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玲,劉小平,吳家勇,劉 博,劉旸旸*
(1.沈陽醫學院 公共衛生學院,遼寧沈陽 110034;2.中華人民共和國沈陽海關,遼寧沈陽 110179)
果凍,俗稱果子凍,又稱啫喱,由凝膠劑加水、糖、果蔬汁或果肉等原料,經溶膠、調配、灌裝、殺菌、冷卻等工序加工而成[1],是一種低熱能高膳食纖維的健康休閑食品[2]。軟棗獼猴桃果實富含維生素C、氨基酸等,具有抗氧化、抗腫瘤、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3-4]。凍頂烏龍茶被稱為“茶中圣品”[5]。研究表明,茶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生物堿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等作用[6]。赤蘚糖醇作為一種新型零熱量的天然甜味劑,入口清涼,是人體耐受量最高的糖醇,具有高熱穩定性、甜味協調、零熱值[7]、無致齲齒性、不會引起血糖升高以及高耐受性等特性[8]。
茶果凍符合當今果凍市場的銷售熱點,加以低糖配方,可以使本產品的適用人群更廣泛。本文以軟棗獼猴桃和凍頂烏龍茶為主要原料,以赤蘚糖醇為甜味劑,利用響應面分析法優化軟棗獼猴桃低糖茶果凍的加工配方,既可以滿足當今市場對低糖果凍的需求,也可以為軟棗獼猴桃加工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軟棗獼猴桃、凍頂烏龍茶:市售;赤蘚糖醇、魔芋膠、卡拉膠: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檸檬酸、山梨酸鉀:市售。BSA124S-CW型電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C22-LX83型電磁灶:杭州九陽生活電器有限公司;高壓滅菌鍋。
1.2.1 果凍的生產工藝流程
果凍的制備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果凍生產工藝流程圖
1.2.2 操作要點
通過預試驗確定了該產品的基本配方為魔芋膠∶卡拉膠的配比1∶1,添加量為0.7%(質量比),茶水添加量為45%,軟棗獼猴桃添加量為15%,山梨酸鉀添加量為0.02%。
篩選成熟、無蟲害的果實,洗凈后,置于沸水中漂燙20 s,鈍化其酶的活性再切片,并浸入0.04%的硫酸銅中護色,備用[13]。
稱取適量的茶葉,熱水漂燙后過濾,再加入沸水浸泡10 min,取上清液過濾2~3次,備用。
取稱量好的魔芋膠、卡拉膠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攪拌均勻加入冷卻后的茶湯,攪拌,并浸泡20 min,使之充分地吸水溶脹,以便更好地發揮出膠體的凝膠性能[9]。邊加熱邊攪拌,使膠體受熱均勻,直至膠體完全溶解時加入赤蘚糖醇、檸檬酸、山梨酸鉀,保持攪拌3~5 min至混合物澄清透亮。
將熬煮好的混合物進行過濾,并注入模具中,加入處理好的軟棗獼猴桃果肉,密封滅菌120 ℃15 min,冷卻成品。
1.2.3 單因素試驗
通過預試驗(水∶茶配比為40∶1,赤蘚糖醇添加量15%,魔芋膠∶卡拉膠的配比1∶1,檸檬酸添加量0.05%)可設計單因素試驗,將復合膠配比、茶水配比、檸檬酸添加量、赤蘚糖醇添加量4因素中3個因素固定,改變另一個因素,進行單因素試驗,對果凍進行感官評分,確定單因素的最佳值。
1.2.4 響應面試驗設計
根據單因素試驗結果,采用Box-Behnken模型,對茶水配比(A)、赤蘚糖醇添加量(B)、復合膠配比(C)、檸檬酸添加量(D)4個因素進行響應曲面試驗設計,設感官評價(Y)為響應值,通過Design-Expert 8.0.6軟件設計分析,響應面試驗因素水平見表1,優化軟棗獼猴桃低糖茶果凍工藝。

表1 響應面試驗因素及水平表
1.2.5 感官評價
由10名專業人員組成評價小組,對產品品質進行感官評價。對果凍的色澤、口感、風味及組織形態進行綜合評分[10],產品品質評定標準見表2。

表2 果凍產品感官評分標準
2.1.1 茶水配比對果凍品質的影響
烏龍茶主要對果凍的色澤和風味產生影響,過濃或過淡都會導致果凍的色澤不夠美觀,香氣不夠宜人。水∶茶為20∶1時,茶味過濃,有苦味,風味較差且顏色過深,影響食欲;水∶茶為30∶1時,苦味有所改善,但風味仍然不佳,感官評分較低;水∶茶為50∶1和60∶1時,茶味較淡,甚至無茶味,且色澤較暗偏黃;水∶茶為40∶1時,有烏龍茶的茶香,酸甜適宜,風味獨特,感官評分最高,故以其為中心值,并圍繞該值選擇自變量范圍進行Box-Behnken試驗設計,具體感官評分見圖2。

圖2 茶水配比對果凍品質的影響
2.1.2 赤蘚糖醇添加量對果凍品質的影響
赤蘚糖醇的水合作用會對膠體造成一定的影響,降低膠體的凝膠性能,提高膠體的透明度[11]。由圖3知,赤蘚糖醇添加量13%、14%時,感官評分較低,果凍口感略澀,微酸,風味較差;添加量16%時果凍整體過甜,風味單一;添加量17%時,甜味完全掩蓋了其他風味;赤蘚糖醇添加量為15%時,酸甜適宜,有茶香也有甜味,感官評分最高,故以其為中心值,并圍繞該值選擇自變量范圍進行響應面試驗設計。

圖3 赤蘚糖醇添加量對果凍品質的影響
2.1.3 復合膠配比對果凍品質的影響
在果凍的制作過程中,卡拉膠形成的凝膠往往具有脆性大、彈性小、易脫水收縮等缺陷,因此,在應用時多將其與其他膠體復配使用,可以達到協同效果,增加膠體的性能[12]。卡拉膠與魔芋膠復配使用之后,可生產出富有彈性和優良咀嚼感的產品[13]。分析魔芋膠與卡拉膠的性質可知,當魔芋膠高于卡拉膠時果凍彈性較大,當卡拉膠高于魔芋膠時果凍脆性較大。由圖4可知,魔芋膠∶卡拉膠的最優比例為2∶1,故以其為中心值,并圍繞該值選擇自變量范圍進行響應面試驗設計。

圖4 復合膠配比對果凍的影響
2.1.4 檸檬酸添加量對果凍品質的影響
檸檬酸的添加量對果凍膠體的穩定性影響較大,酸性條件下,卡拉膠組成物易受熱水解,進而降低膠體的凝膠性能,同時,對果凍風味的影響也較為顯著,過酸過甜都會導致果凍的口感下降[14]。檸檬酸添加量0.03%和0.04%時對果凍品質的影響無太大變化,但風味較為一般,果凍風味不夠豐富,赤蘚糖醇的甜味較濃;添加量0.06%和0.07%時,果凍酸味較濃,掩蓋了赤蘚糖醇的甜;檸檬酸添加量0.05%時酸甜可口,感官評分最高,具體感官評分見圖5。

圖5 檸檬酸添加量對果凍品質的影響
2.2.1 響應面試驗設計及結果
響應面結果見表3。利用響應面法對表2結果進行多元回歸擬合分析,獲得茶果凍的感官評分的回歸方程為Y=92.12-1.62A+2.62B-0.19C+0.008 333D+2.10AB-0.17AC+1.97AD+0.70BC+0.30BD+0.55CD-4.87A2-3.49B2-11.23C2-4.78D2。

表3 Box-Behnken試驗設計與結果
由表4可知,模型P<0.000 1,達到了極顯著的水平,且失擬項P=0.521 8>0.05,不顯著,說明模型擬合程度良好。模型校正系數R=0.998 1,模型修正系數Radj=0.996 2,說明試驗值與預測值較為接近,響應值與因素之間建立的響應值可靠,該模型可用于對軟棗獼猴桃低糖茶果凍響應面交互以及優化。由表4可知A、B、AB、AD、A2、B2、D2影響極顯著(P<0.01),BC、CD影響顯著(P<0.05)。從F值大小得出,4個因素對感官評分的影響大小排列順序為B(赤蘚糖醇添加量)>A(水∶茶)>C(魔芋膠∶卡拉膠)>D(檸檬酸添加量)。

表4 響應面模型方差分析結果
2.2.2 果凍生產工藝參數的驗證
軟件得出的最優配比為水∶茶=39.07∶1,赤蘚糖醇添加量15.35%,魔芋膠∶卡拉膠=2.03∶1,檸檬酸添加量0.043%,在該配方下感官評分為92.648 2分。結合實際,便于稱量計算將最優配方設為水∶茶=40∶1,赤蘚糖醇添加量15%,魔芋膠∶卡拉膠=2∶1,檸檬酸添加量0.05%,按此配方進行3次平行試驗,得到感官評分平均值為92.3分,與預測的評分相近,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續表4)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通過響應面法得到了軟棗獼猴桃低糖茶果凍的最佳工藝配方,水∶茶=40∶1,赤蘚糖醇添加量15%,魔芋膠∶卡拉膠=2∶1,軟棗獼猴桃添加量為15%,檸檬酸添加量0.05%。由該配方制成的果凍表面光滑,質地均勻,軟硬適宜,口感爽滑,酸甜適當,茶香沁人心脾,還有軟棗獼猴桃獨特的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