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鈴翎 戴 昕
(徐州工程學院金融學院 江蘇徐州 221000)
近年來,連云港市的產業融合不斷發展,2020年實現三次產業生產總值3277.07億元,與上年相比增長了3.0%。連云港市始終堅持在發展鄉村振興的基礎上把發展優勢特色產業放在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主攻地位,已建成的市級以上“一村一品”特色專業村達183個,特色農產品產業融合正以持續向好的態勢向前發展。與此同時,連云港市的農產品加工產業也在穩步提升,僅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便已達341家。同時,在第三產業方面,連云港市也在不斷創建全市星級農旅融合精品景點,據統計,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休閑旅游農業園區景點年綜合經營收入45.78億元,帶動農戶數4.81萬戶。可見連云港市農村新興產業正在蓬勃發展,成效顯著,極大地促進了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打開新局面。
公共財政支出中,農林水方面在2020年投入了近52.33億元,較2011年增長了46.69%,可見連云港市非常重視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情況。同時,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涉農信貸投入也在不斷增加。2019年末全市涉農貸款余額1149.64億元,與年初相比增加了191.82億元,可見連云港市的涉農信貸服務也在不斷優化發展。近年來,在涉農保險方面連云港市的保險費用呈不斷增加趨勢,但總體上,連云港市農業保費收入數額相對來說還是較少,保險廣度和深度也偏低。
為進一步定量分析金融對連云港市農村三次產業融合的影響程度,本文選取變量指標(見表1)來構建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反映農村三次產業融合中金融對其的影響程度。考慮到目前證券機構對連云港市農村產業融合的實際作用極小,故本文實證分析時暫不將直接融資納入指標考慮。
表1 金融支持農村產業融合指標
本文采用SPSS軟件,選取2011-2020年的年度樣本數據進行研究,所涉及數據來源包括《連云港市統計年鑒》《中國金融年鑒》。在農村三次產業融合度的計算方面,本文在查閱相關資料的基礎上,采取赫芬達爾指數法對連云港市三次產業的產業融合度進行測評。
以Yi代表連云港市對某一產業的投資額,Y代表連云港市對一二三產業的投資總額,HHI則表示該產業在連云港市內的產業融合度,以YH表示,其基本測算方法如下:
1.模型構建。根據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并結合本文研究目的,建立回歸模型如下:
該式反映農村金融財力、物力和人力支持對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影響,具體而言:當財政中農林水支出占比提高1%時,農村產業發展融合度將增加β1%;當農林牧漁業貸款額提高1%時,農村產業發展融合度將增加β2%;當年末金融機構貸款余額提高1%時,農村產業發展融合度將增加β3%;當金融業增加值提高1%時,農村產業發展融合度將增加β4%;當金融從業人員提高1%時,農村產業發展融合度將增加β5%。
2.實證過程。運用SPSS軟件對樣本數據進行實證檢驗,得到的回歸方程如下:
在對上式進行分析前,本文先運用自變量共線性檢驗和殘差正太性檢驗來對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默認的最小二乘假定進行驗證,因為只有當回歸方程符合相關假定時,該方程估計值才有效,否則分析無效。
多重共線性檢驗。本文在此以VIF的大小來判斷是否存在多重共線性,一般認為VIF的值超過10時,存在多重共線性,具體如表2所示。各個自變量的VIF值都顯示在10以下,可見各個變量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故檢驗通過。
表2 共線性檢驗
殘差檢驗P-P圖。在多元線性回歸中,需要觀察模型的殘差是否很好地服從正態分布,有無明顯偏離正態性的假設,繪制出的正態P-P圖如圖1所示。標準化殘差呈散點在直線周圍,大致呈線性排布,由此可判斷一二三產業融合度的標準化殘差呈正態分布,可見檢驗通過。
根據所建立的多元回歸線性模型,綜合上述檢驗通過,可知該方程估計值有效,利用SPSS得到相關系數,如表3所示。通過以上檢驗可知,模型有效。從表3回歸結果可知,R2=0.991,說明金融支持指標可以反映農村產業發展融合99.1%的信息,模型擬合度非常好。自變量x1,x2,x3,… ,x5對應的t統計量的P值均小于0.05,可見在95%的置信區間內,五個自變量對因變量具有顯著的影響,即金融支持顯著影響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表3 回歸系數
1.在各個積極影響中,金融財力方面的影響相對最大。每提高1%金融業增加值和從業人員時,農村產業發展融合度便相應的增加1.225%和0.547%。可見,隨著金融服務體系的日臻完善,金融機構涉農貸款穩步增長,股票、基金等直接融資和農業保險取得長足發展,金融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基礎條件不斷發展壯大,極大的促進了農村產業融合的發展。
2.每提高1%農林牧漁業貸款額和年末金融機構貸款時,農村產業發展融合度將分別增加-0.211%和-0.558%。可見,農林牧漁業貸款額和年末金融機構貸款對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促進作用尚不顯著,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這可能是因為目前農戶能貸款的額度有限,這種情況下,農戶會優先將這筆貸款用于滿足自身生活需求,如建房、就醫、就學等,多余的再用于農業經營。因此,目前農林牧漁業貸款和年末金融機構貸款增加對連云港市農村產業融合的所能發揮的積極作用較小。
3.連云港市的農林水支出占財政支出之比對產業結構升級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作用非常微弱。根據本文實證結果,每提高1%農林水支出占財政支出之比時,農村產業發展融合度僅增加0.138%,可見其與農村產業融合之間屬于正相關發展關系,但是其對農村產業融合升級的推動作用比較有限。主要原因是目前的財政支農資金中直接投入于農業生產的資金占比較小,故對推進農村產業融合所起的作用也不能立竿見影。
完善金融服務體系。針對目前連云港市金融服務體系尚不完善的問題,連云港市政府應先通過金融機構全面摸清農村產業融資的金融需求,通過各種方式,如創新金融產品,完善綜合擔保、信用評價、風險防控等機制,促進現有的金融服務體系進一步優化。如中國銀行創新金融產品,結合農戶實際情況,人性化地推出以房產、大棚、圈舍等作為抵押品的系列貸款產品,拓展了金融業務,極大的推動了金融產業的發展,有利于促進農村產業融合的發展。
創新農村信用社貸款品種。針對目前連云港市農業貸款用于農業經營性貸款較少的問題,連云港市可以從創新農村信用社貸款品種入手,逐步改變農村金融融資途徑狹窄、金融服務品種單調的不利局勢。以蘇州為例,蘇州銀行積極開發農村貸款品種,開發的涉農信貸產品主要分為三農個人業務(產品包括樂農貸、漁農貸、互農貸、富農貸、助農貸)和三農公司服務業務(產品包括觀光貸、村貸通、農發通、興農通)。這些信貸業務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放寬貸款額度管理,加大了對農民住房貸款的支持力度,促進農村村莊整體規劃建設,有利于增強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建設的自身造血功能。
優化涉農財政支出策略。針對連云港市財政支出對農村產業融合作用微弱的問題,一方面,連云港市可以加大財政扶持力度,調動金融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性;另一方面,連云港市政府也應適當干預,主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入,增強農村經濟發展后勁。可以借鑒日本和臺灣地區等優秀經驗,成立由政府主管的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基金或風險補償基金,通過一定的激勵手段,加大金融機構對市場的參與度,引導金融機構支持發展潛力較強或帶動性較強的農村產業。
完善農業保險。針對目前由于農業保險理賠程序較復雜和農業風險分散機制較為缺乏等因素,導致農業保險滯后于農村經濟發展的現狀,連云港市應積極完善農業保險,提高金融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安全性。以舟山銀行保險業為例,其積極推廣漁工險、農房險、政策性農險等惠民險種,提高漁農民風險抵御能力,極大的促進了當地農村金融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