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英
(榆林市榆陽區人民醫院·榆林市兒童醫院,陜西 榆林 719000)
血脂異常在臨床上較為常見,主要表現為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血液中過多的脂類物質會沉積在血管內壁并堵塞血管,進而可形成血栓,阻斷血流,嚴重時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AMI) 等并發癥的發生[1]。AMI 是冠狀動脈發生急性堵塞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壞死的一種嚴重的心臟病,臨床上通常是結合臨床癥狀、心電圖及血清標志物檢查等診斷早期AMI[2]。脂蛋白(a) [Lp(a)]可以進入并沉積在血管壁上,與AMI 和血栓形成有著密切的關系[3]。腦鈉肽(BNP)由心臟產生,不少研究證實BNP 的表達與心力衰竭有關[4]。在本文中,筆者主要是探究Lp(a)、BNP 在血脂異常合并AMI 患者血清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回顧性分析2018 年11 月至2020 年11 月于我院就診的195 例血脂異常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是否合并AMI 將其分為觀察組(合并AMI,134 例)和對照組(未合并AMI,61 例)。觀察組134 例患者中有男71 例,女63 例;其年齡為38 ~79 歲,平均年齡為(58.62±7.19)歲;其中Killip 分級為Ⅰ級的患者有39 例,為Ⅱ級的患者有34 例,為Ⅲ級的患者有31例,為Ⅳ級的患者有30 例。對照組61 例患者中有男36 例,女25 例;其年齡為40 ~82 歲,平均年齡為(59.27±7.64)歲。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存在血脂異常;2)自愿參與本研究,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3)觀察組患者的病情經心電圖檢查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得到確診[5-6]。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1)存在精神障礙;2)合并有惡性腫瘤。
所有患者均于清晨抽取空腹靜脈血5mL,進行離心處理后分離血清,置于低溫下待檢。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Lp(a)的水平(正常參考值:0 ~300mg/L),采用美國Triage MeterPro 熒光免疫分析儀進行BNP 水平的檢測(正常參考值:0 ~100pg/mL)。
比較兩組患者血清Lp(a)、BNP 的水平;比較觀察組患者中不同Killip 分級患者血清Lp(a)、BNP 的水平;分析AMI 發生的相關影響因素。
采用SPSS22.0 統計軟件處理研究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或F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檢驗。采用Logistic 回歸模型分析AMI 發生的相關影響因素。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血清Lp(a)、BNP 的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清Lp(a)、BNP 水平的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血清Lp(a)、BNP 水平的比較(± s)
組別 Lp(a)(mg/L) BNP(pg/mL)對照組(n=61) 313.08±54.37 126.48±12.39觀察組(n=134) 459.62±61.93 327.13±24.55 t 值 14.634 61.480 P 值 <0.01 <0.01
與Killip 分級為Ⅰ級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中Killip 分級為Ⅱ級患者血清Lp(a)、BNP 水平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Killip 分級為Ⅱ級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中Killip 分級為Ⅲ級患者血清Lp(a)、BNP 水平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Killip 分級為Ⅲ級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中Killip 分級為Ⅳ級患者血清Lp(a)、BNP 水平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觀察組患者中不同Killip 分級患者血清Lp(a)、BNP 水平的比較(± s)

表2 觀察組患者中不同Killip 分級患者血清Lp(a)、BNP 水平的比較(± s)
注:#與Ⅰ級相比,P <0.05;*與Ⅱ級相比,P <0.05;a 與Ⅲ級相比,P <0.05。
Killip 分級 例數 Lp(a)(mg/L) BNP(pg/mL)Ⅰ級 39 345.92±57.18 104.28±10.37Ⅱ級 34 387.59±58.72# 167.14±16.25#Ⅲ級 31 426.17±62.46#* 238.47±19.58#*Ⅳ級 30 492.38±65.89#*a 347.86±27.16#*a
進行Logistic 回歸分析的結果顯示,高血壓史、血脂異常史、高血糖史、Lp(a) 及BNP 的水平均為AMI 發生的相關影響因素。詳見表3。

表3AMI 發生的相關影響因素
近年來,我國AMI 的發病率和致死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有研究指出,臨床上應盡早對AMI 患者的病情進行準確的診斷,并及時對其進行規范的治療,以降低其死亡率。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清Lp(a)、BNP 的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檢測血清Lp(a)、BNP 的水平有助于診斷AMI。與Killip 分級為Ⅰ級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中Killip 分級為Ⅱ級患者血清Lp(a)、BNP 水平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Killip 分級為Ⅱ級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中Killip 分級為Ⅲ級患者血清Lp(a)、BNP 水平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Killip分級為Ⅲ級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中Killip 分級為Ⅳ級患者血清Lp(a)、BNP 水平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AMI 患者血清Lp(a)、BNP 的水平與其Killip 分級密切相關。這說明,檢測血清Lp(a)、BNP 的水平有助于判斷AMI 的嚴重程度。Lp(a) 是一種表面由膽固醇及磷脂包裹著的嵌有親水性載脂蛋白的大分子脂蛋白,可沉積在血管壁上,具有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BNP 是主要由心臟分泌的利尿鈉肽家族的一員,可參與調節血壓和血容量的自穩平衡,提高腎小球濾過率,從而可起到利尿、擴張血管的作用。研究發現,當機體發生心功能障礙時,血漿中BNP 的水平會顯著升高,且升高的水平與心功能障礙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相關的研究指出,BNP 可作為評估AMI 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7]。研究資料顯示,AMI 好發生于有酗酒史、吸煙史、肥胖、存在血脂異常、高血壓及糖尿病的人群中[8]。本研究中進行Logistic 回歸分析的結果顯示,高血壓史、血脂異常史、高血糖史、Lp(a) 及BNP 的水平均為AMI發生的相關影響因素。
綜上所述,Lp(a)、BNP 在血脂異常合并AMI 患者血清中的表達水平較高。血清Lp(a)、BNP 的水平可作為AMI 診斷和嚴重程度判定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