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小禾的故事,我不覺得是全然的“勝利”,因為跟蹤者只是注銷了賬號而已,并沒有受到任何的懲罰。在法律還沒有那么健全的情況下,加上不是所有人都有正常的三觀,大家在網上還是要謹慎為主,尤其是微博,涉及個人信息的一定不要“公開”,選擇為“好友圈”可見。
—g(讀微信公眾號文章《她決定,反擊》)
30歲之前,常常會想象自己30歲的樣子,是在職場叱咤風云,還是穿著單身貴族的戰甲自由行走?真的30歲了,為了老公跟小孩不得已放棄曾經打下的天地,守著小家。說遺憾嗎?當然。說后悔嗎?也不會。30歲,雖然不年輕,很多事情也不能重來了,但是,為了我的女兒,更要努力啊,有了家人的支持,一定會更好的。
—煙花當當當(讀微信公眾號文章《30歲的女人最可愛》)
我就是景德鎮陶瓷大學畢業的,畢業后沒有留在景德鎮,卻也是留在了一個跟陶大緊密相連的地方—佛山。在佛山陶瓷是頂流,陶大又是陶瓷的頂流。景德鎮是一個很容易讓人喜歡的地方,主要是因為“藝術”兩個字,容得下富貴,也容得下貧窮,有很多共性,也可以千差萬別,沒有人用統一的標準來衡量你。
—珊珊(讀微信公眾號文章《3萬年輕人,漂在景德鎮》)
奶奶去年以91歲的高壽離開了我們。晚期胰腺癌,卻撐了一年多見證了我的婚禮。雖然奶奶走的時候我還是哭得不能自已,但后來想到奶奶身患惡疾卻在名醫的調理下幾乎沒有痛苦地熬了一年多,并且在睡夢中離開的時候,又覺得奶奶是幸運的。
—小小小y(讀微信公眾號文章《“不要再搶救,讓我有尊嚴地死”》)
作為這幾年經常跑醫院的人,我看過太多因為各種繁瑣的流程而感到無奈無力的病人和家屬了:看病流程都差不多,但是檢查地點有些找起來很不方便,會跑冤枉路,還有就是注意事項,門診醫生看幾十號病人,沒法做到一個病人十分鐘叮囑注意事項,所以會用很快的語速,病人問兩遍就不好意思再問了,會選擇自己回家琢磨醫囑,但是非專業的可能看不懂,就會出現用藥不到位的狀況……感覺陪診員這個職業真的可以好好發展,去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蒙蒙(讀微信公眾號文章《時薪200,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