袖口,讓患者試戴,且調整牙,并且拋光,上釉,利用樹脂粘接劑將基臺和氧化鋯冠進行粘貼,清潔干凈后放置口內,中間螺絲張力調整為35 N/cm,再用光固化樹脂將螺絲通道進行封閉,修復體固定5 min 后當修復體周圍牙齦顏色表現正常,未出現牙齦受壓變白即可代表成功修復。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mSBI 分布情況及種植體存活率 判定標準[4]:利用種植體專用的塑料牙周探針去探齦溝,當探針取出10 s 后注意患者有無牙齦出血。測量出血量,共測定4 個位置:種植修復體頰側近中、側遠中、頰側正中間、舌或者腭的位置,將最高值記錄為mSBI,并分成0~3 級,0 級:順沿牙齦邊緣進行探針沒有出血;1 級:孤立的點出現了流血;2 級:在齦溝內呈現出線狀式出血;3 級:牙齦出血嚴重。1~3 級歸為BOP(+),0 級歸為BOP(-)。
1.3.2不同平臺深度種植體出血情況 依據戴牙之前種植體平臺頰側中心的位置以及頰側牙齦緣的位置不同,分成1、2、3 級,其中1 級:種植體平臺位于患者的牙齦或者齦下1 mm 的位置;2 級:種植體平臺在齦下,深度<2 mm 且>1 mm;3 級:種植平臺在牙齦下面,深度控制在>2 mm 且<3 mm[5]。
1.3.3比較修復前后患者主觀感受評分 記錄修復前后患者主觀感受評分情況,即對固定功能、言語功能、咀嚼能力、舒適度及美觀性進行評定,評分與主觀感受呈正比[6]。
1.3.4記錄術后1、2 年患者的骨吸收量。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mSBI 分布情況及種植體存活率分析 100 例(100 顆牙)患者種植體支持在后牙單冠修復中,上頜59 顆,下頜41 顆。mSBI 記錄分別為0 級52 例(52.00%)、1 級33 例(33.00%)、2 級15 例(15.00%)、3 級0 例;所有患者基臺都未出現松動,也無修復體松動,種植體存活率為100.00%(100/100)。
2.2不同平臺深度種植體出血情況分析 平臺深度1 級患者20 例,其 中BOP(-)14 例,BOP(+)6 例;2 級患者61 例,其中BOP(-)33 例,BOP(+)28 例;3 級患者19 例,其中BOP(-)5 例,BOP(+)14 例。見表1。

表1 不同平臺深度種植體出血情況分析(n)
2.3修復前后患者主觀感受評分比較 修復后,患者對固定功能、言語功能、咀嚼能力、舒適度及美觀性評分均高于修復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100 例患者修復前后主觀感受評分比較(,分)

表2 100 例患者修復前后主觀感受評分比較(,分)
注:與修復前比較,aP<0.05
2.4術后1、2 年骨吸收量分析 術后1 年,患者骨吸收量為(0.44±0.25)mm;術后2年骨吸收量為(0.544±0.30)mm。
種植牙于近幾年開始流行,其5 年內種植成功率>85%,10 年種植成功率>80%。種植體周圍組織的健康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種植義齒的效果,修復的方式對于維持種植體周圍組織長期健康有影響。
種植牙有著固位理想、穩定、咀嚼高、美觀、無異物感等優勢[7],可避免或者減少因固定義齒需要采用基牙預備和并發癥等造成的影響。因種植義齒無基托或者使用面積較小的基托,舒適度高。目前對于種植牙會采用螺絲固位和粘接固位,螺絲固位利用修復螺絲進行固位,粘接則依賴粘著劑固位。以上兩種的固位效果無明顯差異[8]。較多醫學者認為多顆種植體若進行粘接修復很容易會在鄰近面和橋體下留下較多的粘接劑,盡管螺絲固位不會因為粘接劑的干擾對牙周組織的影響小,可以定期進行拆卸并進行清潔,但是采用螺絲固位和基臺之間殘留的縫隙也會為細菌提供生長條件,影響牙周健康及邊緣的骨吸收,很容易出現種植體周圍炎[9,10]。
研究發現,采用螺絲固位一體化基臺冠效果顯著,該方式可以在修復完成后的1 年內進行,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和生物化學反應性,臨床上對于修復體的固位方式一般是取決醫生的推斷和患者需求[11]。有的學者認為粘接固位種植修復很容易會產生被動就位的情況,但其咬合面完整性高,不輕易出現崩瓷[12]。若提高義齒加工的精確度則可以降低誤差,并且實現被動就位,但在實際中發現,不管是粘接固位還是螺絲固位幾乎不可能實現被動就位[13-18]。對于牙齦間距小的患者而言,粘接固位修復體的固位力會隨著基臺的高度下降出現明顯的下降,也就會更容易出現松動和脫落的情況,相反螺絲固位修復則會在牙齦間距小或者<5 mm 的情況下利用多能基臺降低高度,確保牙距離縮小,修復體得到理想的固位力[19-21]。傳統看法上認為若采用螺絲固位修復體,一旦螺絲出現松動情況或是折斷情況,再次加工的難度會更大,患者的咬合面也會不完整,會更容易出現崩瓷的現象,但在實際的文獻中可知,螺絲固位修復體一般是作為二級螺絲,是將修復體固定在修復基臺之上,二級固位螺絲的加載扭轉力比較小,且容易出現松動的跡象,導致出現間隙,讓細菌存活并引發種植體周圍組織炎[22-25]。這與本文中應用的螺絲固位一體化基臺冠設計不同,螺絲固位一體化基臺冠使用的中央螺絲加載的扭力承受力較大,和常規粘接式固位修復基臺一致,可以達到35 N/cm,不容易出現松動,這是因為多能基臺利用了定位掃描桿和預先設定好的基臺數字化信息數據,應用CAD/CAM 提升了義齒加工的精確度。牙冠選定氧化鋯材質[15],這是因為該材質具有良好的強度,生物相容性也較高等。多能基臺軸面設為0°聚合,有著四組機械固位溝槽。多能基臺和氧化鋯之間的機械固位力及使用的樹脂粘接劑產生的化學固位力讓其形成一體化基臺,所以使用螺絲固位一體化基臺冠有著數字化加工精確度,機械強度高,應用性高等優勢,且使用螺絲固位一體化基臺冠能夠實現更好的美學效果。在進行螺絲固位一體化基臺冠安裝時應當依據患者的牙齦厚度選擇適合的種植體光滑頸部的高度,也能夠減少種植體周圍產生炎癥反應。應用螺絲固位一體化基臺冠邊緣適應性良好,可以避免對修復體周圍軟組織造成機械性刺激。
本次實驗結果顯示,mSBI 記錄分別為0 級52 例(52.00%)、1 級33 例(33.00%)、2 級15 例(15.00%)、3 級0 例;所有患者基臺都未出現松動,也無修復體松動,種植體存活率為100.00%(100/100)。平臺深度1 級患者20 例,其中牙周探診出血陰性[BOP(-)]14 例,牙周探診出血陽性[BOP(+)]6 例;2 級患者61 例,其中BOP(-)33 例,BOP(+)28 例;3 級患者19 例,其中BOP(-)5 例,BOP(+)14 例。此由 說明采用螺絲固位一體化基臺冠修復的效果更好,種植體修復存活率較高,未出現松動情況。另外本次實驗結果還顯示,修復后,患者對固定功能評分(8.98±0.3)分、言語功能評分(7.70±1.56)分、咀嚼能力評分(7.55±0.22)分、舒適度評分(8.98±1.00)分、美觀性評定(7.23±1.04)分均高于修復前的(8.30±0.23)、(7.20±0.52)、(7.20±1.06)、(8.45±0.24)、(6.72±0.25)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采用螺絲固位一體化基臺冠患者各項主觀感受分值有明顯的變化,牙齒的美觀性、固定性、舒適度更高。術后1 年,患者骨吸收量為(0.44±0.25)mm;術后2 年骨吸收量為(0.544±0.30)mm。由此也證實了采用螺絲固位一體化基臺冠實現完全性被動就位難度較高,預應力可確保邊緣骨被吸收,在治療中需要注意以免出現慢性周圍炎,導致骨吸收。該結論與王瑤等[15]研究所得結論一致,其抽取632 例后牙單顆種植體患者納入實驗對象,當3~6 個月后以螺絲固位的氧化鋯一體化基臺冠完成修復,修復后1 年對修復效果進行臨床評估。得出結果:632 例后牙單冠種植修復體的mSBI 記分為0 級411 例(65%)、1 級208 例(33%)、2 級13 例(2%)、3 級0 例;基臺松動率0,修復體松動率0,種植體存留率100%。得出結論:采用螺絲固位一體化基臺冠具備高強度、良好固位力、零粘接劑殘留、低種植體周圍炎反應,修復效果較為理想。
綜上所述,在后牙單冠種植修復中使用螺絲固位一體化基臺冠固位力良好,且無粘接劑殘留,修復成功率較高,值得在臨床上大范圍的推廣以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