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淑琴
學術期刊是展示科技進步和文化發展的窗口,是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對推進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英文科技期刊作為學術期刊的重要分支,是科研人員面向世界發表科技成果的重要載體。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科研人員在全球范圍內盡快發布和傳播其研究成果的需求愈發迫切,因此在當前數字化出版的大趨勢下,如何開展更加有效的海外宣傳是英文科技期刊亟待考慮的問題。
我國英文科技期刊長期以來將工作重點放在期刊內容的打造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期刊的宣傳,導致許多最新的科研成果難以廣為人知,國際影響力普遍不高[1]。在全球學術出版業日趨國際化和數字化的今天,我國英文科技期刊迫切需要提升國際影響力。對于英文科技期刊而言,其特定的“英文”語種是有益的對外宣傳要素,更應在提升內容質量的基礎上加強宣傳,有效提升期刊的學術影響力和整體品牌影響力。在國家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關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等政策文件的指引下,英文科技期刊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2]。本文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前沿》(Frontiers)系列期刊為例,從學術期刊在線出版平臺推廣的角度,探討英文科技期刊的國際傳播策略。
《前沿》系列期刊于2006年創刊,是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辦和出版、施普林格(Springer)等公司海外發行的英文學術期刊,定位為代表中國一流學術水平的國際學術交流平臺。系列期刊覆蓋學科廣泛,涵蓋基礎科學、工程技術、生命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等眾多領域,目前實時更新的期刊28種,其中自然科學類20種,人文社會科學類8種。系列期刊注重反映各學科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并執行嚴格的同行評議制度,學術質量在國際上得到較高認可,已有多種期刊陸續被國際權威檢索系統收錄。截至2022年7月,期刊海外全文下載量累計超過1200萬篇次。
期刊內容的廣泛傳播是要通過用戶友好、直觀且穩定的在線發布平臺來實現的。在線發布平臺不僅是聯系學者(讀者/作者)和出版單位的主要渠道,還是國際學術交流的重要窗口,對于提高期刊文章的目次、摘要及全文內容的瀏覽量及檢索程度至關重要?!爸袊鴮W術前沿期刊網”(https://journal.hep.com.cn)是我國自主研發為《前沿》系列期刊服務的在線發布平臺,同時還是其整體品牌宣傳的重要陣地及國際傳播的重要載體。近年來,該平臺不斷升級,在我國當前眾多英文期刊“借船出?!薄W術出版數字化程度不高的情況下,對于我國英文期刊“造船出?!?、自主進行國際化傳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全英文的“中國學術前沿期刊網”,注重開放性、標準化與國際化,可提供面向全球用戶的訪問服務?!肚把亍废盗衅诳峡l的論文采用Just Accepted(評審后錄用)、Online First(在線優先出版)、Latest Issue(最新刊期出版)三種版本更新替換,在網上發布,在保證學術質量的前提下實現即時發布、快速傳播。論文的圖表和參考文獻結構化的處理遵循國際開放標準?!肚把亍废盗衅诳€與國內外第三方平臺廣泛合作,提高論文的可見度。其網站提供各類個性化定制功能、RSS訂閱功能,以及包含瀏覽、引用、分享和討論的論文實時評價數據,從不同層面提升了系列期刊的展示度,增加了文章的瀏覽量及下載量。同時,該平臺還具備高擴展性、快速集成能力,能保障期刊主頁定制化設計與快速部署,助力期刊實現品牌自主、數據自主、運營自主和技術自主。
科技新聞的重要來源是科技期刊論文,具有較強的權威性和可信度,同時又簡明通俗,可讀性強。“無論文,不報道”的科技新聞傳播理念為業界所認同。[3]
《前沿》系列科技期刊的目標人群定位為關注科學、醫學和技術領域最新信息的研究人員,面對的是國際化的作者和讀者群體,特別需要找到適當的海外宣傳渠道讓期刊“走出去”。系列期刊學術質量較高,數字出版能力較強,全流程數字化出版平臺“中國學術前沿期刊網”遵從主要行業標準,能對接全球學術基礎設施,融入國際學術生態。平臺上相當數量的代表學術前沿的科研成果受到國際傳播平臺的關注,這也是系列期刊文章向國際傳播的著力點。因此,選擇適合的海外網絡平臺發布科技新聞,及時進行傳播,是便捷有效的宣傳方式?!肚把亍废盗衅诳c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英文縮寫AAAS)旗下的國際知名專業的在線科技新聞發布平臺優睿科(EurekAlert!)合作,遴選適合的論文,將其中相關科研進展編纂成新聞稿件,向全球媒體進行發布。
很多國際優秀期刊都會通過EurekAlert!發布重要文章的新聞稿。其閱覽者除了學術界專業人士,多來自世界各國的重點媒體記者,如《華盛頓郵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英國廣播公司(BBC)等,以及新華社、《中國日報》等國內外媒體[4]。在該平臺發布的科技新聞,可直接抵達目標群體。發布頁面可鏈接至出版機構主頁、期刊網站或文章頁面。同時,EurekAlert!官網首頁還提供文章圖片鏈接,可直接指向某一特定文章、專家對話或研究進展報道等新聞稿件。撰寫、發布此類科技新聞需要保證新聞性和時效性,符合國際媒體傳播的特點。作為研究類新聞內容,應針對研究成果或者是已有研究的進展和深化展開論述,突出研究的原創性、新穎性、亮點,以及研究團隊等。文字表述要避免過于學術化,可提供圖片或視頻、音頻文件,在強調研究亮點及新穎性的同時要用通俗平實的語言表述出其社會價值,闡明研究中所提及的新技術與新方法,以利于記者提煉要點,做進一步報道。除了英文,該平臺還可同時發布中文、法文、日文等多個語種文章。所有新聞稿除文章本身的推介外,也可附加期刊簡介、出版單位概況等,同時還可鏈接至“中國學術前沿期刊網”期刊原文頁面,以提高論文原文的可見度和系列期刊整體品牌的影響力。
科學記者的興趣在于尋找和發布世界先進科研機構的研究進展或線索來源,他們會定時到EurekAlert!上瀏覽各刊社發布的新聞稿,從中尋找感興趣的新聞線索做進一步跟蹤和報道。從科技新聞的角度而言,這些基于科技期刊論文而撰寫的新聞稿的科學性無疑是可靠的,但在實際傳播中,科學記者發現這些來自專業期刊編輯或者科研團隊的新聞稿有時仍然過于專業、晦澀,于是他們還要根據自己所在的媒體及其讀者情況,對這些新聞稿進行二次報道,進一步通俗化。例如,系列期刊之《化學科學與工程前沿》在EurekAlert!平臺發布了有關《陽光驅動的“自愈”防腐涂層》和《環氧樹脂納米復合材料》的宣傳稿后,分別引起了英國材料、礦物和礦業學會(Institute of Materials, Minerals& Mining,英文縮寫IOM3)和英國科技新聞傳播公司(AZoNetwork UK Ltd.)的關注,并在學術性相對較強的原稿基礎上,對新聞稿作者進行了更深入的采訪,然后在各自的平臺上進行宣傳推廣,實現了科技新聞的分層次和通俗化的傳播,既提高了新聞稿的閱讀量,同時也宣傳了我國科研人員的科技成果和學術期刊。
專業的科技新聞發布服務對擴大科技期刊的海外影響力極為重要。系列期刊的新聞稿在EurekAlert!發布后,相關研究論文的Altmetric(替代計量學,用于評價學術論文在社交網絡中的影響力的計量指標)數值顯著提升。Altmetric根據搜集到的社交媒體、博客、新聞報道等對相關論文討論或分享的數據對文章的熱度打分,分值越高,說明該論文熱度越高。通過Altmetric網站上的新聞來源網頁還可以看到新聞稿被追蹤、報道的情況,了解研究論文被國內外媒體和相關科技新聞平臺進一步轉發及傳播的情況。系列期刊已發布的新聞稿先后被《太空新聞日報》(Space Daily) 、 《幻景新聞》 (Mirage News)、《今日英國新聞》 (Today UK News) 、 《AZoNetwork光學》 (AZoOptics) 、 《醫學快報》(MedicalXpress)及搜狐新聞等近二十家國內外媒體廣泛轉載和傳播。
當然,海外科技新聞發布平臺的渠道并不僅局限于EurekAlert!,《前沿》系列期刊將嘗試選擇在歐洲科學新聞網(Alphagalileo)等更多科技新聞發布平臺展示重要論文新聞稿,借助國際專業的科技新聞傳播渠道,為系列期刊發表的具有重大社會價值的學術成果提供及時和專業的宣傳服務。
為進一步提高科技期刊的國際傳播效率,還需充分利用期刊內容推送工具?!肚把亍废盗衅诳ㄟ^使用TrendMD實現跨平臺相關文章精準智能推送服務,依靠期刊與期刊之間的互聯互通,方便讀者的深度閱讀。[5]在“中國學術前沿期刊網”期刊主頁上安裝TrendMD獨有的內容精準推薦插件,可將系列期刊出版的內容通過超鏈接方式精準推薦至全球超過350家出版社的5000多種精品學術期刊的內容平臺上,有效提升系列期刊的內容展示度??缙脚_推送的每月訪問量達8000萬次,橫跨醫學、生物化學、計算機科學、材料學、化學、環境與生態學、農學、物理學、數學及各類工程學等眾多學科,能使系列期刊的推薦文章向全球特定學者精準傳播,擴大了高端讀者群,大大提高了文章在第三方優質平臺的顯示度。當然,科技期刊也可以在自平臺的文章頁面上顯示第三方平臺發表的相關文章鏈接,以豐富自平臺的內容。
為保證良好的推送效果,推薦文章的選擇至關重要,熱點文章、最新上線文章、優秀評選論文、高被引文章、特別專輯或虛擬專輯文章等都可重點考慮。同時,根據推送反饋報告,還可更有針對性地著重推薦特定(國家/地區、學科領域)文章,使推薦文章能夠更精準地呈現在全球最相關的讀者面前。此外,推送的頻率以及推送文章的呈現格式(PDF/HTML)也不容忽視,目的是有效提高自平臺的讀者流量,增加已有讀者的訪問次數和停留時間,從而增強讀者黏性。
2021年通過跨平臺推送服務,《前沿》系列期刊的推薦文章在與TrendMD合作的884種期刊中得到展示,其中SCI期刊占比為51.13%。展示數排在前列的相關期刊包括《科學》(Science)、《美國科學院院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英文縮寫PNAS)、《美國醫學會雜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英文縮寫JAMA)、《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英文縮寫 BMJ)、《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等多種在國際相應領域學術影響力較高的權威期刊,被推送的文章鏈接達到數十萬次,為“中國學術前沿期刊網”帶來數萬名國際讀者,按瀏覽數分布,排在前列的國家依次是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德國、法國、英國等,有效提升了系列期刊面向全球學者的內容精準推送服務能力,同時使“中國學術前沿期刊網”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示。
電子郵件推廣是以互聯網為載體,以發送電子郵件方式來實現的一種營銷推廣方式,它具備速度快、針對性強、反饋及時等特點,是目前期刊宣傳推廣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使用各類電子郵件群發系統發送電子郵件,按學科分類,有針對性地向學者推送其有潛在興趣的期刊文獻,包括并不限于期刊目錄、征稿啟事、熱點專輯、特色欄目、優秀論文等,是重要的期刊宣傳方式。為吸引和覆蓋更廣泛的國際學者,系列期刊采用了目前業內常用的針對國際用戶的郵件推送服務,以及使用的國際投稿系統自帶的郵件推送服務。這些郵件推送的功能是相近的,可以互為補充,目的都是將系列期刊的前沿研究成果和重點專題論文準確送達目標人群。
此類郵件推送服務,一般是基于其專有數據庫精準匹配學者資源或郵件推送系統本身所帶的學者信息,將推廣郵件推送至全球用戶。例如科睿唯安推出的“全球國際影響力提升服務”就是通過其數據庫查找目標作者向其發送推廣郵件,并提供“打開郵件總數”和“點擊數”等推送效果評估報告[6]。為獲得更好的推送效果,在內容上,期刊需要精心選取熱門專題和熱點文章,盡量突出期刊特色和定位,可選取綜述合集或高被引文章進行專題推送;也可選取單篇高影響力文章,將知名作者姓名放在顯眼處以吸引讀者閱讀。當然,也可以推送期刊征稿啟事或特色欄目介紹。《前沿》系列期刊在提供推送信息時,URL鏈接均指向“中國學術前沿期刊網”,以增加其曝光度,最大程度地吸引全球學者。在形式上,需考慮標題的新穎、模板格式的美觀等。在發送目標對象的選擇上,既要考慮國別、地域的因素,爭取覆蓋更多國家和地區的學者,也要結合推文所涉及的關鍵詞和主題,盡量選擇學科領域處于領先位置的國家和地區的學者。除了要與推文本身所涉及的領域匹配,以及和期刊及行業內領先期刊的相關學者匹配外,還要根據推送報告的反饋數據,及時調整學者的檢索條件,以保證最佳的推送效果。
被國際權威數據庫索引收錄,是英文科技期刊著力國際傳播的重要途徑。為提高系列期刊的知名度和可見度,“中國學術前沿期刊網”與國際重要檢索機構、專業索引收錄系統、知識發現服務平臺、學術搜索引擎等建立了數據傳輸系統,以提升學術成果的國際化傳播能力。
首先,積極開展系列期刊的索引收錄工作,推動期刊被更多的國際重要數據庫收錄,包括《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英文縮寫SCI)、《人文與藝術索引》(Art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英文縮寫AHCI)、《工程索引》(Ei Compendex,英文縮寫EI),以及MEDLINE、EMBASE、ESCI、SCOPUS、INSPEC和美國化學文摘等數據庫。目前在《前沿》系列20種科技期刊中,已有13種被SCI收錄,1種被AHCI收錄,6種被EI收錄。
其次,通過與Proquest、ExLibris和EBSCO等知識發現系統的聯系與溝通,將《前沿》系列期刊的文章數據加入到其系統中,這使得期刊文獻被納入圖書館館藏資源,對于文章使用量的提升大有益處。用戶通過其所在圖書館使用的知識發現系統,輸入關鍵詞即可找到相關期刊文獻,直接訪問“中國學術前沿期刊網”上的期刊全文。后續還將繼續努力,使“中國學術前沿期刊網”盡快與更多的知識發現系統實現數據傳輸。
本文以《前沿》系列期刊基于“中國學術前沿期刊網”數字化傳播為例探討英文科技期刊的國際傳播策略,實際上海外推廣渠道及方式還有許多,例如,通過國際主流媒體發布期刊的主題宣傳片及英文通稿,通過科研社交網絡平臺、國際會議、海外校園宣傳等多種方式加強對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專業學術圈層的滲透和推廣等。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英文科技期刊工作者應充分運用數字出版技術和各種宣傳渠道,盡快建立面向國際的傳播體系,以全面有效地提升期刊學術成果的國際化傳播能力,打造一流學術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