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梅,周 鈴
(1. 重慶市南川區人民醫院,重慶 408400 ;2. 重慶北部寬仁醫院,重慶 400000)
支氣管擴張癥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支氣管疾病,主要表現為持續性的反復咳嗽,且伴有大量咳痰、咯血等情況。此病主要是由支氣管與肺部組織的慢性化膿性炎癥反應和纖維化所致。部分此病患者會合并有肺部感染[1]。有研究指出,支氣管擴張癥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情具有易復發的特點[2-4]。在本文中,筆者主要是探討支氣管擴張癥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菌群的分布情況及耐藥性。
選擇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在我院接受檢查和相關治療的肺部感染患者86 例進行研究。根據是否存在支氣管擴張癥將其分為合并組(43 例)和單純組(43 例)。合并組43 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 例;其平均年齡為(54.34±5.26)歲,平均病程為(7.24±1.20)d。單純組43 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 例,女性患者18 例;其平均年齡為(55.33±4.90)歲,平均病程為(6.80±1.72)d。兩組研究對象的基礎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病情符合肺部感染的診斷標準;年齡≥18 歲;同意行支氣管鏡檢查;合并組患者的病情符合支氣管擴張癥的診斷標準。其排除標準是:合并有嚴重的心、肝、腎及其他系統的疾病;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
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資料(包含性別、年齡及體
質量等)。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24 h 內接受血常規檢查、C 反應蛋白檢查、降鈣素原檢查及胸部X 線檢查。對患者進行痰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在其接受藥物治療前在支氣管鏡下進行呼吸道痰液的吸取,然后進行細菌、真菌的培養,并進行藥物敏感試驗。在血瓊脂平板中進行24 h 的痰液培養并完成對菌落的觀察。進行推片處理,并對優勢菌株進行鈍化處理及鑒定。應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 微生物鑒定和藥敏分析系統進行藥物敏感性檢測。標本培養及藥物敏感性檢測相關操作均需要嚴格按照相關臨床檢驗操作規程進行。
分析總結兩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況及耐藥性檢測的結果。
對研究數據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均無真菌感染。合并組患者中發生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占比為27.91%,發生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患者的占比為18.60%,發生其他革蘭陰性桿菌感染患者的占比為13.95%。單純組患者中發生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占比為16.28%,發生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患者的占比為18.60%,發生其他革蘭陰性桿菌感染患者的占比為23.26%。合并組患者中發生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的占比為23.26%,發生肺炎鏈球菌感染患者的占比為9.30%,發生其他革蘭陽性球菌感染患者的占比為6.98%。單純組患者中發生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的占比為9.30%,發生肺炎鏈球菌感染患者的占比為9.30%,發生其他革蘭陽性球菌感染患者的占比為23.26%。合并組患者中發生革蘭陰性桿菌感染患者的占比明顯高于發生革蘭陽性球菌感染患者的占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單純組患者中發生革蘭陰性桿菌感染患者的占比與發生革蘭陽性球菌感染患者的占比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合并組患者中發生肺炎克雷伯菌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的占比均明顯高于單純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況[例(%)]
合并組患者對哌拉西林、頭孢哌酮舒巴坦、美羅培南、亞胺培南、萬古霉素、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復方磺胺甲噁唑、頭孢他啶的耐藥率分別為30.23%、4.65%、2.33%、2.33%、2.33%、37.21%、58.14%、20.93%、20.93%,單純組患者對哌拉西林、頭孢哌酮舒巴坦、美羅培南、亞胺培南、萬古霉素、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復方磺胺甲噁唑、頭孢他啶的耐藥率分 別 為25.58%、11.63%、2.33%、2.33%、2.33%、34.88%、58.14%、20.93%、20.93%。兩組患者的病原菌均易對青霉素、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復方磺胺甲噁唑、頭孢他啶耐藥,對美羅培南、亞胺培南、萬古霉素均具有較高的敏感性,且相關耐藥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合并組患者的病原菌對頭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藥率較低且明顯低于單純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藥敏試驗的結果
支氣管擴張癥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支氣管的永久性、病理性擴張。此病可分為囊性纖維化支氣管擴張癥與非囊性纖維化支氣管擴張癥[5]。近年來,此病的發病率逐漸升高,且發病人群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肺部感染是支氣管擴張癥的主要病因,發生肺部感染會導致支氣管擴張癥患者支氣管的進一步擴張,從而可影響其預后[6]。反復發生肺部感染會導致患者的肺組織和功能受到影響,從而可使其病情進一步加重,最終導致呼吸功能衰竭與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發生。由于支氣管擴張癥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情進展的速度較快,臨床上應盡早對其病情進行準確的診斷并積極地對其進行治療,以改善其預后。有研究指出,支氣管擴張癥合并肺部感染具有病程長、易反復發作的特點,多數患者都需要反復住院,且其使用抗菌藥物的頻率較高[7]。臨床上需要高度重視此病患者臨床用藥的合理性,并在治療期間加強病原菌的檢測與耐藥性的評估,以便為藥物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保障整體用藥效果。有研究指出,肺部感染屬于支氣管擴張癥發生與加重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抗感染治療在支氣管擴張癥的治療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8-9]。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均無真菌感染。合并組患者中發生革蘭陰性桿菌感染患者的占比明顯高于發生革蘭陽性球菌感染患者的占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單純組患者中發生革蘭陰性桿菌感染患者的占比與發生革蘭陽性球菌感染患者的占比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合并組患者中發生肺炎克雷伯菌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的占比均明顯高于單純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研究結果表明,支氣管擴張癥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多為革蘭陰性桿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的占比較高。肺炎克雷伯菌屬于社區、院內肺部感染的重要致病因素,其屬于兼性厭氧菌,同時也是常見的耐藥菌。近年來,隨著β 內酰胺類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相關細菌耐藥的問題越發嚴重[10-13]。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病原菌均易對青霉素、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復方磺胺甲噁唑、頭孢他啶耐藥,對美羅培南、亞胺培南、萬古霉素均具有較高的敏感性,且相關耐藥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合并組患者的病原菌對頭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藥率較低且明顯低于單純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兩組患者的病原菌對臨床上常用的β 內酰胺類抗菌藥物、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大多有著較高的耐藥性,僅對美羅培南、亞胺培南、萬古霉素及頭孢哌酮舒巴坦較為敏感。這與相關研究的結果相符[14-17]。有研究指出,支氣管擴張癥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會因為病情反復發作和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而出現病原菌耐藥性提升的情況,其病原菌以革蘭陰性桿菌為主,臨床上在對其進行治療時應重視抗菌藥物的選擇[18-22]。
綜上所述,支氣管擴張癥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多為革蘭陰性桿菌,其病原菌對美羅培南、亞胺培南、萬古霉素、頭孢哌酮舒巴坦具有較高的敏感性。臨床上需要基于患者藥敏試驗的結果為其選擇抗菌藥物,以提高其抗菌藥物應用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