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芳,巴依爾太
(新疆醫科大學 圖書館,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7)
近年來,在高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背景下,各地區高校都在不斷提高自身的科研競爭力[1]。隨著國內高校學科評估工作的深入開展,通過高校科研成果來衡量高校以及學科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已被學術界廣泛認可[2]。目前,較為普遍的學科評估方法為利用權威的科學引文數據庫對學科的科研產出進行評價[3]。基于國際視野的學科評價無疑是學科建設中的重要環節,而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是當前世界范圍內普遍用以評價國家或地區、學術機構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工具[4]。ESI基于近十年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SCIE/SSCI)中的引文數據(論文類型為Article和Review),將研究主題劃分為22個學科領域,依據某學科論文被引頻次從全球視角審視國家/地區、機構、學科的科研影響力[5]。InCites是科睿唯安公司旗下的一款全學科、多維度評估數據庫,能夠對某地區、某機構、學科進行全球科研學術影響力的全面畫像[6]。依據 ESI 和 InCites 數據庫提供的各項評價指標,探索學科發展趨勢,確定特定研究領域的研究成果和影響,能夠為科研管理人員提供科研項目管理、人才評估、學科建設評價、科研合作等方面決策的分析結果與數據支撐[7]。
本文基于InCites,ESI數據庫,分析新疆醫科大學在2011—2021年的科研生產力,預測該校可能進入ESI全球前1%排名的各學科的潛力值,以此為學校的學科建設及長遠發展規劃提供參考依據。
本文選取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2021年11月11日更新的數據,涵蓋了2011年1月1日—2021年8月31日共10年零8個月的數據。為與ESI數據保持一致,InCites數據庫檢索2011—2021年的數據(數據更新時間:2021年12月17日);學科分類體系為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機構為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文章類型為Article,Review;數據檢索時間為2021年12月26日。
2011—2021年新疆醫科大學學者共發表WoS論文4 623篇,總被引頻次為48 093次,篇均被引頻次為10.40次。
2.1.1 科研生產力和影響力分析
2011—2021年新疆醫科大學WoS論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論文數,此次分析僅選Article和Review兩種文獻類型)發文量分析顯示,WoS論文的發文數量基本持續保持穩步遞增狀態(除2016年略有下降外),其中,國際合作論文數量也同比穩步上升。雖然論文總產量持續上升,但是同期高被引論文的數量占比甚微,國際合作論文占比同樣較低。
縱向比較同期新疆醫科大學WoS論文的被引情況(見表1),除近兩年因文章較新、被引用過的論文數量和被引頻次均較低外,2019年之前新疆醫科大學已發表的WoS論文中,被引用過的論文數量占比保持在85%以上。此外,分析論文學科規范化的引文影響力(Category Normalized Citation Impact,CNCI)是通過某篇文章實際被引次數除以同文獻類型、同出版年、同學科領域文獻的期望被引次數指標),2011—2021年期間,除少數年份(2016—2017年、2019年)新疆醫科大學WoS論文的學術表現超過了全球平均水平(CNCI大于1)外,剩余年份CNCI值總體偏低。

表1 2011—2021年新疆醫科大學科研生產力及影響力分析
2.1.2 ESI學科排名分析
2021年11月11日公布的最新ESI數據顯示,全球共有7 558個機構進入ESI 22個學科的前1%排名。其中,新疆醫科大學位居2 845名,有4 441篇SCI論文被收錄,累積被引頻次為44 315次,篇均被引頻次為9.98次,高被引論文42篇(見圖1)。全學科千分位排名為0.376%,與上期數據(2021年9月全學科千分位排名為0.385%)相比,新疆醫科大學排名上升了11位,千分位排名提高0.009%。

圖1 新疆醫科大學ESI 學科全球排名
2.1.3 已經進入 ESI 全球前 1% 的學科分析
在22個ESI學科分類中,新疆醫科大學學者發表的WoS論文涉及19個學科類別。19個學科中,臨床醫學已于2015年率先進入ESI全球前1%排名,標志著新疆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學科的科研成果學術影響力已經具有了世界范圍認可的能力[8]。
表2顯示,單看臨床醫學學科論文數量排名比較靠前,但是其論文被引頻次排名相對靠后,說明該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排名,主要依靠論文數量取勝,論文數量的積累產生了較高的被引頻次。CNCI小于1,說明該學科論文質量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故臨床醫學學科在今后晉級ESI全球千分之一排名的過程中,不僅要繼續關注量的增長,更要注重論文質量的提高。

表2 進入 ESI 全球前 1%的臨床醫學學科分析
縱觀新疆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學科全球排名情況,該學科排名有所提升。與上期數據(2021年9月學科千分位排名為0.313%)相比,新疆醫科大學排名下降了6位,千分位排名提高了0.005%(見表3)。

表3 新疆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學科全球排名縱向比較
對于未能進入ESI全球前1%排名的學科,存在晉級的潛力,而對于未能進入但已經快要進入的學科可稱之為潛力學科。通過對潛力學科的分析與研究,可以從中挖掘出推進學科建設的方法與措施,實現潛力學科的成功晉級(見圖2)[8]。

圖2 新疆醫科大學基于ESI學科分類體系的學科潛力值
2021年11月11日ESI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藥理學與毒理學學科中全球共有1 055個機構進入ESI前1%排名,選取最后5名作為對標機構,對新疆醫科大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學科科研生產力及影響力現狀進一步分析(見表4)。在ESI此次更新數據周期內,新疆醫科大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學科的WoS論文數量已經遠超過5所對標機構的發文量,但值得注意的是,新疆醫科大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學科WoS論文的被引頻次與上述5所機構的差距甚遠,特別是篇均被引頻次,遠落后于對標機構。

表4 新疆醫科大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學科現狀分析
文章從當前新疆醫科大學學科存在的問題、改進措施進行分析和討論。
分析2011—2021年新疆醫科大學WoS論文的產量可以看出,新疆醫科大學科研產出量穩步上升,但是論文的質量還需急速提升。特別是入圍差距小于 40%的藥理學與毒理學學科,更要注重論文質量的提升。
圖書館作為高校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9],定期整理22個ESI學科的期刊列表,并提供期刊的影響因子、JCR分區、投稿途徑等信息,及時提供給各學科學者,以便學者們準確地選擇自己學科的ESI學科期刊投稿,提高諸如藥理學與毒理學此類學科的科學研究效率,直接提升學科的國際影響力[10]。加速未入圍ESI全球前1%的學科努力邁入國際舞臺,已進入ESI全球前1%的臨床醫學學科努力向全球千分之一排名邁進。
分析結果表明,新疆醫科大學學者發表的WoS論文中,國際合作論文占比過低。首先,作為科研情報部門,圖書館要及時為各學科帶頭人梳理其研究方向的國內外研究進展、高產機構、高產學者等,以便為其尋找合作伙伴提供建議。其次,各學科要充分把握訪學、學術會議等契機,廣納賢士、緊密合作,提升自身學科質量,提高科研產出影響力。
總之,助推學校的高質量內涵式發展,高水平的學科建設勢在必行。針對學科的競爭情報分析、科研績效述評、科學研究前沿追蹤等,都將為學校制定科研激勵政策、有效提高科研核心競爭力提供參考。研究者們需要全面畫像,而非依賴單一指標解析學科發展情況,才能為學校制定合理的學科布局及戰略諫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