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越

在湖南長沙居住的餐飲店老板林之靖,買車的選項又多了一種車型——皮卡。
起因是最近長沙放開了對皮卡的限制。近日,長沙發布了《關于長沙市部分區域及路段限制貨運車輛通行的通告》。通告顯示,從2022年9月5日開始,皮卡將在全市暢行無阻,無需辦理通行證。
在此之前,林之靖一直因為車型猶豫不決,因為如果買一輛面包車,車的主要功能就變成拉貨,帶家人外出郊游不方便,而且車里難免有味道;如果買轎車,店里拉貨又不方便。而剛剛放開限制的皮卡車型,正好滿足了他的需求。
事實上,最近各大城市中解禁皮卡的不只是長沙。與長沙幾乎同時,深圳也推出了針對皮卡的“松綁”政策。此外,包括蘇州、揚州在內的江蘇多個城市,近期也推出了類似政策。
除了像林之靖這樣的小型餐飲店店主,不少喜歡戶外的皮卡愛好者也歡呼對皮卡進城的“松綁”。最近兩年,戶外旅行在國內不少城市流行起來,而皮卡恰恰是戶外旅行的重點選擇車型。
過去,由于從車型上被歸類為貨車,皮卡和其他貨車車型一樣,被多數大中城市嚴格限制進入主城區。但最近,風向開始出現變化。
據《中國新聞周刊》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中,有3座城市全面解禁皮卡,分別是重慶、長沙、東莞;另有10座城市放寬了對皮卡進城的限制,其中包括上海、深圳這兩座一線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大城市雖然放松對皮卡的限制,但仍帶有一定的附加條件。
8月31日,蘇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發布了《關于調整輕型多用途貨車(皮卡)和輕型廂式、封閉式新能源貨車通行限制的通告(征求意見稿)》。
上述征求意見稿提出,允許皮卡每日9:00~16:30、18:30~次日7:00在市域道路通行。
這意味著每日7:00~9:00早高峰和16:30~18:30的晚高峰,對皮卡進城仍有所限制。但即便如此,皮卡在蘇州通行路權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此輪各地針對皮卡的“松綁”政策,刺激消費可能是最直接的目的。
今年,在國務院印發的《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文件中多次提到給皮卡進城“松綁”。
在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東看來,這樣的策略,直接目的是拉動投資,促進消費,讓老百姓購買車輛。“因為在不少城市,購買皮卡的需求客觀存在,各大城市的‘解禁’政策,實際上釋放了這部分需求。”他說。
數據顯示,2022年7月,我國皮卡市場銷量達到了4.4萬輛,同比增長11.9%。上汽大通皮卡、江淮皮卡、長安皮卡增長幅度較大,分別為115%、121.6%、115.2%。
事實上,過去幾年,讓皮卡進城的呼聲一直都很強烈。這其中重要的爭議點在于,是否該將皮卡定義為貨車,并按照貨車的模式管理。
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王玥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這一爭議點涉及皮卡的多用途性。因為皮卡既具有乘用車的功能,也具有載貨功能和適應不良路面的能力。傳統分類上,一直將皮卡按照貨車進行管理。王玥介紹說,隨著皮卡乘用屬性的完善和功能提升,在發展過程中皮卡越來越傾向于客車。
“根本爭議點在于,客貨兩用車輛,更側重于貨車的運輸還是客車的乘用。”王玥說。
而在這輪“解禁”政策中,不少地區也著重區分了皮卡和一般大貨車的不同。
比如,揚州今年3月發布的《關于調整市區載貨汽車、專項作業車、農用車限制通行措施的公告》,將皮卡與其他貨車區分開來,實行不同的限行管理措施,除了城市快速路和隧道之外,皮卡在揚州其他道路允許通行。
上世紀30年代,皮卡首先出現在美國。簡單耐用、功能多樣的皮卡是美國人最喜愛的車型之一。隨便打開美國某月的汽車銷量排行榜,前三中絕對有皮卡的身影。
眾所周知,美國地廣人稀,廣闊的農場場景,天然適宜硬朗、奔放的皮卡。但就中國的情況而言,城市主城區是否真的需要皮卡?
相比美國多元化的皮卡文化,在國內不論限制皮卡還是“松綁”皮卡,更多出于現實層面的考量。
王玥認為,從需求方面考慮,隨著國內汽車消費的升級,度假、露營、越野等活動愛好者大幅增加,越來越多的越野愛好者、旅游愛好者、特殊載貨需求的私營業主以及運動愛好者將選擇皮卡。
但相比戶外露營等消費升級下的需求,對皮卡更迫切的需求來自城市的生產端。
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顧大松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對于不少市區或郊區的小生產者而言,皮卡這類輕型貨車的使用,實際上是剛需。
最近,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自主汽車行業分會、自主汽車網共同編著了2021版《中國皮卡汽車產業發展報告》。
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皮卡的客群,主要集中在工程建筑、批發零售、農副水產、生產制造、裝修裝潢、車輛維修、交通運輸、采礦業、林場農業和住宿餐飲這十大行業。
皮卡的第一大客群來自工程建筑行業,這一行業用戶的購買量占全年銷售總量的42%;第二大客群來自批發零售行業,占18%;第三大客群是農副水產的經營者,占14%,這類用戶主要為小商小販,使用場景主要發生在城市市區以及郊區的農貿市場。
毫無疑問,從客群上看,皮卡的不少使用場景主要集中在主城區內。過去,在沒有放開皮卡的城市,相關需求如何滿足?
“周圍同行在城內運送原材料等貨物,以面包車為主,用金杯、五菱宏光的居多。”林之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與林之靖一樣,不少餐飲從業者或者批發零售行業的商販,買面包車的主要目的就是運貨。這個時候,面包車后排“礙事”的座椅往往會被拆掉。
顧大松說,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面包車載貨實際上是違法行為。
“從設計角度看,面包車主要是為了載客,如果將座椅拆掉放貨,相當于進行了改裝。如果車輛在運輸過程中急剎車,貨物會在慣性的作用下晃動,這會影響制動效果,造成安全隱患。”顧大松說。
但現實生活中,面包車載貨現象其實屢見不鮮,甚至部分同城貨運平臺上,用于搬家的車輛,一大部分都是“改裝”過的客運面包車。
一旦遭遇交警的檢查,這樣的改裝車輛會被查處。比如2021年12月22日,南京交管部門對面包車進行突擊檢查,在205國道劉村轉盤附近,短短一小時內,就查處10多輛違規拉貨的面包車。
程世東認為,對皮卡解禁之后,會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客運面包車違規載貨問題。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允許皮卡進城只是第一步,未來針對貨車路權,應該有更深層面的改變。
王玥分析,各大城市對皮卡的松綁,將促進皮卡從小眾車型到大眾車型的轉變,有望促使皮卡成為城市物流配送的主要車型之一。
事實上,由于對交通擁堵、排放污染、卸貨擁堵等問題的擔憂,各大城市對貨車進城有嚴格限制。
但在程世東看來,完全限制貨車,并不一定能改善交通擁堵。
“由于對貨車的交通管制,白天給貨車的通行時間較少,但實際上很多貨物對時間有著嚴格的要求,所以即使對貨車進行較嚴格的管制,相關需求存在之下,貨主會想其他辦法解決,比如用五菱宏光、金杯這類客車拉貨。一輛小貨車可以拉的貨量可能需要幾輛面包車來運輸,這樣對道路的占用反而更多,而且不安全。”程世東說。
“限制貨車過去一直是路權政策的主流。但近年來我們逐漸認識到,城市不僅要服務百姓生活,更要兼顧生產,實際上城市內部的物流配送需求很多,比如餐飲、批發零售等行業。除了大卡車這種干線物流不宜進城,應該在城郊集中區進行二次中轉之外,對輕型貨車給予更多路權。”顧大松表示。
皮卡進城限制“松綁”之外,皮卡以及其他輕型貨車的停放問題,也成為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
在程世東看來,在公共停車位方面,應給予輕型貨車更多空間傾斜并為其規劃出一部分公共停車位。
“我們曾去日本以及我國香港地區考察,發現他們給貨車留有不少停車位,最多可以達到停車位總量的10%~15%。我們逐步放開對輕型貨車的限制之后,相關經驗值得借鑒。”程世東說。
但目前,各大城市普遍存在停車位緊張問題。這種情況下,如何為貨車留出足夠的發展空間,成為不少行業人士探討的關鍵。
顧大松認為,從停放角度,應該提倡有位購車,停車入位,通過靜態交通管理促進動態交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