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法人》全媒體記者 李韻石

CFP
“誘導消費”“涉黃”“涉暴”——曾陪伴無數孩子成長的科技品牌“小天才”,近日,因一系列不合規問題被推上風口浪尖。
作為成名已久的教育產品企業,因電話手表“誘導未成年人消費”、平板電腦“自帶應用市場推薦涉黃涉暴內容”等問題,廣東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小天才”)被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天津市消費者協會和河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下稱“三地消協”)聯合約談。
“孩子沒有消費的概念,也不懂花錢買游戲的危害。小天才電話手表內置游戲吉米貓,多次扣費,而綁定的家長手機短信和微信沒有收到任何聯系記錄和授權提示。”近日,家住北京市海淀區的吳玉(化名)向《法人》記者講述她的煩惱。吳玉的孩子果果(化名)今年7歲,在使用小天才手表電話時,誤操作支付了400多元的游戲費。
河北保定的張蕓(化名)也有類似經歷。她8歲的孩子皮皮(化名)在使用小天才手表時消費了300元,交易記錄顯示該消費來自“小天才應用中心”。
除了誘導未成年人消費,小天才應用中心的多款漫畫APP含有色情、暴力、有悖倫理道德等內容,如畫面中人物衣著暴露,語言、動作兒童不宜等。
家住北京市東城區的康維(化名)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他的孩子包包(化名)今年5歲半,為了讓孩子早點接受一些學習內容,康維買了一個小天才平板電腦。“小天才之前一直宣傳應用中心的內容都是經過安全檢查和篩選的。”然而,用了半年的包包開始向父母做一些揮拳動作。經過詢問才知道,孩子在使用小天才平板電腦學習時,看到類似內容而模仿的。康維和妻子一起將小天才平板電腦里的內容查看了一遍,發現有“女孩子衣著暴露”畫面、談話內容欠妥等問題。
在被三地消協聯合約談后,小天才官方發布《關于小天才產品應用商店中第三方應用軟件的整改公告》。公告稱:“公司針對反饋的問題應用立即進行下架處理,其中含有不良內容的應用軟件永不上架。針對含有應用商店的全線產品進行全面嚴格排查工作,加強上架前的第三方應用軟件多重審核機制,堅決抵制、拒絕、嚴加防范含有淫穢、色情、暴力、引導消費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軟件。優化家長端對第三方應用程序的管控功能,在原來限時、限應用的基礎上使家長管理功能更加顯性、便捷。加嚴各年齡段適用應用軟件的分類標準,兒童平板應用商店中對應用軟件的推薦機制主要根據家長端設置的孩子年齡進行推薦,公司將進一步從合規性、合適性等多方面,并參考行業慣例,進一步加嚴各年齡段適用應用軟件的審核標準。”
整改通知下達后,記者再次聯系了相關家長,他們表示此前出現的問題APP已經下架。
對于不良信息對幼兒成長的影響,記者7月29日采訪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他告訴記者,由于未成年人缺乏判斷能力,首因效應對于他們來說至關重要。首因,是指首次認知客體而在腦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應,是指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后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儲朝暉表示,相比以后得到的信息,第一印象對于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最強,且持續時間長。

7月30日,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顧問張荊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模仿是未成年人社會化以及從事社會學習的主要形式。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辨別是非能力弱。因此,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網絡環境對他們的模仿學習至關重要。
關于媒體暴力與未成年人暴力行為的關系,一項犯罪學追蹤研究表明:14歲的未成年每天觀看不到1小時暴力節目,有5.7%的人在16至22歲時會有暴力犯罪行為;每天看1至3小時,比例上升至22.5%,超過3小時比例增至28.5%。也就是說,未成年人觀看暴力節目與成年后的暴力行為有明顯關聯性,而且觀看時間越長,成年后暴力犯罪的可能性就越高。此外,觀看暴力節目與暴力行為的關系還與得到獎勵和懲罰有關,觀看時受到獎勵,暴力行為就會被模仿,反之遭到成人的斥責或懲罰,暴力行為就不易被模仿。
張荊表示,此前報道的小天才T1兒童平板電腦,從應用商店下載的游戲涉及暴力、犯罪以及逃學、炸校車等內容,而且“沒有游戲時長限制”,“游戲失敗后,只需要觀看廣告即可繼續玩”。具備了時長、獎勵等要素,對未成年人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
網絡色情對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影響也很大,影響其正確價值觀的形成,色情游戲容易使未成年人在游戲中對強暴鏡頭產生性沖動,導致未成年的色情模仿,甚至對他人實施性侵行為。
張荊表示,為了給青少年創造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促進和規范相關企業合規發展,國家先后出臺和修訂了多部法律法規。例如,2021年6月新修訂并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下稱“未成年人保護法”)增加了網絡保護專章,成為此次修法的一大亮點。該章強調互聯網企業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上的企業責任。小天才T1兒童平板電腦的產品定位是0至12歲的孩子學習使用,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誘導其沉迷的產品和服務”“以未成年人為服務對象的在線教育網絡產品和服務,不得插入網絡游戲鏈接,不得推送廣告等與教學無關的信息”。小天才明顯違反該法律規定。
另外,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四條第二款和第七十五條還規定,網絡游戲等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針對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務設置相應的時間管理、權限管理、消費管理等功能。網絡游戲服務提供者不得在每日22時至次日8時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
2021年8月,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規定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網絡游戲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可見,小天才T1兒童平板電腦應用商店內的游戲,玩起來沒有時長限制,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同時也違反國家新聞出版署《通知》中規定的“時間管理”。
“為了促進教育類企業的合規發展,我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制定了嚴格的處罰標準。”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一百二十七條的規定:企業違反了該法第七十四條、第七十五條,由公安、網信、電信、新聞出版等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一百萬元以上的,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一百萬元的,并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并可以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營業執照或者吊銷相關許可證。
儲朝暉表示,對于小天才這類教育產品開發企業,應增加對產品軟件的開發和設計,只有自身公司開發的軟件才能更加有效地保證其內容的合法性。另外,企業還應增加對第三方APP上架前的審核工作,從而避免違法違規內容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造成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