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抗戰時期人民軍隊開展群眾性政治攻勢研究

2022-10-10 08:10:38
軍事歷史 2022年5期
關鍵詞:群眾

★ 張 磊

政治攻勢,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開展對敵斗爭采取的一種重要方式。1943年3月,時任八路軍野戰政治部主任的羅瑞卿在中共中央北方局黨校的講課中對政治攻勢進行了詳細闡述:“對敵政治攻勢,就是全面的對敵政治斗爭。對敵人方面說,就是要捉住敵人政治上的弱點,集中力量,打擊它的痛處,并從而在敵偽統治內部去生長、發展和積蓄我們的力量;對自己方面說,就是要鞏固我們的思想陣地,擊破敵寇一切政治上的欺騙與陰謀,爭取與團結敵占區廣大同胞共同對敵。”①《羅瑞卿軍事文選》,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 年,第419 頁。這一論述,強調了政治攻勢的群眾性特征。在抗日戰爭中,人民軍隊堅持走群眾路線,充分依靠人民群眾,發動廣大群眾參與對敵政治攻勢,形成了消耗、瓦解和打擊敵軍的重要力量。

一、開展群眾性政治攻勢的歷史背景與現實條件

抗戰時期組織開展群眾性對敵政治攻勢,既是應對日軍侵略的必然之舉,也具備組織實施的現實條件,即兼具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開展群眾性政治攻勢的歷史背景。全國抗戰爆發后,戰爭的基本態勢表現為敵強我弱,加之日本強化了對敵后抗日根據地和敵占區的政治進攻,人民軍隊面臨嚴峻的戰爭形勢。群眾性政治攻勢的開展,成為人民軍隊粉碎日軍對華“總力戰”,彌補敵后戰場軍事劣勢,實現全面徹底戰勝敵軍戰略目標的現實需要。

一是應對日軍政治進攻的客觀要求。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后,日本對敵后抗日根據地實行軍事、政治、經濟、思想和文化相結合的“總力戰”,并在敵占區大力推行思想奴化運動,實行奴化教育和欺騙宣傳,妄圖使敵占區民眾成為“順民”。1938 年10 月,日本內閣會議在《關于時局的處理方案》中表示:“今后,不僅要用武力,更要傾注政治、經濟、文化等國家的總力,向建設新中國邁進。”②轉引自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中國抗日戰爭史》中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5 年,第338 頁。同年,日本還秘密頒布《對支宣傳策略綱要》,指出其對華宣傳教育的基本宗旨:(1)消滅民族意識,毀滅中華民族文化,徹底鏟除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排除一切抗日思想;(2)在日滿共榮、共同防共和建立東亞協同新秩序的原則下,進行文化工作;(3)恢復固有的文化道德,撲滅一切毀滅固有文化道德的歐化思想及普羅文學。①參見魏宏遠主編:《中國現代史稿(1919—1949)》,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1 年,第79 頁。由此,日軍在思想文化領域和組織領域加強了對華進攻。宣傳方面,日軍在華北地區設立了“宣撫班”,以“演說、唱歌、演劇以至散傳單、辦報紙等手法,宣傳‘日華提攜’、‘共同防共’,來論證日本侵華的合理性”。②北京市檔案館編:《日偽北京新民會》,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 年,第12 頁。還通過報紙、廣播等媒體,推行復古運動和愚民政策,宣傳封建迷信。組織方面,大力訓練明暗情報員,物色并專門訓練偽鄉長、偽自衛團長,還組織偽村長參觀大東亞展覽會等活動,對他們進行拉攏。訓練新民突擊隊,派遣他們到偽警備隊內建立特務組織,或遣散其回家從事坐探工作,有的還被派往八路軍和新四軍內部進行奸細活動和叛亂工作。同時,建立了“新民會”“興亞會”“愛護村”等反動團體強迫群眾參加,還利用當地群眾的宗教習慣發動建立迷信團體進行普遍的漢奸活動。這些宣傳和組織工作對抗日根據地和敵占區民眾思想產生了一定影響,敵占區甚至出現了“只要完糧納稅,不問誰來當官”③彭德懷傳記編寫組編:《彭德懷軍事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 年,第158 頁。的思想。對此,開展群眾性政治攻勢,是打破日軍對敵占區和抗日根據地的宣傳、組織進攻,鞏固群眾思想陣地的重要舉措。

二是適應中共領導的軍事力量處于劣勢的現實需要。單純從軍事力量對比上看,日軍相比中共領導的軍事力量占據絕對優勢,這在敵占區表現更甚。1942 年12 月,冀魯豫軍區政治委員蘇振華就指出:“從敵我力量對比上來看,在軍事裝備技術與偽軍數量上,敵人都還占著優勢,單從軍事地形條件上來看,敵人也是占著優勢。”④中共冀魯豫邊區黨史工作組辦公室、中共河南省委黨史工作委員會編:《中共冀魯豫邊區黨史資料選編》第2 輯(文獻部分)(中),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年,第395 頁。日本華北方面軍在《夏季占領地區內治安概況及肅正建設的成果——中共方面的政治攻勢》報告中也指出:“中共軍事力量的弱點,表現在不能大規模生產軍需品,裝備低劣,訓練不足以及缺乏干部。而其游擊戰術,是以長期消耗戰為目的的消極戰術,是不能與我軍正式作戰的戰術。”⑤[日]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華北治安戰》(下),天津市政協編譯組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年,第191 頁。中共領導的軍事力量在武器裝備、后勤補給、軍事訓練等方面與日軍存在較大差距。因此,以正面軍事對抗來打擊日偽軍,人民軍隊顯然不占優勢。對此,羅瑞卿指出:“就敵我力量的對比上看,如僅就軍事力量與技術條件來說,今天我們仍是劣勢。這種優劣形勢的基本轉換,一般地不到反攻開始或以后,恐不可能。我們就要善于發揮政治上的優勢,來彌補自己軍事技術上的不足。”⑥《羅瑞卿軍事文選》,第421 頁。群眾性政治攻勢,正是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在政治上的優勢,集中廣大群眾的力量進行對敵斗爭,從而以最小的損耗最大程度地瓦解和削弱敵軍的重要舉措。

(二)開展群眾性政治攻勢的現實條件。抗日戰爭的社會環境和戰爭特點,為人民軍隊群眾性政治攻勢的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一是日軍中反戰厭戰情緒逐漸增多。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日軍侵華戰爭規模擴大、時間拉長,其“速戰速決”計劃不得不宣告破產。日軍在兵源補充、武器裝備和作戰物資補給等方面面臨嚴重困難。同時,日本大力推行“南進”戰略,不少日軍士兵深感歸國無望,對戰爭前途產生懷疑。此外,由于長期處于戰爭高壓之下,日軍士兵反戰、厭戰情緒及悲觀心理不斷增長。《解放日報》曾刊發社論指出:“長期的對華侵略戰爭,不但使他們疲憊,使他們幻滅,使他們悲觀,而且去年春以來所進行的日本的南進和北進準備給他們以新的痛苦和不安。”特別是日本“為著開始南進或北進而進行的駐華部隊的調動,在士兵中間引起了恐慌,他們大部分都厭惡和害怕在赤道炎熱之下和英國作戰、及在冬冷的西伯利亞和世界最強的紅軍作戰。因此,在日本軍隊內逃亡自殺者急速的增加了”。而“故國來的音信,全是訴說生活的痛苦,慰問袋的數目減少了,內容也極端的貧乏了。這些事件都使士兵的心日益陰暗”。①冀中人民抗日斗爭史資料研究會編:《冀中人民抗日斗爭文集》第4 卷,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15 年,第1291 頁。羅瑞卿也曾指出:“敵人內部較之過去已經發生了若干的變化。敵軍政治上的頑強性削弱了,信心降低了,厭戰反戰悲觀失望的情緒增長了。”②《羅瑞卿軍事文選》,第393 頁。日軍中存在的反戰、厭戰心理,是敵軍政治上的漏洞、弱點。

二是偽軍中存在可進行政治瓦解的基礎。利用、扶植偽軍是日本“以華制華”政策的重要表現。偽軍在日軍的在華統治和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有其自身弱點:首先是思想基礎不穩固。偽軍有的是被日軍強征的民夫或抓捕的壯丁,有的是部隊戰敗后或在上級領導下投降的,還有的是求升官發財或混口飯吃的。這使得偽軍具有心理基礎不牢固、思想上搖擺不定的特點。其次是部分偽軍民族意識尚存。這種意識是難以完全被日軍消滅的,且偽軍中的絕大多數下層士兵,是被敵人強迫、欺騙或因生活困難不得已而參加的,他們的愛國熱情與民族的善良意志并沒有徹底消失。對此,彭德懷曾指出:“由于敵人的民族壓迫與掠奪,由于敵人對中國人民的摧殘與侮辱,引起偽軍偽組織中中國人的普遍不安。這種民族矛盾,是無法消除的。”③彭德懷傳記編寫組編:《彭德懷軍事文選》,第112 頁。盡管偽軍聽命于日軍,但部分偽軍潛存的民族意識使之對日軍是排斥與痛恨的。第三是日偽間矛盾日益激化。日軍對偽軍進行嚴厲的組織控制和打擊,“防范日緊,疑懼日深”,甚至發生“敵寇將偽軍包圍繳械,捕殺拘禁”的情況。偽軍在敵人的壓迫、監視侮辱下,與日軍的矛盾和對立日益加深。第四是越來越多的偽軍認識到日本不能戰勝中國,為日本人賣命沒有出路和前途。

三是人民群眾的抗日意識日益增強。日本對中國的殘酷野蠻侵略,是日本軍閥、法西斯為了滿足一己私欲而發動的非正義戰爭,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慘重的苦難,激起了中華民族全民族的愛國情懷和仇恨情緒。在敵占區,日軍對人民進行嚴厲統治和搜刮掠奪,鎮壓一切反日情緒,捕捉大量壯丁充當偽軍,對人民群眾暴行虐施。“總之目前敵占區人民的負擔奇重,花樣的繁雜,是古今中外很難比擬的。”④陜甘寧邊區財政經濟史編寫組、陜西省檔案館編:《抗日戰爭時期陜甘寧邊區財政經濟史料摘編》第9 編,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6 年,第193 頁。對抗日根據地,日軍實行“掃蕩”和“清鄉”,推行“三光”政策,大肆燒殺搶奪,奸淫擄掠,中國民眾苦不堪言。“這種殘暴的民族壓迫,引起了人民普遍的、極端的憤恨。”⑤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20 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第107 頁。1942 年12 月,蘇振華指出:“敵人對群眾的空前的殘酷摧殘、掠奪與屠殺,普遍激起了群眾對敵人的極大仇視,而對我們更加同情。因此我們在敵占區、接敵區活動的社會基礎更加廣泛與雄厚。”⑥中共冀魯豫邊區黨史工作組辦公室、中共河南省委黨史工作委員會編:《中共冀魯豫邊區黨史資料選編》第2 輯(文獻部分)(中),第395 頁。羅瑞卿也指出:“敵寇對華北實施瘋狂的人力物力的掠奪,敵占區廣大同胞已感到不能生存下去,民族矛盾更加尖銳,我應乘勢對敵進行政治進攻,爭取人心向我,以組織敵占區廣大人民的對敵斗爭。”⑦《羅瑞卿軍事文選》,第421 頁。可見,群眾抗日意識的增強給群眾性政治攻勢的開展提供了良好條件。正如《解放日報》社論所指出的:“敵占區人民遭受敵人日益嚴重的掠奪屠殺,抗日情緒日愈增漲……處處孤立于抗日人民大海的危險中,這就是便于我們開展對敵政治攻勢的有利條件。”⑧晉察冀邊區阜平縣紅色檔案叢書編委會編:《晉察冀日報文摘》(2),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7 年,第508 頁。

二、群眾性政治攻勢的主要內容和具體做法

人民軍隊開展的群眾性政治攻勢形式較多,其主要方法在于“通過群眾路線,以根據地力量為后盾,把反對敵偽暴行變成為群眾運動”⑨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委員會、江蘇省檔案館編:《蘇中抗日根據地》,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90 年,第392 頁。,以此發動群眾消耗、瓦解和打擊日偽軍,激化日偽之間的矛盾。

(一)開展“紅黑點”運動。“紅黑點”運動是群眾性政治攻勢的一種突出形式。其具體做法是:根據抗日根據地或敵占區普通民眾的報告,由相關部隊進行調查核實后,給暗中幫助抗日、幫助群眾做好事的偽軍記上紅點。如對“不逮捕抗日同志,營救抗日工作同志,能掩護抗日工作,能幫助抗日軍情報與購買軍用品,不殘害抗日人民,應付拖延征糧征麥者”①政協寧津縣委員會文史組編:《寧津文史資料》第6 輯,寧津縣印刷廠印制,1986 年,第89 頁。,“用紅點鼓勵其一心向善,允許其前途”②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委員會、江蘇省檔案館編:《蘇中抗日根據地》,第392 頁。。而給為害鄉鄰、破壞抗日的偽軍則記上黑點,如“逮捕抗日同志,破壞我下屬政民工作,偵察實報我軍活動情況,破壞我后方抗日機關,殘害抗日人民,積極幫助敵人征糧征麥者”③政協寧津縣委員會文史組編:《寧津文史資料》第6 輯,第89 頁。,并“公布其黑點數字,給以警告,以促其改過自新”④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委員會、江蘇省檔案館編:《蘇中抗日根據地》,第392 頁。。對那些堅決擾害人民、作惡多端、不聽警告的偽軍,當黑點達到一定數目時,則由武工隊等對其進行打擊鎮壓,并張出布告向群眾公布其黑點數量和罪行。這一運動主要是利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傳統思想,對民眾進行教育和動員,充分發揮群眾的熱情和力量參與對敵斗爭。這種爭取好的、改造壞的、打擊最壞的三位一體的辦法,是對偽軍的一種心理戰,“是在思想上控制偽軍,造成我對偽軍爭取與瓦解的最有力基礎”⑤楊煥鵬:《微觀視野中的膠東抗日根據地研究》,北京:學習出版社,2017 年,第416 頁。。

為大力開展“紅黑點”運動,人民軍隊各部隊紛紛加強了對群眾和偽軍的宣傳,以造成廣泛社會影響。一方面要動員群眾參與到“紅黑點”運動中來,另一方面則是讓偽軍了解這一運動,從而使之產生畏懼心理。如新四軍采取了四種宣傳方式:一是由政府機關召開群眾會議,或利用其他會議機會(如行政擴大會、參議會、生產會等)作公開號召,宣布闡釋“紅黑點”工作的意義及實施辦法,并在市鎮、交通路口,張貼由政府名義公布的“紅黑點”布告。二是廣泛散發關于實施“紅黑點”工作的宣傳品,一些地方還成立了專門的宣傳站和宣傳小組,大力宣傳“抗戰快要勝利,失足者應看到前途”“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明眼人應及早回頭,再執迷不悟將來痛悔莫及”等內容。三是在群眾和偽軍中發起閑談和耳語運動。閑談運動,即通過偽軍關系、俘虜、商人小販、士紳、偽鄉保長以及社會上的三教九流向偽軍宣傳“紅黑點”運動,如“新四軍派出大批調查員,專門調查和平軍的所作所為,好的點紅點,壞的點黑點,黑點多了,性命難保”;“鄉下有紅黑榜,街上又有了紅黑點,大家當心”;“現在不能做壞事,黑點滿30 點,腦袋搬家”;“有恩報恩,有怨抱怨”等內容。⑥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委員會、江蘇省檔案館編:《蘇中抗日根據地》,第396 頁。耳語運動,則是在偽軍內部隱蔽宣傳關于“紅黑點”運動的消息,達到相互警告的目的。

人民軍隊還積極落實關于打擊黑點過多的偽軍的規定,加強對偽軍的震懾,提高了“紅黑點”運動的效果。新四軍明確要求,“紅黑點”運動“須有實際行動配合……最好找一個群眾最痛恨的漢奸,給以鎮壓或打擊,并將其罪惡材料及黑點數目公布,以爭取其余偽軍人員,以擴大紅黑點工作威信”。⑦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委員會、江蘇省檔案館編:《蘇中抗日根據地》,第399 頁。偽軍中流傳著“不怕你鬧得歡,就怕群眾拉清單”的說法。這是對當時偽軍畏懼心理的真實寫照。

(二)組織合法斗爭。在敵占區組織合法斗爭,是群眾性政治攻勢的重要形式。1943 年1 月,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太行分局高級干部會議上的報告中指出,“所謂合法與非法,都是對敵人來講的”,“合法斗爭就是敵人允許的斗爭”。實際上,日偽軍是不允許群眾對其有任何形式的斗爭的,“只是這種斗爭是用合法形式表現,而為合法形式所隱蔽,才得到了敵人一定程度的許可”。⑧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鄧小平軍事文集》第1 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 年,第305 頁。

在敵占區組織合法斗爭意義重大。正如鄧小平所指出的,在日偽軍統治下展開合法斗爭是非常困難的,但“即使是這樣也不應該拋棄任何一點合法斗爭的可能”,因為“多少可以使人民少受一些損失”。①《鄧小平文選》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60 頁。同時,他認為,“在敵人的統治下合法斗爭的范圍是很小的,但只要它能夠多少于人民有利,也就必須充分利用。即使采用合法方式毫無結果,也可暴露敵人的兇惡面貌,給人民以政治經驗”②《鄧小平文選》第1 卷,第57 頁。。

八路軍、新四軍通過各種形式在敵占區組織開展合法斗爭。1944 年,山東分局指出,“現在政治攻勢在新階段下也更添上新的重大任務,即更要接近交通線與城市,開展敵偽軍工作,以根據地支援敵占區合法斗爭有更多的條件……如工廠工人增資斗爭”③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編:《山東黨的革命歷史文獻選編(1920—1949)》第7 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5 年,第372 ~373 頁。。1943 年,中共中央在給陳毅、饒漱石的電報中指出,“華中敵后形勢可能日趨嚴重,你們須動員全黨準備在最嚴重形勢下堅持斗爭,要大力開展敵占區的合法斗爭,根據地中一切工作方式切忌張揚,以免引起敵人警惕,要采取各種復雜的方法來保存我之力量”④胡長水:《一個偉人的奮斗與命運:劉少奇之路》第2 卷,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1 年,第523 頁。。

合法斗爭的形式有組織民眾請愿、告狀、拖捐、賴捐、說理及利用偽組織活動等,主要是運用敵軍與群眾間、日軍與偽軍間的矛盾以達到瓦解削弱敵軍的目的。如:山西地區開展了“拖拉少交”等辦法的合法化斗爭,以減少群眾的對敵負擔。針對日偽的攤派勒索,采取了多樣化的斗爭手段。“(1)請愿要求減免。(2)少報土地人口。(3)假報我們(八路軍)搶糧、捉人,欺騙敵人。(4)入黑錢(賂),說好話,拉敵偽關系。(5)利用敵偽不統一與矛盾來搗鬼。(6)空舍清野,斷續維持(跑)。(7)秘密與半公開武裝來威脅敵人統治。”⑤山西省檔案館編:《太行黨史資料匯編》第5 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1014 頁。再如,1943 年,針對山東地區某部偽軍多次進攻抗日根據地的情況,山東軍區在政治攻勢中動員敵占區群眾向日軍控告該部偽軍危害地方群眾。1942 年11 月,新四軍第1 師第1 旅動員大批群眾向偽軍上級作合法的請愿工作,控告駐如黃公路的偽軍壓榨民眾行徑。此外,人民軍隊還積極動員敵占區發生災荒地區的群眾展開合法斗爭,組織災民向日偽軍進行請愿,要求敵軍拿出囤積的糧食和物資進行救災。日軍為了維持其對敵占區群眾的統治,不得不拿出糧食及其他物資以安撫災民。在偽組織下鄉收糧時,則組織該地群眾進行哭訴請愿、拖延交糧等。通過組織動員群眾進行一系列合法斗爭,消耗與打擊了敵占區的日偽軍。

(三)借助偽屬瓦解敵軍。偽屬作為偽軍的親人,在瓦解、削弱偽軍中可發揮重要作用。政治攻勢中的偽屬工作,就是“通過群眾路線,爭取與教育偽軍家屬,激發其民族意識與正義感,進一步通過其關系,進行各種對偽軍的宣傳工作與組織工作,達到動搖與瓦解偽軍的目的”⑥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委員會、江蘇省檔案館編:《蘇中抗日根據地》,第400 頁。。各地紛紛建立了偽屬檔案制度,對其實行登記管理。中共山東膠東區委就曾指出,“偽屬檔案的進行,要能最藝術地運用打與拉的策略,因為我們的目的,重心是今天的偽軍的瓦解”⑦轉引自楊煥鵬:《微觀視野中的膠東抗日根據地研究》,第424 頁。。

借助偽屬開展群眾性政治攻勢的方法主要有:一是召開偽屬座談會并與他們簽訂協約書。通過與偽屬座談,了解偽軍內部情況,向其宣傳八路軍、新四軍的勝利和寬待俘虜的政策,并在其自愿的前提下與之簽訂協約書約定相關事項,凡是踐行協約的偽屬可以得到保護,反之,則要受到處分。協約書的內容主要包括:第一,勸導自己子弟不當死心漢奸,不做壞事,不打抗日軍隊,不捉抗日人員;第二,勸導自己子弟回頭抗日,或回家為農,不當漢奸、皇協軍,如若違背協約愿受政府處分。第三,凡簽訂協約書的家屬,政府一律保證生命財產安全。許多偽屬為了保證自身的安全,勸說自己家中正在當偽軍的子弟回家,在瓦解偽軍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二是發起“喚子索夫”運動。八路軍、新四軍派出專門工作人員,動員偽軍家屬利用通信、探親等各種機會規勸自己的兒子或是丈夫不做壞事,不要死心塌地為日本人賣命,“勸其從事偽軍政工作的親人早日改邪歸正”①《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暨山東軍區戰史》編輯室編:《八路軍一一五師暨山東軍區戰史》,濟南:黃河出版社,2005 年,第316 頁。,要他們安分守己,給自己留一條后路。山東軍區還制定了《偽軍攜武器歸來的獎勵辦法》,印制了“偽軍歸來通行證”,讓偽屬寄給偽軍。三是動員偽屬上據點。如:讓偽屬以送鞋子、雞蛋等名義進偽軍軍營進行勸說,在這個過程中,若偽軍官長不讓偽屬進入,則讓其“在營門口大哭大吵一場,以動搖偽軍軍心”。②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委員會、江蘇省檔案館編:《蘇中抗日根據地》,第402 頁。

(四)建立革命兩面派村莊。革命兩面派村莊是指在敵占區建立的表面是日偽的一套而實質是抗日的村莊。建立革命兩面派村莊的主要目的在于迷惑敵軍而使其自身不遭受打擊,并利于開展秘密的抗日活動。這也是人民軍隊發動群眾參與對敵政治攻勢的重要形式,不僅從組織上瓦解了日偽軍對敵占區和敵占優勢區的統治,而且加強了人民軍隊在敵占區的群眾優勢。

革命兩面派村莊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必須是全鄉村一致對敵的。建立革命兩面派村莊的一個基本要求即是“能否把大多數人民發動起來實行對敵斗爭的問題”。因此,必須加強村莊內部的爭取工作,通過統戰工作團結村莊內的各個階層,并通過武裝打擊肅清死心塌地的漢奸,從而保證整個村莊的抗日性質,達到全村一致對敵的目的。第二,要有武裝斗爭的配合。除了由人民軍隊從外線進行武裝配合外,村莊內部也要建立短小精悍、絕對秘密的群眾性武裝力量,通過秘密武裝活動進行抗日并打擊漢奸,并“使敵人認為這是八路軍游擊隊干的”。革命兩面派村莊“沒有武裝斗爭的配合,就不容易欺騙敵人,沒有本身的武裝,常使得配合不及時”。這也是革命兩面派村莊實現對敵斗爭的力量保證,可以更好地發揮其在對敵斗爭中的作用。第三,革命兩面派村莊表面上以偽組織形式出現,但實質是抗日的。即其表面上由偽村長把控村莊,但實際上村莊的政權掌握在“統一戰線的類似民主政權的村民代表會”,只是以偽村長的名義來應付敵人。通過這種政權形式,保證村民一致對敵,從而保護人民利益,組織開展對敵斗爭。第四,革命兩面派村莊應不斷發展壯大。鄧小平指出,革命兩面派村莊“必須由一村發展到幾村乃至一個區的一致,才更便利于應付敵人欺騙敵人”。其原因在于如果是某一村莊孤立地成為革命兩面派的村莊,就容易過于突出,而又因力量過小容易遭到破壞。③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鄧小平軍事文集》第1 卷,第299 頁。

革命兩面派村莊的建立,是政治攻勢打拉政策的具體體現。其主要建立過程是:首先,武裝工作隊成員深入到敵占區進行調查,尋找尚存一定民族情懷,有成為革命兩面派可能的偽軍分子或是偽村長、鄉長。敵占區的偽村長都是當地人,在群眾中有一定威信并與群眾聯系緊密。在敵占區活動的敵工隊往往會抓住時機,向他們曉以抗日大義和利害關系,號召他們參加抗日斗爭,為自己留一條后路。同時,向他們介紹人民軍隊的寬大政策,給予他們出路。根據其實際情況,只要他們不妨礙八路軍抗日斗爭,不損害群眾利益,可以允許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對日軍做必要的應付。對接受爭取的偽村長、鄉長,則定期對其布置一定的工作和任務,由其組織本村或本鄉的群眾完成,并對其完成情況進行考察,對任務完成較好的予以表揚,對未完成的則進行批評,并繼續加強對他們的政治教育,批評其思想中的動搖部分,從而不斷提高其政治覺悟。如此,通過反復的政治教育和任務考察,使之真正轉到抗日方面來。在偽村長、鄉長的組織和幫助下,逐漸將整個村莊變為革命兩面派的村莊。對爭取無效、破壞抗日的偽村長、鄉長則進行打擊,以促使那些還在動搖猶豫中的偽村長、鄉長逐漸向抗日靠攏。

革命兩面派村莊允許一定程度上與日偽軍接觸,但同時私下為抗日服務,如:向敵人作減輕負擔的斗爭,反對征麥搶麥抽丁要款等。在組織建設方面,組織農民成立春耕救濟所,組織青年成立反抽丁委員會,完善群眾團體的系統。在教育方面,加強對鄉村小學的影響,山西太行地區就“隨地區不同,有的可用抗日課本,有的用兩套,有的則采用敵人課本而做反面的講解”①山西省檔案館編:《太行黨史資料匯編》第6 卷,第534 頁。。在經濟方面,組織反資敵斗爭,晉東南地區“盡量掌握商品交易使它與冀鈔發生聯系,以驅逐偽鈔,爭取冀鈔在實際上的本幣地位”②張轉芳主編:《晉冀魯豫邊區貨幣史》上冊,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6 年,第182 頁。。在一些革命兩面派村莊,群眾有的實行“公開買貨暗地交錢”的辦法,將偽鈔趕到據點里去。

(五)動員敵占區社會群體支持抗日。敵占區部分群體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力和威信,如不加以爭取,就容易在日軍的欺騙宣傳和武力壓迫下倒向親日,給抗戰帶來困難。反之,則可以為我所用,成為支持抗戰的重要力量。人民軍隊高度重視動員敵占區各類社會群體參與到對偽軍和群眾的宣傳中來,以爭取民心、瓦解偽軍,擴大了敵占區的抗戰力量,削弱了敵軍在敵占區的統治基礎。

一是爭取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是敵占區的重要力量。1941 年11 月,彭德懷在中共中央北方局擴大會議上的報告中指出,“知識分子是開展敵占區與接敵區工作的橋梁”③彭德懷傳記編寫組編:《彭德懷軍事文選》,第116 頁。。人民軍隊通過各種形式加強對知識份子的爭取,并通過他們的活動對敵占區群眾產生影響。鄧小平就曾指出,“必須有計劃地去團結敵占區開明進步人士特別是知識分子,幫助他們形成抗日組織,或動員他們秘密地到根據地參觀”④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鄧小平軍事文集》第1 卷,第308 頁。。八路軍第129 師政治部發起了廣泛的“寫信運動”,要求各政治機關動員部隊中與敵占區知識分子有聯系的人員,廣泛地向敵占區知識分子寫信,并強調要在信中說明抗日根據地對于知識分子的態度與政策,介紹根據地文化教育建設等情況。“寫信運動”逐漸轉變了一大批知識分子的態度,通過他們在敵占區產生了有益的影響。

二是爭取敵占區士紳。士紳在敵占區有一定的影響力。1942 年12 月,八路軍第129 師政治部指出,對敵占區的開明士紳,一方面要給他們散發高深一些的宣傳品,因為一般宣傳品已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另一方面要組織開明士紳履行一些抗日的工作和任務,為抗戰的最終勝利積蓄力量。人民軍隊還組織士紳成立一些抗日團體,如北岳軍區組織了抗援會,吸納了大量士紳參加,使他們成為對敵斗爭的重要力量。

三是對會門的爭取。會門是各地自發組織的一種封建性的群眾組織,具有一定的群眾基礎,是敵占區的重要力量之一。在敵占區、接敵區,各類會門種類較多,如自衛團、自衛會、紅槍會、白槍會、黃槍會、黃沙會、大刀會、長毛道等,情況較為復雜,且很容易被日偽軍加以組織利用來反對共產黨和抗日軍隊。對此,人民軍隊將會門作為爭取團結的重要對象。各軍區、軍分區、師旅等單位對會門進行了長期、耐心、深入的宣傳教育,并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其封建迷信之習慣,尊重其會門頭子的地位。同時,抓住這些會門講義氣、好交朋友的特點,先與之交朋友后開始談工作,使之參與到對敵斗爭中去。

四是爭取敵占區商人、地主、資產階級、名醫和游民等。在對待商人群體上,人民軍隊主要通過維護商人利益,逐漸加強與之聯系,從而爭取商人加入抗日陣營。在對待地主和資產階級上,人民軍隊逐漸調整了過去的政策,一些被迫投靠敵軍或是逃跑的地主、資產階級,被重新爭取回來。在對待名醫和游民上,1943 年2 月,八路軍野戰政治部指出,名醫在當地有威望,如通過他們有意識地對偽軍說幾句話,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而游民是地頭蛇,不怕事,特別是與壞的偽軍有關系,可通過游民向偽軍進行鼓勵或勸說。

三、群眾性對敵政治攻勢的斗爭效果

人民軍隊通過開展群眾性政治攻勢,充分發動了敵占區抗日群眾的力量,有效打擊瓦解了敵軍,取得了顯著的斗爭效果,為抗戰的最終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反擊了日軍的對華政治進攻。一方面,回擊了日軍的對華宣傳戰。通過政治攻勢,揭露了日偽軍的欺騙宣傳,向根據地和敵占區民眾揭示了抗日戰爭的性質,使之認清了日軍的侵略本質。同時,在革命兩面派村莊中使用革命教材,鞏固了根據地和敵占區民眾的思想陣地,抵御了日軍的奴化教育。另一方面,粉碎了日軍對根據地和人民軍隊的組織瓦解。人民軍隊通過武裝工作隊深入敵占區進行宣傳和組織活動,并配以小型的武裝打擊,打擊了死心踏地的偽鄉長、村長,破壞了日軍在華建立的“新民會”“興亞會”“愛護村”等組織,并在敵占區建立起一批革命兩面派村莊,粉碎了日偽軍對根據地的組織瓦解。經過一系列舉措,一些民眾中存在的“只要完糧納稅,不問誰來當官”的茍安思想被打破,一定程度上扭轉了敵占區部分群眾被日偽軍宣傳欺騙迷惑的現象,為抗戰的最終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二)造成了敵軍的心理恐慌。群眾性政治攻勢的開展,在敵占區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日偽軍心中造成了較大的恐慌,一些日軍甚至不允許據點的士兵外出。如:“紅黑點”運動的組織實施,實現了打擊對象的點面結合,既普遍作用于偽軍,又將打擊對象精確到個人,具有很強的威懾力,使偽軍產生了較大的恐懼感,不敢再為非作歹。一些據點的偽軍班長怕自己被記上黑點,就對手下的戰士說,“你們出去可要小心點,不許敗壞我的名譽,假如八路軍給我點上黑點,我找你們算賬”。①李達:《抗日戰爭中的八路軍一二九師》,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年,第309 頁。不少偽軍迫于“紅黑點”帶來的壓力,主動聯系敵工站,“找門子遞情報,給自己留后路”,也不敢做壞事了,并主動與八路軍、新四軍建立“關系”,提供情報、槍支等。②中國共產黨廣宗縣歷史編纂委員會編:《中國共產黨廣宗縣歷史》,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1 年,第90 頁。此外,群眾性政治攻勢還加劇了日偽軍之間的矛盾。“紅黑點”引起了日偽之間、偽軍與偽軍之間的相互猜忌、互不信任和提防戒備。

(三)打擊了日軍和偽軍力量。“紅黑點”運動的推行,不僅對偽軍造成了威懾,還打擊了大批死心塌地的漢奸、特務和叛變分子。冀中某偽軍據點中隊長丁化成作惡多端,盡管八路軍對他一再進行教育警告,但他仍大肆搜捕八路軍官兵,并捕殺村干部和抗日骨干,為害鄉鄰,群眾怨聲載道。冀中軍區第九分區武工隊,在某一集市上將丁化成擊斃,并當眾宣布其罪行。在革命兩面派村莊的建設中,為了保證全村一致,著力肅清公開及人盡皆知的漢奸。不少敵占區村莊里的偽新民學會、自衛團、大鄉保甲政權等各種偽組織名存實亡,取而代之的是建立了帶有抗日性質的安鄉團或游擊小組。在組織群眾開展合法斗爭中,敵占區廣大群眾通過請愿、游行、賴捐等行動,給敵軍的行動和計劃造成阻礙,消耗了敵軍的物資。1943年,山東軍區動員敵占區群眾向日軍控告偽第19師危害地方群眾。日軍為了鞏固自身統治,減少民眾反抗,對該部偽軍進行了嚴厲的處罰,要求該部偽軍繳出全部機槍,并將為非作歹的偽軍交出加以嚴辦。當偽組織下鄉收糧時,人民采取了請愿哭訴、將桌椅板凳搬出抵繳糧食等辦法,使收糧者只好空手回去。在偽屬工作中,冀南某縣偽警備隊500 余人,經過與偽屬訂立協約而達到瓦解者就達200余人。這些做法都壯大了抗日力量,打擊和消耗了敵軍力量。

(四)激發了敵占區群眾的抗戰熱情。群眾性政治攻勢爭取了大批敵占區群眾參與到對敵斗爭中來。一些群眾主動找到武裝工作隊和八路軍,表示愿意協助和接洽工作。1942 年,八路軍第129 師政治部在太行區“七七”政治攻勢總結報告中指出,政治攻勢把兩年勝利的宣傳更進一步普遍深植在廣大淪陷區人們的心中,給被敵寇多年奴役壓榨的人們以無限的鼓舞與振奮,某村就有30 多個青年要求集體參加抗日,以免抗戰成功后自己村尚無抗戰人員的恥辱,農民已考慮到戰后公路所占土地是否歸還他們原主的問題,商人詢問抗戰勝利后運貨是否還用汽車,知識分子則到處有熱烈要求工作者。很多敵占區群眾自動不參加日偽組織的“治安維持會”,主動幫助武工隊散發傳單,報告敵軍消息,積極向八路軍繳公糧,幫助破路、運糧食、破壞電話線和電線等,自發地以各種形式同日偽軍展開斗爭。政治攻勢充分調動了敵占區群眾的抗戰熱情,壯大了抗戰力量。

猜你喜歡
群眾
云治理”要貼近群眾
今日農業(2021年7期)2021-11-27 13:44:48
始終和群眾融為一體
當代陜西(2021年6期)2021-07-22 06:48:48
多讓群眾咧嘴笑
當代陜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堅持艱苦奮斗,密切聯系群眾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設(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人大建設(2018年1期)2018-04-18 11:29:59
決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
人大建設(2017年3期)2017-07-21 11:01:18
進化了的吃瓜群眾
暢通“最后一公里” 解決群眾出行難
學習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5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免费高清a毛片| 日韩天堂视频|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视频网站| 青草91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尤物在线播放| 日韩少妇激情一区二区|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囯产区|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性喷潮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青青热久麻豆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成人国产小视频|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97国产在线视频| 日本三区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亚洲一区免费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成人免费| 91人妻在线视频| 青青草一区|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欧美区一区|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狼友视频国产精品首页|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 中国精品自拍|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色欲国产一区二区日韩欧美| 8090成人午夜精品| 欧美一级在线| 午夜不卡视频| 色婷婷视频在线| 精品五夜婷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女人18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日韩在线视频|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日本国产精品| 国产美女91呻吟求|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网站地址| 成人亚洲国产| 亚洲中文字幕23页在线| 91网红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男人资源站|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网站 | 日韩AV无码一区|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2| 欧美国产三级| 久久免费看片| 久一在线视频|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jizz在线免费播放|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