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乃紅
(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甘肅 蘭州 730050)
抑郁癥是精神科的一種常見疾病,其臨床癥狀具有個體差異性,患者通常對周圍事物喪失興趣,沉浸在悲傷、焦慮等負面情緒中,對于未來生活感覺到迷茫、痛苦,隨著疾病的進一步發展,患者甚至會有自殺的想法,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1]。相關研究表明,對抑郁癥患者采取正念認知療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緒,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患者疾病康復[2]。本文對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86例抑郁癥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分析正念認知療法對患者的影響。
選取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間診治的86例抑郁癥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對其進行分組,分為甲組和乙組,每組43例。其中甲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18~63歲,平均為(39.52±3.67)歲,最短病程為5個月,最長病程為4年,均值(2.36±0.58)年。乙組,男25例,女18例,年齡18~65歲,平均(39.81±3.46)歲;最短病程為6個月,最長病程為3年,均值(2.09±0.28)年。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審批,對比2組基本資料,均衡可比(P>0.05)。
納入標準:(1)均符合抑郁癥診斷標準,結合臨床癥狀、病史、精神檢查和化驗確診為抑郁癥患者;(2)年齡≥18歲;(3)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呈嚴重自殺傾向;(2)伴有癲癇、認知障礙等其他精神疾病患病史;(3)伴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患者;(4)妊娠期、哺乳期婦女。
甲組予以常規治療,即予以患者口服艾司西酞普蘭(廠家:山東京衛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0599)治療,初期口服5 mg/d,治療14 d后調整劑量為10~20 mg/a,共治療2個月。
乙組在甲組的基礎上應用正念認知療法,具體實施過程:
(1)全身掃描。選擇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指導患者呈仰臥體位,將雙眼自然閉合,雙手疊加在腹部或將掌心朝上置于身體兩側,按照從頭至腳的順序去掃描身體的每一個部位,將精神集中在一處,來緩解自我的緊張情緒。
(2)靜坐冥想。患者呈坐位,雙腿交盤后將手放置在膝蓋(掌心向上),護理人員會借助指導語來集中患者的注意力,身體自然呼吸,不加評判去感受呼吸間身體的起伏波動以及周圍環境的變化,直到覺知狀態消失。
(3)行走冥想?;颊咴诨顒邮帜_后緩慢站立行走,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腳掌,讓自己感知腳掌同地面接觸時的感覺,察覺行走、站立時的變化,感受運動過程中軀體的知覺。
(4)3 min呼吸空間?;颊哽o坐并閉合雙眼,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再伴隨著呼吸的起伏對身體進行快速掃描,感受身體有哪些變化,對于存在異常的部位予以關注。讓患者對生活中引起焦慮、抑郁情緒的事情進行回想,深入分析,讓患者可以明確思維、情感、行為之間的關聯性,并運用正念方法來轉變消極情緒,形成積極樂觀的思維,從內心上真正地接納自我,并逐漸將這種思維方式帶入到生活中,去解決當下所發生的問題。每周進行一次正念認知療法,每次時間為2 h,對患者進行為期2個月的治療干預。
以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生活質量、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分、總體幸福感量表(GWB)評分為觀察指標,以此評定正念認知療法在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1)SDS評分:運用SDS量表對甲、乙組的抑郁情緒進行評分,分值≤53分為情緒正常,分數>53分之后分數越高則抑郁情緒越重;
(2)生活質量:應用SF-36量表對2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其包含8個方面,每一方面的滿分為100分,分值同生活質量成正比。
(3)PSQI、GWB評分:借助PSQI量表來對2組的睡眠質量予以評價,其分值范圍為0~21分,分值越高則睡眠質量越差;GWB量表可以評估2組的幸福感,量表滿分為144分,分值與幸福感成正相關。
干預前,甲、乙組SDS評分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2組情緒均有明顯改善,乙組SDS評分低于甲組(P<0.05),見表1。
表1 2組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緒比較(,分)

表1 2組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緒比較(,分)
乙組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均明顯高于甲組(P<0.05),見表2。
表2 2組生活質量比較(,分)
干預前,2組PSQI、GWB評分比較不具有差異性(P>0.05);干預后,乙組PSQI評分低于甲組,乙組GWB評分高于甲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2組干預前后PQSI、GWB評分比較(,分)

表3 2組干預前后PQSI、GWB評分比較(,分)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近些年抑郁癥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不僅影響患者的精神健康,還會給家庭造成一定的經濟負擔,因此抑郁癥的治療成為人們比較關注的問題[3]。抑郁癥是一組復雜的情緒障礙,其也被稱為精神病學中的感冒,具有較高的復發率和致殘率,疾病受遺傳、性別、人格特征、長期慢性健康問題、特定藥物等因素影響,患者會感覺疲勞、悲傷、無法集中注意力、喪失社交興趣,飲食以及睡眠也會受到相應影響,疾病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更為嚴重,因此應予以盡早診斷、及早治療,以更快恢復患者的心理健康[4]。對于抑郁癥臨床治療,多采取藥物治療,在積極治療的基礎上輔助心理咨詢、改變生活方式等可有效控制疾病的發展,緩解患者抑郁癥狀,提高患者認知、社會功能,預防疾病的復發[5]。
正念認知療法是治療抑郁癥的一種常用心理療法,其在認知療法的基礎上結合正念、冥想的思想理念,讓患者通過靜坐冥想、行走冥想以及3 min呼吸等方式去感知情緒、思維、軀體感覺之間的關系,察覺引發負面情緒的錯誤思維方式,提高患者應對刺激的能力,引導患者去轉變自我思維模式,以包容、接納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從消極、抑郁的情緒中擺脫出來,感覺到生活中的樂趣,從而實現治療抑郁癥的目的[6-7]。本次研究對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抑郁癥患者進行分組分析,結果得出:干預前,甲、乙組SDS評分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2組情緒均有明顯改善,乙組SDS評分低于甲組(P<0.05);乙組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均明顯高于甲組(P<0.05);干預前,2組PSQI、GWB評分比較不具有差異性(P>0.05);干預后,乙組PSQI評分低于甲組,乙組GWB評分高于甲組,差異顯著(P<0.05),表明了正念認知療法對患者治療的積極影響。
綜上所述,對抑郁癥患者實施正念認知療法,可以提升患者幸福感,改善患者抑郁情緒,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