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星,金 焰,辛 娟,向婉婉,朱思靜,洪 蘋,孫 敏,涂曉雯,楊文方
(1.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陜西 西安 710061;2.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1;3.陜西新航公共衛生研究中心,陜西 西安 710061;4.中國計劃生育協會,北京 100035;5.陜西省計劃生育協會,陜西 西安710002;6.上海市生物醫藥技術研究院,上海 200237)
青少年的健康為整個生命過程奠定了健康基礎,并可能影響下一代的健康生活開端[1]。生殖健康狀況一直是一個非常令人關切的領域,關系到青少年群體的健康,關系到人口健康水平及社會人口的素質。但由于這些問題的敏感性,導致提供的生殖健康信息不足;又因受新觀念及大眾傳媒的影響,性觀念逐漸開放,非意愿妊娠、人工流產、性傳播疾病發生率不斷上升,不安全性行為成為青少年面臨的重要危險因素。《“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要求以青少年、育齡婦女及流動人群為重點,開展性道德、性健康和性安全宣傳教育和干預,加強對性傳播高危行為人群的綜合干預,減少意外妊娠和性相關疾病的傳播[2]。本研究旨在調查在校學生生殖健康知識、態度、行為(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KAP)現況及其影響因素,為進一步促進青少年生殖健康提供科學依據。
2021年4月至7月,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選擇陜西省安康、商洛、寶雞隴縣的三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在校女生作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最終選取14~24歲的4 311名學生,在經過知情同意后,進行詳細的問卷調查。共獲得有效問卷4 311份,問卷有效率為100%。
本調查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對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及生殖健康知識、態度、行為情況進行調查。在取得三所學校的同意及充分配合后,選擇學生上課時間,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對學生的自填式匿名問卷調查,本調查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由學生獨立完成,線上提交。
問卷內容主要包括①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年齡、年級、吸煙、飲酒及家庭基本情況等;②生殖健康知識問卷:基本生理常識、性傳播疾病知識、避孕知識,回答正確得1分,回答錯誤或不知道得0分;③態度問卷:對于學生戀愛及性行為等的看法,根據李克特量表法(Likert scale)進行分數統計;④行為問卷:根據性相關行為發生與否予以賦分,無相關行為得1分,而有相關行為則得0分。將原始分數整理后轉化為百分制得分,轉化方法為各問卷實際總得分/各問卷總分×100。得分根據80%分界點,將研究對象的知識、態度、行為分為“好”或“差”[3]。即將知識得分≥80%定義為高認知,<80%定義為低認知;態度得分≥80%定義為積極態度,<80%定義為消極態度;行為得分≥80%定義為良好行為,<80%定義為不良行為。
采用R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頻數(百分數)[n(%)]表示。以KAP水平的“好”和“差”用作結果變量,以吸煙、飲酒等因素作為自變量(變量賦值情況見表1),采用單因素分析方法篩選可能的影響因素。進一步將單因素分析中的顯著性因素及既往研究中的相關變量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研究變量的賦值
研究對象生殖健康知識、態度、行為百分制得分分別為(53.97±22.55)分、(85.37±12.35)分、(84.76±24.57)分。僅有0.39%的學生可以全部正確回答所有的生殖健康知識問題,所有問題回答均不正確的學生有102人(2.37%);在態度方面,對性行為持較為寬容態度的有1 736人(40.27%);有過性相關行為的有1 417人(32.87%),研究對象基本狀況見表2。

表2 研究對象的基本特征[n(%)]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手機娛樂時間較長者,生殖健康知識的認知水平更高,對待生殖健康相關的態度更寬容,發生性相關行為風險更高(P<0.05))見表3。

表3 影響生殖健康知識、態度、行為得分的單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顯示,手機娛樂時間較長者(≥1h/d)是影響生殖健康認知水平的保護因素(OR值分別為0.370、0.454、0.345、0.298、0.281,P<0.05);吸煙、飲酒及手機娛樂時間≥5h/d是影響生殖健康態度的危險因素(OR值分別為2.046、1.962、1.510,P<0.05);吸煙、飲酒及手機娛樂時間≥3h/d是發生性相關行為的危險因素(OR值分別為2.216、2.053、1.816、2.213、2.312,P<0.05),見表4。

表4 影響生殖健康知識、態度、行為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本研究顯示,在校女生的生殖健康知識知曉率較低,與趙斌等[4]的結果類似。本研究的性行為自我報告率為2.80%,與聶研等[5]的研究結果較為一致,低于南京的一項性行為調查結果(8.96%)[6],這可能是研究對象出于對個人隱私的保護,存在刻意隱瞞性行為發生的情況。當前研究對象在生殖健康知識掌握方面不夠全面、了解的信息欠準確,態度方面較為寬容,提示目前學生對生殖健康相關知識的需求。生殖健康教育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學校及相關機構有責任也有能力發揮對學生生殖健康教育主陣地的作用,真正讓學生受益,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研究發現相比于不吸煙人群,吸煙人群中對于生殖健康相關態度較為寬容,發生性相關行為的風險也較高,這與張成選等[7]的研究結果相一致。本研究顯示飲酒人群中對于生殖健康相關態度較為寬容,發生性相關行為風險也高于不飲酒人群。一項英國學生酗酒的研究顯示,在酒精影響下更容易誘發性行為的發生[8]。另有研究結果顯示,飲酒是發生性相關行為的危險因素[9-10],與我們的研究結果一致。這可能是由于飲酒會干擾判斷,繼而增加性行為發生的風險。酒后通常容易在不采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進行性行為,可能會導致意外妊娠、性傳播疾病感染等不良結果的發生,對其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傷害。因此,提示我們應該對吸煙飲酒人群加以重視,采取健康知識宣教等積極措施,切實預防不良行為帶來的近遠期危害。
本研究顯示,與每天手機娛樂時間<1h的人群相比,手機娛樂時間更長者(≥1h),其對于生殖健康知識的認知水平較高,而≥3小時,性相關行為發生風險增高,≥4小時,態度變得更為寬容。互聯網的匿名性、便捷性及低成本性,使其成為一種簡單的提供信息的方式。互聯網為年輕人提供了眾多便利,特別是通過互聯網尋找生殖健康相關知識,有助于避免親自咨詢時的尷尬[11]。互聯網是促進青少年了解健康知識及解決健康相關問題的重要工具。然而值得警惕的是,互聯網提供了大量信息,卻沒有提供篩選準確信息的方法。因此,對待生殖健康相關態度可能會受這些不準確信息的影響。研究顯示多數學生使用互聯網尋找性伴侶[12]。智能手機的普遍使用使年輕人可以花更多時間在私下建立社會關系,包括性關系。這可能是導致使用手機時間較長人群發生性相關行為風險增加的原因。因此,有必要控制青少年使用手機娛樂時間,充分發揮網絡在傳播健康信息中的積極作用,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此外,應教育青少年正確辨別網絡健康信息,鼓勵其通過官方網站獲取健康信息資源。
綜上所述,生殖健康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薄弱環節,現狀不容樂觀。基于“生殖健康格局下研究綜合內動力精準供給”及“中等職業學校女性生殖健康現狀調查”項目的支持,本研究進行探索并得出了影響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識、態度、行為的可能影響因素。基于此結論,建議通過糾正學生的吸煙、飲酒行為,適當限制每日手機娛樂時間,學校、家庭及相關衛生機構共同協作,為學生提供有效、有針對性的生殖健康教育,以真正提高青少年的知識儲備及自我保護能力,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