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世民
廣東省水電醫院(廣東 廣州 510000)
急性心肌梗塞的病理學特點是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由于血液循環受阻,使血液循環受阻,從而引起梗塞相關動脈的缺血性壞死。在符合時間窗口的情況下,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進行靜脈溶栓是當前臨床上的主要治療方案,銘復樂(rhTNK-T pa)是由廣州銘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制和開發的一種新型溶栓藥物,其特點是溶栓成功率高,醫源性損傷低,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可顯著改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生存質量和心肌損傷[1-2]。心源性休克是指心臟排血功能不全,無法保持最小的心排血量,導致身體各器官缺血、缺氧,導致微循環缺血,死亡率高達40%[3]。心源性休克以急性心肌梗塞為主,死亡率高,病情危險,在臨床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目前西醫治療的方法主要有非藥物和藥物,PCI、IABP、ECMO等非藥物療法,但目前非藥物治療有其局限性,臨床上更多地依靠藥物,如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腎上腺素等[4]。中醫中藥治療心源性休克是從整體療效考慮,審證求因、辨證論治,具有副作用少、毒性低等優點。本研究選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間本院接收的100例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進行研究,旨在探討參附注射液聯合銘復樂治療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效果,研究結果具體如下。
根據中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5],對心源性休克進行了界定:①其臨床表現為四肢濕冷、尿量下降或精神狀況變化;②重度持續低血壓(收縮壓遠遠低于90mmHg或平均動脈壓較基礎值下降大于或等于30mmHg),并伴隨左心室充盈壓增高(右心室舒張末期壓大于10mmHg),心輸出量顯著下降(無循環支持時<1.8L/min/m),循環輔助支持時<2.0~2.2L/min/m2);③低血壓,低血容量,藥物引起的低血壓,心律不齊,心臟阻塞,機械并發癥,或右心室梗塞。
納入標準: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滿足rhTNK-T pa靜脈溶栓治療指征;均知曉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不能使用創呼吸機的患者;自主呼吸微弱或沒有自主呼吸者;重度肺病患者;有其它重要臟器功能不全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者;吞咽反射異常者;有嚴重的意識障礙或其它因素使研究對象不能正常地進行。
選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間本院接收的100例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進行研究,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n=50例)和對照組(n=50例)。其中對照組男32例,女18例,年齡45~74歲,平均年齡(59.5±2.4)歲,研究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46~72歲,平均年齡(59.1±2.3)歲,2組患者的線性資料基本一致,比較無差異(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西藥療法,糾正體內的水電解質紊亂,維持酸堿平衡,吸氧,心電監護,保護心肌,抗凝,溶栓,給予血管活性藥物和升壓藥物,糾正心律不齊和心力衰竭。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參附注射液聯合銘復樂治療,具體方案如下:采用參附注射液(規格:10mL/支)60mL靜脈注射,以10mL/h速度持續微量泵入。給予患者銘復樂(規格:20mg/支)進行靜脈溶栓治療,予以20mg在5~10s內靜脈推注。兩組患者觀察24h~48h。
(1)記錄并觀察兩組患者質量前后的血壓、心率、尿量等指標變化。
(2)Lac:空腹采取動脈血2mL,采用血氣分析儀(型號:GEM PEMIER 3000)測定治療前后動脈血Lac水平。
(3)NT-ProBNP:空腹采取靜脈血4mL,采用免疫定量分析儀(型號:Zybio-Q7)測定治療前后的靜脈血NT-ProBNP水平。
(4)觀察兩組患者是否出現如低血壓、皮下出血、過敏反應等不良反應。
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等級。顯效:服藥3個小時后,患者的血壓恢復正常;服藥12個小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好轉,包括小便增多、體溫上升、脈搏有力、服藥24小時后仍保持平穩;有效:服藥3個小時后,患者的血壓恢復正常;服用12個小時后,癥狀好轉,48個小時后血壓保持平穩;無效:服藥3個小時后,患者的血壓沒有升高,12個小時后沒有任何好轉。
研究組、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6%、80%,兩組對比研究組治療效果更佳,x2=7.806,P=0.020<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n(%)]
相較于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患者心率、血壓、尿量等臨床指標均有顯著改善,且研究組的改善情況更佳(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
相較于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患者的Lac、NT-ProBNP水平均明顯降低,且研究組的Lac、NT-ProBNP水平降低幅度更大(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動脈血Lac水平、靜脈血NT-ProBNP水平比較
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4%)顯著低于對照組(14%),x2=9.000,P=0.011<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n(%)]
急性心梗是一種高死亡率的心臟疾病,早期打通梗阻血管,恢復缺血性心肌的血液供應,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目前對符合溶栓條件的患者進行靜脈溶栓,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減少心肌缺血性壞死的程度,而rhTNK-Tpa是國產第三代溶栓劑,具有較高療效和安全性[6]。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患者的首要死因。心源性休克是由急性心肌梗塞引起的心力衰竭,其終末器官灌注不足,其臨床表現和近期預后與血液動力學的不正常程度有關,左心功能不全,左心衰竭是心源性休克的發病機制[7]。此類型休克的主要特點是:①心臟供血不足,心臟輸出量急劇下降,血壓下降;微循環改變的發展歷程,與缺血性休克基本一致,但往往在缺血性缺氧初期死亡;②大部分患者因應激反應及動脈充盈,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增加,小動脈、微動脈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導致心負荷量增高;但也有少部分病人的外周組織功能降低;③由于交感神經的刺激,血管會收縮,使血流量增大,但由于心臟無法向動脈提供足夠的血液,因而中心靜脈壓和心室舒張期容量和壓力都會增高;④早期肺淤血、肺水腫多見,再加上心肌負荷增加,缺氧加劇,導致心泵衰竭[8]。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是一種發病迅速、發展迅速、死亡率較高的疾病。因此,正確的診斷和及時的治療措施是非常關鍵的。
中醫認為,心源性休克屬于“亡陽”“厥證”“脫證”,其臨床癥狀多為心慌心悸、氣短聲弱、神志淡漠、汗如雨下、四肢厥冷、舌淡、脈細數、脈細數等,本病的發病機制與心陽衰微、邪毒內陷、失津失液等因素有關,故以補陽救逆、益氣固脫為治法[9]。參附注射液由紅參、附子等提取物提取而成。其中,紅參有補氣固脫,益氣攝血的作用;附子性溫,補火助陽,補陽救逆;兩者搭配,可補陽救逆,益氣固脫,適合陽氣暴脫所引起的各類厥脫病,與心源性休克的方證相吻合[10]。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6%)顯著高于對照組(80%),兩組患者治療后心率、血壓、尿量等臨床指標以及Lac、NT-ProBNP水平較治療前均有顯著改善(P<0.05),且研究組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治療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臨床治療中,參附注射液聯合銘復樂治療效果顯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指標,降低其Lac、NT-ProBNP水平,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在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臨床治療中,參附注射液聯合銘復樂的效果顯著,能顯著提高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降低其Lac、NT-ProBNP水平,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是值得推廣應用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