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萍 張贛華
宮頸癌是一種惡性腫瘤,中晚期主要以不規則陰道流血或下肢腫痛為主要癥狀,腫瘤壓迫或累及輸尿管時,可引起尿毒癥等疾病,危及患者健康[1]。臨床通常采用紫杉醇加卡鉑進行治療,但患者易產生過敏、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嚴重者可出現血壓下降、過敏性休克,感染發熱、血小板低引起出血,甚至導致患者死亡[2]。中醫認為宮頸癌屬“虛勞”的范疇,與陰陽失調、正氣虧損有關,治療當以補虛扶正、化瘀通絡為原則[3]。扶正固本湯由半夏、黃芪等組成,可起到補氣養陰、益氣養血之效。除湯藥外輔以身心并重共護連續干預施護可起到較好的療效。本研究旨在探討院內自制方扶正固本湯聯合身心并重共護連續干預在宮頸癌患者中的應用,現根據此次研究所得進行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此次的80例研究對象均從贛州市腫瘤醫院收治的宮頸癌患者中選取,以2018年1月—2021年2月為選例期,將其分為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40例),分組方式采用隨機數字表法統一進行。其中對照組年齡26~65歲,平均(45.50±7.12)歲;肉眼形態:潰瘍型19例、糜爛型21例;臨床分期:Ⅲ期25例,Ⅳ期15例。觀察組年齡27~70歲,平均(47.46±9.38)歲;肉眼形態:潰瘍型16例、糜爛型24例;臨床分期:Ⅲ期26例,Ⅳ期14例。2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診斷標準參照《中華婦產科學》[4]及《宮頸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的中西醫防治》[5]中的西醫和中醫相關標準。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者;入組前1個月內接受其他中西醫治療者;本研究經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等。排除標準:心肝腎功能異常者;合并其他心腦血管疾病者;依從性較差者等。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對照組接受常規化療,175 mg/m2紫杉醇注射液(江蘇奧賽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848,10 ml∶60 mg)、注射用卡鉑AUC4-6(江蘇正大天晴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273,50 mg)進行靜脈注射,1次/d,每隔21 d治療一次。觀察組在其基礎上聯用扶正固本湯,組成:白芍、當歸各20 g,黃芪、西洋參各30 g,陳皮、浙貝母、姜半夏各15 g,甘草、大棗各6 g。以上藥物加水煎至200 ml為1劑,1劑/d,2次/d。2組均治療3個月。
1.4.2 干預方法2組均于治療期間接受身心并重共護連續干預模式。建立身心并重共護連續干預小組。院內實施步行鍛煉、沙盤游戲等活動調動患者參與鍛煉的積極性;關注患者心理狀態:①對患者心理障礙給予及時指導。②組織并邀請患者參加病友交流活動,獲得心理放松。③表揚表現積極的患者,提升自我效能感。
1.5 觀察指標①治療前后腫瘤標志物水平,包括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SCC-Ag)、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癌胚抗原(CA12-5),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20 ml,均分4份,待其凝固后以30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清,其中5 ml以酶聯免疫法檢測。②治療后抑癌、侵襲基因的表達,包括P53、脆性組氨酸三聯體基因(FHIT)、P16、侵襲相關基因組織蛋白酶L(CatL)及組織蛋白酶D(CatD)水平,取①中的5 ml靜脈血,制備方法同上,以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③治療后增殖基因的表達,包括胚胎干細胞關鍵蛋白(SOX-2)、細胞周期素D 1(Cy-clinD 1)、酪氨酸激酶-1(TK-1)及Ki-67水平,制備與檢測方法同②。④治療前后外周血CD 68及CD 83水平,取①中剩余5 ml靜脈血,以流式細胞儀檢測。

2.1 腫瘤標志物水平2組治療后血清bFGF、SCC-Ag及CA12-5水平較治療前均呈下降趨勢,且觀察組較低(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例,
2.2 抑癌 侵襲基因表達觀察組治療后抑癌基因P16、FHIT、P53表達量比對照組高,CatD及CatL表達量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抑癌及侵襲基因表達比較 (例,
2.3 增殖基因表達治療后,觀察組增殖基因TK-1、Ki-67、CyclinD1及SOX-2 mRNA表達量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增殖基因表達比較 (例,
2.4 外周血CD 68及CD 83水平治療后,2組外周血CD 68、CD 83水平較治療前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外周血CD 68及CD 83水平比較 (例,
人乳頭瘤病毒(HPV)是一種球形雙鏈閉環DNA病毒,其過度增殖是宮頸癌的發病要因。紫杉聯合卡鉑可導致患者過敏、低血壓、心律失常、骨髓抑制等,同時也會影響患者外周神經,使其肝腎功能遭受損害,導致肌酐升高,轉氨酶異常,因而臨床應用受限。
中醫認為宮頸癌屬于“虛勞”等范疇,正氣虛損導致毒邪入侵,治療當以養正固本、健脾益氣為主[6]。扶正固本湯中的當歸、白芍可固本養血;西洋參、黃芪、大棗可健脾益氣;陳皮、姜半夏、浙貝母可祛風利水;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扶正固本、養血益氣之功[7]。中醫治療期間輔以身心并重共護連續護理可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使患者以積極的抗病心態應對病情[8]。FHIT可加速癌細胞死亡;TK-1可復制DNA以加速正性細胞生長。當歸中腺嘌呤等成分可減弱細胞負性因子的表達。本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治療后抑癌基因FHIT、P 53、P 16的表達量高于對照組,侵襲基因CatL、CatD、抑癌基因TK-1、Ki-67、CyclinD1及SOX-2的表達量低于對照組,說明扶正固本湯聯合身心并重共護連續干預可加速宮頸癌患者體內癌細胞的死亡,縮短病程,與李玲娣等[9]研究結果相符。血清SCC-Ag的升高可造成鱗狀上皮細胞惡變,該水平升高表示宮頸癌患者病情惡化;CD 68可抑制腫瘤生長,該水平升高表明宮頸癌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現代藥理學表明,黃芪中的黃芪多糖等成分可增強細胞中正性因子的表達,減弱抑癌基因的負性調控作用,增強機體免疫能力及細胞的抗腫瘤活性,對宮頸癌病情的惡化起到控制作用[10]。本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治療后血清bFGF、SCC-Ag及CA12-5水平低于對照組,外周血CD 68及CD 83水平高于對照組,提示扶正固本湯可提高宮頸癌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其腫瘤標志物水平,與孫萌等[11]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扶正固本湯聯合身心并重共護連續干預可抑制宮頸癌患者機體癌癥因子表達,增強免疫能力,提高抗腫瘤活性,控制病情惡化,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