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宗順,吳順銀
(花垣縣農業農村局,湖南花垣 416400)
大愛11品種是由毛永斌、毛永遜、張沛昌、張仁高、陳從順、曾磊、劉世豪于2013年冬季用自育自交系P5703和自育自交系RF2335測配而成,屬半緊湊型、高產穩產、抗病抗倒、大穗型玉米雜交種。2016年參加重慶市普通玉米平丘組聯合品比試驗,2017年參加重慶市普通玉米平丘組區域試驗,2018年參加重慶市普通玉米平丘組區域試驗,2019年參加生產試驗。大愛11玉米種由重慶大愛種業有限公司申請審定,該品種符合重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適宜重慶市海拔800 m以下地區種植,2019年審定通過。
本文對大愛11在湖南省各地種植表現進行分析,旨在為玉米產區擇優選種提供科學依據,促進玉米新品種在生產上的種植利用,對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大愛11、臨奧1號(CK)。
全省試點共設4個地區、7個試驗點。具體為懷化地區的新晃縣和洪江市、常德地區的石門縣、張家界地區的桑植縣和慈利縣,以及湘西自治州的保靖縣和花垣縣。
試驗不設重復,1個品種種植面積為300 m2。小區總長23 m,凈長20 m,溝寬0.3 m,小區總寬17 m,凈寬15 m,溝寬0.3 m。栽培規格按照行距65 cm、株距32 cm,雙行種植,1個小區株數定在3 200株/667m2,四周設保護行5行(圖1),分小區收獲計產量。

圖1 試驗栽培規格
1.4.1 播種方式。按照密度3 200株/667m2采取開溝條播。
1.4.2 播種時間和苗期管理。試驗地選擇在地勢平坦、土壤肥力中等、肥力均勻的地塊,做到積水地方開好排水溝,精心整地。播種時間在3月25日~4月2日。在3葉期進行間苗,5葉期定苗,保苗3 200株/667m2。使用45%復合肥20 kg/667m2作基肥。
1.4.3 中耕除草。玉米長至5葉期,結合定苗進行第1次中耕除草,拌施尿素15 kg/667m2、45%復合肥10 kg/667m2作追肥,提苗助長。待玉米長至10片全展葉、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0 kg/667m2、45%復合肥10 kg/667m2作穗肥,結合第1次中耕高培土,防倒伏。
1.4.4 防治蟲害。播種前,使用敵鼠鈉鹽20 g兌水100 g,拌稻谷500 g用于防治老鼠。玉米3~5葉期,用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50 ml兌水50 kg,防治小地老虎,保障基本苗。大喇叭口期使用20%氯蟲苯甲酰胺10 ml兌水50 kg,灌心防治玉米螟。
7 個示范點的產量均比臨奧1 號增產,產量620~690 kg/667m2,平均產量658.2 kg/667m2;對照產量50~590 kg/667m2,平均產量581.9 kg/667m2。可以看出,平均增產76.3 kg/667m2,增幅13.1%。
2.2.1 株高、穗位高。參試品種株高變幅在268~274 cm,平均株高270.7 cm。對照株高在260~268 cm,平均株高263.3 cm。平均株高比對照高7.4 cm。參試品種穗位高變幅為112~115 cm,平均穗位高114.1 cm。對照品種穗位高變幅為110~113 cm,平均穗位高111.3 cm。平均穗位高比對照高2.8 cm。
2.2.2 穗長。參試品種穗長變幅29.5~32.5 cm,平均穗長30.6 cm。對照品種穗長19.8~21.3 cm,平均穗長20.4 cm。參試品種平均穗長比對照長10.2 cm。
2.2.3 禿尖長。參試品種禿尖長變幅0.2~0.5 cm,平均禿尖長0.3 cm。對照禿尖長1.25~1.43 cm,平均禿尖長1.3 cm。參試品種平均禿尖長比對照短1.0 cm。
2.2.4 穗粗、穗行數、行粒數。參試品種穗粗變幅5.1~5.5 cm,平均穗粗5.3 cm。對照穗粗4.8~5.2 cm,平均穗粗5.0 cm。平均穗粗比對照粗0.3 cm。參試品種穗行數變幅16.0~16.2行,平均穗行數為16.08行;對照穗行數變幅16.0~16.2行,平均穗行數為16.06行,兩者相差不大。參試品種行粒數變幅40~43粒,平均行粒數為41.6粒;對照品種行粒數36~38粒,平均行粒數為37.1粒,參試品種平均行粒數比對照品種多4.5粒。
2.2.5 單穗粒重、出籽率、百粒重。參試品種單穗粒重變幅194.6~214.6 g,平均單穗粒重為205.7 g;對照品種單穗粒重在174.0~184.6 g,平均單穗粒重181.8 g,參試品種單穗粒重比對照單穗粒重重23.9 g。參試品種出籽率變幅83.5%~86.2%,平均出籽率為85.3%;對照品種出籽率82.5%~85.0%,平均出籽率為83.4%,參試品種出籽率比對照出籽率高1.9%。參試品種百粒重變幅30.3~31.2 g,平均百粒重為30.8 g;對照品種百粒重30.0~31.1 g,平均百粒重為30.5 g,參試品種平均百粒重比對照平均百粒重重0.3 g(表1)。

表1 經濟性狀
可以看出,參試品種的全生育期變幅115~119天,平均生育期為116天,而對照品種的全生育期117~123天,平均生育期為120天。參試品種全生育期比對照少4天(表2)。

表2 生育期記載
參試品種的株型為緊湊型,對照為半緊湊型;倒伏率、倒折率、空桿率參試品種均為0,而對照品種的平均倒伏率2.9%,倒折率1.4%,空桿率0.2%,均比參試品種高。穗型、軸色、型粒等農藝性狀兩者均差不多(表3)。

表3 農藝性狀
經湖南省作物學會鑒定:大愛11抗小斑病、感大斑病、抗銹病、高抗莖腐病和穗腐病,中抗紋枯病。
大愛11在湖南省7個不同生態條件與氣候特點的地點進行對比試驗,均比當地主栽品種臨奧1號增產,增產幅度大,且表現活桿成熟,抗旱性、抗逆性、適應性、豐產性、品質都優于對照。對照品種臨奧1號為主要種植玉米品種之一,多年來一直高產、穩產,表現優秀;而大愛11玉米新品種在產量、品質、適應性等各方面表現都優于對照,表現突出。試驗結果表明,大愛11特別適合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張家界、懷化、常德地區推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