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妍
當前,我國正處在由大向強的關鍵階段,新疆作為“一帶一路”交通要道,受境內外敵對勢力襲擾不斷,建設一支強大的兵團民兵預備役部隊,配合現役部隊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實現黨的治疆方略尤為迫切。傳承兵團精神,對引領官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建設一支強大兵團民兵預備役部隊有著深遠影響。
熱愛祖國是兵團精神的核心和靈魂,是兵團人六十余年始終堅定政治立場扎根和建設邊疆的重要思想基石。進入新時代,西方敵對勢力更加頻繁采取手段企圖“以疆制華”。價值觀之爭的背后是制度之爭、道路之爭,實質是人心之爭。用熱愛祖國為核心的兵團精神筑起官兵政治根基,對兵團民兵預備役官兵抵御敵對思想沖擊和考驗,堅實履行衛國戍邊職責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一是要強化組織領導,厚植政治建設的正氣。兵團各級黨委是民兵預備役部隊建設領導核心,領導干部帶頭做表率、講正氣,找問題、抓建設,才能有效推動部隊政治建設、純潔政治風氣。要發揮好黨員先鋒作用,黨委領導和政治機關要身先士卒做講政治、正風氣的表率,立起思想政治建設標桿;要強化頂層設計,把兵團民兵預備役部隊建設放在國家、新疆整體建設布局中謀劃,把準其職能定位,瞄準落實政治責任與提高政治能力抓官兵思想政治建設;要緊盯工作落實,堅持民主集中制和群眾路線,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跟著官兵做工作,用實際舉措弘揚兵團精神、傳播社會正氣,進一步打牢官兵思想基礎。
二是要緊盯理論武裝,增強敢于斗爭的底氣。理論武裝是打牢官兵思想基礎、提升思想覺悟的重要一環。理論基礎打得牢,官兵政治立場越堅定,行動上就越堅決。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官兵,增強官兵“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使之在意識形態領域旗幟鮮明講政治、堅定不移守底線;其次要加強黨史軍史教育,在學史中把握黨和軍隊建設脈絡,使官兵傳承革命精神增強敢于斗爭的勇氣和堅持“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底氣;三是要讓思想政治教育緊貼兵團民兵預備役部隊任務實際,把黨的創新理論與日常任務相結合,讓“理論”最終落到“武裝”上,樹立起官兵敢打必勝的信心,增強勇于同敵對勢力堅決斗爭的底氣。
三是要加強宣傳引導,培育衛國戍邊的志氣。隨著時代發展,兵團精神淡化、憂患意識淡薄的問題逐步凸顯,加強宣傳引導成為思想上激發官兵愛國主義熱情、糾治“和平積弊”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一要重點宣傳英雄的三五九旅“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里,屯墾在天山”的光輝歷史,引導官兵深刻領悟老一輩兵團人駐守邊疆、屯墾戍邊的精神內涵,結合新時代新疆面臨的風險挑戰,在深刻領悟老一輩兵團人駐守新疆、屯墾戍邊的精神內涵中,培育官兵維護國家統一的堅定意志和衛國戍邊的血性膽氣;二要采取靈活的宣傳方法,在集中教育、典型研討時機用提出問題引發思考、多媒體教學等方式開展重點宣傳,也可在征兵、國防教育時機,基于網絡平臺、營區政治氛圍等實現日常引導,使熱愛祖國、衛國戍邊觀念深入人心;三要始終站穩人民立場,讓宣傳工作緊貼群眾社會實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大眾傳播黨的治疆方略、政策,促進全民國防觀念的形成與落實。
無私奉獻是兵團精神的價值核心,是兵團人堅持“不與民爭利”建設實踐的精神內核,對兵團民兵預備役官兵平衡“兵”與“民”的身份關系和克服邊關惡劣自然條件,推動部隊建設各項措施落地見效有重要引領作用。
一是作戰任務牽引,讓官兵自覺當使命擔當者。2022 年3 月,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新疆調研時強調,要科學研判形勢,堅持底線思維,依法依規做好反恐維穩工作。一方面要從戰略高度使官兵明確民族團結和反恐維穩仍是新疆建設的一項重點工作,理解職責使命的重要性,將國家發展與新疆發展、個人發展聯結起來,自覺投身國防事業建設之中;另一方面要緊貼民兵預備役部隊主責主業,強調官兵任務中“敵情熟、地形熟、民情熟、語言通”的優勢,增強官兵身份認同感,激發其主動謀發展、促建設積極性。
二是樹立榜樣典型,讓官兵自覺當作風傳承者。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兵團兒女扎根邊疆,作為新中國不穿軍裝、不受軍銜、不拿軍餉、永不換防的“特殊戰士”,本身就是無私奉獻的典型代表。要樹立起老一輩兵團人和保衛巴爾魯克山西部領土的孫龍珍烈士、幾十年如一日守護邊境線,為國巡邊的民兵護邊員、“七一勛章”獲得者魏德友等兵團榜樣典型,用榜樣的奉獻精神教育感染官兵、鼓舞官兵,使官兵自覺加強作風建設,推動部隊建設舉措落實。

三是完善保障機制,讓官兵自覺當制度追隨者。無私奉獻不是只有民兵預備役官兵單方面的“奉獻”,要讓官兵在履行義務的同時得到權利保障。一方面,要堅持依法抓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民兵工作條例》等法規條例抓貫徹落實。另一方面,要根據兵團民兵預備役部隊建設實際,完善地方性規定,統籌好經濟發展與國防建設關系;完善人才培養機制,提高官兵軍事、科技能力;完善訓練補償機制,消除官兵權益顧慮等。通過以上措施,解決官兵后顧之憂,使之踏實、真心的投入部隊建設之中。
艱苦創業是兵團精神的實踐品格,是兵團人在“水到頭、路到頭、電到頭”的地方自力更生開墾綠洲良田的歷史寫照。黨的十八大以來,兵團兒女秉承前人艱苦創業精神,在社會建設、現代產業發展上持續發力,實現2021 年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成效顯著,民生高質量發展成果豐碩,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的成績。但兵團民兵預備役部隊建設仍面臨部分地區環境惡劣、與現役部隊融合度不高、人員軍事素質不足等問題。破解建設中現實難題,要持續發揚艱苦創業精神,使官兵保持艱苦奮斗、不畏困難的斗志,敢于直面新情況新挑戰。
一是解決軍事訓練怎么抓的問題。軍事訓練是提高實戰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抓手,是最直接的軍事斗爭準備。對標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況,當前兵團民兵預備役部隊軍事素質距離確保各項任務圓滿完成仍有差距。要將艱苦創業精神貫穿軍事訓練工作全過程,既要考慮到民兵預備役官兵身份特殊性,錯開農忙和生產高峰期,在不影響經濟建設的條件下組織訓練,最大程度發揮官兵訓練積極性;也要著眼備戰打仗要求,加強地方黨委與軍隊機關的協同配合,依據訓練大綱和實際任務制定訓練計劃,同時配備軍事素質過硬的人員具體主抓,從基礎體能到實戰化訓練循序展開,突出信息化條件下的一體化訓練,堅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
二是解決現役部隊怎么融的問題。兵團民兵預備役部隊是新疆現役部隊的后備軍,與現役部隊融合度不高將難以形成戰斗合力,制約戰斗力生成。要發揮艱苦創業精神,著眼兵團民兵預備役部隊編成、裝備、聯訓等方面進行建設。一要參照現役部隊編制體制,根據兵團民兵預備役部隊任務情況區分作戰力量、應急力量、專業保障力量進行人才培養和訓練;二要加大通用裝備力量建設和訓練,最大限度縮小民兵預備役部隊與現役部隊武器裝備差距,確保戰時需要時民兵預備役官兵能及時補充使用;三要利用訓練時間重點組織軍地協同聯合演練,找準演練過程中與現役部隊配合難題,堅持問題導向抓整改,提升動員反應速度和支援保障能力,有效形成戰斗合力。
三是解決保障體系怎么建的問題。兵團民兵預備役部隊任務點位分散,邊境地區官兵所處自然條件惡劣,部分任務區官兵獲得補給保障的方式單一、時間周期長。在官兵發揚艱苦創業精神克服困難條件的同時也要依靠軍地共同發力,形成配套保障體系。一方面要發揮軍地合力,建設可抵御惡劣天氣的營房設施、依托任務區域政府保障邊境地區官兵被裝、糧食供應、落實《執行多樣化軍事任務民兵預備役人員撫恤優待辦法》等方式提供有力物質保障;另一方面要關注兵團民兵預備役官兵心理健康,采取建立健康檔案、開通心理咨詢熱線、定期開展心理講座等方式緩解官兵心理壓力和負面情緒,筑牢官兵心理防線。
開拓進取是兵團精神的內在動力,體現了兵團人敢于斗爭的時代風貌。兵團事業本身就是我黨在總結歷代治理邊疆經驗基礎上所做的創新之舉。信息化戰爭背景下國內外形勢更趨復雜,保持開拓進取的精神狀態,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抓建設,利于兵團民兵預備役部隊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一是緊盯科技之變,更新建設模式。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的升級勢必引起部隊建設方式、內容的改變。適應新時代作戰需求,要轉變建設思路,創新建設方法。一方面要利用好網絡信息技術建立起與現代戰爭相適應的兵員登記、管理制度,依托聯網信息平臺和數據庫系統,簡化登記流程同時提高信息準確性,解決以往因人員流動大造成的數據不清、補調不及時等問題。科技是把雙刃劍,另一方面還要注意科技的反面效應,建立有力網絡攻防系統,持續做好信息保密、輿論監督工作,杜絕失泄密引發戰場被動。
二是緊盯戰爭之變,提升綜合效能。科技水平的提升引發戰爭形態快速演變,新軍事革命下戰爭模式不再局限于軍事領域,要求兵團民兵預備役部隊建設路徑向全方位、多領域探索,發揮政治、經濟、科技等方面綜合效能,在“混合戰爭”背景下始終具有戰斗活力。要持續加強政治引領,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使官兵樂學好學、主動學,讓政治教育真正入心入腦,筑牢官兵思想上的“鋼鐵長城”;要大力推動經濟建設,持續深化軍民融合發展,為民兵預備役部隊建設提供可靠物質保障;要瞄準“三化”融合要求,創新軍事訓練指導,既要強化打贏機械化、信息化戰爭的能力,更要看到智能化戰爭演變可能,提前謀劃開展訓練。
三是緊盯對手之變,建強人才隊伍。強軍之道,要在得人。應對新時代作戰對象、對手作戰方式變化,習主席深刻指出,要建設素質優良、規模宏大的高素質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廣泛吸引各類創新人才特別是我們最缺的人才。首先要利用好兵團現有院校、科研機構資源,發揮民兵預備役官兵自身專業優勢進行領域深造,向提高戰斗力提供技術支撐;其次要發揮兵團軍地整體合力進行優勢互補,培養一批具備軍事素養、科技素養的人才隊伍,深入開展強敵研究、信息化作戰體系研究工作;三是創新激勵機制,完善人才培養考評制度并反饋用人單位,對表現突出或不稱職的向地方政府和主管單位通報,并作為人才選拔依據之一,提高人才創新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