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鑫
(甘肅省武威腫瘤醫院,甘肅 武威 733000)
對骨外科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時,需要注意對患者的風險管理,全面了解進行護理工作時可能會發生的風險,從而保證骨外科患者能達到預期當中的治療效果。并在進行護理工作的過程當中,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治療過程當中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疾病等各種因素進行重點管理,采取科學的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減少骨外科患者在進行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有針對性制定解決措施,從而提高骨外科護理工作的質量[1-3]。本次研究將對風險管理對臨床骨外科護理工作形成的影響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武威腫瘤醫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90例骨外科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5例患者。對照組中男性24位,女性21位;年齡20~66歲,平均年齡為(43.98±4.65)歲;觀察組中男性26位,女性19位;年齡19~67歲,平均年齡為(44.26±4.22)歲。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并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可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審批。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模式,對患者實施生活護理、藥物護理、飲食護理及出院指導,定時巡查病房,且對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記錄。
觀察組予以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應用管理風險,具體措施為:(1)成立護理小組,對相關成員進行培訓以及考核,改變護理人員的消極態度,樹立危機意識,及時灌輸管理理念,提高護理質量;(2)對患者護理前后存在的風險進行系統性識別和歸類,并分析護理風險事故發生的原因;(3)明確各個護理人員的崗位職業,從“要我管”養成“我要管”的風氣;(4)在每個科室區合適的位置設置溫馨提示標語,例洗手間門外、樓道拐角處等位置張貼“小心地滑”的標志,減少意外事件的發生,提高患者和家屬的安全意識;(5)對于有行為障礙的患者,應及時進行輔助,對患者的更衣、洗漱、吃飯等生活行為進行干預[4-5];(6)對患者的需求進行及時反饋,對有溝通障礙的患者,護理人員應適當予以鼓勵指導,讓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溫暖,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讓患者保持舒暢、愉悅的心情;(7)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急躁不安、焦慮等負面情緒,需要護理人員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消除患者負面情緒;(8)建立不定時調查護理滿意度回訪制度,以護理人員對患者的服務態度、生活指導及醫療器械操作熟練度等作為考核的依據,加強常規質量檢查力度項目,例:消毒隔離、護理文書書寫及基礎護理等。采取動態病區管理模式,及時有效處理各種問題[6-8]。
采用《SAS評分表》評估患者干預前后的心理焦慮情緒,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焦慮情緒越嚴重。
采用《SDS評分表》評估患者干預前后的抑郁情緒,分值越高代表患者抑郁情緒越嚴重。
采用自擬調查問卷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
實驗數據均由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使用n(%)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使用()表示,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經過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組間差異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明顯高于觀察組患者,組間差異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結果對比()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結果對比()
觀察組的風險事件發生率為2.22%,共計發生1例風險事件,對照組的風險事件發生率為15.56%,共計7例風險事件發生,觀察組的風險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t=5.516,P<0.05)。觀察組未發生糾紛事件,對照組發生4例糾紛事件,觀察組糾紛發生情況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之間有明顯差異(t=4.186,P<0.05)。
骨外科疾病患者在進行治療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一系列并發癥,患者一旦發生并發癥,那么就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治療效果。所以,在進行骨外科護理工作的過程當中,護理人員需要針對骨外科患者進行風險管理,提前針對護理意外發生事件制定防護性應急預案,加強對護理階段存在風險的控制,同時將管理手段進行完善創新[9-10]。護理工作是由護士長、護理人員以及負責人共同完成,在臨床骨外科的護理工作當中融入風險管理,可以在救治、分配以及護理操作等環節得到充分的體現,使得護理服務質量能夠從根本上得到提升,有效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減少并發癥發生,讓骨外科患者得到更加優質安全的護理服務。
在護理工作當中存在護理風險的概率較高,所以容易發生各種風險事件以及糾紛情況,導致骨外科患者不滿意護理人員的服務。針對于這種情況,應該提高風險管理的力度,應該進行制定防護性護理干預措施,盡量避免發生護理風險,定期組織醫護人員進行學習培訓,加強對醫護人員專業技能的審核,提高風險意識,使風險防護能力得到提升,對于操作流程有更加全面的了解,熟練掌握操作流程[11]。風險管理包括病人入院時間以及治療周期等各個環節,詳細了解患者狀況,與患者家屬積極溝通,全面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況以及患者是否有不適癥狀出現,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使患者與醫護人員之間建立良好的管理,保障護理質量。
根據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7.78%顯著優于對照組82.22%的護理滿意度(P<0.05);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5.34±2.06)、焦慮評分為(34.28±4.23)分、抑郁評分為(33.14±4.26)分,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20.18±5.26)、焦慮評分為(58.94±4.26)分、抑郁評分為(57.31±5.13)分,觀察組的各項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風險事件發生率為2.22%,共計發生1例風險事件,對照組的風險事件發生率為15.56%,共計7例風險事件發生,觀察組的風險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未發生糾紛事件,對照組發生4例糾紛事件,觀察組糾紛發生情況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之間有明顯差異(P<0.05)
綜上所述,風險管理可以直接影響到骨外科護理工作的工作質量,將風險管理應用到骨外科護理工作當中,能夠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人員的滿意度,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提高護理工作的工作質量,促進了患者的康復速度,值得在臨床中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