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志新
天津市寧河區中醫院(天津 301500)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情嚴重,可以并發肺心病、呼吸衰竭等,患者機體免疫力降低、合并癥較多,容易發生肺部感染,從而導致病情加重,危及患者生命[1]。呼吸道感染是引起AECOPD的主要原因,且幾乎50%為細菌感染,因此抗菌藥物的使用刻不容緩[2]。本文觀察分析了AE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聯用莫西沙星與噻托溴銨粉吸入劑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擇80例AE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為觀察對象,收集時間為2019年1月—2020年12月。分組原則采用遵循隨機數字表法,對照組與治療組各有4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COPD及肺部感染的診斷標準[3-4]。排除合并臟器功能嚴重障礙、腦血管急性疾病、惡性腫瘤、意識障礙、精神異常的患者。治療組中有2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平均為(67.48±4.67)歲。對照組中有23例男性、17例女性,年齡平均為(67.32±4.75)歲。兩組的基本資料經統計分析后,結果無統計學差異(P>0.05)。
在常規抗感染、退熱、糾正水電酸堿失衡等治療措施基礎上,對照組患者采用噻托溴銨粉吸入劑治療,每次1粒,放入吸入器刺孔槽內,將口吸器放入口腔深部吸入,每日吸入1次。治療組患者在采用噻托溴銨粉吸入劑的基礎上加用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療,每次靜脈滴注400mg,每日滴注1次。所有患者均連續治療10天。
(1)臨床療效。顯效患者體溫恢復正常,呼吸困難等癥狀、體征顯著好轉,胸部X線檢查提示肺部感染灶基本吸收,血液檢測感染指標基本恢復正常;好轉為患者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體征有所好轉,胸部X線檢查顯示肺部感染病灶部分吸收,血液檢測感染指標基本恢復正常;無效為患者呼吸困難等癥狀、體征、胸部X線檢查以及血液檢測指標均未見好轉。以顯效與好轉所占總例數比例之和為總有效率。
(2)肺功能。包括治療前后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呼氣峰值流速(PEF)。
(3)臨床肺部感染評分(CPIS)。總分12分,分值越高,表示肺部感染情況越嚴重。
(4)檢測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降鈣素原(PCT)治療前后的水平變化。
研究數據的分析應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臨床優良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其它指標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采用0.05。
治療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的顯著提高[92.50%(37/40) VS 72.50%(29/40)],兩組之間存在統計學差異(x2=5.541,P=0.019<0.05)。詳見表1。

表1 臨床總有效率在兩組之間的比較 (例,%)
與治療前比較,FEV1、PEF兩組經過治療后均升高,CPIS評分經過治療后均降低(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治療組FEV1、PEF治療后升高,CPIS評分治療后降低(P<0.05)。詳見表2。

表2 肺功能指標及CPIS評分治療前后的組間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血清hs-CRP、PCT水平兩組經過治療后均降低(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治療組血清hs-CRP、PCT水平治療后降低(P<0.05)。詳見表3。

表3 血清hs-CRP、PCT水平治療前后的組間比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多見于老年患者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由于近年來環境污染的加重以及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快,其發病率逐年升高,但是由于目前發病機制并不十分明確,臨床尚無特異性治療的藥物,導致在疾病加重期呼吸系統感染加重[5]。噻托溴銨粉吸入劑是一種長效毒蕈堿受體拮抗劑,可以結合支氣管平滑肌M1、M3受體,可以擴張支氣管,提高第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FEV1),明顯改善肺功能[6]。
AECOPD患者病情加重,咳嗽、咳痰、痰液黏稠、痰量增多,阻塞呼吸道,導致患者呼吸困難等,病死率顯著提高。AECOPD患者容易合并肺部感染,導致患者機體炎癥反應加重,治療難度大,除了應用止咳化痰平喘藥物外,還應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療[7]。莫西沙星是廣譜第四代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對大多數革蘭陽性菌和陰性菌、軍團菌、支原體、衣原體均敏感,還可以聚集在肺泡中,有效清除呼吸道細菌,是治療呼吸系統感染有效的抗生素[8]。本研究對AE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在應用噻托溴銨粉吸入劑治療的同時加用莫西沙星,患者肺部感染情況及肺功能得到顯著改善,取得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提高。
hs-CRP是臨床常用的反應機體炎癥反應的指標,在機體出現炎癥反應時,其水平明顯升高。PCT是降鈣素(CT)的前肽物,主要由甲狀旁腺C細胞合成,健康人群血清中很難被檢測到,當機體嚴重感染、膿毒血癥、多臟器功能衰竭時,其血漿中的水平顯著升高,在嚴重全身性炎癥反應中具有重要臨床意義[9]。本研究中,治療組患者經過治療后,血清hs-CRP、PCT水平降低顯著;提示患者機體炎癥反應降低,有利于促進疾病康復。
綜上所述,AE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聯用莫西沙星與噻托溴銨粉吸入劑的效果滿意,患者肺功能及肺部感染情況改善,機體炎癥反應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