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偉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宿遷供電分公司,江蘇 宿遷 223800)
配電線纜作為電力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電力系統的運行安全性、穩定性具有直接影響,所以為了促進電力系統運行質量提高,需要做好配電線纜施工工作。在配電線纜施工過程中,存在著多項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且施工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為此需要加強配電線纜施工技術創新,采用科學的施工技術,做好技術交底工作,使得施工技術應用要點更加明確,從而能夠提升配電線纜施工效率與質量,確保電力工程整體建設質量,為社會提供更高質量的用電服務。
在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形勢下,社會生產與群眾生活對于電力需求不斷提升,這就導致電力系統的運行負荷增加,為了保證供電系統運行穩定性、安全性以及高效性,必須做好電力工程建設工作,確保電力工程整體建設質量。在電力工程施工過程中,配電線纜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實現配電輸送的基礎線路,同時也是電力系統中運行荷載最高的部分之一,但是受到運行環境的影響,配電電纜在運行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損壞問題,或由于施工質量不足,在運行過程中出現故障問題,容易引起電纜事故,同時由于電力工程具有較強的隱蔽性特征,排查故障需要投入的資源較多,會花費大量的成本[1]。表1 為電力工程中配電電纜常見的問題及影響因素總結。

表1 配電電纜常見問題及影響因素
所以為了提升電力工程質量,則必須做好配電電纜施工質量管控工作,加強科學施工技術的應用,確保施工技術符合電力工程建設的基本要求。科學的施工技術能夠強化電纜施工質量,確保配電電纜符合國家規定要求,從而能夠降低后期故障發生率,減少維修維護成本投入,不僅具有重要的社會效益,同時還能夠提升電力企業經濟效益,所以必須做好配電電纜施工技術優化工作。
根據當前我國電力工程建設現狀來看,配電電纜施工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使得配電電纜工程的質量得以充分保障。在配電電纜項目施工過程中,可以采用的施工技術具有多種不同方式,且不同施工技術具有不同的優勢,適用條件也存在一定差異,所以需要結合電力工程的實際情況,做好配電電纜施工技術選擇與優化工作[2]。表2 為幾種常見的配電電纜施工技術優勢分析。
表2 中的配電電纜施工技術,是當前電力工程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幾項施工技術,下文將對這幾項不同配電電纜施工技術的應用要點進行分析。

表2 幾種常見的配電電纜施工技術優勢
在電力工程施工過程中,配電電纜鋪設中應用最為廣泛的為直埋式施工技術,該技術具有廣泛的適用性,適合在大部分環境與條件下使用。在采用直埋式施工技術時,施工技術人員需要做好電力工程建設區域內的環境勘察工作,之后按照施工設計方案與施工圖紙,對施工技術的應用進行優化。在電纜鋪設作業方案編制時,需要確保配電電纜施工與環境相符合,同時對電力工程現場的配電電纜方向、鋪設路徑等進行科學規劃,同時需要安排專業人員對配電電纜長度等進行測量。在該過程中,需要按照施工要求保留相應的電纜余量,一般是實際配電電纜長度的1%左右;在明確配電電纜長度后,需要確定電力工程現場中電纜溝的長度與寬度,并做好標記工作,按照空間明確電纜溝的具體參數,從而能夠保留足夠的人工作業空間。現階段,電力工程中配電電纜溝的深度一般為80cm,寬度一般為20cm,通過對電纜溝參數的把控,能夠為后續配電電纜鋪設打下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在鋪設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電纜溝邊坡垂直度,確保邊坡穩定性,并為后續回填施工提供便利條件。在配電電纜直埋施工結束后,需要做好質量檢測工作,確保配電電纜鋪設符合質量要求,最后在電纜溝上方鋪設一定厚度的細砂,細砂能夠對電纜溝與配電電纜起到保護作用,防止配電電纜受到破壞,從而能夠提升配電電纜施工質量,是直埋式配電電纜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要點[3]。
雖然直埋式配電電纜施工技術具有多項優勢,但是作為一項傳統的施工技術,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如果需要鋪設的配電電纜數量較多,將配電電纜集中在一個通道中進行施工難度較大,容易引起施工質量問題,此時可以采用排管式施工技術,在該技術應用過程中,需要安全工作人員在排管預埋區域進行處理,開挖深度需要符合設計方案,之后將排管進行預埋,如果排管預埋位置為人行通道,可以適當提升預埋深度;在配管布設過程中,需要注意排管與排管之間的距離,通常情況下排管間距需要在20cm 以上,能夠為電纜散熱提供良好的環境;在配電電纜鋪設施工過程中,排管夠底部的邊坡施工時需要預留切斜區域,切斜需要在坡度的0.5%以上,之后設置相應的集水坑,以便于后期排水處理。排管式配電電纜施工技術,能夠解決大量配電電纜鋪設存在的困難問題,是提升配電電纜施工質量的有效方式,為此需要準確掌握排管式配電電纜施工技術要點。圖1 為某排管式配電電纜施工的現場圖。

圖1 某排管式配電電纜施工的現場圖
為了確保電力工程運行安全性,保證配電電纜運行可靠性,在配電電纜施工過程中需要做好防護施工,按照電力工程建設的基本情況,采用科學的外圍防護施工技術。首先,需要明確外圍防護的空間范圍,確保能夠對配電電纜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并在配電電纜內芯設置保護套,提升配電電纜運行安全性。其次,在配電電纜外圍防護施工中,可以通過土體回填的方式,依據相關規定進行回填,為配電電纜提供充分的保護,但是需要注意,由于配電電纜施工過程中需要采用鋼架設施,使得支架周圍容易出現閉合電路問題,所以需要采用絕緣設備進行施工,做好絕緣的防護處理,從而避免電流渦輪問題,提升外圍防護施工安全性,避免出現人員損傷等問題,還能夠降低機械性產生的損傷施工事故,提升配電電纜施工質量[4]。
在配電電纜施工過程中,接頭施工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影響配電電纜運行可靠性的關鍵所在,如果接頭施工存在問題,很容易導致配電電纜運行期間出現質量問題,所以需要采用科學的接頭連接施工方式,確保接頭連接可靠性,避免出現接頭連接不良等問題,從而能夠避免接頭短路等問題發生,是提升配電電纜施工質量的關鍵所在。
電纜溝與直埋式施工技術具有許多相同點,但是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其中一項較大的差異為配電電纜鎧裝的應用。在電纜溝鋪設施工過程中,為了確保配電電纜施工質量,施工方式可以采用鎧裝和金屬支架兩種不同形式,利用多層防護體系,能夠提升配電電纜運行安全性。首先,需要在配電電纜溝所在區域安裝滾輪,其次將配電電纜放置在溝槽底部,最后需要對配電電纜進行記錄,以便于后期的管理與維護。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做好配電電纜埋設全過程管理工作,埋設深度必須符合設計方案規定,并對其進行科學的控制,避免出現深度不足的問題,從而能夠為配電電纜運行提供良好的保護。
在電力工程架空電力電纜施工中,最為主要的施工內容為架設拉線,所以必須確保架設拉線施工質量,才能夠確保架空線路運行安全性和穩定性。首先,結合實際情況對拉線的方位角進行計算和驗證,在角深較大的區域施工中,以拉線作為終端線,吊線作為終結線;在角深低于設計規范的區域,施工人員就可以將導線作為角桿進行處理。其次,在終端拉線和轉角拉線施工中,施工人員將其安裝在吊線下方,間距布置需要依據設計方案進行規劃,同時在拉線出土施工中,需要將拉線出土誤差控制在允許范圍內,確保能夠符合設計方案要求[5]。再次,必須加強對吊線施工環節的質量控制,從而提升施工質量。吊線夾板和電桿頂部距離控制在規定范圍內;選擇合理的鋼絞線,并做好鋼絞線以及相關材料的檢查工作,能夠滿足架空線路施工時的質量要求;針對電力電纜吊線終端角深較高的區域,施工人員需要在角桿中完成終結施工。最后,在電力電纜連接施工完成后,需要采用熱縮管對其進行保護,防止影響架空線路運行質量,能夠起到良好的保護效果。
綜上所述,本文簡要闡述了電力電纜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要意義,并結合相關實踐經驗總結多項電力電纜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方式,希望能夠對我國電力工程建設起到一定的借鑒與幫助作用,不斷提升電力電纜施工技術水平。