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文


今年是“里斯本丸”事件80周年。里斯本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一艘日軍貨船的名字,1942年,這艘船在執行運送英軍戰俘的任務時在中國東海水域沉沒,近半戰俘遇難,但也有數百名戰俘在中國漁民的救助下幸免于難。多年來,中英雙方都未忘記里斯本丸事件及其殉難者,沒有忘記這段中英人民攜手反抗法西斯的共同歷史。
英國戰俘被關押貨倉
1941年底,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被日軍侵占o1942年9月270,里斯本丸載著1816名英軍戰俘駛離香港,按照日軍的計劃他們將途經上海和濟州島,前往日本的戰俘營充當廉價勞動力。船上還裝載著日軍從香港劫掠的大批食物、布匹和軍用物資。戰俘被分別關押在船底的前中后3個貨艙中,環境昏暗擁擠、空氣污濁不堪。大概是因為擔心其虐待戰俘以及借押送戰俘的船只運兵并運輸戰略物資的行徑敗露,遭受國際譴責,日軍并未按照國際慣例在里斯本丸懸掛任何表明戰俘船只的旗幟。而當時,太平洋戰爭已經打響,在珍珠港遭到重創的美軍太平洋艦隊暫落下風。美軍的潛艇經常在太平洋西岸日軍控制區域采取游擊戰術,計劃出其不意地襲擊日軍船只,以破壞其運輸航線。
10月1日凌晨,沿著中國海岸線北上航行的里斯本丸抵達舟山群島的東極島海域。而日軍不知道此時這片海域正有一艘美國潛艇——鱗魚號在巡邏。凌晨4時,色盧魚號發現了里斯本丸后悄然接近并一路追蹤。在鱗魚號看來,安裝了火炮且未懸掛戰俘船只標識的里斯本丸,就是一艘普通日軍運兵船,是合法的打擊目標。早上7時左右,始魚號向里斯本丸發射了3枚魚雷,并未擊中目標。待接近后,潛艇又發射3枚魚雷,其中一枚魚雷命中里斯本丸的船尾。一聲巨響,后,被擊中的里斯本丸停止前進,船尾開始進水并有下沉之勢。當天下午,一艘日本軍艦趕來,將船上大約800名日軍士兵接走,同時帶走了船上大多數救生艇。
英軍戰俘一開始以為日本人也會營救他們。但日軍卻打算讓這些戰俘隨船葬身海底,然后將賬算在美國人頭上。所以,日本人非但沒打開貨艙門救人,反而將壓艙板釘死還蓋上打濕的帆布,船艙內污濁的空氣更加令人難以呼吸。隨著船身慢慢斜,船底部的貨艙開始不斷進水。此時,英軍戰俘在軍官的指揮下一邊輪流排水自救,一邊嘗試打開艙門沖上甲板。但拼盡全力打開貨艙門的英國人卻遭到留守的日軍士兵開槍射擊。
近200漁民參與救人
失去動力的里斯本丸隨波逐流,漂到離青浜島不足5公里的海位。10月2日早上8時多,船上所剩的日軍和船員也撤離了。前艙和中艙的戰俘最后終于艱難地打開壓艙板,爬上了甲板。但進水嚴重的后艙,戰俘最終沒能打開壓艙板,全部遇難。陸續沖上甲板的戰俘又遭到附近日本軍艦的射擊,許多人跳入海水中向岸邊游,日軍又用機槍掃射,不少人葬身大海。
危急時刻,中國的漁民和漁船成了英軍戰俘的救星。據英國軍方記載,最先是英軍戰俘中的豪厄爾中尉被附近的申國漁民救起。此前,中國漁民在近海打撈從沉船中漂出的布·匹等物資。但至此,中國漁民才知道海上沉船游泳逃生的那些人不是日本人。隨即,中國漁民決定救人,近200名漁民駕著46艘漁船加入,而這幾乎是青浜島能夠出海的全部漁民。一名英軍幸存者回憶稱,日軍的本意應該是在船沉時淹死或殺掉全部戰俘,將責任推到美國人身上,但后來日軍看到中國人在海上救了許多戰俘后,明白這一計劃行不通,于是就改變策略,救起了剩余的戰俘。
由于當時場面混亂,各方的統計數據也略有偏差。據英國方面記載,有843人在里斯本丸事件中喪生,他們或是被淹死的,或是斃命于日軍的槍下。這個數字遠高于英軍在數月前的香港戰役中死亡的107人。里斯本丸幸存者有973人,其中被青浜島的漁民救起的就有384人。據中國漁民回憶,有個會中文的英國戰俘寫下“香港英國人”五個漢字后,漁民們才知道了所救人員的身份。淳樸的漁民們對落難者熱心救助,拿出自家本就不富余的糧食和衣服給他們。但日軍在10月3日就開始上島搜查,抓走了381名英軍戰俘。只有3名戰俘因為被漁民藏在山洞里,躲過了搜查。后來,這3名英軍在中國人的幫助下輾轉逃到重慶,里斯本丸事件的真相才得以大白于矢下。
中英兩國修紀念碑
據英方記載,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后,活著回到英國的里斯本丸事件幸存者只有748人。兩國都未忘記這段共同抗擊日本法西斯的慘痛而感人的歷史。1948年,英國政府撥出一筆專款贈送給中國漁民,以感謝他們的英勇救助。1949年,英國人還向漁民們贈送了一艘機動漁船。近些年,每年都有英國戰俘及其后人來到島上看望漁民,祭奠逝去的戰友和親人。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陸續就有一些戰俘的回憶錄以及紀實作品出版,紀念里斯本丸事件。其中以香港大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英國學者托尼?班納姆的著作《里斯本丸的沉沒:英國被遺忘的戰時悲劇》影響力最大。2002年,中國為紀念里斯本丸事件60周年,發行紀念郵票一套。2020年,中國拍攝的紀錄片《亞太戰爭罪行審判》中,對里斯本丸事件也有詳細的記述,該片在英國播出時引起較大反響。當時,事件的親歷者已全都過世了,一名當年戰俘的后人特意趕到倫敦參加了影片的首映式。
中英兩國各自修建了里斯本丸事件紀念碑和紀念館,銘記這段歷史。英國還創立了慈善基金,設立了專門的里斯本丸事件紀念網站。網站的首頁,一首莎士比亞的詩歌《暴風雨》赫然入目,這是一段海之精靈阿里爾的歌:五尋深處埋葬著你的父親(編者注:尋是航海用的深度單位),他的骸骨已經化作珊瑚,他的眼睛已經化作耀眼的珍珠……▲
環球時報20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