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羚,謝海洋
(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檢驗院,江蘇南京 210000)
食品安全關系著人們的身體健康。我國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能夠有效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法律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經歷2015年、2018年、2021年修訂,最終完善了食品生產、加工、銷售和服務等多個環節。在機構方面,國務院成立食品安全委員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本級市場監督管理局、農業行政部門進行食品安全管理。
如何保障人們能吃得放心、健康是當前政府急需解決的問題。羅云波等[1]對中國食品保障體系進行研究,指出當前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可從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食品安全標準、監管體系完善、轉基因食品監管、網購食品監管和新資源食品的管理等入手。魏海麗[2]針對農村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系進行研究,指出當前農村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機制有提升食品行業的自律能力、構建農村食品產銷方信用評價體系、提高農村村民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意識、加強執法部門監督力度和構建監管信息平臺。譚業[3]針對當前旅游業食品安全監管存在的諸多問題,提出采用全方位監管、對法律法規進行完善以及食品安全教育普及。牛雨[4]針對當前食品安全問題,提出采用大數據與智能技術進行網購食品安全監管研究,體現為利用大數據技術搭建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系統,實現食品監督與抽查工作。林飛翔[5]針對當前網購食品安全監管難的問題,從監管法律、行政執法、監管技術落后和誠信制度構建4方面進行了研究。藍樂琴[6]研究了食品安全關鍵技術,提出建立食品DNA信息提取技術、構建互聯網監督管理平臺和監督預警平臺、對監管數據分析和多路徑監管。
經文獻分析可知,當前食品安全監管研究多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較少,本文提出采用層次分析法進行網購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評價研究。
層次分析法源于美國運籌學家T.L.Saaty提出的一種定量法,屬于多目標、多準則決策法。層次分析法的計算步驟:①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借助文獻分析、問卷調查等方法建立評價體系;②構造判斷矩陣,對各層之間的元素進行兩兩比較,分值計算方法可采用1~9標度法、三角法等;③計算各層中各個指標的權重,對構建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④計算整個評價體系的合成權重。
網購食品監管評價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網購食品監管評價體系
采用層次分析法的步驟對網購食品監督評價體系權重計算,表1為一級指標判斷矩陣。按照層次分析法計算特征向量為w=(0.202,0.189,0.083,0.287,0.239),由此計算得到最大特征根為5.402,按照層次分析法一致性檢驗得到一致性檢驗結果為0.082<0.1,說明構建判斷矩陣滿足要求,得到法律法規、監管技術、培訓、監督管理和誠信機制權重分別為0.202、0.189、0.083、0.287和0.239。

表1 一級指標判斷矩陣
表2為監督技術管理判斷矩陣。按照層次分析法計算特征向量為w=(0.215,0.191,0.163,0.123,0.309),由此計算得到最大特征根為5.240 1,按照層次分析法一致性檢驗得到一致性檢驗結果為0.048 4<0.1,說明構建判斷矩陣滿足要求,得到大數據技術、標準、檢驗技術、區塊鏈技術和信息平臺權重分別為0.215、0.191、0.163、0.123和0.309。

表2 監督技術管理判斷矩陣
表3為法律法規判斷矩陣。按照層次分析法計算特征向量為w=(0.386,0.403,0.211),由此計算得到最大特征根為3.123 7,按照層次分析法一致性檢驗得到一致性檢驗結果為0.068 7<0.1,說明構建判斷矩陣滿足要求,法律法規完善、法律法規執行、法律法規普及權重分別為0.386、0.403、0.211。

表3 法律法規判斷矩陣
由于篇幅有限,誠信機制、監督管理、培訓權重計算不再列舉,表4為網購食品安監管體系權重。

表4 網購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權重
由表4可知,網購食品安全監管中一級指標監督管理所占權重最高為0.287,其次為誠信機制為0.239,最低為培訓0.083,說明當前網購食品安全中監督管理、誠信機制風險比較高。二級指標的法律法規風險中,法律法規執行風險最高為0.403、監管技術中信息平臺風險最高為0.309、誠信機制中公正機構為0.337、監督管理中行業自律能力為0.302、培訓管理中食品安全宣貫為0.478。復合權重最高為食品安全宣貫權重值為0.114,其次為行業自律能力權重為0.087。結果表明,在網購食品安全監管中需重視信息平臺建設、食品安全宣貫、公正機構建設。
根據層次法計算結果進行對策分析。
(1)信息平臺建設。建設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信息平臺。該平臺可對食品安全事前監督、事中監督、事后監督。事前監督包括工藝、原料、生產、存儲、室傳及其他監督;事中監督包括生產、存儲、室傳及其他監督;事后監督包括主動監督、被動監督。
構建監督平臺包括網購消費信息管理、生產數據管理、食品DNA管理、投訴處理管理、主動申請管理以及公告管理,采用區塊鏈技術實現食品溯源。
(2)食品安全宣貫。食品安全宣貫是讓市民更充分地了解食品安全是什么、如何保障、如何投訴,可使用微信公眾號、微博、官方網站以及組織活動向人們宣貫網絡食品安全注意事項。
(3)公正機構建設。公正機構是指具有權威性的檢驗檢測機構,加強食品公正機構建設能為食品安全提供準確數據。
中國食品經濟主體數量大,多年來發生了多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生產經營主體應該誠信經營、嚴格自律,保障人們能吃上健康的食品。在網絡食品安全管理的后續工作中應加強食品安全與誠信掛鉤,一旦生產經營者出現生產不合格食品,將其納入失信名單,營造良好的食品經營環境。政府應加強執法力度,讓人們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