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寧 王麗芳 王盼盼
糖尿病,中醫稱之為消渴病,是一種以多飲、多食、多尿、身體消瘦,或尿濁、尿有甜味為特征的病證,其病因復雜,多因先天遺傳和后天失養等因素導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不規律,中國糖尿病患病率一直在上升,2015—2017年達到11.2%[1],其中老年群體發病率可高達20%以上[2]。中醫體質學認為,中醫體質是人的生命過程中,在先天稟賦和后天獲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等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固有特質,對一些病因以及疾病的易感性,或疾病傳變轉歸中的某種傾向性[3]。中醫體質決定著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預后,與糖尿病的防治密切相關[4,5]。本研究旨在探討糖尿病患者中醫體質類型分布情況,以期更好地用中醫體質理論防治糖尿病。
1.1 一般資料從聊城市東昌府區古樓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其各社區衛生服務站管理的65歲以上糖尿病患者中選擇2355例。研究時間為:2021年1月—2021 年 10月。所調查的2355例糖尿病患者中,有男性959例,女性1396例,男∶女=2∶3。所調查的2355例糖尿病患者中,年齡均在65歲以上,以65~80歲為主,其中65~70歲的有1081例,占45.9%,71~80歲的有1036例,占44.0%,80歲以上的有238例,占10.1%。所調查的2355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有高血壓病的有1539例,約占65.4%,合并腎功能異常的有131例,約占5.6%。
1.2 調查方法
1.2.1 調查問卷依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山東2017年版)》[6]中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的相關規范,按照其33項問題采集信息,根據體質判定標準進行體質辨識,共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稟質9個類型。
1.2.2 判定標準平和質是正常體質,其他8種體質是偏頗體質。判定標準見表1。

表1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體質判定標準表
1.2.3 統計學方法運用眾陽基層衛生信息系統建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醫體質數據庫,采用SPSS 26.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1 糖尿病患者中醫體質類型
2.1.1 2355例糖尿病患者中醫體質類型本研究所調查的2355例糖尿病患者的體質類型經過統計分析,有757例平和質(占32.1%),1598例偏頗體質(占67.9%),其中痰濕質最多見(484例,占20.6%),陰虛質次之(239例,占10.1%)。見圖1。

注:氣郁質和特稟質均為1%。圖1 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醫體質類型分布
2.1.2 不同年齡的糖尿病患者中醫體質類型在不同年齡的糖尿病患者中,均為平和質占據最大比例。偏頗體質中,65~70歲患者以痰濕質最常見,占21.8%,其次是濕熱質和氣虛質,各占9.3%,71~80歲患者以痰濕質最常見,占21.3%,其次是陰虛質,占10.1%,80歲以上老人則以陰虛質最常見,占14.7%,其次是氣虛質和陽虛質,分別占13.9%和13.4%。見表2。

表2 不同年齡的糖尿病患者中醫體質類型 (例,%)
3.1 糖尿病與中醫體質的關系《靈樞·壽夭剛柔》言:“人之生也,有剛有柔,有弱有強,有短有長,有陰有陽”。體質秉承于先天,得養于后天[7]。先天稟賦固然是決定體質的主要因素,但是是可以通過后天調養改善偏頗體質的。
糖尿病,中醫稱之為消渴。在上述研究結果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平和質占據較大比例,表明老年患者經過長期調理和社區規范化健康管理后,體質趨于平穩。偏頗體質占據67.9%,其中,以痰濕質最為常見,《格致余論》有“肥人多痰”“肥人濕多”之說,《素問·奇病論》中道:“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其氣上溢,轉為消渴”。隨著現代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北方人嗜食肥甘厚味,痰濕內阻,脾胃運化失司,加之老年人運動減少,氣血運行不暢,日久聚濕成痰,發為消渴,可見痰濕體質是糖尿病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其次,陰虛質在糖尿病患者中也占據著重要地位。《臨證指南醫案·三消》指出:“三消一證,雖有上、中、下之分,其實不越陰虧陽亢”。消渴病機,陰虛為本。此外,80歲以上老年患者中,陰虛質、陽虛質、氣虛質明顯增多,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功能逐漸衰老,《靈樞·營衛生會》說:“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老年體弱,是其體質的一大特點。
3.2 中醫體質辨識在糖尿病中的應用李莉芳等[8]研究發現,痰濕質患者胰島素抵抗最為明顯,而瘀血質患者則是胰島細胞分泌功能下降最為明顯。《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9]指出,中國門診就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約有30%伴發高血壓病,而在本研究中,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壓病的已達65.4%。痰濕質是高血壓病患者的主要體質類型[10],這也是糖尿病患者痰濕體質逐年增高的原因。蔣良華等[11]研究,將中醫體質辨識與健康管理有機結合并應用于糖尿病患者的社區干預,提高了干預組平和質比例,對糖尿病患者的中醫體質有改善效果。趙蒙等[12]研究表明,利用中醫體質辨識分型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個體化的綜合干預,可有效控制病情,從而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本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偏頗體質為主,偏頗體質中以痰濕質和陰虛質居多,各體質隨著年齡的增長分布也有所變化。本研究通過調查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體質分布情況,可以為糖尿病患者進行不同類型的中醫體質調攝,以恢復其機體陰陽平衡,改善偏頗體質,發揮中醫治病求本的思想,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進行糖尿病健康管理,以期達到控制糖尿病的發展和轉歸的目標,從而從根本上阻止糖尿病的發展及其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