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人才培養發展中心 姜曉燕 劉軍
黑龍江省市場主體信息監測中心 紀祥勇
2021年10月出臺的《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提出,夯實標準化發展基礎,要造就一支熟練掌握國際規則、精通專業技術的職業化人才隊伍。這為新時期我國加快完善標準化人才培養確定了目標和方向。從加強標準化引領,助力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角度,標準化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那么,我國在標準化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哪些問題,又如何創新標準化人才培養路徑呢?
隨著我國對標準化人才培養重要性的認識提高,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覆蓋中小學、大學和研究生及社會人員的多層次標準化人才培養模式。
2007年1月,教育部、財政部下發《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以來,我國高等教育中標準化人才培養與專業建設有了長足進步。2012年12月,教育部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首次將標準化工程專業(120702T)列入特設專業管理學學科中工業工程類專業目錄,為加強標準化專業人才培養奠定了學科基礎。但該專業設置10年來,目前全國僅有中國計量大學、廣東理工學院等少數院校開設了標準化工程專業。部分高校如清華大學工程管理專業型碩士、武漢大學宏觀質量管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技術經濟及管理專業在MEM等研究生層次探索性開設了標準化方向。
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中強調,要“推進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啟動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職業學校和骨干專業(群)。”教育部在2021年3月發布的《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中,將標準化技術專業(590210)納入國家職業教育專業目錄高等職業教育??茖I公共管理類。這無疑將有效彌補各行各業中基層標準化技術技能人才的缺口,對標準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壯大和推進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X證書制度是指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該制度最初由2019年1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提出,是我國職業教育制度的重大創新。2019年以來,我國積極推動將標準化教育納入國家職業教育體系,構建中國特色的標準化職業教育體系。2019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的《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中,確立了立足院校、面向社會的培育培訓評價組織、開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等制度安排。
2020年6月,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創新管理司指導有關院校學者及標準化領域專家編寫審定出版了《標準化基礎》《標準化方法》《標準化實務》等標準化職業教育系列教材。2020年12月,國務院職業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審議通過并發布標準編審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項目。2020年12月,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下發《關于受權發布參與1+X證書制度試點的第四批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名單的通知》,確定北京中標賽宇科技有限公司為全國唯一的標準編審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培訓評價組織。將標準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納入國家職業教育體系,建立“學歷教育+標準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構建復合型標準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實現了國際標準化教育的制度創新。
標準化科普教育活動主要是面向青少年的標準化科普活動和針對大學生的標準化專業競賽活動。其目的在于全方位發力增強標準化意識,普及標準化知識,傳播標準化理念,加快建設標準化人才后備力量。面向青少年的國際標準奧林匹克競賽自2006年開始舉辦,至今已舉辦16屆。我國自2018年開始,由中國標準委指導中國標準化協會開展國際標準奧林匹克競賽參賽隊伍選拔活動,參加國際標準奧林匹克競賽旨在面向我國青少年普及標準化基礎知識,提升標準化認知度。
全國大學生標準化奧林匹克競賽作為標準化專業領域的競賽,不僅是同學們標準化理念的生動實踐,更是我國標準化人才選拔的重要途徑之一。2021年,中國標準化協會、中國計量大學和全國標準化大學聯盟在我國開始舉辦第一屆全國大學生標準化奧林匹克競賽活動。全國大學生標準化奧林匹克競賽作為標準化專業領域的競賽,不僅是同學們標準化理念的生動實踐,更是我國標準化人才選拔的重要途徑之一。
當今社會所有的行業和領域,都涉及標準化的應用。由于標準化人才知識結構具有復合性、專業素養的實踐性以及職業指向的明確性等特征。這就要求標準化人才既需要有相應行業領域深厚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創造性的實際工作能力來支撐其職業技術水平。同時還要掌握一定的標準化專業知識和技能,才能夠創造出引領、推動某一行業領域的先進標準。
因此,標準化人才培養應以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為主要模式。這就決定了僅僅依靠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的標準化工程本科專業的培養模式,遠遠不能滿足各行各業對標準化專業人員在數量和質量上的需求。還應該進一步鼓勵支持具有一定專業特長的標準專業企業、科研機構和社會辦學機構參與標準化人才培養,比如近兩年通過標準化評價組織開展的“1+X”標準編審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就實現了在短時間內使各個行業領域的優秀人才快速掌握標準化初、中、高級水平的專業技能,開啟了標準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創新。
標準化師資隊伍是決定標準化人才培養成效的關鍵因素。目前,我國普通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中,還沒有形成穩定的高層次的標準化師資隊伍。標準化師資大多沒有經過系統標準化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且缺乏標準化實踐經驗。這不僅影響了標準化人才培養的后勁,也導致標準化學科理論建設缺乏持續創新的動力。
2019年以來,為深化標準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以來,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職業院校加強專業建設、增強實訓內容、提高師資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尤其是2021年以來,中標賽宇公司先后面向全國社會各界舉辦了3期標準化編審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師資培訓班,培養了一批既具有相應領域專業知識又具有一定標準化專業知識技能的復合型師資標準化師資人才。但這些師資目前還僅僅是標準編審證書(初級)的師資,標準編審中、高級師資目前還沒有開展培訓。
以傳統模式培養的標準化人才已經難以滿足社會對各層次各領域標準化人才的需求。目前,專業的標準化人才多集中于專業的標準化研究機構或者高層級的標準化管理部門,而各行業企事業單位需要的大量的標準化技術人員大多都是因工作需要而“半路出家”,自學成才或由師父帶徒弟的方式培養而來。因而,面向中小企業和基層政府部門的標準化專業技術技能人才還存在較大的缺口。此外,隨著標準化與人們的工作生活關系越來越密切,標準化知識的普及面亟待拓展,標準化教育對象不僅包括社會從業者和普通、職業大專院校的學生,還應該覆蓋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相應的標準化人才培養目標也應多樣化,對社會從業者的培養主要面向農業、工業、服務業以及社會事業等領域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及政府機構的標準化工作相關崗位和部門的工作人員,培養目標側重提升其采集整理各類標準和相關法規,開展標準編審工作的能力。對普通、職業大專院校的學生則側重于標準化基礎知識及輔助標準研制和編審工作能力的培養。對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重點進行標準化知識普及,培養標準化人才后備力量。
在標準化人才培養方面,目前雖然已經初步形成了普通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多途徑并存的培訓模式,但還需要進一步豐富標準化人才培養方式,增加開設標準化專業的普通高等學校、職業教育院校和企業及社會力量辦學的數量,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展專業與標準化教育融合試點,開展標準化專業人才培養培訓和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綜合教育,形成多層次從業人員培養培訓體系。
目前,經教育部授權的標準化領域人才的職業能力評價機構僅有1家,相對于全社會各行各業大量的標準化人才需求,顯然標準化領域人才的職業能力評價機構遠遠不能滿足。因此,應進一步鼓勵和支持更多的標準化領域人才的職業能力評價機構,為更快更好地培養熟練掌握國際規則、精通專業技術的職業化標準化人才提供保障。
為進一步提升科研人員標準化能力,充分發揮標準化專家在國家科技決策咨詢中的作用,高端智庫建設則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制度性安排。要加強青年標準化人才培養,培養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學術高度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一批既有深厚理論功底,又有決策咨詢能力的潛在標準化智庫領軍人物。
鼓勵企業及社會力量面向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標準編審技術人員,開展分級分類培訓。建設標準化首席官人才隊伍,建立國家標準化管理人才庫,加強標準化管理專業技術能力培養。
針對基層標準化監管機構人員轉崗面大、業務素質參差不齊的現狀,加快標準化管理人員能力提升,尤其要加大地方標準化管理人才培養和培訓力度。實行標準化管理人員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對標準化管理持證在崗人員開展能力提升輪訓,提高標準化行政管理水平和效能。
隨著“十四五”規劃背景下的中國標準化發展,復合型標準化專業人才緊缺的矛盾更加突出,隨著國際國內雙循環經濟的日益發展,對復合型標準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需要建立從國民教育、職業教育乃至企業及社會力量多層次的全社會標準化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體系,以實現復合型標準化人才能力提升為目標,通過標準化專業人才培養的路徑創新,探索出一條適應于標準化專業人才培養的道路,為國家的產業發展、行業創新作出一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