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實驗小學 費宏宇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師要更加重視培育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特別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要采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筆者根據課堂教學實際情況和自身教學經驗,對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讀寫結合教學進行了分析和研究,發現讀寫結合方法的運用對學生語文整體素養的提升意義重大。下面筆者就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和經驗,提出幾點高效推行讀寫結合教學法的策略,供同仁參考。
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在學習生涯中所形成的理論基礎、對理論的運用能力與思想品格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可以高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與學習能力,對學生未來的發展也大有裨益,因此,教師應該高度重視。
中國的課程核心素養探究始終秉承著國外的探究結論,僅把核心素養的理念復制了過來,沒有找到適合我國國情與學生實際狀況的語文核心素養理念。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和對語文學科認識的深化,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也越來越受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讀寫結合教學始終是我國基礎教育的主要內容與探究目標。閱讀和寫作關系密切,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閱讀和寫作的整合教學,符合學生心理與邏輯發展的需要,是高效的教學手段。寫作是表達思想的最好方法,而閱讀是思想的重要來源,因而,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出適應了我國教育發展的新目標和新要求,它以提升學生語文整體能力為出發點,為怎樣培育學生語文整體素養提供了參考。語文是學習語言文字應用的學科,具有很強的整體性和實踐性,語文的價值首要在于育人,對提高學生核心素養作用重大。只要找到恰當的培養核心素養的方法,就能發揮好語文在提升學生整體素養上的作用。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絕佳手段,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要科學地將讀和寫整合起來,提高教學的效率。
讀寫結合是指在教學中充分運用課本與課外資源,把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實現閱讀與寫作的共同提升,是一種非常高效的教學策略。通俗來講,即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把閱讀中學到的有關知識應用到寫作中;在學生寫作的過程中,指導學生加深閱讀。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的不二法寶,教師在讀寫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有意識地把二者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的讀寫整合能力。閱讀與寫作是相得益彰、互相促進的,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能對閱讀起到深化作用,如果把兩者分開,讓它們各自為政,是不正確的。只有將讀與寫結合起來,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在語文教學中,讀和寫是彼此作用,相互影響的,讀寫結合不只是語文學習手段,也是語文教學方式。讀寫結合教學也不單是閱讀或者寫作某一方面的單獨練習,而是把讀寫有機結合在一起,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閱讀理解水平,旨在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在讀寫結合教學中,讀是內在理論的學習過程,寫則趨向于文字的外在表達,讀是為寫服務的,寫能促進讀能力的提升。大量的研究和教學實踐表明,做好讀寫遷移和讀寫高效融合,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語文能力的提高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這不只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提出了要求,也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情感表達能力提出了要求。想實現這一點,運用讀寫結合的方法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語文核心素養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
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閱讀學習的主人,要引導學生愛上閱讀。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還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教師更應該想辦法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的高低決定了學生語文學習的效率與質量,也影響著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應該重視。
(2)語文核心素養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要求
培養語文核心素養,要從學生高效管理自己開始,要挖掘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要滋潤學生的內在思想,涵養學生的心靈。想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就要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獨立思考能力,鼓勵學生多閱讀、多練習、多參加與寫作相關的活動。
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出適應了新語文課改的需求,回答了在新教改背景下,我國應該“培育什么樣的人才”這一方向性問題。就語文學科來講,語文核心素養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標準,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成績,完善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理念比較古板,教學方式是根據課本內容而定的,教學手段比較單一,要么是教師單純講解,要么是學生自主學習,這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對學生的發展非常不利。當前的課堂教學大多運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軟件,教學形式豐富,內容生動有趣。在教學中,教師引入各種課外學習資源,展現語文的魅力,促使學生愛上閱讀和寫作,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讀寫結合水平,多媒體教學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在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全方面了解魯迅先生,可以應用多媒體軟件展示與魯迅先生相關的材料或歷史故事,在課堂上指導學生閱讀,盡量讓學生掌握足夠多的課外知識,在開拓學生的眼界的同時,為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為讀寫結合教學的推行奠定基礎。
閱讀和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體。但在以往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往往把閱讀和寫作這兩個部分分開教學,造成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都很難提高。教師在教學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過程中,為了深入開展讀寫結合教學,要加大課堂訓練的力度。例如,在教學《女蝸補天》這一寓言故事時,可以安排課堂任務,讓學生依據這篇寓言故事的寫作特點,寫一些日常所看的動畫片。這樣既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訓練了學生的整合能力,能達到讀寫有效結合的目的。
小學生因為身心發展還不夠成熟,學習依賴性較強,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這些特點,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確立讀寫命題,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重點,讓學生有目標、有選擇地汲取、融合知識,以提高學生的讀寫水平,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推進讀寫結合教學,教師要科學選擇讀寫主題。例如,在教學《少年閏土》時,可先讓學生閱讀文章,初步了解文章的內容和結構,之后,再引導學生誦讀,并對文章中的精彩句子進行仿寫。此外,在課堂上,教師還要積極與學生生互動和交流,為讀寫結合教學創造良好的氛圍,促進學生讀寫水平與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當前的語言能力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語言能力,更重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因此,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把單調的語言運用轉變為整體的應用,培養學生對語言的創建和應用能力。這既是基礎的教學內容,也是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
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具有特殊性,不能簡單地把語文核心素養的要求運用到小學讀寫結合教學中?;诖耍谂囵B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目標下,應該如何進行讀寫結合教學,成為了困惑不少一線語文教師的難題。通過對教學現狀的調研和分析,筆者提出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教師要堅持讀寫結合教學的理念
教師是語文教學的牽頭人、主導者,是語文教學創新的實際踐行人,他們了解學生的語文水平、學習方式與學習特點,掌握大量的語文教學實踐信息。教師對語文教學現狀是最有發言權的,他們也急切地尋求創新語文教學的方式,對語文核心素養的推行,讀寫結合教學起著推動作用。
(2)學生要創新讀寫結合學習理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全部的教學項目、教學步驟的設立都是圍繞學生進行的。讀寫結合教學能否按照語文核心素養的需求實行,不只需要教師秉持教學理念,也需要學生在思想上接受讀寫結合。
(3)切實完成語文核心素養下的讀寫結合教學
語文核心素養概念的提出,使語文界開始重新思索,語文課程在教育學生上飾演的是什么角色,起到什么作用?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基礎能力嗎?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這個答案明顯是不準確的。從終身學習理念提出至今,我們越來越重視整體素養,人的整體素質的培育和發展脫離不了教育的支撐,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出在培育人的層面起到的影響是絕無僅有的。
總而言之,語文核心素養對引導小學讀寫結合教學具有重大意義,對語文教學的開展、人才的培養有著長遠的影響。從起初的核心素養到學科核心素養再到語文核心素養,我們了解到了語文教學改革的堅決和初心。更主要的是,語文核心素養適合我國對人才培育的需求,有利于培育德智體美協調發展的人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在語文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導下優化小學讀寫結合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