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鴻
在傳統玉石雕刻工藝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在傳統玉石雕刻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將創新作為基礎,突出創新發展的核心地位?;诶碚?、制度等多個方面,將創新理念融入傳統玉石雕刻產業發展過程中,提出針對性的發展對策。
對于玉石雕刻產業來說,在創新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順應新時代的革新趨勢,充分利用全新發展機遇,為產業的創新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在文化產業體系的建設過程中,需要發揮政府部門的引導作用,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予以積極鼓勵,基于豐厚的文化積淀,促進人才培養、文化體系建設等項目的開展。
消費者需求在不斷升級的過程中逐漸朝著多樣化的方向轉變。為了充分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在設計玉石產品的過程中,應對傳統的玉石雕刻工藝加以創新,確保新型的產品形式能夠與消費者需求保持一致,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臺山玉《西山放鶴》 林鴻/作
互聯網在推廣的過程中逐漸滲透于大眾的生產、生活和工作當中,并且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便利性支持,逐漸轉變傳統的生產現狀。通過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能夠為傳統玉石雕刻工藝的創新提供豐富的參考依據,并且能夠助力雕刻工藝產業化的整體發展。
以寶玉石行業為例,在長久化、高效化的發展過程中,對相關消費者數據信息予以統計可以看出,大眾對于寶玉石消費有著較高的要求,隨著消費總量的逐漸上漲,雖然消費熱度不斷上升,但仍然處于緩慢上漲趨勢,所以此類產業的發展成效并不顯著,這也為傳統玉石雕刻工藝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機遇,需要在工藝創新的過程中積極探索有針對性的產業發展思路。
首先,對于新時代背景下的玉石雕刻產業來說,由于受到傳統發展理念的影響,在面對新機遇和新挑戰時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結合現階段的玉石雕刻市場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其產品具有復雜性,雖然品種具有多樣性,但是也為假冒、仿制等產品的出現提供了可能性,無法維護優良的市場發展秩序,給傳統玉石雕刻工藝的創新帶來了負面影響,甚至會限制產業化的整體發展。
其次,我國的文化消費能力總體來說相對較弱。玉石消費以收藏為主,使產品的生產方向過于單一。
最后,在文化體系的建設過程中,由于沒有深入探究文化內涵,在文化價值逐漸消減的基礎上,導致多種文化產品在創作的過程中會將時尚化作為主要趨勢,所形成的消費趨勢具有盲目性。在時尚文化占據比例逐漸提高的背景下,導致歷史文化內涵無法得到充分體現,難以為產業化發展提供創新依據。
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社會各界在了解玉石生產工藝的過程中,能夠站在不同的角度獲得更加豐富、多樣的文化信息,并且能夠助力玉石文化內容的傳播,導致玉石的價格逐漸上升。
結合現階段的玉石市場發展情況可以看出,隨著投資主體的介入,投資規模逐漸增大,且多數玉石生產、銷售商家在玉石原石的收藏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與資金。
對于優質的玉雕作品來說,不僅需要保障玉的品質較為優良,還應具備精湛的雕刻工藝,從而彰顯出玉雕作品的經濟價值和收藏價值。對于原材料來說,由于種類和數量日益縮減,使玉石原料的價格逐漸上漲,對產業化發展造成了阻礙,在缺乏創新的情況下限制了玉石雕刻產業發展水平的提升。
1. 突破雕刻技藝局限
對于傳統玉石雕刻工藝來說,在創新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在傳統題材的基礎上綜合考慮現代化的審美特點,使傳統題材與現代審美之間能夠保持平衡。在玉石雕刻作品中,不僅需要將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還應使作品符合現代玉雕消費者的審美情趣,在積極探索的過程中充分展現新型玉石雕刻工藝的價值。
例如,作品《金玉滿堂》充分體現了設計者的想象力,通過細微的刻畫呈現出抽象、唯美的感覺,作品的表現手法與國畫中的“留白”具有相似性。對于作品的材質來說,以上等和田白玉籽料為主,其玉質具有細膩性,且材料具有較為充分的油性,材質的白度良好。在雕刻過程中所形成的線條錯落有致,能夠明確作品中畫面的主次。作品中對于“魚”的尾部進行虛化,使其能夠與“水波”融為一體,呈現出了動態化的特點,令人耳目一新。
2. 注重情感表達
對于玉石雕刻工藝來說,需要從創造性的角度入手,采用變形、卡通等多種形式,突出雕刻工藝的創新性。對于玉石雕刻作品來說,應突出情感表達的重要性,對其中的人物狀態進行表現,同時還需要涵蓋設計者的思想情感。不僅如此,還應對制作工藝提出較高的要求,確保所使用的制作工藝具備創新性,并且能夠將設計者的理念完全展現,以此來保障作品的優質性。

坑頭《月似故鄉明》 林鴻/作

臺山玉《悟》 林鴻/作
對于設計理念和制作手段來說,應確保兩者能夠共存,為作品的表現提供優良的服務保障,充分彰顯玉料的美感,對設計和制作提出嚴格要求。在實際的制作過程中,應從深淺、線條、細節、原料、皮色等多個方面著手,確保深淺設置的合理性,基于流暢的線條設計,對細節予以細致化處理,基于巧妙的皮色運用形式,充分彰顯出玉石雕刻作品的價值。
1.加強部門聯動,明確資源現狀
在玉石雕刻工藝的發展過程中,為了滿足產業化的發展需求,應結合我國的玉石礦產資源予以分析,采取有效開發措施,提高對玉石資源的利用率。玉石資源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通過調查和統計發現,部分地區的玉石資源數量相對較多,如瑪瑙、玉髓、梅花玉、墨綠玉等。由于玉石資源的品類相對較多,所以突出了這些地區的不可替代性,可以從這些地區入手,為玉石雕刻產業化發展提供支持。
為了明確所儲藏的玉石資源情況,應加大對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力度,促進地質勘查作業全面落實。在此類基礎性作業的進行過程中,從地質、環境以及工藝等多個方面出發,組織相應的專家學者,組建高素質、高水平的科研團隊,對儲藏量相對較大的礦山進行勘察,明確玉石資源的品種、儲量。從成礦規律、資源利用前景等多個方面入手,基于深層次的角度,完成地質勘察等作業,為玉石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提供充足的參考依據,加大對玉石資源的保護力度,保障玉石資源開發項目的有效落實。
在明確玉石資源儲量之后,還應對品種特點等內容予以分析,確定與之相對應的開采技術,避免對玉石資源造成損害。通過綜合考慮市場需求情況,基于科學化的論證方式,對不同玉石資源的礦種進行分析,合理規劃地質工作流程?;陂_采現狀,制訂完善的發展規劃,提高對玉石礦產資源的利用率,滿足市場對玉石資源的需求,使其擁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2.引進創意創新設計,改善傳統工藝模式
對于玉石雕刻產業來說,應基于精細化的發展理念,積極引進創意性的設計元素,助力玉石雕刻工藝全面創新。通過多樣化、創新性和豐富性的工藝形式,使玉石雕刻工藝能夠呈現出時代化的特點,符合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助力玉石雕刻產業的長遠發展。
對于玉石雕刻產品來說,可以從題材選擇這一角度出發,將新型發展理念融入其中。在設計創意環節,應具備巧妙構思,通過合理布局突出玉石雕刻主題,基于生動性、新穎性、靈巧性的加工形式,彰顯玉石雕刻產品精細化、創新化等理念。對相關設計內容加以完善,堅持與時俱進的發展理念,對其他藝術門類的優秀成果進行整合,并融入玉石雕刻產品創作過程中,充分彰顯時代發展氣息,吸引現代消費者的注意力。
在各種交流會議中,增進行業、企業等人員的合作和交流,充分發揮信息方面的優勢,靈活運用學術研究成果,加大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力度,使其能夠在玉石雕刻產業創新過程中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基于統一化、協作性的平臺支持,創設新型發展機制,強化玉石雕刻產業的綜合能力。
3.充分引領行業發展,深入改善生產加工
在玉石雕刻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應發揮產業的引導作用,對傳統的生產和加工模式進行轉變。以設置專項化生產部門的形式,為各項生產和加工作業的開展提供明確的指導,幫助玉石雕刻行業和相關企業樹立優良形象,并提高企業的社會影響力。
對于相關行業協會來說,應使各級部門都深入加工生產作業中,從設計、琢磨和雕刻等多個環節出發,以座談會的形式促使各行業專家學者共同探究,以提高原料利用率為主要目的,對市場方面的因素進行調劑。
在搭建玉石產品經營平臺的過程中,還應調動相關加工生產企業的積極性,從國際、國內以及省內等多個方面出發,促進玉石雕刻展評活動的開展,為企業提供產品的展示空間,增進各企業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通過積極借鑒其他企業的新型雕刻工藝和生產經驗,保障市場運作的規范性,為玉石雕刻的產業化發展提供支持。借助多媒體渠道,對企業的經營理念予以宣傳,打造國際品牌,在先進營銷思路的指導下,提高玉石雕刻產業的競爭力。
對玉石雕刻工藝予以創新,促進工藝水平全面提升,對產品的設計方案進行改善,在調研和交流的過程中根據企業的加工和生產情況,對人才培養計劃的制訂提出嚴格要求。
在玉石雕刻文化發展過程中,為了朝著產業化的發展方向轉型,應基于新時代的發展趨勢,分析玉雕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對用戶需求予以分析,利用互聯網空間打造多元創新形式,助力玉石雕刻產業的發展。對于玉石礦產資源,在開發過程中應采用先易后難的形式,加大對開采過程的管理力度,對開采項目提出規范化要求,在合理限制的基礎上,對當地玉石資源和周圍環境予以保護,發揮出玉石資源的經濟優勢,使資源的開采周期得以延長,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