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艷花(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八采油廠)
X油田S加密區塊的特點是油層滲透率低、儲量豐度低、單井產量低[1];原油凝固點高、黏度高、含蠟高;建設環境差、系統依托條件差,給地面工程建設帶來很大難度,使百萬噸產能建設工程量大、建設投資高,開發效益差,運行成本高。因此通過油藏、鉆井、地面三位一體[2]的“宏觀優化、微觀簡化”,在前期油藏及采油工程優化的基礎上,重點優化地面建設方案,簡化地面工藝技術,S加密區產能建設投資[3]大幅度降低,收到了良好效果。
X油田近年來同時開采兩套油層,沒有較為明確的中長期開發規劃可依據,造成地面系統隨產能開發進行多次擴改建,增加投資。地面建議油藏工程加大開發前期工作力度,并與地面的充分結合,明確分年度開發部署,再按照這種模式編制了X油田總體開發方案,為地面系統總體規劃,宏觀優化創造了條件。
依據總體開發部署,根據已建地面系統現狀,按照新老系統兼顧原則,優化簡化油田地面系統建設[4],使地面系統布局更加合理。
針對無集油環可依托的基建井,進行聯合布井降低投資。S加密區塊采取地上地下一體化原則[5],油藏、鉆井、地面工程聯合部署叢式井場[6]和大平臺井場。對于一些距離已建集油環較遠或就近的已建集油環能力不足的井,需要對平臺位置進行優化[7]:一是考慮地上地下位移超過500 m會加大鉆井投資、位移超過800 m會進一步加大測井、錄井的投資;二是考慮鉆井搬家的費用;三是考慮集油管道的減少帶來的投資節約。綜合考慮將成本之和控制到最低即為最優。
A-3閥組間已建5環集油管網布置見圖1,方案一:按照常規基建獨立井,需要新建摻水集油管道1 380 m,工程費用37.26萬元,而搬家一次15萬元,共52.26萬元。方案二:基建叢式平臺井,將2口井建在同一平臺上,可減少管道800 m,減少費用21.6萬元,減少搬家一次15萬元,但鉆井進尺增加52 m,增加鉆井費用22.44萬元,由于地下地上位移不超過500 m,故不增加測井和錄井的費用。兩種方案對比,方案二減少投資14.16萬元。這樣的井一共有10個平臺,布置獨立井和平臺井的投資費用對比情況見表1。

表1 布置獨立井和平臺井投資費用對比情況Tab.1 Comparison of investment costs for layout of independent Wells and platform Wells

圖1 A-3閥組間已建5環集油管網布置Fig.1 A-3 Layout of the five-ring oil collecting network between valve groups
通過聯合布井大幅度減少了集油管道數量11.74 km,并縮小了集油管徑,大大提高了地面系統的運行,減少工程投資56.45萬元。共新建柱上變電站23座,與單井單變壓器相比,少建設柱上變電站23座,少建10 k V線路1.8 km,節約電力線路22.4 km,節約永久占地1 800 m2,節約臨時占地70 400 m2,節約投資437.0萬元。另外后期管理年運行費用也得到控制[8]。
針對已建集油環可依托的井,充分利用已建系統的剩余能力,減少新建規模。集油系統根據井位分布充分利用已建設施及剩余能力,就近接入已建集油閥組間,搭接已建集油環10個,共減少集油管道4.78 km,減少地面投資129.06萬元。
A-4閥組間已建環集油管網布置情況見圖2,目前管轄3個集油環,間內預留2套閥組。2口新井充分利用系統剩余能力,就近搭接已建5環,僅新建集油管道0.25 km。A-0閥組間已建環集油管網布置見圖3,直接進A轉油站,由于集油半徑短,單井摻水量少,導致油井摻水到閥組間溫度較高,系統具有一定的剩余能力,因此5口新產能井就近掛接,已建1環1口,已建3環4口。由于已建3環有2口井轉提撈,1口井低產低效待作業關井,新建410 m管道和原管道組成新集油環,去掉無效循環的管道892 m,縮短集油半徑482 m,從而提高了集油環[9]的運行效率。通過優化簡化,鉆井產生地上與地下井位位移共1 375 m,增加鉆井進尺139 m,每進尺鉆井費用大概增加30元,抽油桿費用大概增加0.5萬元,共增加鉆井費用38.5元;另外打叢式井能減少兩次搬家,大概節省費用30萬元,地面集油管道減少1 755 m,減少工程費用31.31萬元。通過三位一體綜合優化簡化,共減少費用22.81萬元,給生產管理帶來便利,且提高了地面系統的運行效率。

圖2 A-4閥組間已建環集油管網布置Fig.2 A-4 Layout of the annular oil collecting network between valve groups

圖3 A-0閥組間已建環集油管網布置Fig.3 A-0 Layout of the annular oil collecting network between valve groups
針對可依托的但運行困難的已建集油環,充分挖潛已建系統的剩余能力,節約改造投資。A-7閥組間已建環集油管網布置見圖4,已建2環全長3.92 km,目前該環3口井已陸續轉為水井,無效循環的管線過長,實際生產運行困難。4口新井進入該環,借此機會,新建管道1.04 km與部分老管道重新組建新集油環,新建2環全長2.73 km,縮短集油半徑1.19 km。運行困難的A-6閥組間的已建1環,通過改造后,縮短集油半徑0.83 km。

圖4 A-7閥組間已建環集油管網布置Fig.4 A-7 Layout of the annular oil collecting network between valve groups
A-3閥組間的已建4環,一直低溫運行。在進2口新井的同時將該集油環進行優化,更換管道920 m。類似這樣運行困難的老環(有的是管道腐蝕穿孔嚴重)一共有7個,共更換集油管道11.58 km,為廠管道改造節約312.66萬元。
X油田目前主要采用集中注水工藝,配水工藝[10]有單井配水和多井配水,注水系統配水工藝的優化簡化,對降低地面工程建設投資、提高開發整體效益具有重要意義。S加密區塊A-6配水間局部工藝安裝見圖5,基建水井2口,均為轉注井。其中1口進A-2配水間,間內有預留配水閥組位置,可直接在間內增加一套配水閥組。另1口井按就近原則應掛接A-6配水間,但配水間內無預留位置。下步改造方案一:掛接距離次近的A-2配水間,需新建單井注水管道3.35 km,投資103.58萬元;方案二:將該間已建的放空管向東平移0.2 m,將放空閥的安裝位置由匯管改至立管,并將匯管延長0.5 m,空出0.6 m增加一套配水閥組,新建注水管道1.07 km,投資33.08萬元;方案三:新建5井式撬裝配水間,投資49.23萬元。經對比方案二投資最少,故選擇方案二。

圖5 A-6配水間局部工藝安裝圖Fig.5 A-6 Local process installation diagram of water distribution room
1)在產能建設中,油藏、鉆井與地面的充分結合,加大前期現場勘察及研討論證工作的力度,明確年度開發部署。地面系統應充分利用已建地面戰場的剩余能力,最大程度依托已建系統集油管網,既能保障新井正常運行,又能改善已建集油環的運行狀況還能節省成本,在此基礎上編制的油田總體開發方案,將為地面系統總體規劃及產能建設投資創造有利條件。
2)對于X外圍油田加密區塊,存在區塊小、分布零散、產量低、地面條件差、系統可依靠性弱、投資高及開發風險大的實際,采用地上地下一體化,聯合布井的建設思路,成功的優化了X外圍加密區塊產能建設的開發部署、鉆井及地面建設方案,通過優化簡化技術措施有效的降低了產能建設地面投資,為外圍油田類似區塊的效益開發提供了可借鑒的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