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迪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外國語學院 廣東茂名 525000)
2013年10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在印尼國民代表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東盟一直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中國愿意與東盟國家發展強大的雙邊合作,共同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耙粠б宦贰背h強調在促進中國發展的同時,鼓勵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發展,協調國際和國內平衡發展,促進區域和次區域合作??v觀歷史,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合作長期以來一直盛行。從1991—1996年建立全面對話框架,到1997—2002年建立睦鄰互信伙伴關系,以及2003—2006年發展和鞏固戰略伙伴關系,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多邊互動已長達30年;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成立,實現全面的“零關稅”;2015年,中國與東盟簽訂了升級版協議,以進一步擴大區域貿易援助的目標;2021底,中國與東盟雙方貿易額7895.3億美元,同比增長29.8%。
近年來,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合作范圍不斷擴大。就國際關系方面,由于美國在2018年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提高關稅,隨后,又對華為手機等5G技術進行制裁,使得中美兩國貿易摩擦愈發激烈,進而中國把出口貿易大規模轉向并投入到東盟等國家以穩定內外貿易平衡環節沖擊。以往研究更多關注的是雙方貿易合作研究,以及從兩國的角度評估雙邊貿易合作的增長狀況。而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分析中國對東盟國家基礎設施項目的研究相對較少。因此,本文旨在通過展示“一帶一路”框架,探討東盟國家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重點基礎設施項目。
“一帶一路”也是促進共同經濟發展,實現共同社會繁榮的互利合作模式。其中,“絲綢之路經濟帶”從我國可分為三條路線。第一條路線是通過中亞、俄羅斯到歐洲;第二條路線從中亞地區開始途經西亞到波斯灣和地中海;第三條路線是從中國到東南亞、南亞和印度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可分為兩條重要路線。第一條是從中國沿海港口經過南中國海到印度洋,再到歐洲地區;第二條是從中國的沿海港口經南中國海到達南太平洋。
“一帶一路”源于中國的內生經濟需求。加快經濟變革是主要需求,在此基礎上,內在需求可持續和繁榮的經濟增長。此外,程偉晶等(2014)運用三階段引力模型探索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進一步加深相互貿易的能力,盡管自由貿易區對非東盟國家的貿易轉移的影響很小,但對自由貿易區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進出口貿易影響非常顯著。譚秀杰等(2015)同樣運用引力模型對東盟國家進行了實證研究,提出了影響中國與東盟之間貿易效率的因素,以及如何進一步提高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貿易潛力。
根據2020年中國海關總署7月14日公布的最新數據,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額達2.0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6%,占中國外貿總值比重達14.7%。其中,中國對東盟出口1.15萬億元,同比增長3.4%。中國與東盟貿易能夠持續增長,一是機電集成電路業帶動增長;二是對越南、馬來西亞、泰國進出口穩步增長。圖1展示了2018年中國與東盟十國的雙邊貿易情況,從中可以看出,2018年中國和越南的雙邊貿易額達到了新的高度;三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議定書全面生效,促使東盟農產品貿易快速增長。

圖1 2018年中國與東盟十國雙邊貿易額
目前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合作還在進一步加強。中國和東盟發表聯合聲明,保持市場開放,解除貿易限制措施,營造良好的貿易投資環境,并且簽署了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鑒于此,中國與東盟貿易投資將獲得巨大的發展空間。
習近平強調,要加強與周邊經濟體融合促進我國的區域發展。在出口我國技術標準的同時升級中國產業水平,并最終解決中國產能過剩的問題。“一帶一路”倡議在東盟國家的一項重點措施是發展和建設高鐵項目,這項倡議是“一帶一路”的第二個目標,致力于在出口中國標準的同時提升中國產業水平。此外,“一帶一路”倡議在東盟國家擁有許多大型項目,本文重點選取了中國與東盟國家2015—2020年的重點合作項目進行梳理。表1展示了2015—2020年中國與東盟國家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合作項目。

表1 2015—2020年中國與東盟基礎設施投資概況
在泰國,開通了從中國昆明到泰國曼谷的高鐵項目。這條路線是中國宣傳其高鐵技術的一項活動。在馬來西亞,中國的高速鐵路項目是東海岸鐵路(ECRL)和新加坡—馬來西亞鐵路高鐵(HSR)。這兩個項目對東盟的“一帶一路”倡議開發都具有重要意義。ECRL現在價值440億令吉,這是中馬之間“一帶一路”倡議合作的項目之一。
由于疫情間接影響了國外的“一帶一路”項目,由于國際邊境封鎖、中國工人的入境限制,以及原材料的供應和庫存不足,導致了部分大型項目延遲和終止,但一些項目仍在有序進行中。在印度尼西亞,“一帶一路”倡議的項目已經推遲,例如,耗資60億美元連接雅加達和萬隆兩座城市的高鐵。根據《雅加達郵報》的報道,中國工人無法進入該國而影響了大壩建設項目發展;在緬甸,耗資13億美元的皎漂深海港項目建設有所延遲。
然而,有些案例是成功的,例如“一帶一路”倡議項目的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正在運作中,其帶來的工業價值遠超預期。此外,中老高速公路也已經完成。中老電網也在有序推進,為老撾提供安全、穩定、高效和可持續的輸電服務,助力老撾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同時,加強了老撾與周邊國家的電網互聯互通,助力老撾打造“東南亞清潔能源蓄電池”。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與東盟國家達成了多項協議,中國對東盟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完成,也使東盟國家受益頗多。同時,疫情是造成雙邊經濟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有些在東盟地區的項目甚至已經停止了。多數項目是因為中國工人的不定期流動和高鐵項目建設發展的物資供應鏈斷裂所致。雖然目前這些合作項目進展緩慢,但并不表示這些項目無關緊要。新冠疫情只是中國面臨的暫時挑戰,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維持和繼續推進,實現“雙邊升級、不斷拓展”的貿易務實合作態勢,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經濟社會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