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伯陶先生訪談錄(上)"/>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編學相濟:從自卑走向自信
——趙伯陶先生訪談錄(上)

2022-09-30 09:40:31北京趙伯陶楊阿敏
名作欣賞 2022年16期

北京 趙伯陶 楊阿敏

編 輯:杜碧媛 dubiyuan@163.com

趙伯陶,1948 年生,北京市人。1964—1978 年,北京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機械處工人,1982 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yè),先后供職于中華書局、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藝術出版社、《文藝研究》編輯部。從事中國古典文學(側重于明清詩文與《聊齋志異》研究)及民俗文化研究。從1984 年至2020 年9 月,已發(fā)表論文、書評等180 余篇,計130 余萬字;整理點校《古夫于亭雜錄》等古籍4 部;注釋評選《宋詞精選》《袁伯修小品》《張惠言暨常州派詞傳》《明文選》《歸有光文選》《王士禛詩選》《袁宏道集》《七史選舉志校注》《明代科舉與文學編年》(合作)、《新譯明詩三百首》《聊齋志異詳注新評》《徐霞客游記》(選注)、《中國傳統(tǒng)家訓選》《修己以敬》(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叢書)以及《三國志》(選注譯)《袁宏道小品》《蒲松齡小品》(以上三種即出)等;學術專著有《市井文化與市民心態(tài)》《明清小品:個性天趣的顯現(xiàn)》《中國文學編年史·明末清初卷》《落日輝煌:雍正王朝與康乾盛世》《秦淮舊夢:南明盛衰錄》《十二生肖面面觀》《義理與考據》《聊齋志異新證》等。

請您談談小時候的家庭生活情況及中小學學習經歷。

我祖籍山西文水,但生于北平,長于北京,且從未回過原籍,因而就常以“北京人”自居了。父親原為北京政法學院(今中國政法大學)語文教師,母親在該校醫(yī)務室工作,過去填表,家庭出身一欄就寫“職員”。幼時口吃,性格內向又易沖動,有些不合群,也不知“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的重要性,似乎患有輕微的“阿斯伯格綜合征”。1955 年七歲時報考住家附近的大佛寺小學,因復述一段故事有幾處結巴而被拒之門外。家父情急之下聯(lián)系了位于王府井以北的私立培元小學,每學期學雜費15 元,遠高于當時公立小學只需2.5 元的費用。所幸第二年公私合營,培元小學轉為公立,校名改稱王府大街小學,稱老師為“先生”的規(guī)矩也就此革除。培元小學前身是貝滿小學,只招收女生,與著名的貝滿女中同系。

這所小學的老師敬業(yè)樂群,校風嚴整,學生“國罵”一類的口頭語絕不能出口,否則被同學“告老師”就大為不妙,甚至要“請家長”。校長李榮德先生沉穩(wěn)儒雅,一次代課給我們講蘇秦、張儀的故事,至今記憶猶新;至于在全國“除四害”的熱潮中,李校長面對全校師生宣講“轟打毒掏”以“圍剿”麻雀的四字方針,曾引來部分同學的極大興趣。打彈弓、搬梯子上房,一時間百無忌憚,淘氣的男生大可一顯身手。教高年級語文的北京市特級教師武育真先生終身未嫁,據說她講課活潑生動,但課下卻態(tài)度嚴肅,不茍言笑。一次我在校內滾鐵環(huán),大汗淋漓中迎風解開上衣紐扣稍事休息,正巧遇到武老師路過,叫住我狠狠地批評了一頓,聲色俱厲。一二年級的班主任秦美元老師、三年級班主任黃孝倫老師全為女先生,對學生態(tài)度就較為和藹了。一次作文課,須用詩歌贊美公社食堂,我寫了七言四句,只記得第三句是“山珍海味一滿桌”,被黃老師改為“可口的飯菜一滿桌”,打破了我“嚴整”的七字句,當時頗不以為然,現(xiàn)在想起來真是可笑之極。

小學四年級時因家庭變故,搬家至護國寺附近的百花深處胡同1 號,轉學至八道灣小學,校址地處胡同內一所四合院中。班主任王老師(恕我不恭,忘記了她的名字)教學認真負責,關心同學細致入微。我那時不知何故經常在早9 時左右患右側偏頭痛,需要服用鎮(zhèn)痛片或索密痛方可緩解,有時劇痛難忍,即使用右手緊按太陽穴也難以止痛,只好請假休息。王老師為此曾兩次家訪,至今印象深刻。五年級時又因搬家,轉學至趙登禹路小學,班主任廉慧云老師講課生動,行事干練,指名我當班長。說來奇怪,如小說中曹阿瞞的頭風頑疾竟然不治而愈,至今六十年,我無論罹患何疾,再沒有頭痛過。

我所就讀的上述三所小學,至今都已消失于歷史的長河中。王府大街小學20 世紀70 年代前后撤銷。八道灣小學所處的八道灣胡同,原位于新街口一帶的前公用胡同北側,11 號曾是魯迅及其兄弟周作人的故居。前些年拆遷,整條胡同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趙登禹路小學原位于趙登禹路南段的轆轤把胡同,隔街與什八半截胡同相對,后改稱太平橋小學。隨著城市的發(fā)展,這所小學早已隨轆轤把胡同一起化為烏有。三所小學中,留有深刻印象的仍是“培元”,也許這所小學承載了我幼時太多的記憶。

培元的北側有一座基督教(新教)社會活動組織“救世軍”的灰樓,其鐘樓之下的南墻上面寫有一段黃底黑字的話,在校園中抬頭即見,當時讀不成句,只記得“獨生子”“滅亡”“永生”等詞,每個字有兩尺多見方,其字體大有顏真卿《多寶塔》的風味,幾十年后方知那是《新約·約翰福音》第三章中的一段文字。20 世紀60 年代中再到王府井,發(fā)現(xiàn)這段文字已被清除,鐘樓也不見了。我上一年級時一次路過這所灰樓,聽到里面?zhèn)鱽韾偠臉仿暎闷嫘尿屖梗瑥拇箝T溜進去,發(fā)現(xiàn)前面有一位“長”著翅膀的白衣人,嚇得我急忙奪路而逃。回家一問,家父告訴我那是西方的“天使”,并警告我以后不可再去。至于那音樂聲當源于管風琴,因而低音顯著,這也是在以后的追憶中分析而得。

灰樓再向北,隔一條胡同就是大名鼎鼎的首都劇場,下學路過常駐足其櫥窗前,還記得有《帶槍的人》《名優(yōu)之死》《伊索》《潘金蓮》等人藝話劇系列劇照,其兩側的大廣告牌,劇目經常更換,吳祖光先生編劇的《風雪夜歸人》廣告,因與幼時曾背誦過的唐詩“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有聯(lián)系,所以至今難忘。我曾在首都劇場看過一場電影《徐秋影案件》,因當時已過熱映期,記得門票僅五分錢,且觀者寥寥。

1956 年以后,文聯(lián)大樓在培元小學的南側落成,其三四層之間裝點有若干鮮艷的團花圖飾,引人矚目,現(xiàn)在想來大約是“百花齊放”的寓意。20 世紀70 年代后,這里成為商務印書館與中華書局的社址。1982 年我分配至中華書局任編輯,昔日的培元小學已改為景山學校印刷廠。時隔四分之一世紀,居然又重回王府大街,也算是一種緣分吧。

1955 年的培元小學,上學、放學時,門口常停有帶篷的三輪車,各自等候其所接送的同學,有時甚至排成隊。那是住家較遠且家境富裕的同學家所雇用的包車,1956 年以后,這種現(xiàn)象就逐漸消失了。穿戴之外,同學家境狀況也反映在美術課上,家境富裕的同學用十二色彩筆或高級水彩色,且有紙殼支架,家境一般如我等,只能選用一角錢一包十支的彩色蠟筆,這都令我莫名地萌生了自卑心理。

趙登禹路小學畢業(yè)后,我考入位于按院胡同的男八中,曾獲“優(yōu)良獎章”。然而堪稱我“優(yōu)勝記略”者,卻是一次西城區(qū)多校聯(lián)合舉行的查字典比賽,45分鐘一節(jié)課的時間,須查出一百個難讀的字,所用字典不限,但須用漢語拼音或注音字母注出每個字的讀音,并標示所用字典的頁碼。作為語文課代表的我,所用者為《四角號碼新詞典》,只花費22 分鐘即交卷,拔得頭籌,引來語文教研室部分老師的嘖嘖稱贊,并得到幾張印制的當時著名書法家所寫詩詞的書簽的獎勵。初一教本班語文的劉齊瓛老師與初二教過本班歷史的高自謙老師,至今印象深刻。

1964 年,您十六歲初中畢業(yè)后,即到一家建筑公司做學徒工,在建筑業(yè)前后干了十四年之久,請談談當時的工作生活情況。

1964 年北京中考,按規(guī)定,考生可以按層次選報十八個志愿,即高中、中專、技工學校各六個志愿。全班四十一位同學,包括我在內的三位同學落榜,我們三人連墊底的技工學校都無緣。在當時的北京,男八中是僅次于男四中的名校,一個班的中考失利率竟然達到百分之七強,的確出乎預料。當時只怪自己不爭氣,從小學一年級即滋生的自卑心理,從此又得到了加強。近來互聯(lián)網上傳言20 世紀60 年代中的高考乃至中考實行“先政審,后閱卷”的程序,政審不合格(父輩的事)者,即無考分,當然也就無從錄取了。從積極方面看,這自然可以減省一部分資源的浪費。當時號召高考、中考生“一顆紅心,兩種準備”,我只能選擇后一種“準備”即服從分配,到北京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機械隊先當混凝土攪拌機學徒工,一干就是十四年。

當機械工人期間,我不甘人后,自學機械制圖、電工學、鉗工技術、金屬加工熱處理等,其實并無大志,不過想在需要的時候派上一些用場而已。在建筑工地中,機械壞了又無備件可換的情況下,我就可以畫出零件草圖送交隊部加工,及時修復機械,因而頗受一位技術員的青睞。可以寫入“續(xù)優(yōu)勝記略”的是,1965 年中,大約受軍隊“大比武”的影響,北京建工局組團到各建筑工地檢查機械,兼考察工人的專業(yè)知識。當天,文化無多的老師傅們早已借故躲開,我們幾個青工自然不能逃避。一位被同行人尊稱為“牛處長”的人連續(xù)問了我?guī)讉€專業(yè)問題,見我問一答十,竟然問起齒輪模數(shù)、漸開線齒輪與擺線齒輪的不同乃至異步電機與同步電機的區(qū)別等更為專業(yè)的問題。他得到滿意的答復后,拍拍我的肩膀說:“小伙子,有前途!”這讓我著實高興了三兩天。

然而自卑心理如影隨形,并不因有“優(yōu)勝記略”而消除。20 世紀70 年代初,我與因病提前退休的母親居住在當時已被撤銷的北京政法學院大操場北側的簡易宿舍內,母親的退休工資劃歸街道發(fā)放,恰與某停業(yè)的藝術團同。母親經常將一些人的退休金一同攜歸,以照顧腿腳不靈便者就近領取,有“北笛”之譽的馮子存先生就來過我家?guī)状巍6易詫W梆笛多年,雖然已能轉換兩三個調子吹奏,卻“自慚形穢”,不敢向馮先生請教一二乃至拜師學藝,喪失了他人看來求之不得的寶貴機會——自卑真害人!

1977 年恢復全國高考,您以同等學力報考,居然考了400 多分,進入了北京大學中文系1978 級文學專業(yè),您還記得當時準備及考試的情形嗎?

多年輾轉建筑工地,常隨身攜帶當時不難尋覓到的王力先生所編《古代漢語》四冊以及言文對照《古文觀止》、《古代散文選》(上)、《唐詩三百首》等書,作為工余讀物。書荒年代,甚至連《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和聲對位》《攝影原理與實用》《中國古代天文學簡史》以及魏格納有關大陸漂流學說的書,也要從頭到尾認真閱讀,并看得津津有味。至于讀懂與否,則完全沒有功利性的計較,打發(fā)時間而已。同工棚的師傅有一本家傳的《辭海》,大約是20 世紀30 年代的產物,厚厚的像一塊城磚。平時放在通鋪上,大家都可以隨時翻閱,而我是主要的“看客”,學到各類知識的同時,也算解悶兒一法,并因此有了“博士”的綽號。1977 年全國恢復高考,我并非“老三屆”,似乎與我無關。事過半年,大學準備再次招生,周圍人起哄,慫恿我以同等學力報考。無意之間的“博覽群書”是我1978 年偶然憑借機遇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的基礎。當然,如此“棄工學文”并非一帆風順,也經歷過一番折騰,比其他同學晚報到一個來月,早已沒有了京劇《紅鬃烈馬》中“薛平貴也有今日天”的喜悅。

在北大中文系讀書期間,您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當時的中文系是一種什么狀態(tài),大學期間有哪些讓您難忘的事或人?

大學同窗中與我年紀相仿佛者總有十來位,不論有無證書,大都有高中的經歷。相形之下,我四年的學習就深感吃力,年逾“而立”,專業(yè)方向尚未確定。論年齡,我在五十二人的班集體中不是最年長者,大概居于第五或第六的位置,班里年齡最小的同學剛滿十六歲,老少男女生濟濟一堂,成為那時全國1977、1978 兩級大學生的獨特風景線。入學后得知,中文系的許多同學身手不凡,如文學1977級的陳建功學長在小說創(chuàng)作上早已小有名氣,我們班的熊光炯學長入學前即已在《詩刊》發(fā)表長詩《偉大的第一槍》,其他同學也各有特長,或能歌善舞,擅長表演;或能書善畫,筆頭犀利;或沉潛學術,蓄勢待發(fā)。這無疑更增加了我這個晚入學者的壓力,少壯未必沒有努力過,但“老大徒傷悲”的陰影卻一時難以消除,自卑心理實難去懷。

大學四年的學生生活,最令我難以忘懷的除了同學們的相互激勵、時不我待的學習勁頭外,就是北大老師們各有特點的傳道、授業(yè)、解惑了。

這里謹以教授古典文學的老師為例:費振剛先生為我班講授先秦兩漢文學,虛懷若谷,平易近人;他是當時的教科書《中國文學史》四卷本的五大主編之一,這一度引起同學們的極大興趣,課下常向費老師討教編纂文學史的甘辛,費老師坦誠以對,有問必答。講授魏晉南北朝文學的老師是褚斌杰先生,他講課從容不迫,時出雋語,和藹可親,不乏幽默。講授隋唐文學的老師是倪其心先生,他講課一板一眼,絲絲入扣,嚴謹之中時時流露出睿智;后來他是我畢業(yè)論文《李益及其邊塞詩略論》的指導教師,正是因為倪老師的悉心指教,論文以后得以在《文學遺產》上發(fā)表。講授宋元明清文學史的老師由沈天佑與周強兩位先生承擔,沈老師講課語調和緩,循循善誘,他曾在課堂上講中文系的同學至少必須有兩套不同風格的書面語言,才能應付事業(yè)的需求,此話時常縈繞耳際,至今難忘;周老師講課細致入微,不厭其煩,繁簡得當,娓娓動聽,因而頗獲同學好評。

以上列舉者為古代文學必修課的老師,中文系為適應同學的不同喜好,還開設了若干選修課,依本人所選,這里僅介紹古代文學與相關學科的老師。林庚先生開設楚辭研究課,報名聽講的同學很多,許多外系的同學也慕名而至,教室常有人滿之患。林老師講課風度瀟灑,指揮若定,疾徐有致,能令滿室生輝。袁行霈先生開設的中國詩歌藝術研究選修課也座無虛席,他吟詩抑揚頓挫,語調鏗鏘,特別是他那一手漂亮的行書體板書,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至今嘆為觀止。有關詩歌情韻義、引申義、言外意等鞭辟入里的探討,更令我受益匪淺,為以后從事古代詩詞鑒賞與學術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礎。吳小如先生開設的唐宋詞研究選修課,因選修的同學太多,只能在大教室上課;吳老師講課語音洪亮,擲地有聲,動情處神采飛揚,令人有如坐春風之感。季鎮(zhèn)淮先生開設韓愈研究選修課,神情嚴肅,不怒而威,析薪破理,要言不煩。馬振方先生開設小說創(chuàng)作選修課,有的放矢,侃侃而談,馬老師寫過小說,談創(chuàng)作經驗現(xiàn)身說法,絕非隔靴搔癢之論,受到同學的歡迎也就勢所必至。畢業(yè)以后,我拜讀了馬老師1986 年出版的《聊齋藝術論》,發(fā)人深省之處甚多,可見學貴心悟的重要性。陳鐵民先生開設唐詩文獻與整理選修課,主要以有關王維等人詩歌的文獻考訂為講授內容;陳老師講課邏輯清晰,思維縝密,嚴謹整飭,頭頭是道,具有乾嘉樸學的風范。趙齊平先生開設宋詩研究選修課,深入開掘,一絲不茍,融會貫通,左右逢源;畢業(yè)以后我拜讀了趙老師的《宋詩臆說》,始知他講課時的旁征博引來源于切切實實的文獻功底,誠所謂“梅花香自苦寒來”。開設歷史音韻學選修課的是著名的音韻學家周祖謨先生,周老師清癯儒雅,學貫古今,講課舉一反三,深入淺出,有關反切字音的歸納整理、古今音韻的演變歷史,本屬“絕學”一類,經周老師一講,即化繁難為簡易,極大拓展了我的學術視野,在屬于歸納法的研究方法上也頗多啟發(fā)。金開誠先生的文藝心理學選修課,也頗受系內外同學的歡迎,他一開講,大教室內人頭攢動,過道處皆有同學站立;金老師知識面寬廣,語言生動,古今中外掌故,信手拈來,看似隨意而談,實則經過認真準備,絕非信馬由韁。張少康先生的《文心雕龍》研究選修課吸引了眾多學子,張老師講課層次分明,有條不紊,具有令人回味的魅力。侯忠義先生開設文言小說研究選修課,旁征博引,收放自如,也頗受同學歡迎。

最令我畢生難忘的是馮鍾蕓先生的杜詩研究選修課,馮老師講課細膩傳神,不茍言笑,條分縷析,重點突出。我生性愚拙,資質不過中人,又“長向尊前悲老大”,對老師“敬而遠之”,赧于溝通,在校期間忙于各門功課尤其是英語的學習,還要兼顧個人家中瑣事,與各位老師交流的機會少之又少,問業(yè)請益更無從談起。我上課又喜歡坐在后面,馮老師并不認識我,甚至連印象都不可能有,但她評閱我論文作業(yè)的認真態(tài)度與諄諄教導,深深感動了我。馮老師的課程結束,我以《論杜甫的〈羌村三首〉》為題,寫了一篇三四千字的小論文,作為選修課作業(yè)交上,自以為縱橫議論,頗有心得,誰知兩星期后拿回批改后的文稿一看,只見馮老師用鉛筆在稿紙上的空隙處密密麻麻寫滿了字,有對材料使用的提示,有對用語措辭的推敲,有對病句別字的修改,有對段落劃分的建議,甚至還有對引文格式的批注,最后又針對我這篇論文的具體情況,總結為今后應當繼續(xù)努力的五個要點,羅列于后,幾乎面面俱到。看到這樣的論文批改,當時深感無地自容,竟喪失了向馮老師道一聲“謝”的勇氣。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才逐漸認識到這次作業(yè)批改對我后半生的重大意義。我深切懷念如此認真細致、誨人不倦的好老師!

當時聽漢語專業(yè)的同學講,蔣紹愚先生的古代漢語課極受歡迎,我有幸去旁聽了蔣老師的幾節(jié)課。記得蔣老師講《水經注》中“自三峽七百里中”的一個介詞“自”,列舉坊間各種注本的異同,講解深入,至今難忘,從而認識到古籍整理中注釋工作的嚴肅性與科學性,要堅決避免望文生義的隨意性與自以為是的主觀性。

中文系開設的若干講座式的課程,也很受同學歡迎。如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課,由陰法魯、裘錫圭、嚴紹璗、向仍旦、許樹安老師以及外系多位老師擔任,內容豐富多彩,涉及古代音樂、繪畫、地理、婚姻、中日學術交流、科舉制度、古代職官、雕版印刷、出土文物、敦煌石窟、西域交通等,不一而足。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曾為我們講過一次古代文化常識問題,北師大古文獻研究所的劉乃和先生曾為我們講過一次中國歷史紀年法,歷史博物館的史樹青先生曾為我們講過一次古代物質文化生活,北大歷史系的鄧廣銘先生曾為我們開過一次岳飛與《滿江紅》的專題講座,堪稱陣容強大,名師薈萃。來自海外的著名學者葉嘉瑩先生的一次有關詩歌意象問題的講座,曾經引起全中文系的轟動,至今記憶猶新。

四十年轉瞬已過,當時作為學生的我,也垂垂老矣,早已退休,但回憶起1978 至1982 年那一段大學生活,仍有心潮澎湃的感覺。老師們授課的具體內容或許已經淡忘,有些老師調動了工作或已經駕鶴西游,但那一份真摯的師生情誼以及各具特色的授業(yè)方法卻令我終生難以忘懷。正是從北大中文系畢業(yè)以后,我逐漸培養(yǎng)起自信,也漸漸懂得了“充實之謂美”。

畢業(yè)后您就進入中華書局,請您談談這段工作經歷,您覺得怎樣才能做好一名合格的編輯?

對于我而言,大學四年以至分配到中華書局文學編輯室工作,自卑心理仍沒有完全消除。作為一名編輯,強化文字訓練與完成本職工作以外,也想有自己的“名山事業(yè)”,所謂:“人聞長安樂,則出門西向而笑;知肉味美,則對屠門而大嚼。”古人已先言之。孔凡禮先生編年輯校的《增訂湖山類稿》是南宋末愛國詩人汪元量的詩詞集,編輯室分配我擔任是書的責任編輯。孔凡禮先生原系北京三中語文教師,為專心于宋人典籍的整理,壯年時夫人去世即選擇鰥居,后又提前退休。他有廣泛細致收集資料的耐心和經驗,他認為治學只有從材料一點一滴的搜集入手,才會披沙揀金,發(fā)現(xiàn)瑰寶。他以陸游為突破口,從此開始了對一座座宋代文學高峰的陸續(xù)攀登,著述宏富。值得一提的是,從北京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善本部所藏明抄本《詩淵》中,孔先生意外發(fā)現(xiàn)了400 余闋《全宋詞》失收的詞作。經過一番細致的考校,他的《全宋詞補輯》一書問世,轟動了詞學界。孔凡禮從《詩淵》與傳本《永樂大典》中輯出汪元量詩詞達120余首,這令《增訂湖山類稿》成為收汪元量作品最為完備、精善的別集。

為校勘原稿抄寫的一些訛誤,我曾到善本部借閱過這部以孤本傳世的類書《詩淵》,有皇皇二十五冊之多,卻又非完帙。原抄本雖字跡工整,但密密麻麻連成一片甚不易讀,可見孔先生為發(fā)掘這座寶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慶幸的是,我可能是這部類書原稿的最后一位讀者。由于其價值為孔先生所彰顯,書目文獻出版社于20 世紀80 年代中影印出版了《詩淵》,平裝六大冊,分冊定價僅25 元,從此,抄本《詩淵》原稿就秘不示人了。1993 年3 月又出版劉卓英先生主編的《詩淵索引》,極大地提高了這部類書的使用價值。孔先生從文獻出發(fā)的研究方法,在編學相濟的實踐中,終于令我嘗到了甜頭。

20 世紀80 年代中,袁行霈先生主編《歷代名篇賞析集成》,曾邀我撰寫謝榛《榆河曉發(fā)》五律的賞析文字,寫這樣的文章本不費事,但我卻要以此為契機,熟悉一下謝榛的作品,弄清其《四溟山人全集》二十四卷的版本源流。為此我曾到北京圖書館善本部查閱萬歷二十四年(1596)趙府冰玉堂刊本,當時已經不能借閱明刊本原書,只能在有電機驅動的膠片閱讀器上閱覽膠卷正片,因須來回翻找,僅20分鐘就頭岑岑、眼迷離,惡心欲嘔。如今這樣的設備早已淘汰,而為電腦所替代了。雖如此辛苦,但收獲亦豐,科學院圖書館所藏清順治間陳允衡所編《詩慰》初集,載錄《四溟山人集選》一卷,竟收錄有不見于全集本的謝榛所撰《四溟詩話自序》一篇與不見于通行本《四溟詩話》(《詩家直說》)的若干則詩話。為此我寫有《〈四溟詩話〉考補》一文,發(fā)表于《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7 年第2 期,這當是我從文獻出發(fā)研究古代文學的一次成功實踐。聊城大學中文系教授李慶立先生研究謝榛多年,讀到《考補》一文,借到北京訪書之機,登門見訪,對于自己以前輕易放過“科圖”訪書一事深表遺憾。從此我們成為好友,2001 年,我曾為他的力作《謝榛全集校箋》作序。

要做一名合格的編輯,就要在工作中不斷充實自己,善于自學極為必要。清代中葉性靈派詩人張問陶有《船山詩草》傳世,在中華書局我曾整理過這部別集,以為有詩無文,難度不大,其實大謬不然。

《船山詩草》的校本無多,底本所用即嘉慶二十年(1815)乙亥刊本。卷二《琉球刀歌為周補之作》七古有句云:“枉將切玉炫西湖,不用攬環(huán)夸大食。”詩中“西湖”何謂?我三十八年以前草草點過,竟未細思。實則“西湖”乃“西戎”之音訛,典出《列子·湯問》:“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獻錕铻之劍、火浣之布。其劍長尺有咫,練鋼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至于“夸大食”三字亦有所本,典出唐杜甫《荊南兵馬使太常卿趙公大食刀歌》:“攬環(huán)結佩相終始,萬歲持之護天子……吁嗟光祿英雄弭,大食寶刀聊可比。”張問陶論詩標舉性靈,但其詩創(chuàng)作絕非全憑興致,任意揮灑,往往巧用典故,得雅馴之趣,意在言外,讀之令人回味無窮。若不明其詩中用典,校勘就無從談起了。

《詩草》卷一《題愚亭智瑩受之問彤兩弟洛陽倡和詩后》七律尾聯(lián):“憑君為吊長沙傅,絳灌無交計本疏。”“長沙傅”即賈誼,《漢書·賈誼傳》:“賈誼,雒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書屬文稱于郡中。”又云:“于是天子議以誼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毀誼曰:‘雒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議,以誼為長沙王太傅。”所謂“絳灌”,即漢絳侯周勃與潁陰侯灌嬰的并稱,二人均佐漢高祖定天下,建功封侯。可惜因起自布衣,鄙樸無文,又曾讒嫉陳平、賈誼等,在歷史上留下罵名。那么“絳灌無交”何義?似是說賈誼不與二人交往,因而受到他們的詆毀。其實四字乃“絳灌無文”的形近而訛,語出《晉書·劉元海載記》:“吾每觀書傳,常鄙隨(隨何)陸(陸賈)無武,絳灌無文,道由人弘,一物之不知者,固君子人所恥也。”張問陶借用劉元海之語道出對周勃與灌嬰等武人嫉賢妒能的鄙夷,并非責難賈誼不與二人結交而招禍。一字之訛,謬以千里!校勘一事,真當慎之又慎。巴蜀書社2010 年出版《船山詩草全注》,即以中華書局1986 年版《船山詩草》為底本,一些錯訛即因襲了底本的失誤,令我抱憾終身。點校《船山詩草》一類的古籍,絲毫不能大意。陳垣先生首次提出校勘學的“四校”之法,即對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以理校最為危險,不宜濫用。上揭二例,即運用他校之法,因有確鑿書證,并非妄下雌黃。此外,從事編輯工作,也有一個“九層之臺,起于累土”的循序漸進過程,須知貴在堅持,終究會有“驀然回首”的驚喜;如若半途而廢,一切就無從談起了。

您在中華書局任編輯六年后調入文化藝術出版社,不知出于何種目標或打算?在該社有何值得回憶的事情?

我在中華書局任編輯六年,解決了專業(yè)方向問題,對于文獻整理總算有了一定認識,并為以后的編輯工作打下基礎。中華書局周振甫、傅璇琮、程毅中等眾多學者化的編輯,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1988 年杪,調入文化藝術出版社,原本想在商品經濟大潮中一顯身手,卻因膽識、能力皆有欠缺,沒有收到預期的成效。僅以出版界而言,中國不缺少學者型的編輯,缺的是真正的出版家!現(xiàn)在看來,能夠當?shù)闷疬@三個字的編輯無多,湖南的鐘叔河先生屬于老一輩的出版家,他在20 世紀80 年代中策劃出版的《走向世界叢書》,至今膾炙人口。我的編輯同仁之中,上海已故學者趙昌平先生,曾領導上海古籍出版社干得風生水起,受到多方贊譽,出版家的稱號當之無愧。人民文學出版社已故副總編輯高賢均先生,系我同窗,他參與策劃出版的《白鹿原》《塵埃落定》等小說皆為獲獎出版物,堪稱高瞻遠矚,目光如炬;他為引進《哈利·波特》費盡心血,在為人民文學出版社贏得聲譽的同時,也使該社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在共和國出版家名錄中,他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人物。我沒有他們那樣的選題意識與出版魄力,能勉強做好案頭編輯工作,已經算是“將就材料”了。

在文化藝術出版社的十年中,出版袁行云先生的《清人詩集敘錄》當是一件值得回憶的事情。20世紀80 年代中,中華書局同事劉宗漢先生推薦袁行云《清人詩集敘錄》已殺青的書稿至書局文學室,經領導同意,遂納入該室組稿計劃并確定責編。我初審部分書稿,感覺作者學術功力強,《清人詩集敘錄》參仿鄧之誠《清詩紀事初編》之作,縱橫捭闔,相互勾連,確有發(fā)明;唯全書寫作發(fā)軔于20 世紀50年代中,集腋成裘,前后達三十年之久,著述體例多有參差,且行文不加書名號,標點用法亦不標準,故請作者再事修訂,核對全部引文后再交稿。如此荏苒年余,袁先生忽染沉疴,而《清人詩集敘錄》尚未經全面修訂,自知不起,彌留之際“托孤”于劉宗漢與我。1988 年杪,袁先生玉樓赴召,其夫人亟欲實現(xiàn)作者夙愿,曾四處奔走,又經啟功先生紹介彌縫,半年中輾轉于包括中國香港、臺灣之兩岸三地多家出版社,皆以經濟效益不佳婉拒。我當時已調至文化藝術出版社,經社領導黃克先生批準,愿為出版此書再效綿薄。

20 世紀50 年代中,清詩研究尚處草莽,榛楛未剪,《敘錄》篳路藍縷,功不可沒,十余年后,柯愈春先生《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江慶柏先生《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于此書多所借鑒,即為明證。然而袁先生常年供職中學語文教育,獨立同儕,撰寫《清人詩集敘錄》,什襲藏之,殊少切磋者;當年參考工具書也有限,人名、書名乃至人物生卒年計算或有錯訛,實所難免。原稿引詩,如系善本,圖書館只許用鉛筆恭錄,事后或由袁先生的學生用鋼筆再行轉錄,魯魚豕亥,多有訛誤,標點亦有疏失。加之作者家屬懼怕原稿遺失,提供書稿全部為復印件,修訂所用朱筆與原作筆跡重疊一色,亦成此后排印致誤之一端。二十余年前我雖水平不高,但發(fā)稿中仍發(fā)現(xiàn)諸多問題,限于當時圖書借閱渠道有限,時間也不允許,有些問題實難就地解決,本初弦上,真屬無奈;所出校樣亦無校對人員愿意接手,乃知出版社出書品類各有專司,信非虛語;又適值當時文化藝術出版社迭遭變故,長期整頓,群龍無首,經濟壓力空前,若不搶占先機付梓,曠日持久,則此書出版將終成泡影。其時倉促狼狽之窘境,曷可勝言!1994 年,《清人詩集敘錄》在文化藝術出版社歷經三年多出版,繁體豎排,精裝三冊,總算沒有辜負袁先生的臨終托付。然而是書出版后也有專家學者客氣地指出其間的部分錯訛,實在令作為責任編輯的我汗顏愧恧,乃至有無地自容之悔。

人民文學出版社周絢隆先生出版清代文學典籍視野開闊,雄心勃勃,有計劃、有步驟地向學界組稿是其追求之一。為使人文社出版有關清代文學的圖書規(guī)模化、系統(tǒng)化,亟欲修訂重版《清人詩集敘錄》,又知是書尚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即責成我再作馮婦。由于近二十年來國家出版事業(yè)的興旺發(fā)達,各種工具書已經應有盡有,特別是電腦的使用與古籍數(shù)字化軟件的普及,以之檢索各種問題,只要找準關鍵詞,反復查考,大都可以迎刃而解。這無疑給了我一個略贖前愆的寶貴機會,于是欣然從命,審閱校樣,核改或增補達萬余處(包括校樣新產生的諸多衍奪訛誤)。周先生精益求精,又對是書校樣再加細心審核,重編所涉及的人名字號索引,完善全書體例,功莫大焉。修訂版《清人詩集敘錄》著錄清代詩人兩千五百余家,于2016 年再行問世,終于成為一部對得起廣大讀者的宏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精品自拍| 毛片在线区|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欧美在线导航| 日韩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无码制服丝袜| 韩日免费小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久久美女精品| 欧美三级视频网站| 免费看a级毛片|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久久综合成人|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欧美另类第一页|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不卡一级毛片视频|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永久|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亚洲人妖在线| 狠狠v日韩v欧美v| 日本91视频| 久操中文在线|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99国产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欧美 亚洲 日韩 国产| 国产在线日本| 亚洲男人的天堂视频| 亚洲欧美天堂网| 久久一级电影| 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 一本久道久综合久久鬼色| 国产91av在线|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久热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亚洲免费成人网| 青青青国产免费线在|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国产jizz|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国精品91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怡春院|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色妞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综合欧美| 亚洲专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在线看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午夜福利亚洲精品|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 青青青国产视频手机| 1024国产在线| 久久亚洲AⅤ无码精品午夜麻豆|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网站|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91精品小视频|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国产91丝袜|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成年A级毛片| 亚洲性色永久网址|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国产在线观看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