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音
周末,藍貓去雞大嬸的養雞場進行課外綜合實踐活動。
“喲,養了這么多的雞,有多少只啊?”藍貓剛跨進養雞場就驚叫起來。
“大概不到3000只。”雞大嬸隨口答道。
“雞大嬸,別說大概,我想知道的是一個準確的數字!”藍貓說。
看著藍貓一本正經的樣子,雞大嬸邊笑邊說:“昨天我剛清點了一次,2只2只地數,剩1只;3只3只地數,剩2只;4只4只地數,剩3只;5只5只地數,剩4只;6只6只地數,剩5只;7只7只地數,剩6只;8只8只地數,剩7只;9只9只地數,剩8只;10只10只地數,剩9只。”
“究竟是多少只啊?”藍貓聽得稀里糊涂。
“你不是很喜歡數學嗎?算算看。”雞大嬸對著藍貓神秘地說。
“原來雞大嬸要考考我呀!”藍貓恍然大悟。1分鐘,2分鐘……5分鐘過去了,藍貓搔頭摸耳,還沒有算出結果。
“你得趕緊算呀!要不等一會兒我把家里那只大母雞抱回來,又該多1只了。”雞大嬸故意催促道。
“多1只加上1只唄!反正一樣算。”藍貓不假思索地說。
“那可不一樣嘍!”雞大嬸提示藍貓,“你仔細想想,多了1只,再2只2只地數,3只3只地數,4只4只地數,直到10只10只地數,該會是怎樣的呢?”
“啊,我知道該怎么算啦!”頓時,藍貓高興得手舞足蹈,“如果加上1只大母雞,記得總數就是2、3、4、5、6、7、8、9、10的公倍數了。總數不到3000只,一定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2520,那么現在雞的總數就是2520減去1,是2519只。”
“藍貓真聰明!”雞大嬸樂呵呵地夸獎說。
指導教師:付春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