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大學/黃璐璐
從我的親身經歷來看,很多人對歷史學或多或少都有點理解上的偏差。記得大一的寒假,春節期間走親訪友,剛上大學的我算是一個“稀罕物”,七大姑八大姨總會拉著我關心地問道:“上大學了!哎喲,太出息了!學的什么專業???”
坐在一邊的我乖巧地回答:“歷史學。”
“哎喲,小女孩家家學歷史好哦!將來當個歷史老師,好工作哦!”
這就是大部分長輩對歷史學的看法。
而我的“好哥哥”和“好弟弟”對我的專業是這樣想的:“妹妹,學歷史是不是經常去深山老林里開采古代大墓?”“姐,你們是不是還要自備鐵鍬、小刷子之類的工具?”
無語至極的我只能回答:“你們說的是考古學,不是歷史學……”
在此聲明,歷史學不等于考古學,雖然這兩者都隸屬于歷史學類專業,但是前者偏重理論的學習,后者偏重考古實踐,二者之間可以相互輔助,但是不能混為一談。而且,歷史學專業學生的出路不只有歷史教師這一條,造詣極深的歷史學人可以成為該專業中的著名學者,進行深奧的歷史研究,研究出來的成果可以豐富人類的文化內涵。
當然,學習歷史學也需要足夠的興趣和熱愛來支撐,因為要和大量的文字打交道,接觸紛繁復雜的歷史資料。這些資料時間久遠,有復雜難認的文言文,有拗口難讀的專業術語,我有時候把一段文字讀兩三遍仍難以理解其中的意思,如果沒有足夠的興趣和熱愛以及專業能力,便很難堅持下去。
但是,歷史學又是一門富有魅力的學問,選擇這個專業就等于可以橫跨成千上萬年的時間,和古人對話,和歷史面對面。歷史學人就像一個個“探險家”,他們追尋的不是金銀珠寶,而是比物質財富更為難得的精神財富。他們以眼為尺,撥開籠罩歷史的層層霧紗,在不斷追求真相的路上,踏下一個又一個堅實的腳印。
真正熱愛歷史的人,他們手捧《史記》《漢書》,普通人眼中的歷史故事,在他們那里剝去虛假的外衣,只留下原本的真實。歷史不容虛構,所以歷史學人是踏在真實上的人,他們以真求真,無限接近歷史真相。

我想說的是,學歷史很難,因為歷史的時空跨度太大太廣,從原始到文明,很多歷史缺乏文字的記載,文字出現以前的歷史只能靠考古發掘的實物進行研究。甚至在文字出現以后,有些史料也在歷史的長河中湮滅了。找尋更多的史料,辨別史料的真偽,歷史學人也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我又想說,學歷史真的很簡單,只要你有興趣,只要你熱愛歷史。
把興趣轉化成專業,需要走很長的路。在歷史學這條路上走得越久,見到的風景就越美,你就會越發留戀,不想再回頭。
最后,歡迎大家踏上歷史學的小路,我們一起從荊棘叢生的羊腸小路,走向鮮花遍地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