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航空材料學報》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高磊 王俊麗
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既是當前我國科技期刊發展的重要任務,也是民族復興的必然要求。[1]2422019年8月,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關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簡稱《意見》)[2],提出通過深化改革的措施,促進“中國特色期刊發展”,培育產生“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優質稿源是期刊的核心競爭力,為認真落實《意見》,推動我國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必須要吸引優質稿源。選題策劃在科技期刊爭取優質稿源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是科技期刊出版活動的重要環節,而且直接體現期刊的價值導向與品牌特色[3]。專題出版是以期刊的全部篇幅或若干篇幅登載某一專題或某種專業內容的共同性稿件,就期刊形式而言,它可以是期刊的專欄,也可以是專欄在期刊版面空間上的最大化,以整期文章刊發的專刊,專刊也稱專輯或專號。[4]專刊、專欄的策劃不僅體現辦刊人的辦刊思想、職業水平及創造能力,而且是構建精品期刊的重要步驟[5]。許多科技期刊根據其所屬領域的特點對專刊/專欄的出版效果以及出版經驗進行了深入研究。如《科技導報》借科學家百年誕辰系列專題探析紀念性專刊的出版經驗[6];陳汐敏[7]考察代表性的醫學學報類期刊專題/專欄建設的現狀,探索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提高專題/專欄出版的成功率和有效性;《中國農業科學》對專刊出版全流程進行梳理,總結專刊的出版經驗[8];楊小梅等[9]探討了測繪遙感類精品科技期刊通過策劃專刊/專欄提升學術影響力的舉措及啟示;《水利水電科技進展》以百年校慶特刊為例對科技期刊約稿實踐進行了思考[10]287。
《航空材料學報》創刊于1981年,是中國航空學會、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科技期刊,主要刊登航空航天材料、材料制備工藝、材料計算、數值模擬、材料性能及表征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在航空航天領域有應用前景的材料研究進展。《航空材料學報》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核心統計源期刊(2021—2022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20年版)收錄期刊,近年來影響因子穩步提升,學科排名名列前茅。《航空材料學報》2020年、2017年和2014年均入選“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且于2015年獲“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第四期項目資助。航空航天領域是國家級戰略性產業,大國重器,材料先行,航空航天領域材料發展是關鍵所在。為更好地傳播中國航空航天材料領域最新研究成果,本文從《航空材料學報》策劃出版專刊/專欄的實踐出發,用數據定量說明其與非專刊/專欄文章在學術影響力上的差異,分析專刊/專欄對提升科技期刊學術影響力的實際效果,總結其選題策劃和組稿約稿的方法和策略,以期對航空航天領域科技期刊提高學術質量提供借鑒和思考。
雖然影響因子并不是評價科技期刊的唯一指標,但不可否認,影響因子仍然是評價期刊學術質量的一個客觀且具有公信度的指標[11]466。根據影響因子的計算方法,被引頻次和下載量是最為重要的兩個指標。因此,本文選取被引頻次和下載量作為評價專刊/專欄出版情況的指標,數據選取檢索時間跨度為2017—2021年。
紀念性專刊是為了紀念對期刊有重大影響、在某個研究領域有突出貢獻的重要人物或者慶祝某個重要歷史事件,而出版一期與這個人物或事件相關的文章[12]。對國內某個領域有重大影響的科學家或者重大歷史事件進行專刊出版,不僅能夠激發作者的榮譽感和創作熱情,還能達到弘揚科學家精神、提升科技期刊影響力的效果。《航空材料學報》2017—2021年出版的專刊情況見表1。“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刊于2019年第5期刊出,為紀念新中國成立以來航空材料領域的研究進展和研究現狀而策劃,刊登的11篇文章主要集中于復合材料、隱身材料、高溫合金、新材料等,涉及航空材料各個領域。“紀念顏鳴皋誕辰100周年”專刊于2020年第3期刊出,正值顏鳴皋院士誕辰100周年,刊發的10篇文章聚焦于顏鳴皋院士從事的鈦合金領域,主要由顏鳴皋院士團隊的專家撰寫。“航材院創建六十五周年暨《航空材料學報》創刊四十周年”專刊于2021年第3期刊出,共發表文章13篇,主要為來自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的各領域專家所撰寫的綜述及研究論文,全面展示我國航空材料領域的最新進展。

表1 2017—2021年《航空材料學報》專刊出版情況
《航空材料學報》策劃專欄追蹤航空材料領域前沿熱點的最新研究進展和成果。2017—2021年共策劃了7個專欄,基本情況見表2。大部分專欄都邀請了專業領域的領軍人物擔任主編。2017年第1期刊出的“集成計算材料工程”專欄包括4篇文章,由中南大學杜勇教授擔任主編,圍繞材料基因組數據庫、計算方法發展與計算軟件的自主開發與整合,以促進計算材料科學在航空材料研發過程中更好地發揮作用。2018年第2期刊出的“熱障涂層”專欄,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徐惠彬院士擔任主編,共約稿6篇文章,報道了熱障涂層材料、制備科學及表征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2018年第3期刊出的“第326次青年科學家論壇(Ⅰ)”專欄主要針對第326次青年科學家論壇中的專家進行約稿。“先進鎂合金”和“鎂合金腐蝕與表面改性”專欄分別于2018年第4期和2019年第1期刊出,主編分別為上海交通大學曾小勤教授和山東科技大學曾榮昌教授,主要聚焦于鎂合金研究和應用,尤其是在航空領域的工程化應用,以及鎂合金在防腐蝕與涂層方面的研究。2020年第6期刊出的“發動機材料”專欄,邀請相關領域專家撰寫了4篇有關發動機先進新材料研究進展的文章。 2021年第4期刊出的“航空發動機關鍵零件疲勞制造”專欄由西北工業大學姚倡鋒教授擔任主編,6篇文章全面涵蓋了航空發動機關鍵零件抗疲勞制造的研究前沿和熱點問題,對推動抗疲勞制造技術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表2 2017—2021年《航空材料學報》專欄出版情況
本文通過比較專刊/專欄文章和同期非專刊/專欄文章的平均被引頻次和下載量,分析專刊/專欄文章的影響力。英國學者威爾(Andy R. Weale)等[13]提出零引用率可作為期刊質量反向評價指標。一般來說,在文章刊發兩年以后,文章引用率為零,即說明文章受關注度較低。所以,零引用的論文數量越高,說明當期刊物的學術質量越低[11]466。故本文對專刊/專欄和同期其他文章的零被引論文占比進行分析比較,以進一步分析其影響力。統計日期為2021年11月26日。
以“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刊、“紀念顏鳴皋誕辰100周年”和“航材院創建六十五周年暨《航空材料學報》創刊四十周年”專刊三期為例,分析其與前一期非專刊的篇均被引頻次、篇均下載量和零被引論文占比。(見表3)可以看出,“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刊(2019年第5期)比2019年第4期晚一期,但篇均被引頻次、篇均下載量高出很多,零被引論文占比卻低很多。“紀念顏鳴皋誕辰100周年”專刊(2020年第3期)與前一期2020年第2期比較,同樣是篇均被引頻次、篇均下載量更高,而零被引論文占比卻更低。“航材院創建六十五周年暨《航空材料學報》創刊四十周年”專刊(2021年第3期)的篇均下載量約為前一期2021年第2期的2倍,說明專刊在出版短時間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但由于發表時間較短,而引用高峰在文章發表的2年左右,所以雖然篇均被引頻次比非專刊低,但不能體現專刊的影響力效果。

表3 《航空材料學報》2017—2021年專刊與相鄰期非專刊引證指標比較
因此,以慶祝某一重大節日或弘揚科學家為主題策劃的專刊,可引起公眾廣泛注意,具有時效性強、傳播廣的效果,有助于期刊樹立良好的社會聲譽、培育優質的作者群體。
《航空材料學報》在2017—2021年共策劃刊出7期專欄文章,其篇均被引頻次、篇均下載量和零被引論文占比見表4。除了最近刊于2020年第6期和2021年第4期的專欄,其他刊期的專欄文章都實現了全部引用。由于專欄文章都是經過編輯部精心策劃的前沿熱點選題,從表4中可以看出,專欄文章的篇均被引頻次和篇均下載量約為非專欄文章的2倍,說明專欄文章的影響力遠高于非專欄。如2018年第3期專欄文章的篇均被引頻次約為非專欄的2倍,篇均下載次數約為非專欄的6倍;2018年第4期專欄的每一篇文章都實現被引用,篇均被引頻次約為非專欄的4倍,篇均下載量是非專欄的2倍多。2017年第1期的專欄與非專欄的篇均被引頻次一樣,專欄的篇均下載量是非專欄的2倍多,說明集成計算材料工程領域的研究在航空材料領域處于起步階段,工程化應用較少,學術影響有限。

表4 《航空材料學報》2017—2021年專欄文章引證數據對比情況
好的選題應當是當前學術界的研究熱點,而且還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和延展性。《航空材料學報》結合期刊特色,策劃了紀念性專刊和特色專欄選題。
1.紀念性專刊選題策劃
紀念性專刊通常是為了紀念期刊創刊或對期刊有重要貢獻的科學家以及重要的歷史事件而出版的。《航空材料學報》2020年第3期刊出的“紀念顏鳴皋誕辰100周年”專刊是為了紀念期刊創始人顏鳴皋院士。顏鳴皋是我國著名金屬物理學專家,開創中國鈦合金研究,中國科學院院士,《航空材料學報》首任編委會主任兼主編。2020年6月12日是顏鳴皋院士誕辰100周年紀念日,《航空材料學報》特出版紀念性專刊,傳承其忠誠報國、深耕航空的偉大情懷,同時紀念其他為國家科研和國防事業執著堅守、無私奉獻的航空科學家。顏鳴皋院士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歸國,恰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剛成立。作為鈦合金專家,顏鳴皋院士全身心地投入到我國鈦合金實驗室的籌建工作中,找材料,建設備,培養人,用青春與智慧在近乎一張白紙的中國航空材料領域描繪壯美藍圖。《航空材料學報》在顏鳴皋誕辰100周年這個時間節點出版專刊,邀請鈦合金領域專家(大多為顏鳴皋院士培養出來的人才),撰寫鈦合金領域的研究進展與成果。專刊的出版引起了鈦合金研究領域專家學者的極大關注。
2.特色專欄選題策劃
(1)關注學術研究熱點問題
《航空材料學報》編輯通過調研熱點文章發現,集成計算材料科學已經得到工業界和學術界的廣泛認可和采用,在材料研發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因此邀請在集成計算材料研究中享有盛譽的中南大學杜勇教授組約“集成計算材料工程”專欄。在專欄的策劃編輯過程中,編輯結識了該領域眾多專家,并積極跟蹤其研究成果,為日后策劃這方面選題打下了基礎。
(2)關注國家重要科研成果
《航空材料學報》根據國家重要科研項目、國家前瞻性科研成果報道組織出版專欄。我國實施的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簡稱“兩機”)重大專項,旨在突破“兩機”關鍵技術,推動大型客機發動機、先進直升機發動機、重型燃氣輪機等產品研制,初步建立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自主創新的基礎研究、技術與產品研發和產業體系。《航空材料學報》圍繞“兩機”專項工作策劃了一系列專欄選題。例如,先進的新材料及其關鍵零件的制造科學與技術是航空發動機發展的基礎,在航空發動機關鍵零件的失效模式中“疲勞”是主要模式,2021年第4期刊出的“航空發動機關鍵零件疲勞制造”專欄重點關注航空發動機關鍵零件面臨的滿足極端服役條件下長壽命和高可靠要求的研究挑戰;2020年第6期刊出的“發動機材料”專欄則主要關注航空發動機材料的研究進展和最新成果。熱障涂層應用于燃氣發動機渦輪葉片,可以顯著提高發動機的工作效率和推力,同時降低葉片合金的工作溫度,從而大幅提高發動機的壽命和可靠性,是先進航空發動機不可缺少的一項關鍵技術。2018年第2期刊出的“熱障涂層”專欄主要關注熱障涂層科學發展的國際前沿研究成果,對于推動熱障涂層技術的自主創新、提升我國先進航空發動機的研制水平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為擴大稿源,《航空材料學報》邀請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擔任專欄主編,策劃選題并組織稿件。專欄主編既要是活躍在學術熱點、前沿的學者,又要在學術領域有相當的號召力和影響力。《航空材料學報》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邀請行業內專家擔任專欄主編。
1.走訪高校、研究院所
《航空材料學報》編輯部打破依靠自由來稿的被動局面,由主編牽頭,主動去高校、研究院所拜訪行業內聲譽較高的學術帶頭人,組約能夠引領學科發展的專欄文章。2021年6月,主編帶領編輯前往上海集中拜訪各高校專家,在上海交通大學邀請孫寶德等專家,組約“鎂合金”專刊;在同濟大學,聘請李巖教授為期刊副主編,為期刊約稿;在上海大學拜訪孫晉良院士,策劃“復合材料”專欄。
2.積極發揮編委作用
編委會作為期刊的學術團隊,是期刊的智囊團。組建一支熱愛期刊工作、愿意為期刊發展出謀劃策、責任心強的編委會團隊,使其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是提高期刊學術質量、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最直接有效的途徑[1]246。《航空材料學報》發揮編委團隊的組織能力,調動編委的積極性,實行“專家辦刊”。2018年第4期邀請編委上海交通大學材料學院曾小勤教授擔任“先進鎂合金”專欄主編。曾教授一直從事鎂合金材料基礎理論研究工作,取得了諸多成就。這期專欄對推進鎂合金在航空領域工程化的研究和應用起到了積極作用。
3.參加學術會議動員青年專家
青年專家正處于事業上升期,對組約專欄更有熱情。《航空材料學報》的編輯通過參加各種高水平學術活動,結識相關領域專家,特別是青年專家,邀請其擔任專欄主編。近幾年通過參加有關復合材料、腐蝕與防護等領域學術會議,策劃組織了“復合材料”“腐蝕與防護”等專欄。
青年學者年富力強,具有創新思維,活躍在科研工作的一線,能緊密跟蹤國內外研究熱點。從處于事業上升期的中青年學科帶頭人中遴選組建青年編委會,能夠提升科技期刊編委會活力,并使其更具執行力[14]。《航空材料學報》2019年組建了青年編委會,青年編委均為40歲以下的年輕學者,在學術領域人脈資源廣泛,工作積極性較高,學術對接和溝通能力強。邀請其擔任專欄主編,利用其學術影響力為期刊組約專欄,成功率較高,目前已經組約“熱障涂層”“特種防護”“鎂合金表面防護涂層”“高溫合金”等專欄。此外,青年編委的社會活動比較活躍,可以請其在參加學術會議時對期刊進行宣傳,并利用社交工具及時發布期刊最新消息。
期刊舉辦學術會議,不僅能夠深入了解報告專家正在從事的研究工作,而且能夠結識更多的參會專家,加強與他們的聯系。利用舉辦學術會議的機會進行約稿,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航空材料學報》近幾年組織舉辦了“第三屆航天航空航海產業發展論壇”中的“先進材料峰會”、中國科協第365次青年科學家論壇等會議,并借助這些學術會議成功策劃編輯了“航空發動機關鍵零件疲勞制造”“第326次青年科學家論壇(Ⅰ)”等專欄。
科技期刊編輯參加學術會議,可在短時間內掌握行業領域內最新成果和研究進展。因此,參加學術會議是組約專刊/專欄的重要機會。《航空材料學報》的編輯每年都會參加航空材料領域重要的學術會議,如“先進航空發動機材料研討會”“中國航空科學技術大會”等。參會前編輯會認真調研學術報告專家的研究成果,并在會議上與專家展開面對面的深入交流溝通,以便有效地組約到學術質量較高的稿件。
1.制作個性化約稿函
約稿函是約稿能否成功的敲門磚[15]68。一篇好的約稿函能夠體現約稿欄目的重要性和期刊嚴謹的辦刊態度,激發作者寫稿的熱情[10]287。《航空材料學報》針對不同專欄和作者制作了個性化約稿函,包括期刊的基本情況、專欄研究方向的背景及研究意義、專欄文章的基本要求、稿件類型、交稿日期和出版日期等。一份專業、誠懇的約稿函,能體現編輯部的職業水準和重視態度,往往更能夠打動作者,使其欣然接受約稿請求。
2.加強與作者溝通
約稿之前編輯要做好充分而細致的準備,了解約稿作者的基本情況和擅長的科研領域,這樣才能提高約稿成功率和約稿效果。約稿中編輯要投入智慧和真誠情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15]67。作者答應撰稿僅是開始,為避免約稿落空,在作者撰稿過程中編輯需要持續跟進,加強與作者溝通。如果超出預計日期未交稿,編輯可以及時詢問,了解作者撰稿進展程度,詢問其是否存在困難,并適時提供幫助。優質的文章是諸多期刊競相爭奪的珍貴稿源,作者掌握投稿主動權,約稿時編輯需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投入足夠的誠意,打動作者,爭取到稿件。《航空材料學報》編輯在約稿中與作者互加微信好友,不僅方便了稿件的溝通交流,在日常動態的交流中,還與作者建立了亦師亦友的關系。
3.縮短出版周期
出版周期短,才能加快專刊/專欄文章的傳播。《航空材料學報》為專刊/專欄的審稿和編輯開通了綠色通道。作者投稿后,編輯部第一時間安排審稿。審稿通過的稿件,編輯立即進行編輯加工、排版、校對。有些專欄文章從投稿到刊出,僅用了40天。縮短出版周期不僅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科交流與發展,而且可以吸引更多作者,為期刊贏得更多優質稿件,擴大期刊的學術影響力。
為加強專刊/專欄的宣傳推廣工作,《航空材料學報》為專刊設計了特別的封面,在封二刊登專欄主編的簡介,邀請其撰寫“專題序言”,介紹專欄的主要內容和意義。“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刊的封面以紅色為底色,將數字“70”與五星紅旗和天安門進行組合設計,凸顯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繁榮景象,在視覺上特別能吸引讀者眼球;“紀念顏鳴皋誕辰100周年”專刊邀請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院長戴圣龍撰寫紀念序言,介紹顏鳴皋院士的生平經歷以及專刊的重要意義,頌揚了顏鳴皋院士對于鈦合金領域研究作出的重要成就。
除此之外,《航空材料學報》還邀請作者將專刊/專欄文章改寫成科普文章、論文簡介,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推送,經過二次加工的文章更加淺顯易懂,吸引了更多讀者關注。
專刊/專欄針對某一專題的內容報道相對集中,內容豐富,信息量大,能為讀者提供更為方便的交流平臺[16]。科技期刊可根據各類有紀念性的重大主題活動和研究熱點,開展專刊/專欄選題策劃,并充分發揮編委會和青年編委會的學術影響力,組約優質稿件;通過舉辦或參加學術會議,了解學術領域的研究進展,結識領域內的專家學者,開展專刊/專欄組稿工作。在組稿過程中,編輯要與專欄主編和作者多溝通,做好服務工作,為專刊/專欄稿件的審稿、編輯加工開通綠色通道,縮短出版周期,提高出版效率,并充分利用期刊封面和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做好宣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