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杰
(項城市農業農村局,河南項城 466200)
病蟲害是影響玉米產量的主要原因,提升玉米產量的首要工作是提升農戶的病蟲害防治技術。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不僅是人們日常所需的農產品,也是工業中急需的原料。為了保障民生,為了促進工業的發展,急需提升玉米的產量。在河南項城的玉米種植過程中,影響玉米產量的最大因素是病蟲害,河南項城屬于溫帶季風性氣候,符合玉米的生長條件,但由于環境適宜,也容易發生各種病蟲害。
玉米種植區域的條件直接影響種子的發芽率,也影響玉米的病蟲害防御能力,進而影響最終產量。通常情況下,以兩個原則來選擇玉米種植田地,一是平整,二是灌溉便利。由于玉米自身的根系比較發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在生長過程中根部會深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營養成分和水分,如果土地特別貧瘠,不適宜種植。所以,在選地的過程中除了要保證種植區域的平整以及灌溉便利之外,還要考慮土地的肥沃程度。
在選定種植區域后,要及時開展整地工作,對種植區域的土壤進行深翻處理,深翻的深度確保在5 cm以上,才能保證土壤中沒有過冬的蟲卵。在整地工作過程中,要把土壤表層的雜物充分清理,然后起壟,為后續種植玉米做出準備。整地時間為播種前3天。
高產栽培技術中的關鍵是玉米選種工作,農戶在進行選種工作時,要首先挑選防御病蟲害能力較強的品種,然后對種植區域的氣候條件及地理條件進行綜合的考量。在玉米品種選擇工作結束后,要進行曬種和拌種。曬種和拌種的目的,是為了提升玉米的發芽率,所以曬種日期要盡量選擇在風量適宜、天氣晴朗的時候,曬種的持續時間最少3天,并且每次不得少于5 h。在曬種過程中,農戶還需定時進行翻種處理,從而保證每粒種子都可以曬到。
曬種工作結束后,及時開展拌種工作。拌種的目的是加強玉米幼苗期對病蟲害的抵御能力,可使用100倍的多菌靈溶液進行拌種,結束后自然陰干,在種子完全干燥后再開始播種。
在玉米播種的過程中,要根據玉米的品種和土壤當時的溫度確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先進的機械化設備進行播種,如果使用農機進行播種,要把農機行進的速度控制在5 km/h以內。除此之外,在夏季和春季開展播種工作,可把行距控制在60 cm左右,也可使用大小行的方法播種,要控制好播種的密度。播種密度要根據種植區域的土壤肥沃程度以及玉米的品種綜合考量,土壤肥力比較肥沃的區域,可以適當加大種植密度;比較貧瘠的土壤,適當減小種植密度[1]。
施肥工作是玉米高產的秘訣,好的營養供應不僅可以增加玉米的產量,保障玉米的質量,還能增強玉米對病蟲害的抵御能力。在進行施肥時,要以腐熟后的有機肥為主,并要保證施肥的深度在20 cm左右。根據玉米不同生長時期,還可適當加入氮磷鉀等復合化肥,從而保證玉米在生長的各階段都能夠獲得充足的營養。要在生長期到拔節期進行追肥,因為玉米生長到拔節期時對營養成分要求比較高。
農戶可以使用檢測方法對土壤中各種營養元素的含量進行檢測,然后根據土壤中營養元素的含量,有針對性地進行施肥工作。如果農戶不具備檢測條件,可以以近幾年該片種植區域玉米的生長情況及產量做出分析,然后進行合理施肥。該區域的產量小于500 kg/667m2,那么可能缺少的是氮元素和磷元素,農戶在進行基肥施加時,可以著重加入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復合化肥,從而確保玉米生長過程中營養充足。
玉米的田間管理相較于其他農作物難度較低,玉米本身對水分的需求并不大,所以不需要頻繁灌溉。要根據種植區域土壤的濕潤程度,根據實際的氣候條件進行合理灌溉,值得注意的是,農戶在灌溉過程中,要著重注意水量的控制,以水分充足、土壤濕潤為準,避免出現積水的情況。如果在田間管理期間,發現在種植區域有弱苗,或病苗,要及時拔除,并進行補苗,補苗之后農戶要對其單獨進行澆水和施肥,增大其存活率,以此提升玉米最終的產量及質量[2]。
首先,科學選種。好的玉米品種可以最大程度上增加對病蟲害的防御能力,因此,要在選種階段花費較大精力,選種過程中,需要綜合考量種植區域的實際氣候條件和常見的病蟲害。玉米只有在品種和土壤條件氣候條件都符合的情況下才能健康生長。以河南項城為例,河南地區屬于平川地區,為溫帶季風性氣候,環境適宜,四季分明,冬季和夏季的溫度差異較大。根據此特點,在選擇種子時,應盡可能選擇一些耐熱和耐寒能力都較強的種子。
其次,田間管理。玉米的田間管理工作大體上可分為密植、灌溉、施肥三項,要對這三項工作進行合理安排,使玉米在溫度、條件適宜的條件下順利生長,最終提升產量及質量。此外,除草。在種植玉米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生長出大量的雜草,雜草會和玉米搶奪養分,影響玉米的正常生長,甚至帶來病蟲害的威脅。所以,要對田間的雜草數量著重觀察,如果發現雜草的數量增多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清理。在清理手段的選擇上,如果雜草不多,可采用人工清除的方式;如果雜草數量極多、生長態勢迅猛,可使用化學除草的辦法。在使用化學除草時,注意不要把化學藥劑噴灑到玉米的植株上,避免傷害玉米植株。
農業防治技術中的選種、整地和施肥與田間管理技術與高產栽培技術十分相似,但是目的卻不同。高產栽培技術的直接目的是提升玉米的產量及質量,農業防治技術是對種植管理制度的一種完善,目的是提升玉米對病蟲害的防御能力。在農業防治技術中,為了防止土壤中的重要微量元素在重茬種植的情況下損失過大,可采用輪作的方式給土壤休息時間,為后續玉米的生長創造營養充足的條件。在土地空閑時,農戶要及時向土地中加入成分均衡的微量元素及有機肥,以恢復土壤肥力??傊r業防治技術的核心是給玉米的生長創造最優良條件,最大限度提升玉米自身的病蟲害防御能力,降低自發病害的概率。
在河南項城,農戶經常使用物理防控技術防治玉米蟲害,該項技術不僅可以有效地滅殺玉米蟲害,還可以保護生態環境,也不會對玉米植株造成傷害。此項病蟲害防治技術,主要是利用昆蟲的天性及習性對其進行引誘,然后集中捕殺。在使用該項技術之前,要對種植區域的實際情況進行嚴格的調查及分析,首先要明確種植區域內經常出現的蟲害種類,了解蟲害的品種及習性,然后進行科學合理規劃,可以在蟲害進行繁殖的過程中對其進行捕殺。
比如,在河南項城,經常出現的蟲害是玉米螟、貪夜蛾。貪夜蛾是最近才出現在河南的,之前因為氣候的原因廣泛出現在江浙滬及臺灣地區,這種昆蟲在河南出現的時間比較晚,但對玉米植株的破壞卻十分嚴重。貪夜蛾的學名是草地貪夜蛾,通過這幾年的發展,在河南已泛濫成災,給農戶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針對蟲害的化學藥劑毒性都較大,會對玉米植株產生一定的傷害。所以,使用物理防治技術是最為合適。農戶們研究貪夜蛾的習性,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捕殺。通常情況下,貪夜蛾是晝伏夜出,和飛蛾的特點十分相似,有著非常強烈的趨光性??梢岳么朔N特點對其進行捕殺,夜間,在田間擺放頻振式殺蟲燈對其進行吸引,集中捕殺。玉米螟的特點和貪夜蛾十分相似,可以在夜間同時對兩種蟲害開展捕殺。
總之,物理防控技術是利用蟲害本身的天性及習性對其進行引誘,在合適的時間及地點捕殺,最好的捕殺時間是在蟲害的繁殖期。此種技術對玉米和生態環境的傷害基本為零,缺點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農戶的工作量,如果在夏季蟲害泛濫時,需要進行多次捕殺[3]。
化學防治技術是使用化學物品防治病蟲害,雖然該技術不可避免會對土壤及玉米植株造成一些損害,但優勢在于見效快,也不會增加農戶的工作量,所以在實際玉米種植中應用十分廣泛。由于化學物品本身的性質特殊,所以使用過程中要注意合理化、科學化,盡可能降低對土壤及玉米植株的損害。選擇化學物品時,盡可能選擇一些對蟲害病害效果強、對土壤和環境傷害比較低的藥物,從而保障農產品的質量。
以河南項城為例,該地區較頻繁出現的是玉米紋枯病及大小斑病,在病害的高發季,使用化學防治技術,化學藥劑對與病害有非常直接的效果。如針對玉米的大小斑病,多菌靈溶液效果顯著,且該藥物對于土壤的傷害小,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損害,所以,農民可以在夏季和秋季玉米大小斑病多發期,使用100倍的多菌靈溶液進行防治。對紋枯病,一般選擇粉銹寧的700倍溶液進行防治,也可使用苯醚甲環唑溶液,這兩種藥物都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傊?,化學防控技術根據不同的病害使用對應的化學藥品,但在使用過程中,應該規范化學藥物的使用量,不能不見效,就加量,注意科學合理[4]。
生物防治技術的應用效果較好,通常使用在蟲害的防治方面。原理是在田間引入蟲害的天敵來控制蟲害發展,減少蟲害。該技術對玉米植株本身及生態環境損害小。比如,出現玉米蚜蟲,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技術。玉米蚜蟲的天敵是瓢蟲,可在田間引入一定數量的瓢蟲來減少玉米蚜蟲的數量。生物防治是一種效果良好且操作簡單的病蟲害防治技術[5]。
綜上所述,為提升玉米的產量及質量,簡單介紹玉米的高產栽培技術,著重分析了病蟲害防治技術中的農業、物理、化學及生物防治技術。河南項城地區的農戶可根據自身種植區域的實際情況使用相應的病蟲害防治技術,以達到提升玉米產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