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珺,元松華,楊 柳
(1.濟南市林業保護和發展服務中心,山東濟南 250002;2.山東省林業保護和發展服務中心,山東德州 253000)
目前,我國經濟林建設選擇的樹種品類非常多,常見的有果品類、食用油料類、調料或藥材類等,我國經濟林樹種和品類非常多,具有非常大的開發價值。在廊道綠化建設中,經濟林建設還需考慮綜合效益,所以要因地制宜地選擇樹種品種。由于我國地域廣闊,不同地區的經濟林樹木選擇的品種也不同,如何更好地擴大經濟林的綜合效益,開發利用途徑,明確樹種選擇原則,是經濟林建設的基礎工作。
經濟林在城市園林、廊道綠化建設中的應用非常常見,目前我國不少城市的廊道造景方式都會選擇經濟林建設,經濟林通常栽種的樹木種類是集葉、花、果、形于一身的樹木,觀賞價值非常高。例如,山東銀杏、北京柿子、天津鴨梨等,都獲得了較高的社會評價。在廊道綠化建設中,受制于空間狹小的條件限制,所以兩邊的綠化植物選擇需要科學化和精準化,既不能影響人行道,又要考慮生態優化。
經濟林建設作為廊道綠化的首選,例如聊城兩大綠色經濟長廊和八大特色經濟林生產基地,都為當地的廊道綠化做出了一定貢獻。廊道綠化建設中,由于需要考慮經濟性、樹種特征、地域特征等多種條件因素,所以經濟林選擇與常規的城市綠化建設不同,從而影響經濟林樹種選擇的范圍。盡管經濟林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在廊道綠化的應用上,整體利用率仍然不高[1]。
近幾年,山東省在經濟林建設方面投入較多,從整體發展上來看,主要經濟林植物包括油用牡丹、文冠果、元寶楓、杜仲和毛梾等。全省17個城市培育了不同規模的經濟林,例如文冠果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地等區域,主要是日照光線和空氣濕度等比較適宜,主要分布在濰坊、青島、臨沂等地。其中,濰坊市區內種植面積為333.3 hm2,年產量200 t,青島市區種植106.7 hm2,產量160 t,臨沂市區種植80 hm2,產量19.5 t。元寶楓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南地區。其中,棗莊373.3 hm2,濟寧366.7 hm2,淄博220 hm2,菏澤73.2 hm2。杜仲主要種植在沿海和砂石山區,土層厚度和水澆條件比較適合杜仲的植物生長條件,包括日照、青島、臨沂、萊蕪、煙臺、泰安、棗莊等城市。毛梾主要種植在青島和泰安地區(表1)。

表1 山東省經濟林建設現狀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經濟林樹種的種植條件和生長環境需求差異較大,所以在廊道綠化建設過程中需要考慮當地的種植條件、生態環境、空氣溫度及澆灌水平等。選擇與當地條件相適應的樹種更能擴大經濟林建設,也便于經濟林發展。樹種選擇方面,需要考慮空氣氣候、土壤因子、地形地貌、生物因子及各生態環境條件等因素[2]。在山東省內,考慮到本土樹種的多種多樣,應盡量選擇本土樹種,但為了增加經濟林建設的豐富性,也可以考慮適當引進外來樹種,要考慮綜合條件是否能夠滿足外來樹種的種養環境。另外,隨著山東省城區不斷建設,土壤環境較差,經常有建筑施工殘留物質、石灰等,土壤結構復雜,光線、熱量反射等都影響空氣環境,所以,城市經濟林建設需要考慮適應性強的樹種。
栽植時期,由于經濟林建設通常是四季施工,不分休眠期和施工期,但樹種選擇需要考慮休眠期因素,棗類、柿子等適合在春季萌芽期栽植,能夠提高栽植成活率。或者,在秋季落葉后再栽植,也能促進樹體生長,但可能會因氣候問題導致栽植成活率降低,所以在栽植時期考慮因素比較多。
經濟林樹種的特點是不同苗期、不同結構、不同部位都具有一定經濟作用,可以當作產品進行采摘,或售賣。在種植過程中,要考慮經濟林樹種的特殊性,不能將多種不同種類的樹種種植在一起,并且種植前要進行高規格整地,施用足夠的基肥。如果條件允許,可進行溝狀整地,溝狀整地設置標準為栽植行寬1 m、深1 m的條形溝,用好土回填,混入1/10比例的腐熟有機肥,整平后再進行栽植[3]。土壤肥力差,例如土質含酸量高、有建筑垃圾的地塊,需要提前換土,如不宜溝狀整地,可深挖1個1 m×1 m的大坑填土再進行栽植。在苗木選擇方面,盡量選擇一級或以上規格苗木,保證樹苗的生長穩定和早成形。另外,對開花結果的樹種,為了促進結果率,需要在栽植時配置合適的授粉樹,可選擇在6~8棵樹木間栽植一棵授粉樹。
在觀賞性上,廊道綠化建設選擇的經濟林樹種,要考慮綠化美化的因素,也要考慮一定的經濟性[4]。廊道綠化要將綠化功能放在首位,所以要選擇觀賞價值高的樹種,選擇樹種符合當地地段條件。例如,行道樹要選擇冠大蔭濃、生長快速的樹種,風景廊道應選擇枝干茂盛、葉花果顏色豐富的樹種,這樣無論在綠化、經濟、景觀還是其他方面,都具有很強的功能作用。
根據生物特性和樹種的種植密度選擇合適的樹形,同時進行分選,分選原則是要保證廊道綠化的整體美觀性、透氣性和透光性,這樣才能促進果實生長[5]。與綠化樹種不同,經濟林需要在固定的時間收獲果實,所以在種養和管理方面與其他綠化建設不同,需要保證一定的肥料、光線和水資源。經濟林管理成本最多的是在肥料方面。同時,要加強病蟲害防治,盡量減少蟲害對樹木和果實的危害,以減少損失,提高經濟效益。為了促進果實生長,經濟林樹種須在成熟期收獲,以便再次萌芽。
廊道綠化經濟林建設可選擇壽命長、抗性強的樹種,這樣即使出現病蟲害問題,也能因自身抗性強而不影響樹木壽命。修剪方面,定期修剪樹冠非常必要,可避免占用廊道空間和遮擋車輛、行人或架空線路[6]。另外,經濟林管理需要對樹種有一定的管理技巧和栽培技術,定期進行科學化管理,以促進林木的經濟性、生長性和造景性。
經濟林木與普通園林觀賞性樹木相比,具有觀賞性價值,因有花色、香味、果實的襯托,其觀賞價值更高[7]。特別是經濟林木大面積種植,會形成獨特的景觀。目前,我國不少城市的經濟林建設已成為城市旅游風景線,還有一些城市形成了特有的旅游文化節。例如,北京平谷的桃花節,每年定期舉辦的桃花節,已成為當地的一種活動方式,吸引了不少游客,已經逐漸成為“網紅打卡地”。大范圍種植桃花經濟林,讓游客和當地居民都籠罩在桃花的氛圍下。節日期間,經濟林的管理會格外受到重視,使其最大程度地發揮觀賞價值。通過桃花節,不少人知道了平谷的桃花,前往平谷觀賞桃花的游客逐年增多,也促進了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8]。
經濟林建設不僅在經濟和觀賞方面,其生態價值也是值得討論的一個因素。在廊道建設中,經濟林建設不僅能夠揮發植物的精氣和空氣負離子,對空氣有殺菌功能,同時還能釋放氧氣,吸收SO2、HF、Q3等有毒氣體,對凈化廊道空氣有極大生態價值。同時,經濟林木也具有防風固沙、涵養水分的功能,可避免土地水分流失[9]。在大范圍經濟林建設過程中,植物在光合作用下產生大量的養分,均衡調節周邊環境的溫度和濕度,枝葉茂密的經濟林還具有降噪聲作用,這在生態價值方面表現得十分突出。另外,根據經濟林木的不同植物特征,也能吸引動物取食,增加生物的多樣性。
經濟林建設的經濟價值最高,也是最值得關注的。廊道綠化建設中最大的收益是經濟收益,例如蘋果、梨、桃子、杏等經濟林木,還有黃連木、文冠果、光皮樹等,可加工成可再生能源。又例如核桃、榛子、扁桃等干果樹木,花椒、香椿等木本蔬菜類[10],更有枸杞、銀杏、山茱萸等名貴中草藥。這些經濟林木不僅有一定的經濟收益,也是市場中需求量非常高的樹木種類,在廊道綠化建設過程中,經濟林木的經濟價值與綠化、美化的功能性同樣重要。
廊道生態綠化的作用價值已經不言而喻,在提升生態廊道綠化工作方面,需要從“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群眾參與”等方面進行。相關單位領導要“親自抓”“主動抓”“分管抓” “配合抓”,將生態廊道的經濟林建設納入政府年度目標考核中,嚴格執行目標責任制,并跟蹤督查,確保廊道經濟林建設穩步提升。
廊道經濟林綠化建設的關鍵點在于種植用地方面,各級政府要明確林用土地問題,確保生態廊道建設林用地的需求。同時,根據所屬地的縣、區、鄉、鎮以及村級單位,積極推行土地置換、租賃等機制,政府主動調整林用土地面積,并進行適當財政補貼,調整農業結構,解決生態廊道防護林建設的難題。
經濟林雖然能夠為政府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但在投入方面需要大量資金。各級財政單位要將經濟林建設的資金投入作為生態規劃建設資金、城市經濟林建設資金,加大本級財政投入力度,提高資金投入比例。特別是要增加生態廊道綠化建設中的土地租賃或購買的資金、經濟林樹種選擇、栽種、移植、保護等資金,資金用途較多,可以引入多元投入機制。提高財政資金對民間資金、信貸資金的帶動引導作用,建立以企業和林農自籌為主、政府財政扶持為輔的一種多渠道、多層次的林業建設投資體系。
綜上所述,經濟林建設作為一種觀賞性、經濟性和生態性都非常強的綠化建設,其在廊道綠化方面有廣闊的應用空間。近年來,我國在經濟林建設方面有獨特的方式和先進的經驗,很多城市的廊道建設都選擇了經濟林木。經濟林木不同于普通綠化樹木,其對地域、環境、溫度、光線、水分等的需求會更高,所以在品種選擇時需要一定的科學性和專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