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趙慶峰
2012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新增藝術學學科門類,工藝美術為設計學的下設專業,回歸到當代工藝美術教育。“維度”是指觀察、思考與表述某些事物的“思維角度”,隨著時代語境、思考方式、材料技術的變化,工藝美術教育也要從一個“新維度”去探索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中強調,“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始終是教育的根本問題。高校要擔當民族復興重任,培養時代新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動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動全黨全社會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華文化的根基,也是中華文化創新的寶藏。而工藝美術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物質條件、工藝水平、造物文化、藝術審美、價值觀念的多元綜合體,工藝美術作品兼具實用功能和美學特征。當代工藝美術教育在新時代的歷史機遇與重大變革中,要樹立文化自覺,“活態”傳承,培養塑造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工藝美術青年人才。
當代工藝美術教育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基因、重視工藝美術核心技藝以及挖掘文化內涵的基礎上,要善于創新,從當代藝術與設計觀念的新維度,融入新理念、新媒介、新環境和新時尚,創造出服務于高質量、高品質美好生活的工藝美術精品,只有服務于社會與人民的工藝美術教育才具有時代意義;當代工藝美術教育要根植于現代生活開展創意設計研發,轉變虛無化、奢侈化、功利化等對設計的誤讀態度,弘優祛劣、拒絕盲從、與時俱進,要設計有道、賦理創新、借古開今,從新的維度進行再設計,做到合情合理與和諧美好,從而實現工藝美術教育的正確引導;當代工藝美術教育要明確發展理念的新維度,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與環境和經濟保持密切聯系,講好中國故事,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和感召力。致力于改良工藝技術,倡導心手合一的工匠精神,提升生活品質。融入可持續發展的設計意識,體現再造之美和重生之用,鼓勵跨界整合與形態重塑,形成工藝與設計、探索與創新、審美與實用交叉結合的發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