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純治
(中鐵十八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唐山 064000)
整體液壓臺車是隧道襯砌施工使用的一種專用非標施工設備,在隧道工程中被廣泛應用。平洞臺車結構常根據?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1]進行受力分析,驗算結構強度和剛度。傳統計算及評估繁瑣,利用計算機建模與有限元法相結合對臺車整體結構進行靜力學分析,可得到更加準確的計算結果[2-4]。斜井用臺車受力不同于平洞:一是臺車在移動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存在較大下滑分力;二是臺車模板、支撐和門架等構件除承受垂直作用于構件的軸向力外,構件因有傾角還存在剪應力。針對這種臺車結構受力計算技術資料較少,參考資料也較少。為計算斜井臺車工作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利用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軟件建模,對混凝土澆筑不同工況受力進行模擬分析,得到最不利工況下臺車結構的受力和變形,對結構設計和確保施工安全有重要意義。
某斜井長1 227 m,傾角-17.63°,坡比-31.8%。襯砌斷面為城門洞型,寬×高=6.5×6.0 m,Ⅳ、Ⅴ級圍巖襯砌分別為60 cm、70 cm厚的C30鋼筋混凝土。
2.2.1 臺車結構
整體液壓臺車由齒形軌道和錨固體系、步履油缸行走系統、門架、鋼模板總成、液壓系統、支撐系統及平移機構等組成,見圖1。臺車長度為10.5 m,自重為70 t。

圖1 臺車結構斷面(單位:mm)
2.2.2 臺車各系統主要參數
(1)模板總成:由頂模和側模組成。頂模為R=3 773 mm的圓弧拱模,側模為弧長2 963 mm拱模+長3 779 mm直墻模板,頂模與側模間設鉸銷連接。模板規格見表1。

表1 臺車頂模與邊模規格

續表1
(2)支撐系統:由托架、門架支撐千斤、側向千斤和液壓油缸組成。托架主要承受上部混凝土重量及模板自重,其上承模板、下連門架。門架支撐千斤采用?80 mm螺桿+?121×10鋼管按2.475 m間距均勻布置在門架縱梁下。在工作工況下,螺桿撐在軌道上,承受臺車、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載。側向千斤采用?60 mm螺桿+?89×7無縫鋼管結構,共設置5排,前4排設在邊墻模板與門架之間,第5排作為底橫梁斜撐。
(3)液壓系統:臺車門架兩端設置4個豎向液壓油缸以升降臺車,行程200 mm;側向液壓油缸支撐模板和脫模,行程300 mm;頂模托架與門架設置平移油缸,沿隧道中心左右均可調整150 mm。
液壓系統和支撐系統缺一不可,脫模和模板微調靠液壓系統,調整到位后利用絲杠鎖死,此時臺車自重由支撐系統承擔,并承擔后續混凝土自重和側壓力。
(4)門架:門架是臺車主要承載構件,由橫梁、立柱、縱梁通過螺栓連接而成。橫梁及立柱間通過連接梁及斜拉桿連接,見圖2。梁柱材質為A3鋼板,厚14 mm。橫梁為H型鋼:高×寬=700×324 mm;縱梁為矩形:高×寬=600×400 mm;立柱為變截面結構,H=400~750 mm型鋼;門架斜撐和橫撐均采用 18型鋼。


圖2 臺車門架總成(單位:mm)
(1)鋼材物理性能指標:彈性模量E=2.06×105N/mm2;質量密度ρ=7 850 kg/m3。
鋼材強度設計值:許用正應力[σ]=215 MPa;許用彎曲應力[σw]=215 MPa;許用剪應力[τ]=125 MPa。
(2)容許撓度:鋼模板板面[δ]≤1 mm,L1/400;模板主肋[δ]≤1.5 mm,L2/500;背楞[δ]≤1.5 mm,L3/1 000。
(3)混凝土容重λC=2.45 t/m3,允許混凝土澆筑速度(高度)V≤1.2 m/h,混凝土初凝時間3 h。
(1)臺車工作原理
臺車未澆筑混凝土時,臺車側模和頂模重量通過托架傳遞至門架,再通過門架傳遞到防滑支座和頂升油缸支座,最終由軌道布設的?32精軋螺紋鋼錨固筋抗剪受力提供約束。
澆筑混凝土時,模板承受混凝土重力、混凝土側壓力、灌注沖擊力和振搗力等[5-7],由模板傳遞到背楞,再由托架、支撐作用于門架,最終作用于軌道的?32精軋螺紋鋼和門架底部約束支撐。
(2)結構特征及檢算內容
根據斜井臺車工作原理,門架支座處按照縱橫向約束的鉸接節點考慮,單榀鋼架為超靜定結構[8]。按梁單元建立二維計算模型,假定門架為各方向受約束的固定支座,梁柱之間為剛性連接。
根據臺車結構受力特征進行以下計算分析:①面板強度、剛度,背楞強度、剛度;②支撐受力分析;③臺車整體應力分析、變形分析和穩定分析;④軌道?32精軋螺紋鋼受力分析。
4.1.1 拱部模板受力分析
澆筑拱部混凝土時,作用于模板的是恒載和施工動荷載。其中恒載為混凝土自重,動荷載為混凝土振搗振動、泵送壓力和沖擊力等,頂模受力如圖3所示。

圖3 頂模受力簡圖
(1)混凝土自重
按最大襯砌厚度0.7 m考慮,門架承受頂部混凝土自重P1=10.5×5.4×2.45×0.7×1.2=117 t。其中,1.2為混凝土超方系數。
(2)混凝土側壓力
新澆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側壓力按下列公式計算,并應取其中的較小值。

式中:F為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t/m2;λC為混凝土容重,t/m3;t0為新澆混凝土初凝時間,h;V為混凝土澆筑高度(厚度)與澆筑時間的比值(澆筑速度),m/h;H為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罝至新澆筑混凝土頂面的總高度,m。β為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當坍落度在50~90 mm時,β取0.85;坍落度在100~130 mm時,β取0.9;坍落度在140~180 mm時,β取1.0。
臺車澆筑完成,混凝土假定未達到初凝狀態,則H=10.5×sin 17.63°=3.28 m;拱部澆筑速度V值取1.0 m/h。代入式(1)、式(2)計算F值,取小值3.16 t/m2。則臺車拱部下游受側壓力最大,上游為 0;假定為均值,則P2=118 t。
(3)荷載組合
荷載組合為[9]:恒載×1.2+活載×1.4。
計算得:P=283 t。
4.1.2 側模受力分析
澆筑下部混凝土時,其對模板的側壓按流體靜壓力計算[10]。底模通過側向支撐千斤與門架下縱梁連接,下縱梁設置斜支撐千斤支撐于地面上施加約束力。假定混凝土生產運輸為恒定值不考慮人為因素,正洞澆筑速度V為定值,但斜井澆筑速度是與坡度有關的不定值,如圖4所示,開始時最大,中間較小?;炷翝仓欢ǜ叨菻后,先澆筑部分已初凝不再計入施加于模板的流體靜壓力,僅計算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

圖4 混凝土澆筑速度示意
澆筑完成,假定混凝土未達到初凝,則:H=6.02×cos17.63°+0.7+10.5×tan17.63°=9.67 m;V取1.2 m/h。代入式(1)、式(2)計算F值,取小值3.31 t/m2。
已知臺車長度10.5 m,邊模高4.029 m,則邊模板水平載荷為10.5×4.029×3.31=140 t。
模板全部載荷通過支撐油缸及千斤最終作用在門架上,因此門架是臺車的關鍵受力部件。該臺車采用多榀門架,按單榀門架作為單元進行有限元分析[11-12]。
4.2.1 邊界約束處理
(1)臺車約束
臺車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位移約束有:①前后支撐;②行走油缸支座和防滑支座;③縱梁支撐千斤;④門架立柱撐地千斤;⑤?32錨固筋對鋼軌的約束。
(2)邊界條件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前后支撐與門架、鋼軌之間為固定連接,4個點全部約束。行走油缸支座和防滑支座與鋼軌固定連接,可簡化為門架立柱的底端約束X、Y兩向移動自由度UX、UY。車輪、縱梁千斤與鋼軌未固定連接,對門架縱梁只有豎向的支撐力,約束高度方向位移自由度UY。門架撐地千斤只約束Z向位移自由度。
4.2.2 門架受力分析
門架是主要承重件,強度校核以澆筑時的最大載荷為最不利工況,該工況下又分為兩種工況:
(1)工況一:邊模澆筑完成時
在此工況下,由于混凝土還沒有澆筑到臺車頂模處,門架承受模板和托架自重以及邊模側壓力。
①模板和托架自重為45 t。
由3榀門架承擔,單榀為15 t;每榀門架通過3個受力點作用于門架橫梁上,則單點受力5 t。
②混凝土對邊模的側壓力為140 t。
水平載荷由30個側向支承承擔,而中間3組千斤承受的力是兩邊承受力的2倍,因此中間3組受力最大,每組46.25 t。
假設每組載荷由3個千斤均擔,則每個受力點的軸向載荷為15.4 t。
(2)工況二:頂模澆筑完成時
該工況是指臺車在澆筑頂模時,邊?;炷烈殉跄?,門架主要承受自重和頂部混凝土壓力。
①模板和托架自重為45 t。
②混凝土對頂模壓力為283 t。
單榀門架承受的最大載荷為82 t,每榀門架又通過2個受力點作用于門架橫梁,則單點受力為41 t。
(1)實體建模
依實際尺寸且型材負差按實量扣減,用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對頂模進行三維實體建模,材料全部采用 Q235B。
(2)分析計算
采用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自帶的ANSYS模塊,設頂模14個連接盒為固定約束,并對頂模實體加載,載荷為P,利用ANSYS模塊的自動分析功能求解,見圖5。

圖5 頂模計算結果
頂模位移、應力均滿足使用要求,完全能保證混凝土表面質量,臺車使用安全。
采用軟件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自帶的ANSYS模塊劃分網格。工況一,門架立柱下表面為固定約束,共2處;工況二,門架立柱下表面和側模千斤受力點為固定約束,共8處。力加載至門架相應位置處。利用 ANSYS程序自動求解,結構安全系數為1.5。
(1)工況一計算結果
單榀門架受力模型如圖6所示,分析結果數據見表2。

圖6 工況一受力模型

表2 工況一分析結果
(2)工況二計算結果
單榀門架受力模型如圖7所示,分析結果見表3。

圖7 工況二受力模型

表3 工況二分析結果
通過計算可知,在兩種工況下,門架的位移、應力、安全系數均滿足設計要求。
單節軌道1.5 m間隔500 mm布置3根JL785?32精軋螺紋錨固鋼筋,σs=785 MPa,[σ] =523 MPa,[τ] =302 MPa,A=804.2 mm2。
臺車自重70 t,混凝土重283 t,總重353 t。則澆筑時臺車下滑力為110 t;單側軌道承受55 t。
最末一節軌道由3根錨固鋼筋承擔(忽略上部軌道錨筋的分擔作用)。
因此,單根錨固筋承受的最大剪力為18.33 t。τ=F/A=223 MPa<[τ]=302 MPa。所以,?32精軋螺紋鋼筋強度滿足最不利工況要求。
本文對斜井臺車結構特征和受力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臺車模板、門架和軌道錨固受力滿足強度和剛度要求。建模計算遵循“主要桿件細化建模、次要件等效加載”原則,不需對個別桿件和單元模擬單獨做細部建模分析,即可保證臺車的安全。但由于臺車處于特定環境條件下,其受力又有其特殊性,需進一步對特殊桿件進行受力檢算,確保臺車結構設計合理,滿足安全施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