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錦芳,朱惠娟,何綺桃,賴俏紅,嚴東琴
廣東省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 1.產科;2.麻醉科(廣東 中山 528415)
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Earlyonsetseverpreeclampsia,ESPE)具有發病早、進展快等特點,患者主要表現為血壓異常升高及蛋白尿,嚴重影響母嬰健康[1]。臨床治療該病以降壓、解痙及利尿為主,但患者每日輸液時間較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生活質量[2]。系統護理從患者角度出發,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將護理、臨床業務及護理管理各環節系統化地融為一體,貫穿于護理工作全過程,提供患者全方位的規范化護理服務,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改善預后[3-4]?;诖耍狙芯吭贓SPE患者中實施圍產期系統護理管理,探究其對子癇并發癥及母嬰結局的影響,結果如下。
納入我院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24例ESPE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62例)和觀察組(n=62例)。對照組年齡21~45歲,平均年齡(33.21±1.15)歲;孕周28~33周,平均孕周(30.51±1.03)周;孕次1~3次,平均孕次(2.01±0.56)次。觀察組年齡22~46歲,平均年齡(33.27±1.26)歲;孕周28~33周,平均孕周(30.63±1.14)周;孕次1~3次,平均孕次(2.06±0.43)次。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
(1)納入標準:ESPE診斷標準符合《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的診治進展》[5];均為單胎妊娠;精神正常,認知、溝通無障礙;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2)排除標準:合并嚴重感染性疾??;肝、腎功能障礙;凝血功能異常;子癇家族史;病情危重;臨床資料不完整。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為其提供舒適環境,初步評估患者病情,普及疾病相關知識,密切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飲食、用藥、心理、生活等方面的護理。
觀察組予以系統護理管理,具體如下:(1)孕前:加強對患者及家屬健康教育,詳細告知疾病發病機制、臨床癥狀及注意事項,增強患者認知;同時根據患者病情狀況作出系統評估,針對性制定最優護理方案。(2)孕早期:①血壓監測:患者體重指數、血壓過高會增加子癇前期發病風險,護理人員需密切監測患者血壓及體重,鼓勵患者加強身體素質鍛煉,合理規劃飲食結構,嚴格控制體重;同時教會患者及家屬使用血壓計,能夠做到自行檢測并控制血壓水平。②心理干預:護理人員以耐心、友好態度加強與患者溝通,持續評估其心理狀況,若患者存在高危因素,需針對性分析引起負性情緒的原因,及時采取注意力轉移、暗示等方式緩解、疏導患者不良心理,叮囑患者以積極態度面對疾病。③飲食干預:護理人員需根據患者日常飲食需求及病情狀況,鼓勵患者多食用蔬菜瓜果等富含維生素及蛋白質類食物,減少攝入鹽分、脂肪,使其逐漸養成良好飲食習慣。(3)孕中期:護理人員需增加患者產前各項檢查的頻率,加強對心率、血壓等各項生活體征的監測,若患者出現異常情況,如胎心不穩等,需立即通知醫生,告知患者做好終止妊娠準備,產后患者易產生焦慮、抑郁情緒,護理人員需密切關注其心理狀態;同時密切注意血壓及出血情況,做好及時處理相關準備工作。
(1)血壓:護理前、護理后采用血壓儀(型號:ck-102)檢測患者收縮壓(SBP)和舒張壓(DBP)。(2)并發癥:統計兩組護理過程中并發癥情況,包括子癇、腎衰竭、肺水腫及低蛋白血癥等。(3)母嬰結局:統計兩組護理期間胎兒窘迫、早產、剖宮產、新生兒窒息、產后出血等不良結局。

對比兩組護理前血壓,無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護理后SBP、DBP均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壓對比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較對照組低,有統計學差異(x2=5.905,P=0.015<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對比 [n(%)]
觀察組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早產、剖宮產、產后出血不良母嬰結局發生率均較對照組低,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母嬰結局對比 [n(%)]
ESPE患者離足月遠,病情變化進展較快,易引發較多并發癥,影響母嬰生命安全[6]。采用補液、解痙、降壓等方式能夠有效糾正患者異常血壓,促進胎兒成長,降低死亡率。研究顯示,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配合有效護理干預有利于進一步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母嬰結局[7]。
常規護理僅由護理人員依據既往護理經驗實施基礎護理,缺乏系統化、全面化、科學性的護理措施,患者無法獲得優質護理服務,護理依從性不高,難以達到預期護理效果[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SBP、DBP低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早產、剖宮產、產后出血不良母嬰結局發生率較對照組低,表明圍產期系統護理管理對改善ESPE患者血壓,減少并發癥及不良母嬰結局發生率效果顯著。系統護理強化基礎護理,重視提升患者疾病認知度,針對性評估患者心理狀況,及時疏導,能夠使護理工作更為系統、全面,有利于規范護理工作,進一步改善護理質量[9]。系統護理通過強化評估,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引導患者及家屬密切監測血壓變化,能夠有效控制血壓,降低子癇前期發病風險,從而減少不良母嬰結局及并發癥。在ESPE患者中實施系統護理管理,密切監測患者臨床癥狀及身體器官功能,同時加強胎心監測,持續性掌握患者病情,利于減少產后不良事件[10]。系統護理管理提供患者孕前、孕早期及孕中期全程護理,以患者為中心,加強孕中期各項檢查頻率,密切關注心理狀態,及時做好并發癥預防相關準備工作,能夠有效幫助患者安全度過子癇期,改善不良母嬰結局。
綜上所述,圍產期系統護理管理能夠調節ESPE患者血壓,促進母嬰結局改善,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