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王迪
重返職場的新手媽媽雷蕾,最近遇到了一個令她頭疼的難題:如何兼顧家庭和工作?雷蕾的女兒今年剛滿2歲,家里長輩身體又不太好,她和丈夫面臨著小孩沒人帶,老人也需要照護等問題。
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的研發人員,雷蕾需要將大量精力投入工作;而作為媽媽、閨女、兒媳、妻子,她又不得不承擔大量家庭瑣碎。更為緊迫的現實是,一年之后,孩子就要上幼兒園了,誰接誰送,又是一大難題。
雷蕾的境遇—養老帶小,是當今多數中青年身上正背負的重擔。
當下,我國老齡化程度在不斷加劇,60歲以上老年人基數大、增速快;與此同時,青壯年一代又面臨養育下一代的重任,育兒成本不斷攀升。護老育幼,兩相疊加,讓青壯年一代承擔了比以往更多更大的責任和壓力。
“雷蕾們”的煩惱,引起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一老一幼”,牽動億萬家庭。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城鄉社區時反復強調:“對老年人的服務要跟上”,“對孩子們的養育和培養等工作要加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養老育幼事業,納入黨和政府重要工作規劃,作為重要民生保障,提供兜底普惠服務。經過10年努力,我國已經建成了養老育幼制度及服務體系,“一老一幼”服務能力水平逐年提高。
記者走訪各地欣喜地看到,一項項養老托育政策在城鄉社區落地。養老育幼服務從無到有,從有到好,由單一到多元,由局部到全覆蓋,養老育幼服務正開始邁向均衡全域發展,由兜底普惠走向高質量。幸福晚年、快樂童年,正寫在街頭巷尾那張張笑臉上。
隨著“一老一幼”這張民生保障網不斷織密、織牢,壓在“新手爸媽”“成年孩子”肩頭的人生重擔,也將逐步卸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