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聊城華鑫公路勘察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錢燕 李騰
道路橋梁設計是交通建設的基礎,設計水平直接決定了建設的質量。在道路橋梁結構化發展的背景下,要按照結構化原則設計,保證設計的合理性,在安全施工的基礎上,提高道路橋梁的施工質量,實現設計綜合性目標,從而增加使用壽命。基于此,文章將分析結構化設計在道路橋梁設計中的應用。
道路橋梁設計工作與工程的安全與質量有密切的關系,因而在傳統的設計中,需要設計師按照自己已有的工作經驗分析本次施工項目,結合工程結構與力學體系原理計算,設計出可行性較高的方案。但是這種設計在實際施工中,還要根據現場情況進行調整,修改設計方案,無法發揮設計的作用。
針對這一現象,可以在道路橋梁設計中采取結構化設計,從細節處入手,增加道路橋梁的安全性,保證施工的質量。
在常規道路橋梁設計過程中,大部分設計人員會忽視道路橋梁的耐用性,容易出現設計不合理的情況,從而會為后期的養護埋下安全隱患。
將結構化設計運用到道路橋梁設計中,能夠提高設計的合理性,保證道路橋梁的功能,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結構化設計能夠提高道路橋梁施工的安全性,加大后期使用的可靠性。
在結構化設計過程中,將道路橋梁的抗壓水平與承載能力作為設計的核心,設計人員會結合施工場地的具體情況,分析出具體的結構數據,完善抗壓與承載設計,保證設計方案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結構化設計可以明確道路橋梁設計中的各項指標,實現階段化的施工,做好監督與驗收工作,保證每個施工階段都符合設計要求,避免工程出現質量問題。同時,結構化設計運用在道路橋梁設計中,能夠對整個結構布局進行分析,也能根據道路橋梁施工場地的周邊環境與氣候,選擇適合本區域的施工材料。
在道路橋梁設計施工方案時,要根據施工場地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結構,以提高道路橋梁結構化設計的科學性,進一步確保施工的質量。設計人員在實際工程中,要在保證橋梁整體結構穩定的基礎上,盡可能地對其進行優化,科學地調整結構化位置。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道路橋梁發生問題的概率,增加結構設計的科學性,從而為我國交通行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社會經濟進步。
在設計道路橋梁結構時,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用最小的成本完成相應的建設目標,突出橋梁結構的整體性,為后續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還要對特殊的道路橋梁進行重點關注,完善結構化設計。對整體結構進行合理的設計,提高結構的承受水平,以確保施工質量為基礎,合理地把握施工建設中的耗損,降低建設成本。
開展道路橋梁結構化施工時,工作人員要綜合進行考慮,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首先,要從建筑原材料角度出發,分析道路橋梁結構不同位置的性能,在優化道路橋梁結構的同時選擇合適的施工材料,為施工質量奠定基礎;其次,對結構設計的形狀與受力特點進行分析,結合道路橋梁的設計結構,使其能夠達到預期的設計效果,提升設計的整體質量,進而保證人們出行的安全性。
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比較快速,交通運輸的流量也不斷增加,凸顯了道路橋梁項目建設的重要性。在這一背景下,道路橋梁所承受的負荷越來越大,只有保證項目的質量,提高結構的穩定性,才能與時代發展需求相吻合。因此,在對道路橋梁進行設計時,要注意結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利用結構化設計方案進行優化,使道路橋梁設計具備一定的連續性,滿足當下橋梁設計的實際需求。
混凝土是道路橋梁建設中的主要材料,不同的建設項目中,規定的混凝土強度不同,導致使用混凝土的配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工作人員在實際施工中,需要結合具體的施工情況,才能確定合適的混凝土比例,從而能充分發揮混凝土的性能。有部分建設單位在施工過程中,為了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會選擇一些低價劣質的原材料,并且在施工中還存在偷工減料的情況,嚴重地影響了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加大了發生安全問題的概率。
在結構化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不僅要注重混凝體的耐久性,更要從整體角度出發,不斷優化混凝土結構設計,結合施工現場的周圍環境與氣候條件,合理的配比混凝土比例,明確混凝土的強度等級,計算出準確的比例數值,以此保證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另外,還可以根據混凝土原材料,選擇相應的施工技術,優化結構的機械性,保證混凝土的使用性能。
鋼筋混凝土是道路橋梁施工中的核心材料,對道路橋梁的承載力有決定性作用。如果在施工設計中出現問題,將會增加道路橋梁發生坍塌或安全事故的可能。因此,在結構設計活動中,設計人員要加大對鋼筋混凝土的重視,并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以此來提高施工的質量。
通常設計人員會根據鋼筋混凝土原料設置對應的保護層,減少外界物理傷害,達到預防鋼筋混凝土出現銹蝕或斷落的情況,保證其性能的穩定性。
針對氣候比較惡劣的區域來說,可以提高鋼筋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應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增加道路橋梁的使用期限。
道路橋梁投入使用后,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路面容易發生裂縫情況,如果不管不問,裂縫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大,不僅會影響路面行車的安全性,而且給雨水滲透梁體提供了便利,雨水的腐蝕性會損害道路橋梁的內部結構,減低了道路橋梁安全性。道路橋梁發生裂縫問題,除了會受到施工技術的影響,還與結構化配筋不科學有一定的關系。
因此,在結構化設計過程中,針對裂縫問題,要加大構造配筋設計的重視程度,合理的增加混凝土配比中的配筋數量,以此來提高混凝土的張力,保證內部的承載力,進而能避免道路橋梁在使用中出現裂縫,提高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性能。
結構化設計與傳統設計具有一定的差異,結構化設計的人員需要掌握相應的計算機技術,才能完成設計。這主要是因為結構化設計對于計算機的依賴性比較強,能夠通過不同的設計軟件,模擬整個道路橋梁的設計模型,實現三維化設計,從而能夠從整體性與綜合性的角度,對道路橋梁的設計進行分析,不斷提高設計的科學性,保證后期能夠正常投入使用。
因此,設計單位要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設計人員的信息素養,并完善計算機基礎建設,提升計算機的應用性能。結構化設計的重點是利用各種設計數據,結合道路橋梁的高度、長度等參數,實現道路橋梁模型的建設,保證模塊之間聯系密切,降低出現設計失誤的概率。同時在設計過程中,還能借助高效的計算方式,提高道路橋梁設計的科學性,使計算活動變得簡單準確。
道路橋梁屬于露天的施工項目,并且在投入使用后,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道路表面受到的損害也會變得嚴重。道路橋梁受到雨水的侵蝕會直接影響橋梁內部結構的穩定性,所以對于道路橋梁使用壽命來說,防水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為了獲得良好的防水效果,設計人員可以選擇高質量的防水材料,使用結晶材料混合的水泥,或者使用密實度較高的復合纖維混凝土,也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鋼筋網,提高混凝土內部的張力,避免混凝土發生裂縫,減少雨水滲透的可能;
其次,在道路橋梁設計中,還需要對排水系統進行設計。設計人員要根據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安排好排水管道的位置,保證能夠將多余的水進行排除,防止雨水對主體結構造成侵蝕。在進行管道設計時,設計者可以將管道的結構與道路橋梁結構進行結合,使其能夠融合起來,保證排水的順利性。
另外,設計防水層結構時,要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防水層材料,保證防水層與混凝土之間具有較高的黏結性,使道路橋梁呈現一體化,避免出現剝離現象。
結構化設計中要合理運用防崩技術,第一點,在道路橋梁設計時,精準的計算預拋高度,避免在實際施工中發生高度調整情況;第二點,要合理地控制合攏段的高差,確保在2cm~3cm之間;第三點,為了降低道路橋梁的底板發生鋼筋崩裂的情況,可以將其焊接為閉合箍筋,形成固定骨架,并與肋板鋼筋焊接在一起,保證鋼筋的整體性;第四點,實際施工中要做好監督工作,降低出現施工誤差的概率。
綜上所述,在道路橋梁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有與時俱進的思想,不斷學習先進的設計理念,充分利用結構化設計,能夠有效提高設計的科學性與有效性,保證道路橋梁的建設質量。
同時,在結構化設計時,要根據具體的施工場地,借助計算機等技術,從整體施工角度出發,完善道路橋梁的設計方案,優化道路橋梁的性能,從而增加其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