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
沈陽市婦嬰醫院 產六科(遼寧 沈陽 110011)
先兆流產是指妊娠28周之前出現陰道出血并伴隨下腹或腰背部疼痛且宮頸口閉合正常、胎膜未破,是自然流產中的常見類型[1]。先兆流產在孕婦中的發生率為1.5~3.5%。引起先兆流產的誘因較多,包括遺傳、疾病、生殖系統發育異常、內分泌失調、免疫以及環境等因素,其中以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先兆流產在臨床中的發生率最高[2]。同時孕婦的焦慮抑郁情緒也會增加先兆流產的發生風險。目前臨床醫學對于先兆流產主要是采取藥物治療,鹽酸利托君是目前臨床治療先兆流產的常用藥物,該藥物主要作用于子宮平滑肌β2受體,能夠有效抑制平滑肌收縮,能夠有效延長妊娠周期,從而降低早產、流產的發生率[3]。黃體酮與孕酮有相似的生物活性,抑制子宮收縮,該藥物對于黃體功能不全引起的先兆流產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黃體酮栓劑能夠避免口服用藥引起的各種不良反應,且藥物持續時間較長,是黃體酮治療先兆流產中較好的一種劑型[4]。為了進一步觀察鹽酸利托君聯合黃體酮栓劑的治療效果,文章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106例醫院收治先兆流產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106例醫院收治先兆流產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采取鹽酸利托君聯合黃體酮栓劑治療,共計53例)和對照組(采取鹽酸利托君治療,共計53例)。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為22~36歲,平均為(27.2±3.2)歲;孕周為15~27周,平均為(21.6±4.3)周。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為21~35歲,平均為(28.0±3.5)歲;孕周為16~27周,平均為(22.6±4.3)周。入選標準:彩超提示胚胎發育正常,符合《婦產科學》中關于先兆流產的診斷標準[5];患者和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胚胎染色體異常、卵巢囊腫、子宮肌瘤、子宮發育異常、肝腎功能異常的患者。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取鹽酸利托君治療,具體方法為:將100mg鹽酸利托君注射液加入500mL0.9%氯化鈉注射液靜脈滴注,初始滴注速度為5滴/min,之后可增加滴速,直至宮縮抑制或出血停止,之后根據患者的病情狀況調整用藥劑量。用藥過程中密切觀察孕婦的心率以及胎心狀況。病情平穩后口服鹽酸利托君片,半小時后停止輸注,間隔2h服用1片,之后根據宮縮以及流血情況調整用藥劑量,逐漸減少藥物用量為4h用藥1片、6h用藥1片,8h用藥1片,12h用藥1片,之后維持用藥3~7天。若再發生宮縮或陰道流血的情況,需要重新用藥采取上述方式用藥。
觀察組采取鹽酸利托君聯合黃體酮栓劑治療,鹽酸利托君用藥方法同對照組,黃體酮栓劑用藥方法為:睡前清洗外陰后將黃體酮栓放置于陰道后穹窿處,1天1次,持續用藥2周。
比較兩組患者保胎成功率、足月妊娠率、延長妊娠時間、分娩孕周、娩出新生兒體重以及新生兒Apgar評分的差異,同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陰式宮頸長度指標的變化。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標準差進行表述,兩組均數計量值采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進行統計表述,兩組計數值采用x2值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保胎成功率、足月妊娠率、延長妊娠時間以及分娩孕周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在娩出新生兒體重以及新生兒Apgar評分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在各觀察指標方面的差異
觀察組治療前后陰式宮頸長度改善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陰式宮頸長度的變化
先兆流產是指妊娠28周之前出現的陰道出血并伴隨下腹、腰背部疼痛癥狀,且宮口閉合、胎膜未破。先兆流產患者中有10%~20%的患者最終發展為流產,甚至成為復發性流產[6]。近些年來隨著先兆流產發生率的升高,成為產科研究的重要課題。引起先兆流產的誘因有很多,包括胎兒染色體異常、孕婦內分泌失調、生殖系統發育異常、感染以及環境等因素,其中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先兆流產在臨床中的發生率較高[7]。目前臨床對于先兆流產的治療方法除了常規的靜養以及飲食干預之外,目前臨床中多采取藥物治療的措施。
鹽酸利托君是一種β受體激動劑,該藥物能夠有效興奮子宮平滑肌細胞上的β2受體,從而激活平滑肌細胞中的腺苷酸環化酶,從而加速三磷腺苷合成環磷腺苷,有助于抑制子宮平滑肌細胞釋放鈣離子,從而降低鈣離子濃度,抑制平滑肌收縮,從而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8]。該藥物除了能夠興奮β2受體之外,還能夠興奮β1受體,因此可能引起較多的不良反應,例如心率增快、血糖升高,甚至是肺水腫等并發癥,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較大的威脅[9]。因此在臨床治療中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率以及胎心狀況,根據患者的病情逐漸減少藥物用量,保護患者的健康安全。黃體酮是人工合成的孕激素,能夠有效抑制母體對胎兒以及滋養細胞的排斥反應,加速胚胎著床,同時改善患者的孕酮水平,從而改善胎盤絨毛發育情況,維持妊娠狀態,抑制淋巴細胞活性,從而阻斷淋巴細胞以及白細胞介素激活引起的免疫反應,同時能夠加速蛻膜生長,有助于加速胎兒的健康成長,預防胎兒出現宮內窘迫、窒息等并發癥[10]。鹽酸利托君聯合黃體酮栓劑能夠通過雙重作用機制來預防流產現象的發生,延長患者的妊娠時間,提高保胎成功率。本次研究中觀察組保胎成功率、足月妊娠率、延長妊娠時間以及分娩孕周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在娩出新生兒體重以及新生兒Apgar評分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鹽酸利托君聯合黃體酮栓劑能夠有效延長患者的妊娠周期,從而提高保胎率,預防流產結局的出現。
臨床研究發現,先兆流產患者的β-HCG水平以及P水平要明顯低于健康孕婦(P<0.05),由此可見先兆流產孕婦存在激素水平異常的情況,因此對于妊娠女性來說通過觀察激素水平狀況能夠盡早發現先兆流產風險,并且能夠用于患者病情變化的監測。β-HCG是由胚胎絨毛滋養細胞合成的一種糖蛋白技術,對于胎兒生長發育具有重要作用,能夠刺激黃體分泌雌激素,該指標水平能夠反映胚胎發育情況,若孕婦β-HCG水平較低,會影響胎盤發育,從而引起先兆流產的出現,因此本次研究使用該指標進行觀察。孕酮是由卵巢以及胎盤分泌的一種類固醇激素,能夠維持妊娠狀態,對于先兆流產也有較好的預測價值。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前后陰式宮頸長度改善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鹽酸利托君聯合黃體酮栓劑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激素狀況。
綜上所述,鹽酸利托君聯合黃體酮栓劑能夠顯著改善先兆流產患者的宮頸縮短、擴張速度,從而延長患者妊娠時間,提高患者的保胎成功率與足月妊娠率,并且對新生兒生長發育情況無明顯影響,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