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的疫情沖擊,讓人們對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運行,有了刻骨銘心的感觸。當我們已置身“鏈時代”后,從生產到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與產業鏈供應鏈的每個環節息息相關。平穩運行時感受不到,但在緊急時刻下的任何一個斷鏈,都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感受到“鏈時代”的強大影響力。
由“鉛水”,再說起華君武的《誤人青春》,畫中的那些“蒼老”的聽眾,“并沒有真正的成為老人”,僅是感覺上的似老非老。對這似老非老,華君武別出心裁,且看右下角的老太太,長辮子上系著彩帶蝴蝶結,就是這個蝴蝶結,老太太一下子顯露出了小姑娘的身影。“蝴蝶結”與“鉛水”可謂異曲同工。
如果進一步聚焦到制造業來看,在“鏈時代”需要特別關注四個效應。
首先是“鏈群效應”。產業發展與招商引資的無數事實證明,“獨木不成林”,沒有配套的單個企業長不大,圍繞“鏈主+配套”做文章已成為普遍共識,也是產業鏈壯大的秘笈。在合肥,從2008年開始,新型平板顯示產業集聚了京東方、維信諾、康寧等上下游企業200多家,實現“從砂子到整機”的完整產業鏈布局,2021年的面板產能約占全球10%,成為國內面板產能最大、產業鏈最完善、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產業集群之一。
放眼經濟發達地區,從浙江柳市到廣東順德,從福建晉江到江蘇盛澤,從浙江永康到山東壽光,凡是主導產業鏈集群效應明顯的地區,都是經濟實力強、抗風險韌性足的地方。
所謂“詩書畫印”。在考古學、書法、篆刻、書法理論上頗有建樹之后,學者賴非退而不休,意圖嘗試出一種新的藝術形象。
由此可見,白色家電—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新材料,是一個層層推動的進程。
在這個進程中,第三個要關注的就是“平臺效應”。產業集群升級需要一個平臺,在萬物互聯的時代,工業互聯網就是制造業升級的堅強平臺。合肥智能語音產業經過20年打造,入選國家首批先進制造業集群,在“中國聲谷”,入園企業達1400多家,2021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在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上,入駐服務商2.7萬多家,服務企業5.8萬余家,在2021年的“1024開發者節”上,全球有1200萬人在線,將先進制造業的平臺力量展現得淋漓盡致。如今,在全國各地,圍繞制造業的各種平臺,競相迸發。
深入產業鏈運行機理會發現,第二個要特別關注的是“融通效應”。當一個主導產業鏈壯大后,必然會聯動周邊的多個產業鏈實現相互促進、共贏發展。在合肥,破解“缺芯少屏”的努力,就是產業鏈共融共進的過程。
合肥從白色家電起步,新型顯示產業集群破解了“少屏”的制約。隨著數字化新技術崛起,“缺芯”問題又日益突出,于是合肥發力集成電路產業,十年時間集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400多家,形成從設計、制造、封裝和測試,到材料、裝備、創新研發平臺和人才培養等較完整產業鏈條,獲批國家首批集成電路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隨著芯片技術的迭代,對新材料又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徽順勢而上,明確將新材料列入十大新興產業。
綜上所述,妊高癥合并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臨床中需要接受良好的護理服務,為患者提供系統的,全面的護理干預措施,有助于患者的恢復,降低出血的幾率,提升產婦的產后生活質量,因此臨床中應該進行推廣使用。
最后,一定要重視資本的力量,發揮“撬動效應”。多層次資本市場是制造業起飛的翅膀:從企業上市到產業基金,從私募融資到國有資本出手,資本的力量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推進器,蘇州、寧波、無錫如此,合肥也是如此,資本市場的“江陰板塊”,就是最好證明。
2022年2月,在安徽創新館,掛出了一張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圖譜,清晰地標注出一輛新能源網聯汽車的400多個關聯企業。汽車產業是產業鏈帶動最長的產業,這張圖譜涵蓋了鏈群、融通、平臺等制造業發展中的主要效應。再加上資本的撬動,產生的必將是爆發式增長。
新能源汽車產業如此,十大新興產業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